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未提房產稅,有專家稱不適合徵收,馬光遠:5年內大概率出臺

2021-01-09 鳳凰網房產

來源: 光宇吐樓市

對於房產稅的出臺就好像談房價一樣,大家的回答真的是五花八門,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甚至完全不著邊的觀點都可能出現。其實我今天說的房產稅就是官方提到的房地產稅,雖然細究兩個是不同的概念,但姑且這麼混著叫,實際上說的是一回事。

這些年,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樓。我記得2009年的時候我做房產稅專題就是空轉十年的房產稅,可見,不知道這個討論持續了有多久了。

前段時間因為人口普查把房產稅的開徵再次推向了討論的熱潮,網傳「第七次人口普查中,首次把查房信息納入普查範圍,是不是意味著要為收房產稅做鋪墊?」

結果,人家統計局站出來回應說,以房「查人」是世界普遍採用的方式,因為人都居住在房子裡。「查房」目的是為了查準人口,了解人口的居住狀況、生活設施、房租水平等,可以更好地反映當前民生問題。況且也不是第一次這麼做了。

這事兒就這麼不了了之了,也就沒什麼可討論的了。

再後來,最官方的說法又來了。

財政部在《遠景目標建議》的輔導讀本中,詳細談到下一個五年關於房產稅的推進問題。在談及進一步完善現代稅收制度時提到,按照「立法先行、充分授權、分步推進」的原則,積極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和改革。

這也就意味著下個五年,房地產稅仍將繼續穩步推進,至於能不能出臺還是留下了個懸念,沒有說一定會出臺也沒有說一定不會出臺。留下了很大的想像空間。

反對徵收的大有人在,比如此前,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首席經濟學家李鐵就表示,目前並不是推出房產稅的最好時機,想要把錢從房子擁有者的兜裡往外掏是很難的事情。

我倒覺得這可能是實話,代表了很多人的想法。可是我們知道,房產稅開徵是大勢所趨,不會由著你的願意不願意,它是必然會來的,只是早晚的事。

支持房產稅的也有人。比如,10月12日,經濟學家樊綱就表示,不徵收房產稅和資本利得稅,或是收入差距拉大重要原因。中國對勞動工資徵稅,但對個人資本收入是不徵稅的。他還提到,只要房價上漲速度跑贏工資,那麼就一定會出現財富兩極分化,而一旦處於弱勢地位,就很難改變。

這個觀點或許也代表了很多人的想法。其實有時候不能絕對誰的話對或錯,就看你站在誰的立場上說話。你說我們應該站在誰的立場說話呢?毋庸置疑,老百姓、人民。

我覺得現在有一個問題,就是大家還處在懵懂狀態。老百姓也怕,畢竟從誰身上往外掏錢都沒那麼容易。可是房產稅真的那麼可怕嗎?究竟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這麼多年遲遲未徵也從側面反映出,既得利益者太多是最關鍵的。

不管怎樣,我希望不要讓老百姓從一開始就產生恐懼心理,應該讓他們清楚,房產稅一定不是給廣大普通老百姓製造壓力的東西,更應該體現更多人的公平。如果能站在大局或長遠看,或許對整個社會進步都是好事的話,我想百姓也是理解的。

況且,即使徵收房產稅,它也應該是一種累進稅,房子越大越多,稅率會越高,房子本來就不多且不好的低收入群體影響就很小。當然更需要,對於土地出讓金、70年產權以及幾套免徵等問題率先釐清。

那未來5年內還能開徵嗎?

12月17日,媒體報導稱,經濟學家馬光遠表示,「我認為2022年之前出臺的可能性非常低,未來5年房產稅出臺概率大!」這一次下一個五年規劃建議沒有提房地產稅,是不是意味著在未來五年期間房地產稅也不會提上立法日程?

「不,我的判斷恰好相反。我認為,未來五年,可能是出臺房地產稅最好的時機,這個時機一旦錯過,未來恐怕很難找到出臺的時間窗口。建議沒有提,不等於這事不在議事日程內。」

對於馬光遠的話,他一邊肯定著自己過去的判斷的正確性,一邊又開始了新的預測。這次他說的會不會應驗呢?

現在還沒有人能給出答案。

不過,似乎從另一位經濟學家的判斷中能找到一些共同點。

大概什麼時候能開徵呢?去年年底,經濟學家賈康認為,「房地產稅的整個立法過程要多長時間才能完成現在不好預測,權威信息是,房地產稅在本屆應該看到它的啟動,還剩3年多時間。」

這麼算來,大概時間在2022年後的2023年。

還有一位律師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如果無特殊情況,2023年3月本屆人大任期結束之前,房地產稅法應當完成立法或提請審議。如果按照這樣的推理,那麼房產稅立法最快會在2023年之前啟動,也就意味著房產稅立法可能還有兩三年的時間準備。

房產稅出臺那麼難嗎?或許不是你想像中的那種難,接下來就看有多大的魄力了,反正從房子是用來住的而不是用來炒的這個定位足以看出,圍繞這個的調控政策真正做到了堅定有力的執行和落地。而房產稅,或許也是見證一個時代的新的佐證。

相關焦點

  • 房產稅真要來了?專家提出征收方案,所有住房「平等對待」?
    文:夜梟今年10月11日,10年一次的人口普查,已經正式開始。10年的時間說短不短,各個家庭也出現了一定的變化,國家也需要了解最為真實的情況。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此次人口普查與過去有所不同,因為此次是基於大數據之下的,不僅需要「查人」,還需要「查房」。
  • 最新房產稅來了!房產稅按面積還是按套?
    下面再來為大家介紹下多套房產稅如何徵收2020,一起來看看吧。 一、2020年房產稅來了 房產稅與大家的利益息息相關,現在仍舊有許多人談論房產稅,房產稅一旦實施對很多人還是有很大益處的。所以許多人比較關心何時開徵?
  • 「房產稅」離我們不遠了?專家提出建議,超過「免徵面積」要交錢
    房產稅也就是在未來的3-5年之內開徵。就在今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的出現,也讓很多人感覺到可能房產稅也要來了。因為這次的普查針對的不單單是人口,更是房子的普查。網友紛紛表示,這次人口普查是對我國的房地產市場進行摸底,將為未來房產稅徵收作鋪墊,這意味著開徵房產稅,離我們已經不會太遠。
  • 上海繼續實施對部分個人住房徵收房產稅試點(附解讀)
    試點了10年個人住房房產稅政策繼續試點,2年延期一次……根據《上海市行政規範性文件管理規定》有關有效期的規定,規範性文件的有效期自施行之日起一般不超過5年。本市為實施法律、法規、規章或者國家政策制定的規範性文件,有效期需要超過5年的,制定機關應當在起草說明中載明理由,但有效期最長不得超過10年。未明確有效期的,其有效期為5年。
  • 馬光遠:復盤年初關於「2020年房地產走勢的十大預判」
    l一、調控政策大概率放鬆2019年全年出臺調控措施620次,去掉節假日等於每天調控兩次!這樣高頻率的調控前無古人,但也後無來者。放鬆不代表重回刺激,已經沒有太大的刺激空間了。放鬆調控對大多數城市已經沒有任何必要。
  • 專家稱30年內東京正下方大概率發生大地震
    圖源/NHK電視臺海外網12月3日電 據日本NHK新聞報導,日本專家近日表示,日本首都東京在未來30年內,有70%的機率會發生「首都直下型地震」。也就是說,地殼運動導致地殼變形,在東京正下方發生地震的隱患也在不斷加大。
  • 明年1月1日起徵收房產稅?官方回應
    還有人向記者爆料稱,他所知道的一位老闆認籌了15個號,均是其公司員工的購房名額。老闆與員工各出一半認籌資金,各還一半月供。雙方約定工作滿數年後,員工回購老闆的份額,這樣老闆和員工均得了利。  樓盤紛紛提示代持風險  為了「炒房」套利,不惜採用高風險的代持購房,這樣的現象顯然與「房住不炒」理念背道而馳。
  • 2021年要大漲?連續多年「神預測」中國房價的社科院發文了!
    那麼社科院的預測有沒有道理,靠不靠譜?我們不妨參考它過去報告的準確性。其實,社科院每年年末都會發布《住房報告》或《房地產藍皮書》,對來年房地產整體情況做出展望。我們找出最近7年的預測,列出如下圖表。從預測方向上看,社科院七次預測中有六次是上漲,只有2018年預測為持平。結合房價每年上漲的事實,其預測方向幾乎是無差錯。
  • 重慶上調房產稅起徵點 超過這個價格得交稅
    超過這個價格得交稅) 1月1日,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官方網站發布公告,調整房產稅起徵點。作為2019年樓市政策調整首例,重慶的此次例行調整政策亦引起廣泛關注。
  • 日本專家:30年內東京正下方大概率發生大地震
    據日本NHK新聞報導,日本專家近日表示,日本首都東京在未來30年內,有70%的機率會發生「首都直下型地震」。也就是說,地殼運動導致地殼變形,在東京正下方發生地震的隱患也在不斷加大。 西村副教授表示:「雖說『首都直下地震』在未來30年內發生概率是70%,但這不意味著30年後才會發生,明天起床就發生地震也不足為奇。所以要重視生命安全和家庭防災準備,盡己所能,將防災準備付諸行動。」
  • 馬光遠:壓垮房地產泡沫的是低生育陷阱!網友:高房價是最堅固的保險套
    央行副行長吳曉靈說:房價在泡沫中狂歡的日子不多了,要做好退潮的準備。 曹德旺說:房子都是鋼筋水泥不值錢的。 許家印也提出了恆大房子打七折。 馬雲說:未來房價如蔥。
  • 兩部門:從事大型客機研製項目納稅人等免徵房產稅
    《公告》提到,自2018年1月1日起至2023年12月31日止,對納稅人及其全資子公司從事大型民用客機發動機、中大功率民用渦軸渦槳發動機研製項目自用的科研、生產、辦公房產及土地,免徵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公告》稱,自2018年1月1日起至2023年12月31日止,對納稅人從事大型民用客機發動機、中大功率民用渦軸渦槳發動機研製項目而形成的增值稅期末留抵稅額予以退還。
  • 房地產稅最快2020年開徵,最慢2023年!房價會降嗎?
    重慶稅率在0.5%-1.2%,納稅人在房產稅徵收施行前擁有的獨棟商品住宅,免稅面積為180平方米,新購的獨棟商品住宅、高檔住房,免稅面積為100平方米。另外,稅制一般採取的是累進位,因此房產稅也是平衡貧富差距的重要工具。參考現在的階梯式稅制,對於多套房的投資客徵收力度也會越大。
  • 2021年房價是上漲還是下跌?專家6字道破近5年房價走勢!
    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西部分院分析師安Sir-文藝復興稱,從政策宏觀層面來看,十四五」規劃定調全國房地產發展未來5年調控方向,再次強調全國仍然堅持「房住不炒」方針不動搖,也就是說未來5年全國房價仍然以「穩定」為主,不會大漲大跌。
  • 5年後,近幾年買房的人會怎樣?曹德旺3個大膽預測,在一一實現
    近些年來,我國房價一直都是在上漲的,尤其是在2016年之後,房價甚至都開始翻倍上漲了。本著「買漲不買跌」的道理,這幾年只要是有能力買房的人差不多都已經買房了。其背後的道理每個人都懂,只要在房價上漲的周期內買房,未來的房子就會有增值空間。就像是2016花100萬買的一套房子,等到了2018年賣出去的時候,基本上都可以賺幾十萬甚至是一百多萬的差價。
  • 一周頭條:亞馬遜Prime Day時間敲定,東南亞國家聯合徵收電商稅
    大促讓利賣家,Lazada下調高達200%跨境運費 雨果網消息:為了迎接萬眾期待的7.12年中大促,Lazada 跨境物流費率全線下調,幅度最高可達200% ,將物流服務體驗拉升至新高度! 美國一家諮詢機構Shipware專家Gordon Glazer計算稱,在新規下,一個運送距離超過600英裡且尺寸為1立方英尺的包裹其運費將比此前提高18%。
  • 「中國之路·名家講壇」第一站,馬光遠解析中國經濟現狀
    2020年12月27日,由河南省酒業協會、大河報、雲峰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主辦,貴州小糊塗仙酒業有限公司、貴州心悠然酒業有限公司承辦的「中國之路·名家講壇」系列講壇第一場在河南鄭州成功舉辦。2020年,世界局勢風雲變幻。面對全新的時代,雲峰控股旗下小糊塗仙酒業秉承「家國同心見未來」的初心發起了「中國之路·名家講壇」系列講壇,誠邀名家大咖,雲集盛會,以睿知見未來!
  • 經濟學家馬光遠對於延遲退休的看法引來巨大爭議,他到底說了啥?
    官媒最新指出,國家將實施漸進式的法定延遲退休政策。官媒簡單的一句話,從字面意思上看,至少包括兩層含義。一層含義是延遲退休是漸進式,而非一步調整單位。這樣做的目的無非就是讓大家有個適應過程,充分做好各種準備。包括延遲退休後的家庭生活安排,養老安排,延遲退休延遲的不僅僅是年齡,而且會打亂退休生活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