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昨夜「地震」,炒房客無眠!明年1月1日起徵收房產稅?官方回應

2020-12-01 網易新聞

  深圳的房地產市場的風吹草動,向來特別受人關注。

  最近,深圳新房市場的一些炒房現象頻上熱搜,「房產代持」這種存在巨大風險的現象也再次進入視野。

  

  圖片來源:攝圖網

  深圳住建局:堅決打擊市場投機炒作行為

  近日,深圳華潤城潤璽一期搖號過程中的「萬人搶房」、「眾籌打新」現象引發媒體關注。面對持續發酵的輿論,深圳官方進行了回應。

  11月30日,據媒體報導,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局長、黨組書記張學凡表示,政府主管部門高度重視媒體反映的代持炒房等情況,正在調查處理中,一旦發現存在違規行為,將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張學凡表示,深圳堅決貫徹落實「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堅決落實中央房地產調控政策,嚴格執行7月15日出臺的「新深八條」規定。針對當前一二手房價格倒掛以及媒體反映的代持炒房等情況,政府部門正在研究綜合調控政策,堅決打擊市場投機炒作行為。同時,進一步加大住房供應與保障力度,加快構建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供應和保障體系,努力讓市場進一步回歸理性,促進深圳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另據南方日報報導,近日,關於深圳自明年1月1日起將開徵房地產稅的消息在坊間流傳。該消息稱,深圳將自明年1月1日起試點徵收房地產稅,徵收對象為深圳市、深汕合作區區域內的商品住房。11月30日晚,南方日報記者向深圳市住建局有關人士求證,該人士否認這一消息,並說明該消息為謠言。

  11月24日,深圳華潤城潤璽一期進行了公證搖號,這個樓盤的均價為13.2萬/平米,總價區間在1184萬元-2984萬元之間,銷售方案明確優先滿足無房居民家庭購房需求,根據在深圳繳納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時間長短等因素篩選入圍者。該樓盤最終有9690人參與搖號,得房率約12%。

  由於新房與周邊二手房倒掛幅度較大,中籤一套該項目住宅可賺取約500萬元的「差價」。這樣巨大的套利空間,催生了深圳「打新」一族各種魔幻操作,除了「眾籌買房」、高槓桿貸款外,請人「代持」買房的不在少數。

  據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了解到有一位上市公司高管通過找人代持,搖中了3個號,一下要拿出1000多萬元。

  

  候場的購房者們(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甄素靜 攝)

  一位已無購房名額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稱,他這次也要去選房,是跟幾個朋友一起的,別人的名額,他們佔股份。還有人向記者爆料稱,他所知道的一位老闆認籌了15個號,均是其公司員工的購房名額。老闆與員工各出一半認籌資金,各還一半月供。雙方約定工作滿數年後,員工回購老闆的份額,這樣老闆和員工均得了利。

  樓盤紛紛提示代持風險

  為了「炒房」套利,不惜採用高風險的代持購房,這樣的現象顯然與「房住不炒」理念背道而馳。

  11月28日,新華社發文,點名華潤城潤璽一期,稱「抑制樓市『打新熱』需要『硬核』舉措」。

  據財聯社,11月30日晚,華潤城潤璽一期發布《與廣大客戶共同踐行「房住不炒」的倡議》。文中稱「針對深圳房地產市場的』打新熱』現象,不排除政府相關監管部門出臺相關政策舉措,以保障「房住不炒」政策落地,並提示代持購房風險。

  

  同日,深圳另一個新樓盤「萬科瑧山海」發布了一則倡議書,稱:鑑於深圳市場出現的一些新情況、新問題,為貫徹國家「房住不炒」的政策導向,保障客戶的合法權益,請客戶在購買「瑧山海家園」注意相關風險。倡議書還用相當大篇幅的內容對「代持購房」進行了風險提示。

  

  據中國證券報報導,11月26日,萬科瑧山海家園在深圳市房地產信息平臺上公布了備案信息,此次備案260套住宅及47套商業。住宅主推戶型建面約127-190.7㎡,均價約10.6萬/㎡,單價區間9.2-13.4萬/㎡,總價區間約1174-2556萬/套(規定不得強制搭售裝修等服務並收取費用)。

  該備案價格要遠低於此前的吹風價,也同樣低於購房者的心理預期。據悉,由於新房「限價」,該樓盤開盤價與周邊二手房單價倒掛約5萬元/平米。

  對於代持風險和處置方式,華商律師事務所律師周爭鋒表示,風險是實打實存在的,想規避,無解。他提示實際產權人留存水電煤氣、物業管理費等連續不間斷的繳納證據,證明對代持房產一直佔有使用。如果房屋出租,租賃合同的主體一定是實際產權人,以實際產權人的名義與租客籤訂租賃合同。實際產權人想通過自己和代持人籤訂虛假租賃合同的方式鎖定房產權益的想法,不切合實際,因為依法房產抵押後籤訂的租賃合同無法對抗法院的查封拍賣。

  據證券報時報網,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 「代持炒房」現象的出現,說明在購房資格審核方面還是有漏洞。此次深圳官方進行回應,也依然說明當局對於深圳房地產異常現象的關注。嚴躍進建議,對於此類購房的實際認購者等需要進行核查,建議通過籤字等方式進行,約束此類住房後續的轉讓或更名。同時對於涉嫌代持的人,後續應該取消在深圳的購房資格等,這樣才能形成威懾力。

  網傳深圳將開徵房產稅,當地回應

  深圳樓市的火熱讓當地將開徵房地產稅的傳聞不脛而走。

  11月30日,據第一財經報導,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一位雷姓工作人員就此事表示:「外部流傳的消息來源不明,我們不做任何回應,一切以我們局發布的官方消息為準。」

  據報導,從流傳出的「深圳市房地產稅徵收試點運行方案」內容來看,其對徵收對象、徵收時間、免徵對象、徵收稅率有詳細的描述。徵收時間是2021年1月1日起試點運行,徵收稅率根據居民擁有的住房套數或面積不同而不同。如,針對擁有4套及以上住房的,第4套(產權人指定;未指定則默認為按時間順序第3套獲取產權的住房)按照市場評估值*4.5%/年的稅額核定徵收。

  

  圖片來源:網傳方案截圖

  值得注意的是,網傳方案顯示是「報送中央住建局審批稿」,而據公開材料顯示,我國當前並無「中央住建局」這一部門存在。

  據澎湃新聞報導,近日,財政部部長劉昆在題為《建立現代財稅體制》的文章中表示,按照「立法先行、充分授權、分步推進」的原則,積極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和改革。

  11月25日,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主任劉鶴在《人民日報》撰文指出,房地產業影響投資和消費,事關民生和發展。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堅持租購併舉、因城施策,完善長租房政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一天後的央行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報告中也提出,牢牢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堅持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堅持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保持房地產金融政策的連續性、一致性、穩定性,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每經app、第一財經、澎湃新聞、中國證券報、證券時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房產稅真要來了?專家提出征收方案,所有住房「平等對待」?
    因此,有業內人士指出,此次人口普查,不再是一次簡單的例行檢查,而是將為房產稅的開徵提供必要的數據支持,認為房產稅的徵收是板上釘釘了。什麼是房地產稅?經濟學家賈康表示,房地產稅只是一種說法而已,是房地產保有環節的稅收。這項稅收到了美國,就是指財產稅或是不動產稅,到了英國就是市政稅,到了日本就是固定資產投資稅,均是按照各個地區的不同,進行不同的技術處理。
  • 國家未提房產稅,有專家稱不適合徵收,馬光遠:5年內大概率出臺
    來源: 光宇吐樓市對於房產稅的出臺就好像談房價一樣,大家的回答真的是五花八門,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甚至完全不著邊的觀點都可能出現。其實我今天說的房產稅就是官方提到的房地產稅,雖然細究兩個是不同的概念,但姑且這麼混著叫,實際上說的是一回事。這些年,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樓。
  • 最新房產稅來了!房產稅按面積還是按套?
    據說2020年房產稅來了,一起來看看吧。 房產稅自2011年在重慶上海兩地試點後,在以往官方的表述中被屢屢提及,房產稅的到來,是人心所向,也是大勢所趨。這回可能終於要來了。財政部部長肖捷接受記者提問時明確到,最早2020年就可開徵房產稅。
  • 上海繼續實施對部分個人住房徵收房產稅試點(附解讀)
    原《關於本市開展對部分個人住房徵收房產稅試點若干問題的通知》將於近日到期,經評估需繼續實施。七、關於部分個人住房的稅收減免問題對部分住房暫免徵收房產稅,具體包括:1. 本市居民家庭因房屋徵收或拆遷而購買或取得的住房。上述住房超出國家及本市有關房屋徵收或拆遷的補償標準的部分,應按暫行辦法的規定,計算確定房產稅徵免面積。2. 本市農村居民通過宅基地置換試點政策取得的住房。
  • 深圳房地產稅,這三大信號才值得注意
    幾個月前流傳的「深圳市房地產稅徵收試點運行方案」,又重現各大微信群。 實際上,這個所謂的試點方案在今年8月就曾出現過。當時南方樓事第一時間致電深圳稅務局求證,工作人員稱並沒有這個文件。 再者,方案上的「2021年1月1日起試點運行」,距離現在僅剩一個月時間,目前徵求意見稿、草案等等都沒見到,你覺得可能嗎?
  • 1月1日起執行!
    四、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如下: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個人出租住房,減按10%的稅率徵收個人所得稅;個人出租非住房,按20%的稅率徵收個人所得稅。五、個人採取一次性收取租金形式取得的出租(轉租)房屋租金收入,憑合法、有效租賃合同(協議),可在對應的租賃期內按月平均分攤。六、本公告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房產稅」離我們不遠了?專家提出建議,超過「免徵面積」要交錢
    2021年01月07日16:26 來源:不執著財經 中國社科院在12月21日住房報告就建議《力爭「十四五」期間(
  • 重慶上調房產稅起徵點 超過這個價格得交稅
    (原標題:新年第一調:重慶上調房產稅起徵點!超過這個價格得交稅) 1月1日,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官方網站發布公告,調整房產稅起徵點。作為2019年樓市政策調整首例,重慶的此次例行調整政策亦引起廣泛關注。
  • 太原2021年1月13日起全面徵收!
    常駐居民、暫住人口按戶計徵,5元/戶·月;低保戶、優撫戶,憑有效證件採取先徵後返方式予以免徵。12月29日,太原市政府發布消息,2021年1月13日起開始將在城鎮範圍內全面徵收生活垃圾處理費,有效期5年。
  • 兩部門:從事大型客機研製項目納稅人等免徵房產稅
    中新網10月22日消息,據財政部網站消息,財政部、稅務總局聯合印發《關於民用航空發動機、新支線飛機和大型客機稅收政策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
  • 保險代理人監管新規明年1月1日起施行
    2021年1月1日起,將實施新的保險代理人監管規定,過渡期只有30餘天。(文章來源:廣州日報) (原標題:保險代理人監管新規明年1月1日起施行)
  • 人民日報:房住不炒寫入十九大報告,不可能朝令夕改
    人民日報官方微博12月21日發表評論稱,「房住不炒」何去何從?此前傳言紛紛。堅持「房住不炒」定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一錘定音。作為長期的住房制度安排,「房住不炒」早就寫入十九大報告,不可能朝令夕改,投機客註定打錯算盤。促進房地產市場更穩定,帶給百姓穩定預期,中央頻出實招,頻現實效。房地產稅是不是要來了?明年房地產調控會不會放鬆?房價會跌嗎?
  • 太原剛剛地震了?官方回應了
    12月16日11時小編正想著中午吃什麼突然看到不少網友在朋友圈、微博紛紛表示感覺到太原發生了地震瞬間太原地震關鍵詞上了微博熱搜不少網友紛紛在中國地震臺網速報發布的微博下方留言提問12月16日11時49分國家地震臺網官方微博中國地震臺網速報回應了大家的疑問:#太原地震#這個話題怎麼上熱搜了呢我們這裡沒有地震記錄還有震感也可能不是地震引起的。
  • ​晚間資訊|深圳市住建局回應「深圳開徵房地產稅」傳言;京威...
    【資訊匯總】深圳明年將徵房地產稅?市住建局:假的!近日,關於深圳自明年1月1日起將開徵房地產稅的消息在坊間流傳。該消息稱,深圳將自明年1月1日起試點徵收房地產稅,徵收對象為深圳市、深汕合作區區域內的商品住房。11月30日晚,記者向深圳市住建局有關人士求證,該人士否認這一消息,並說明該消息為謠言。
  • 深圳推出房地產稅新政有何不可?不能讓深圳房價香港化
    11月30日晚,深圳住建局闢謠了網上「2021年1月1日起深圳試點徵收房地產稅」的傳言。其實,那則傳言裡的房地產稅徵收政策對普通大眾其實挺友好:人均60平或家庭1套房為免徵面積,2套房以上或超過人均60平方的,徵收稅率按住房市場評估價每年1.5%,第3套房徵收稅率2.5%,第4套房徵收稅率4.5%。
  • 明年2月1日起,大武漢將施行「禁磷令」
    楚天都市報訊12月28日訊(記者郭文杰 通訊員韓紅 實習生陳翔宇)2018年2月1日起,「百湖之市」的大武漢,將進入「禁磷」時代。今日武漢市人大常委會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武漢市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含磷洗滌用品規定》(下稱規定)將於明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屆時在武漢市內將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含磷洗滌用品。違反規定者,對個人最高可處五千元罰款。磷是導致水體富營養化和水華的「元兇」,1克磷就可使藻類生長100克,而含磷洗滌用品又是導致水體總磷含量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