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記者從貴州省寶玉石協會觀賞石專業委員會了解到,近日,某單位計劃合法收集部分古生物化石標本,在收集過程中,高價收集到一件精美的貴州龍化石,化石上的龍形象活靈活現,非常逼真。
活靈活現的「貴州龍化石」
因為太過逼真,反而引起了收集單位對標本真偽的懷疑,隨後將標本送到貴州省寶玉石協會觀賞石專業委員會進行真偽鑑定。
經測量,該樣品長112釐米、寬62釐米。鑑定人員首先對樣本的骨骼部分進行鑑定,發現骨骼部分是由煤矸石粉末、方解石粉末、古脊椎動物骨骼粉末以及粘合劑混合塑造而成,結論是:該樣品骨骼部分不具備古脊椎動物骨骼內部結構,該古脊椎動物骨骼為仿品。
對骨骼部分進行鑑定
鑑定人員又對樣品底板部分進行檢測,底板為頂層、中間層、底層三部分組合而成,其中,頂層、底層質地較為緻密,由較完整的泥晶雙殼屑含泥質灰巖薄板構成;中間層有孔,構成為泥晶雙殼屑含泥質灰巖質粉末及粘合劑混合塑造而成。底板部分為合成品。
對底板部分進行檢測
隨後,鑑定機構又將一件不完整的貴州龍標本真品、一件古脊椎動物化石殘片真品,與樣本進行了對比。
經過科學鑑定,送檢樣品為古脊椎動物化石贗品。在事實證據面前,製作假貴州龍化石的賣家只得返還購物款。
據鑑定專家介紹,這些作假者具備相當高的專業知識,其仿品的組成成分與真品極其相似,造假技術手段相當高明,沒有專業的鑑定知識和鑑定手段,很難發現其真偽,不具備專業知識的買家極易上當受騙。
專家提醒人們,珍貴化石不能非法買賣,即使是在合法收集化石標本時,也一定要擦亮自己的眼睛。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賈華
編輯 皮亞丹
編審 閔捷 羅瑋
貴州一大學9個男生給全班54個女生送暖手袋,又是別人家的班長……
貴州安順一母親9年如一日,推輪椅送一雙女兒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