深圳炒房調查:每平方米6千元樓盤被炒到3萬元

2021-01-11 搜狐網

  深圳炒房調查:每平米6千元樓盤被炒到每平3萬

  跟眼下的天氣一樣,陰冷是原本溫暖甚至火熱的深圳樓市目前的主題。

  深圳本土最大的中介世華地產市場研究中心最新發布的一份分析報告指出,2007年12月,深圳二手住宅市場依舊低迷,成交量、成交均價繼續下滑,迎來了下半年的最低點。

根據該市國土部門的統計,去年12月全市共成交二手住宅3966套,環比下降12.1%,成交面積36.59萬平方米,環比下降10.3%。

  此情此景,令有「深圳民間投資炒樓鼻祖」之稱的鄒建民亦感擔憂。「大家還在為『拐點』爭論,現在應該討論大概會跌多少,跌到什麼時候才能止住。」近日接受《第一財經日報》採訪時,鄒建民說。

  「這個市場太危險」

  「上帝叫你死亡,必先讓你瘋狂。」即使在鄒建民看來,2007年上半年的深圳樓市也已經是「瘋掉了」。

  講起那個時候的樓市,鄒建民「心有餘悸」,「市場上到處都是揮著鈔票要買樓的人,買者當中十有八九是投資客,而投資客的下家也主要是投資客。」

  用鄒建民的話來說,當時自住型的客戶是「恐慌性」買入,投資型的客戶是「瘋狂性」買入,整個市場已經「失去理性」了。

  世華地產的交易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深圳房地產市場火爆的時候,投資性購房比例約佔總成交量的八成。一手住宅的數據同樣顯示,買家多數是投資客。保守估計,上半年一手住宅市場整體投資比例超過50%,部分樓盤投資比例甚至可達到80%以上。

  「這種行情之下,肯定很危險。我告訴自己只賣出,不買進,堅決不買入。」鄒建民異常堅定當時自己的判斷,他說按照市場的購買力估計,在他投資最為集中、也是當時投資氣氛最為濃厚的南山片區,「每一套房子的價格都有虛高(成分)。」

  他列舉了南山區的「濱海之窗」和「南山玫瑰園」為例。前者在2004年的時候,5000元/平方米往外賣,一套只賺個2萬~3萬元,「都賣不掉。」而到了2007年,「炒到了2.2萬~2.3萬/平方米,好多人都還不願意賣。」後者更加離譜,最先6000元/平方米的樓盤,最後竟然炒到3萬元/平方米。

  「這個市場太危險。」鄒建民一言以蔽之。

  而下半年熱潮退去之後,真實的市場顯現出來了。在上述兩項統計當中,投資性購買一下子下降到了只佔成交比例的10%左右。

  「炒房炒成房東」

  2007年下半年,形勢果然驗證了鄒建民的判斷,樓市急轉直下。整個「十一」黃金周七天之內,曾經威力無窮的深圳房地產市場竟然只有82套的成交量。

  深圳中原地產的月度交易數據顯示,去年6月開始,各月新房成交量就逐月下降。住房銷售面積也是逐月下降,從6月份的56萬平方米,下降到了12月份的17萬平方米。

  二手房成交量的下滑更是厲害。世華地產在2007年8~10月間的二手住宅成交量大幅下挫,環比降幅分別為26.3%、43%和36.8%;成交套數的環比降幅分別為24.8%、45.2%和36.8%。最低的10月份成交只有4252套,不及最高月份的四分之一。

  「大部分人被套得很慘。」鄒建民介紹,成交量的下滑,使得許多資金不很雄厚的短線投資客一下子被套住,無法脫身。這真應驗了那句玩笑話,「炒房炒成了房東」。而此前頻頻出臺的樓市調控政策,也已開始彰顯威力。

  回頭來看,在剛剛過去的2007年,央行六次加息,5年以上貸款利率上升到了7.83%,並且有繼續加息的壓力。這直接導致已貸款投資者們的還款壓力越來越大,資金鍊日益繃緊,產生了提前還貸和斷供的現象。

  鄒建民告訴記者,現實可能比數字上體現的還要嚴重。「限貸惜貸的氣氛之下,由於銀行評估系統價格普遍低於實際成交價格,實際上,很多投資氣氛高的樓盤,首付款已經要達到五成左右了。」這無疑讓投資客手中的物業變得極難出售,投資的成本已經大大提高了。

  「我們來看投資、收益比,深圳的許多樓盤已經明顯超出了可投資範圍,已經沒有投資價值了。」鄒建民舉例說,在深圳,一套價值100萬元的房子,租金大概是2000多元/月,如果買的話,就要給銀行6000多元/月。

  「現在深圳的樓價,已經明顯超出了大家的收入水平。」在鄒建民看來,「深圳房價只有下降50%,大家才有可能買得起房子——那才是合理的投資價位。」

  「拐點」到來?

  鄒建民認識的一位投資者,向銀行借了200萬元買房,而房子現在只值150萬元,「已經是負資產了。」據他介紹,有一些投資客專門從其他地方趕來深圳,「買了兩套豪宅,按照現在的市價,基本上首期款是虧完了。」

  「特別是6、7月份,最瘋狂的時候,很多中介業務員忍不住,自己也進去了。」據鄒建民稱,他接觸的很多業務員最後都參與「炒樓」,接著就有很多人被套。

  樓市急轉很快帶來更多的問題,比如中介公司關門事件。去年10月底,投資客秋先生和三個朋友湊齊227萬元作為首付款,買下了位於深圳八卦嶺的整整一層單身公寓,面積825平方米。交錢近一個月後,他們發現資金竟然還沒有到達賣家手中。其中的110萬元劃到了中介長河地產的公司帳戶上,另外106萬元劃到了長河地產總經理皮錦洲的個人帳戶上。隨後他們找到長河地產公司,後者承認了這一事實,並且承諾在11月30日之前退還購房款。但到了12月初,長河地產陷入「倒閉風波」,那227萬元購房款的問題,「到現在還沒有解決。」

  除此之外,更廣為人知的便是中天置業一夜倒閉、總裁蔣飛涉嫌捲款數千萬元潛逃事件。隨後,創輝租售在上海的多家門店也關門大吉,房產中介業似乎「哀鴻遍野」,王石等業界巨頭紛紛加入了所謂「拐點」論爭。

  「拐點」是否已經到來,短期內還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近日世華地產發布的《2008年1月買賣雙方心態分析》指出,部分短期小型投資客經受了數月的房價下跌後,目前出手意願非常強烈。分析稱,一方面是租金回報率低、不能抵供,另一方面是目前租賃市場湧現大量盤源,連穩定的租賃都無法保障,這刺激了投資客儘快脫手的意願。

  不管如何,深圳樓市不再像以前那樣飛速上漲已是不爭的事實,而這也堪稱一個合理的改變。畢竟,一個理性、健康的市場,無論對投資者還是整個經濟運行,都是十分重要的。 記者 駱樂(第一財經日報)

(責任編輯:鄭江)

相關焦點

  • 杭州樓市降溫:90天僅一次「萬人搖」,「深圳炒房團」開始撤離
    西溪公館正是杭州的「萬人搖」巔峰之作——今年6月初的那次意向搖號參與者近6萬,中籤率僅1.23%。這個置業顧問口中「明年3月交房賣掉就穩賺一輛豪車」的項目,一度火爆到搖號系統崩潰,請大學生在網吧幫著審核客戶資料,並且沒有樣板間,客戶只能根據房型圖和沙盤盲選。 這只是杭州9月乃至前三季度新房市場的一個縮影。
  • 多人合資利用他人資質購買住房 深圳官方介入調查
    11月30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局長、黨組書記張學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對代持炒房問題,我們正在調查,一旦發現存在違規行為,將依法依規嚴肅處理。」同時,針對當前深圳一、二手房價格倒掛等情況,深圳相關部門還正在聯合相關的力量,研究綜合調控政策,堅決打擊市場投機炒作行為。
  • 炒房一夜賺500萬元?假結婚、高槓桿買房,8個月虧100萬元
    新華社北京12月4日電(中國證券報記者齊金釗)最近,深圳買房打新中一套賺500萬元的報導火了。炒房真的能一夜暴富嗎?從幻想大賺一筆,到最終損失百萬元……受所謂「專業人士」蠱惑,短短8個月時間,「炒房客」魏靜的暴富夢想徹底破碎。
  • 2020年深圳樓市奇聞大賞:炒房反「被騙」、全款買的房住進陌生人……
    在先後繳納2980元、9800元加入「深房理」會員和搖籃計劃後,她東拼西湊了218萬元首付、墊資530萬元,全款買下位於深圳前海的房子。一切看似順利,但直到借貸公司少放了6萬元時,7蟹姐姐的資金鍊卻斷了。原來,7蟹姐姐原本只有70多萬元存款,卻通過借款、墊資,全款買下728萬元的房子,根本拿不出更多錢。
  • 海南的「炒房海嘯」為何炒疼了老百姓的心
    這使我在每年可以有能力在寒冷的冬季以旅遊者的身份到美麗的海南三亞休息幾天。多年來,這一直是我和家人不變的約定。三亞的冬天太美麗了,不能不讓我們熱愛。正是這種熱愛,使我們常常想在有能力的時候就在三亞買一小套房,讓我們在每一個冬天都能像遊子回家一樣到來。四年前當三亞的房價還是2000多的時候,我沒有能力買。然而這個冬天,這個在北國最寒冷的冬天,我再一次來到美麗的三亞時,我發現我永遠買不起這裡的房子了。
  • 房地產昨夜「地震」,炒房客無眠!明年1月1日起徵收房產稅?官方回應
    面對持續發酵的輿論,深圳官方進行了回應。  11月30日,據媒體報導,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局長、黨組書記張學凡表示,政府主管部門高度重視媒體反映的代持炒房等情況,正在調查處理中,一旦發現存在違規行為,將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 深圳樓盤促銷力度加碼 成交量仍低迷
    《華夏時報》記者近期走訪了深圳多個樓盤,在整體市場下行,開發商和購房者對其預判低迷的情況下,開發商優惠力度再次加碼,但實際成交量卻不盡如人意。每平米減少近5800元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多個樓盤在年底推出不同程度的讓利促銷活動。
  • 深圳一二手房倒掛、萬人哄搶,只能說明一件事,調控思路該改了
    深圳千萬級豪宅被「秒殺」的故事,今年也不是頭一回了。不過這次深圳的華潤城4期開盤,該小區周邊二手房單價18萬元/平米,此次開盤價均價13萬元/平米,倒掛5萬元一平米。也就是說,買到一套房,單平「白賺」5萬一平米。
  • 萬人搶房,眾籌打新,深圳炒房現象再現到底是何原因
    萬人搶房,眾籌打新,深圳炒房現象再現到底是何原因近日,深圳華潤城潤璽一期等熱點樓盤出現「萬人搶房」、「眾籌打新」等情況引發社會關注。11月30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局長、黨組書記張學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回應稱,政府主管部門高度重視,對媒體反映的代持炒房等情況,正在調查處理中,一旦發現存在違規行為,將依法依規嚴肅處理。自房地產市場放開以來,「炒房」一詞就一直伴隨著市場發展、房價上漲、居民購房能力下降,就受到各級政府的關注。但是,即便在調控政策十分嚴厲的情況下,炒房仍然沒有停止。
  • 深圳樓市大地震!對於未來,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
    深圳樓市:瘋狂的半年 根據貝殼最新數據顯示,深圳6月二手房掛牌房價高達63744元/平米,超越北京(61894元/平米),兩者前後拉開2000元/平米的價差。 這也標誌著深圳正式「問鼎」內地房價最高城市。
  • 上海地產市場調查報告
    於是我們盡可得到這樣一個換算:1.7平方公裡相當於170萬平方米,我們大可不必在小陸家嘴的每寸土地都蓋上房子,只是奢侈地在1/10的土地上蓋房,蓋10層,得到的也是170萬平方米的建築面積。這個龐大的建築群既然邊緣都能賣到6萬元/平方米,不妨假設均價在8萬元,於是就得到了1360億元的地產。這還只是建了10層,要是建到40層,就是5000多個億,已經能夠抵上一個上海證券交易所的流通市值了。
  • 每平方米降價1萬,剛需者有福了
    2019年,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略高於3萬,而同期我國平均房價超過9000元/平方米。如果不考慮通貨膨脹等因素,一些人可能30年不吃不喝,才能省下近90萬元,買得起一套房。 因此,有人將其歸納為兩個方面:一是房地產開發商,二是預售制度。自2020年起,在預售制度下,房地產開發商加大了購買土地的力度,「地王」現象在全國各地頻頻爆發。
  • 樓市躁動考驗深圳:買房先交「喝茶費」 二手房掛牌價跳漲
    ——「喝茶費」重現深圳樓市,中介人員被終身禁業。3月下旬,市場傳出深圳寶安中心區一些新盤需繳納「喝茶費」後才可買房的消息。有中介人員稱,「總價1150萬元,『喝茶費』70多萬元。」「總價2200多萬元,『喝茶費』150萬元。」
  • 南京樓市出現史上最大折扣 一平方米便宜五六千
    遠到深圳、廣州等地,房價紛紛大幅跳水;近到南京的江北樓市,明折暗送也是連連推出。可在南京主城的樓盤,降價的卻少之又少。  但昨天,一個爆炸性的消息在南京樓市傳開:南京主城下關區的世茂濱江樓盤對一批精裝修現房悄然打出了最低75折的售價,算下來,最便宜的只要8000元/平方米左右!
  • 東海·深圳大領館月租達40萬元
    商務公寓租賃市場爆出深圳樓市最高價,位於車公廟的東海國際公寓高區新品深圳大領館以月租40萬的價格租出一套690平方米的高檔公寓,折算單位租金為580元/平方米/月。這個租金水平與平安國際金融中心相當。業內專家認為,深圳的金融創新環境吸引了更多的企業入駐,租賃需求呈現兩極化。
  • 深圳樓市又炸了!
    據說深圳華潤城三期開盤,出現「代持炒房 」「眾籌炒房」等違規現象,千萬元的豪宅瞬間清盤。 這吸引了全國人的關注,同時深圳官方表示要徹查。華潤城三期是否會成為「殺豬盤」,我們拭目以待。 華潤城三期成了投資客天堂 這一次,深圳樓市再鬧大新聞。
  • 深圳,終於動真格了!
    打新」上面,炒房客已經在「打新」方面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和精細的分工,專業的炒房「打新」鏈條是這樣的:有人負責出購房資格,有人負責出錢,有人負責出貨…… 只要能「打中」一套新房,轉手至少賺500萬的神話已經在市場上廣泛流傳,這讓深圳住建局其實承受了壓力。
  • 如果房價回歸5000元每平米,社會上會出現3種好現象,你認同嗎
    拿二線城市舉個例子,二線城市平均房價為2萬元/平,60平米的房子就是120萬元,首付30%需要花費36萬元。假設月薪5000,每個月省吃儉用存3000元的話,首付需要10年。剩下84萬元房貸分30年還的話,每個月需要還房貸4982元,不吃不喝30年才能還清。 然而事實永遠比假設的更加困難。首先,二線城市月薪5000元的佔少數。
  • 深圳炸鍋!最嚴樓市限購:落戶3年才能買房,離婚也不好使,750萬以上...
    享受優惠政策的普通住房應當同時滿足以下條件:住宅小區建築容積率在1.0(含)以上;單套住房套內建築面積120(含本數)平方米以下或者單套住房建築面積144(含本數)平方米以下;實際成交總價低於750(含本數)萬元。6、新房抽籤要優先無房、個稅或者社保年限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