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塊不同倖免劫難 廣東發生海嘯怎樣抵擋

2020-12-05 搜狐網

  專家認為沿海地區風暴海嘯較多,應儘快恢復「天然海岸衛士」紅樹林

  印度洋地震海嘯給世人敲響警鐘。廣東是否也存在著海嘯威脅?記者近日採訪了廣東省科學院廣州地理所的梁國昭研究員。

  板塊不相同,廣東倖免劫難

  這次印度洋地震海嘯,廣東為何未受影響?

  梁國昭說,從板塊構造上看,廣東和中國大陸其他地區都屬於亞歐大陸板塊,而印尼則屬於印度洋板塊,兩者地質構造的聯繫並不緊密。印尼發生的地震到達廣東時已是強弩之末,所以沒有產生太大影響;與印尼「一脈相承」的印度、斯裡蘭卡則遭受嚴重災害。

  梁國昭認為,中國大陸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內圍,從理論上說,還是有發生地震海嘯的可能,只是機率較小。即使發生了地震海嘯,中國也有一個天然的抗災「擋箭牌」———我國大陸對外的海區大部分是淺水大陸架地帶,平緩寬闊,外圍又有成串島嶼、暗礁環繞,形成一道天然屏障,不利於地震海嘯波的傳播。

  氣候加地理,易發風暴海嘯

  海嘯通常分兩大類,一類是地震海嘯,另一類是風暴海嘯。廣東曾經發生過一起國內至今傷亡最大的風暴海嘯。1969年7月28日,汕頭的牛田洋海域在特大颱風、天文大潮的影響下發生巨大風暴海嘯,波高10多米,造成近萬人死亡。

  梁國昭說,廣東、福建、廣西、海南等省區是我國颱風災害最頻繁的地區,風暴海嘯也較多。

  造成廣東沿海地區的風暴海嘯,還有地理上的因素:廣東沿海有不少漏鬥形的海灣地形,汕頭的牛田洋和珠江口就是其中的典型,這種特殊的地理特徵,較易加速大氣旋渦的形成,導致風暴海嘯出現。

  廣植紅樹林,提高防災意識

  這次印度洋海嘯災難提醒我們,提高防災意識,這是後人最應該吸取的教訓。

  梁國昭認為,廣東等沿海地區的自然災害較多,每年影響最為嚴重的就是颱風。就防災而言,除了加強沿海地區的防波堤建設外,最重要還是要儘快恢復沿海的紅樹林。紅樹林是公認的「天然海岸衛士」,對抵消波浪的作用非常大。遺憾的是,廣東過去曾有50多萬畝天然紅樹林,是全國之首,現在只剩下不到10萬畝,重新栽種仍難短時恢復。

  梁國昭建議,今後沿海各城市在重植紅樹林時要注意樹距問題,因為樹木間如果沒有縫隙,就難起到抵消風浪的作用。(記者區健妍,通訊員李潔尉、裘鋼報導)(來源:羊城晚報)

相關焦點

  • 廣東如發生海嘯怎樣抵擋
    專家認為沿海地區風暴海嘯較多,應儘快恢復「天然海岸衛士」紅樹林  本報訊記者區健妍,通訊員李潔尉、裘鋼報導:印度洋地震海嘯給世人敲響警鐘。廣東是否也存在著海嘯威脅?記者近日採訪了廣東省科學院廣州地理所的梁國昭研究員。
  • [海嘯·警示]廣東發生風暴海嘯可能性大
    據《信息時報》報導2004年12月31日,廣州地理研究所梁國昭研究員認為廣東不能對海嘯掉以輕心,這是因為廣東發生風暴海嘯的可能性比較大,也存在出現地震海嘯的可能性。 梁國昭告訴記者,形成海嘯的原因主要有兩個,其一是由於地震引發的海嘯,稱為地震海嘯,像這次發生在印度洋周邊國家的海嘯就是地震海嘯;其二是由於風暴氣象因素引發的海嘯,是風暴海嘯,也叫風暴潮。 梁國昭說,廣東發生風暴海嘯的可能性相當大。
  • 廣東發生風暴海嘯可能性大 專家給出自救措施
    信息時報報導,廣州地理研究所著名地理學家梁國昭研究員昨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為廣東不能對海嘯掉以輕心,這是因為廣東發生風暴海嘯的可能性比較大,也存在出現地震海嘯的可能性。   風暴海嘯發生的可能性大
  • 廣東發生風暴海嘯可能性大 專家建議多植紅樹林
    專家認為沿岸多種植紅樹林可減輕海嘯破壞力 同時要加強預警和提高防災自救意識  時報訊 (記者 凌慧珊 通訊員 李潔尉) 近期發生在蘇門答臘的地震海嘯造成嚴重的災難,引起廣州市民的關注。廣州地理研究所著名地理學家梁國昭研究員昨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為廣東不能對海嘯掉以輕心,這是因為廣東發生風暴海嘯的可能性比較大,也存在出現地震海嘯的可能性。  風暴海嘯發生的可能性大  梁國昭告訴記者,形成海嘯的因素有很多,基本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 古中國發生過海嘯嗎?千年前南海強烈海嘯毀滅廣東一古文明遺址
    導讀:經過十多年的系統研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海嘯研究團隊首次確認:距今1000年前,南海發生了衝擊西沙群島並毀滅了廣東南澳北宋中期文明的強烈海嘯。其實,關於古中國是否發生過海嘯,一直是研究者和公眾感興趣的話題。本版特約新研究發現的主持者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孫立廣和讀者聊聊這件事兒。
  • 海嘯若殺來 廣東怎麼辦
    海嘯若殺來 廣東怎麼辦  陽江湛江兩市代表提交議案呼籲,我省應儘快建立陸海地震監測預報及防災減災體系  2005廣東兩會之議案點擊  本報訊 印度洋海嘯在引發人類悲天憫人情懷的同時,也進一步喚醒了人們對自然災害的警惕。
  • 古中國發生過海嘯嗎?
    經過十多年的系統研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海嘯研究團隊首次確認:距今1000年前,南海發生了衝擊西沙群島並毀滅了廣東南澳島北宋中期文明的強烈海嘯。東部海岸海嘯風險小南海情況則有所不同海嘯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發或海底、海島滑坡產生的破壞性海浪,產生海嘯的地區與地震帶一致,主要分布在環太平洋的海溝島弧地帶,日本是海嘯發生最多、受災最深的國家。
  • 為何印尼總是發生海嘯? 什麼導致了印尼海嘯? 為什麼沒有預警?
    印尼巽他海峽發生海嘯,造成280多人死亡,搜救工作仍在繼續。1000多人受傷,11600人流離失所。爪哇島西端的Pandeglang地區受災最嚴重,207人死亡,755人受傷。據信,阿納克克拉卡託火山在水下噴發,可能引發海底滑坡,引發致命的海浪。印尼為何總是發生海嘯?
  • 廣東17日舉行40分鐘海嘯演習
    廣東17日舉行40分鐘海嘯演習  與浙閩瓊聯動,為我國首次;不涉及人員疏散、避難救險等行動  本報訊(記者田霜月 通訊員郭興民)國家海洋局計劃於本月17日在浙江、福建、廣東和海南四省舉行一場海嘯演習。這是我國有史以來第一次海嘯演習,也是太平洋海嘯預警系統國際協調組舉行的太平洋海嘯預警演習的一部分。
  • 海嘯到底有多恐怖?盤點最近的四次海嘯,次次都令人觸目驚心
    NO.1 印度洋海嘯 2004年12月26日,印尼附近海域發生了 NO.3 智利海嘯 2010年智利發生了8.8級的地震,地震之後一場海嘯就奔湧而來
  • 中科院專家支招:應對海嘯有「三板斧」
    日本氣仙沼,海嘯後擱淺的船隻 CFP供圖羊城晚報訊 記者劉瑋寧報導:日本東北部地區11日下午發生芮氏8.8級強烈地震並引發浪高10米的海嘯。海嘯緣何發生?破壞力如何?它什麼時候能到我們這裡,什麼時候能夠到福建,什麼時候能夠到廣東,這個我們能夠預測。而且能預測到我們這個地方的浪有多大,有多高。但是地震本身現在還沒有辦法預測」 ,昨日,全國政協委員、國家海洋局原局長王曙光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國近海發生海嘯的可能性不大,這裡並非海嘯多發區。
  • 研究表明馬尼拉海溝若發生大地震恐引發海嘯波及中國華南沿海
    馬尼拉海溝的形成於中新世【距今2200萬年至2500萬年前】,馬尼拉海溝的的特徵為北部碰撞,中南部俯衝【馬尼拉海溝北部兩個板塊碰撞形成了造山運動形成了現今的中國臺灣島】馬尼拉海溝形成的原因是因為菲律賓板塊俯衝至亞歐板塊導致亞歐板塊邊緣彎曲形變形成的海溝,利用GPS測量數據顯示馬尼拉海溝以北的中國臺灣滑動速率為50毫米/年,馬尼拉海溝中段的呂宋島附近滑動速率為100
  • 是什麼使印度尼西亞容易發生無休止的地震和海嘯
    印尼上周發生7.5級大地震,引發毀滅性的海嘯,數百人喪生。由於在世界地圖上的不利位置,這個東南亞國家多年來一直有不幸的地震史。上周五,印尼蘇拉威西島發生強烈地震,引發了20英尺高的海嘯。地震和海嘯造成800多人死亡,但有關官員說,至少有1200人死亡。
  • 我國會有海嘯發生嗎?
    那麼,我國沿海會不會發生地震海嘯?遠洋海域發生的地震海嘯會不會波及我國並造成災害性破壞呢?據歷史記載,二千年以來,我國只發生過10次地震海嘯,平均200年左右才出現一次。這表明我國沿海發生地震海嘯的可能性很小。這是因為我國海區處於寬廣大陸架上,水深較淺大都在200米以內,不利於地震海嘯的形成與傳播。
  • 錦州市:渤海發生地震海嘯可能性不大
    發生在2004年12月26日的印度洋大地震及海嘯這一災難性事件備受世人矚目。我市屬於沿海城市,那麼,渤海會不會發生類似的海嘯災難呢?從地質特點來看,渤海發生地震海嘯的可能性不大,所以類似災難不會波及我市。
  • 美國發生7.8級大地震,引發海嘯警報
    一場7.8級的大地震襲擊了美國阿拉斯加半島,並引發了海嘯預警。  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稱,當地時間周二晚上11點12分,美國阿拉斯加州的阿留申群島附近海域發生7.8級地震,震源深度僅為10公裡,美國地質調查局也定此次地震為7.8級,這是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全球範圍內發生的最強地震。
  • 海嘯離中國有多遠?
    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附近海域近日發生8.5級地震,泰國、緬甸、斯裡蘭卡等多個國家隨後發布了海嘯預警。海岸線長達3萬多公裡、瀕臨西環太平洋地震帶的中國是否可能遭遇海嘯?海嘯帶來的災難可能有多大?中國的海嘯監測預警系統如何?發生海嘯時怎麼辦?
  • 當萬噸級航母遇上海嘯時,能否抵擋海嘯的進攻?簡直冰山一角
    因此航母在海上也是有剋星的,而且航母的對手還不僅僅來自其他國家的打擊,自然災害的傷害對航母也是挺大的,尤其是海嘯,海嘯的發生總是意想不到的,因為任何原因都可能引起海嘯,例如地震,滑坡,火山爆發等,這些自然災害都會引起海嘯,而海嘯的危害不是一般人能夠想像的,在美國大片中,我們就看到了海嘯發生,可以頃刻間讓毀滅所有建築物。
  • 10秒決定生死的海嘯有多恐怖?揭秘海嘯形成的真實原因
    人類有記載的海嘯發生過260次左右,平均每六七年就發生一次,其中80%都發生在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所以海嘯發生,結局幾乎就是「團滅」。為了找到這麼有挑戰度的答案,各路大神花費了無數心血,最終形成了三種假說,分別是大陸漂移說、海底擴張說、板塊構造說,合稱「地球運動三大說」,在粗茶看來,板塊構造說還是比較靠譜的,另外兩種都有著不同程度的缺陷。
  • 防震減災手抄報:歷史上的地震海嘯
    地震海嘯一般是由於在海域發生大地震時,海底隆起和下沉所引發的海浪,這種海浪的高度可達幾十米,波長往往有幾十到上百公裡,由于波長特別長,海嘯的速度非常快,進而產生巨大的衝擊力襲擊海岸,造成毀滅性的災難。  (1)我國歷史上的地震海嘯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記載地震的國家,關於地震海嘯也早已引起人們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