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1月07日16:26 來源:不執著財經
中國社科院在12月21日住房報告就建議《力爭「十四五」期間(2021-2025)開徵房地產稅》。試點將首先設立在炒房現象嚴重的城市。房產稅也就是在未來的3-5年之內開徵。就在今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的出現,也讓很多人感覺到可能房產稅也要來了。因為這次的普查針對的不單單是人口,更是房子的普查。網友紛紛表示,這次人口普查是對我國的房地產市場進行摸底,將為未來房產稅徵收作鋪墊,這意味著開徵房產稅,離我們已經不會太遠。
而根據房產稅的徵收標準的制度,很多專家都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多數專家認為,房產稅要有一個人均免徵面積,應該40-60平米之間,稅率在0.2%至1.2%之間。也就是如果你的房子低於60平米或者40平米,那就不需要繳納房產稅了,反之超出的部分面積,你就要交納房產稅。面對未來3-5年內將會開徵房產稅,多數受訪網友表示,房產稅的徵收並不可怕,只是為了房地產市場走向更加健康,在一般情況下,房產稅是不會影響到剛需購房置業。
而我們認為,要在未來3-5年內徵收房地產稅,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縮小社會貧富差距。如果房價年年上漲,會導致有房的人越來越富,沒房的人越來越窮,而且還會增加拆遷的成本。這是極不合理的。
第二,給地方政府增加新的稅源,分稅制改革之後,地方政府主要靠土地財政收入,如果開徵房產稅,可以增加他們的稅收。第三,調降國內房價。目前在房產持有環節方面沒有稅收,導致了大量房產囤積在少數人手中,這些人既不出租,也不出售,更不會自住,這樣社會資源遭到極大的浪費。未來若是開徵房產稅,將會對國內房價起到調降的作用。
不過,也有人會說,如果國家開徵房產稅,房東可以把房產稅全都轉嫁到購房客身上,所以越是徵收房產稅,房價越是會上漲,重慶、上海版的房產稅試點,不是對調控房價是一點效果都沒有嗎?事實上,房產稅對調控房價有沒有作用,取決於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房價處於上漲,還是下跌周期。如果房價處於上漲周期之中,房地產市場處於賣方市場,一切都由房東說了算,那房產稅必會轉嫁到購房客身上。而如果,房價處於下跌周期中,房東要想把房產稅轉嫁給購房者就沒這麼容易了。
第二,之前重慶版的房產稅是對存量高檔別墅收房產稅,這點稅收對於有錢人來說,根本無所謂。而上海版的房產稅,是對增量房,超出人均60平米以上開徵房產稅,只對增量房,不對存量房徵收,根本無法起到遏制高房價的作用。更何況,試點房產稅的上海和重慶二地的稅基、稅率又很低,不足以對炒房者形成威懾作用,所以,上海版和重慶版的房產稅一年下來只收了2-3個億,但是,房產稅實際上並非對打擊投機炒作沒有效果,而是要看你具體怎麼操作。
第三,而對於專家所說的對於人均40-60平方米以上,超出部分的房子面積開徵房產稅,我們認為這種房產稅的調控方式是比較合理的,因為普通三口之家,人均40平米,也要有120平米,這個房子面積並不算小了,超過這個面積的家庭房產,肯定有投資或投機的意圖在裡面,適當徵收部分房產稅,可以起到遏制投機炒作的目的。這樣既不會打擊到剛需置業,又可以遏制投機性購房需求,可謂是一舉兩得。
精彩推薦:2020中國房地產大數據年會暨2021中國房地產市場趨勢報告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