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的「炒房海嘯」為何炒疼了老百姓的心

2020-12-05 央廣網

我是一個老百姓,一個普通記者,收入水平算城市白領。這使我在每年可以有能力在寒冷的冬季以旅遊者的身份到美麗的海南三亞休息幾天。多年來,這一直是我和家人不變的約定。三亞的冬天太美麗了,不能不讓我們熱愛。正是這種熱愛,使我們常常想在有能力的時候就在三亞買一小套房,讓我們在每一個冬天都能像遊子回家一樣到來。四年前當三亞的房價還是2000多的時候,我沒有能力買。然而這個冬天,這個在北國最寒冷的冬天,我再一次來到美麗的三亞時,我發現我永遠買不起這裡的房子了。原因則是剛剛掀起的海南炒房潮。說「潮」可能還不太準確,叫「炒房海嘯」或許更貼切。

    是一個「國際旅遊島」的概念讓大批投機者又一次找到了瘋狂的舞臺。站在三亞還未峻工的鳳凰島面前,看著這個小小的人工小島上幾幢歪歪斜斜的建築,我真的感覺到了心疼,它的單價已經被炒到了7萬多元每平方。三亞的其它樓盤也都在數萬元以上,而且據報導,每天還在以500元的漲幅在瘋狂上漲。這個賣到7萬的叫鳳凰島的樓盤,單從地理位置看和杜拜的世界島有點像,不同的是杜拜的世界島已經癱在那裡,鳳凰島卻賣得瘋狂,據說捧著現金守在門口的大有人在,就這樣還是拿不到房。

    因為狂飈的房價,海南已經不可能成為我這種處於都市中等收入水平的老百姓的家。炒房啊,真的在傷著數億普通老百姓的心。地還是那塊地,海南卻已不是原來的海南。「國際旅遊島」還沒落到地上,房價已經飆上了天。「國際旅遊島」的概念驅使無數的資本和淘金客蜂湧而至。這就是資本的力量,沒有誰會沉下心投入到國計民生中。每一個概念都是興風作浪的藉口。海南人民迎來了發展的機遇,可是如果普通群眾都買不起房,居住在「國際旅遊島」又有多少幸福?

    海南的炒房潮炒疼了無數人的心。當地政府也在狂潮之下決定暫停土地出讓的審批。可是僅僅是暫停審批就能壓住房價了嗎?失控的房價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政府部門在自身利益的驅動下,暗中放任著房價的上漲。因為房價的上漲就意味著土地出讓金的上漲。土地出讓的收益,在太多的城市,是政府的主要財政收入,而且是自已的可支配收入。

    我們相信,只要政府敢於認真調控,不把自己的利益看得太重,而是把一個地區的可持續發展、把為一個地區的老百姓謀取真正的利益當做自己的神聖使命,我們相信,「國際旅遊島」的概念就一定能成為一個於國於民的大利好概念。

    目前,我們只能期待,但願今天海南房價的上漲,能夠少一點泡沫,能夠少一些危機,不要重演上世紀80年代末的悲劇。那樣,如我一樣的普通群眾就算一輩子也買不起三亞的房子,也對得起今天的心疼了。(孟海)

相關焦點

  • 「牛頓」商標叫價20萬 炒家稱炒商標比炒房暴利
    炒名人商標比炒股炒房還暴利  事實上,隨著2001年底新《商標法》的實施,申請人不但可以以個人名義註冊,而且商標權人有權對持有的商標進行自由轉讓和變更,一批批「職業註標人」應運而生,惡意搶註商標的事件也屢有發生。
  • 深圳炒房調查:每平方米6千元樓盤被炒到3萬元
    深圳炒房調查:每平米6千元樓盤被炒到每平3萬  跟眼下的天氣一樣,陰冷是原本溫暖甚至火熱的深圳樓市目前的主題。而到了2007年,「炒到了2.2萬~2.3萬/平方米,好多人都還不願意賣。」後者更加離譜,最先6000元/平方米的樓盤,最後竟然炒到3萬元/平方米。  「這個市場太危險。」鄒建民一言以蔽之。  而下半年熱潮退去之後,真實的市場顯現出來了。在上述兩項統計當中,投資性購買一下子下降到了只佔成交比例的10%左右。
  • 明年全國房價不會大漲,別再忽悠老百姓買房子了!
    房地產調控政策在市場需求端會抑制投資炒房,保障剛需及自住購房需求;在供給端則收緊房企融資條件,對房地產市場可以起到降溫的作用。4月份以來,房地產市場自V型逆轉之後,繼續發揮著經濟增長的支柱產業作用。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主要目標只是維護房價上漲,並不是真正的打壓高房價已經明顯。
  • 海南不具備發生強震海嘯條件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刊
    海南和日本一樣是海島,海南島近期有沒有發生破壞性地震及大規模海嘯的可能?今日,海南省地震局火山監測中心主任胡久常接受記者採訪表示,就海南島目前的構造背景而言,不具備發生八級以上強震及大規模海嘯的可能。  海南不具備發生海嘯條件  「環太平洋地震帶進入活躍期,對海南島可能有影響,不止對海南島,對臺灣、菲律賓等地都會有影響。但影響是微小的,市民們不必擔心。」
  • 落實「房住不炒」,關鍵在於擺脫路徑依賴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大幕拉開,再度吸引海內外廣泛關注。這座寶島如何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海南省委書記劉賜貴在介紹相關建設進展時強調,要嚴格控制房地產,「海南的房地產不是外面想要多少就建多少,成為房地產的加工廠,我們土地是有限的,而且歷史上也有過教訓,所以在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方面不能是單一的。」海南發出的聲音還在天空迴蕩,另一條新聞便在輿論場引發關注:超過80個城市發布了購房優惠補貼政策,多地區現百萬元級紅包。由此看來,「房住不炒」成為社會共識並落實落地,仍然任重道遠。
  • 黃奇帆:未來再想著炒房來賺幾倍錢的概率幾乎歸零,還能賺一兩倍?
    據媒體報導,在由中宏國研(北京)信息技術研究院主辦的2020中國經濟形勢解析高層報告會上,重慶市原市長、第十二屆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中國國際交流中心副秘書長黃奇帆表示未來再想著炒房,十年翻一番、翻兩番,來賺幾倍錢的概率幾乎歸零。
  • 趕走「地震海嘯」噩夢 讓百姓在祥和中迎接中秋佳節 海南政府攜手...
    召集專家進行科學解析  海南省委、省政府對此十分重視。為了打消人們的恐慌心理,讓人們科學地了解有關地震知識,9月7日下午,海南省地震局專門召開了平息「9·13」地震海嘯謠言情況通報會。會上,海南省地震局副局長李戰勇解析了整個「9·13」地震海嘯謠言的演變過程,並根據中美合作數字地震臺網(CDSN)、中國數字地震臺網和海南數字地震臺網的觀測資料告訴人們,目前海南沒有任何發生大地震海嘯的異常信息。  與會專家分析指出,8級左右大地震均發生在板塊及地塊邊界,海南島不具備這樣的構造條件。
  • 專家駁斥海南將發生9.1級大地震引發海嘯傳言
    本報海口7月1日訊 (記者文剛 袁鋒 通訊員陳定)汶川大地震後,一條從巴西傳過來的所謂預言又開始在中文網站上流傳:「9月13日,南寧與海南島之間將發生9.1級大地震,引發海嘯,造成數百萬人死亡,並可能衝到日本」。聯繫到印尼海嘯與四川地震,一些人開始感到恐慌,一些人甚至打算離島避險。
  • 杭州樓市降溫:90天僅一次「萬人搖」,「深圳炒房團」開始撤離
    不過9月4日,杭州發布《關於進一步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熱點商品住房項目禁止有房戶入場,堵住投靠落戶來炒房的通道,進一步落實「房住不炒」。 新政發布後,杭州一口氣放出了萬科天空之城、德信大家運河雲莊、萬科前宸、陽光城興耀花漾裡等6個紅盤專供人才和無房戶搖號。
  • 前瞻經濟學人盤點:2019年十大「炒炒炒」 這些你炒過嗎?
    在萬物皆可「炒」的中國,2019年的風口從炒房、炒股、炒幣轉向了炒鞋、炒娃。這些看似截然不同、實則一脈相承的金錢遊戲,勾勒起這個「炒炒炒」時代的輪廓。 時代在進步,技術在升級,炒客們的手法也在與時俱進,讓人眼花繚亂。但當繁華退場,一切都還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 萬人搶房,眾籌打新,深圳炒房現象再現到底是何原因
    11月30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局長、黨組書記張學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回應稱,政府主管部門高度重視,對媒體反映的代持炒房等情況,正在調查處理中,一旦發現存在違規行為,將依法依規嚴肅處理。自房地產市場放開以來,「炒房」一詞就一直伴隨著市場發展、房價上漲、居民購房能力下降,就受到各級政府的關注。但是,即便在調控政策十分嚴厲的情況下,炒房仍然沒有停止。
  • 莫讓海嘯慘劇在海南重現 保護海防林別兒戲
    新華網海南頻道訊:據海南日報報導,海南地處「颱風走廓」,熱帶風暴時常侵襲。      去年年底發生的印度洋海嘯造成的慘重傷亡事件令人警醒。      也許敬重自然、親近自然、珍愛自然,也許並不能阻止海嘯等自然災害的發生。
  • 王琳:海南擊破海嘯謠言不妨設地震避災演習日
    海南省政府,海南省地震局及三亞市地震局等機構近日先後召開情報通報會,以科學依據回擊當前在海南廣為流傳的「9·13地震海嘯」謠言。並要求群眾「要相信科學,相信政府,不信謠言,不傳播謠言。」三亞市委、市政府還明確表示將把「9.13」謠言做為平息危機的事件來處理,陸志遠市長同時要求各相關部門在及時避謠的同時,做好應急準備工作防患於未然。
  • 炒房一夜賺500萬元?假結婚、高槓桿買房,8個月虧100萬元
    炒房真的能一夜暴富嗎?從幻想大賺一筆,到最終損失百萬元……受所謂「專業人士」蠱惑,短短8個月時間,「炒房客」魏靜的暴富夢想徹底破碎。12月2日,阿里拍賣平臺顯示,位於深圳前海的一套49.36平方米的房產,以660萬元的底價完成司法拍賣。
  • 老法師看盤:小心海南板塊的海嘯
    而昨日前期的強勢股如海南概念股越戰越勇,絲毫無降溫之意,這與歷史上大盤見底特徵並不相符。因此,還不能說昨日大陽線是見底大陽線。另一方面,對比2008年1月23日大盤在年線上方出現一根大陽線後,反彈兩日後就宣告失敗。而即使在跌破年線後,2月4日一度出現漲幅8%的大陽,也未能扭轉頹勢。因此,對於昨日的大陽,大家不但不能放鬆,反而應該保持更高的警惕。
  • 廣東如發生海嘯怎樣抵擋
    專家認為沿海地區風暴海嘯較多,應儘快恢復「天然海岸衛士」紅樹林  本報訊記者區健妍,通訊員李潔尉、裘鋼報導:印度洋地震海嘯給世人敲響警鐘。廣東是否也存在著海嘯威脅?記者近日採訪了廣東省科學院廣州地理所的梁國昭研究員。
  • 為何印尼總是發生海嘯? 什麼導致了印尼海嘯? 為什麼沒有預警?
    什麼導致了印尼海嘯?
  • 板塊不同倖免劫難 廣東發生海嘯怎樣抵擋
    專家認為沿海地區風暴海嘯較多,應儘快恢復「天然海岸衛士」紅樹林  印度洋地震海嘯給世人敲響警鐘。廣東是否也存在著海嘯威脅?記者近日採訪了廣東省科學院廣州地理所的梁國昭研究員。  板塊不相同,廣東倖免劫難  這次印度洋地震海嘯,廣東為何未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