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在貴州凱裡找到古生代六個紀古生物化石

2020-12-01 搜狐網

  新華網貴陽9月13日電(記者 周芙蓉)有關專家通過在貴州黔東南的凱裡市野外實地考察,找到完整的古生代六個古地質海相地層。

  在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巫宜山的帶領下,幾年來有關人員經過160多次野外實地考察探明了凱裡市範圍內的古生代地層和古生物資源,共採集到了2萬餘件古生物化石標本。

經有關專家研究鑑定,這些化石包含了整個古生代從2.25億-5.25億年之內的六個古地質海相地層。

  巫宜山介紹說,古生代六個紀分別為二迭紀(2.25億-2.7億年),主要化石有魚類,三葉蟲貝、螺、珊瑚及珊瑚藻等類型;石炭紀(2.7億-3.5億年),主要化石海扇貝;泥盆紀(3.5億-4億年),主要化石海石燕等腕足類,其中萬潮鎮珊瑚礁面積較大,有較高科研價值;志留紀(4億-4.4億年),主要化石皇冠三葉蟲,中國直角石(直體鸚鵡螺);奧陶紀(4.4億-5億年),主要化石貴州大頭蟲(三葉蟲的一種)及大海山蟲(三葉蟲的一種)以及震旦角石始鸚鵡螺等;寒武紀(5億-5.7億年),主要有杷榔古生物化石群。這些化石都在凱裡市行政區域內都已找到。

  在地球形成至今46億年的漫長歷史上,貴州有過17次海洋侵浸史,沉積巖廣泛分布,地層發育,化石極為豐富。黔東南地處貴州東南部,幾乎經歷了所有的地質滄桑巨變,蘊藏了最為豐富的古生代生物化石資源,成為海內外古地質生物研究的熱點。通過有關專家20多年的考察研究,目前已在這裡發現了30多個門類,600多種生物化石。

(責任編輯:Ann)

相關焦點

  • 盤點中國著名的古生物化石群
    地質學家通過幾百年的努力,發現了大量遠古生物留下的蛛絲馬跡——化石,靠著人類豐富的想像力,還原出顯生宙以來5億多年生生不息的過往。那些大量不同物種化石堆積在一起的地方就被稱為古生物化石群。在中國這片古老的土地上,也發現了許多世界著名的古生物化石群。
  • 盤點中國著名的古生物化石群
    澄江生物群就是這段時間的主要代表,澄江生物群共發現了16個門類、200餘個物種化石,其中包括藻類、海綿動物、腔腸動物、鰓曳動物、葉足動物、動吻動物、腕足動物、軟體動物、節肢動物、棘皮動物、線蟲動物、古蟲動物、毛顎動物、脊索動物等眾多動物門以及一些分類位置不明的奇異類群、遺蹟化石和糞類化石。
  • 河北邯鄲發現早古生代奧陶紀「角石古生物化石」
    原標題:河北邯鄲發現早古生代奧陶紀「角石古生物化石」 河北省邯鄲市叢臺區日前發現了「角石古生物化石」,這是距今4.38至5.1億年奧陶紀的角石古生物化石,對研究古地理有重要意義。這一化石嵌在叢臺區龍湖公園的一塊石灰巖內,殘片長約6釐米、寬約3釐米,灰褐色,體管、橫紋等結構較為清晰。
  • 河北邯鄲發現早古生代奧陶紀「角石古生物化石」
    新華社石家莊8月4日電(記者白明山)河北省邯鄲市叢臺區日前發現了「角石古生物化石」,這是距今4.38至5.1億年奧陶紀的角石古生物化石,對研究古地理有重要意義。這一化石嵌在叢臺區龍湖公園的一塊石灰巖內,殘片長約6釐米、寬約3釐米,灰褐色,體管、橫紋等結構較為清晰。
  • 都柳江畔發現罕見古生物「蜓」化石(圖)
    >     金黔在線訊 一塊分布有數百個個體、名叫「蜓」的古生物化石8月初在榕江縣都柳江畔被凱裡市一位古生物愛好者發現。  據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科協有關專家介紹,「蜓」這種古生物,僅米粒般大小,出現於古生代石炭紀,絕滅於二疊紀末,是一種生活在古代海洋的單細胞動物,又稱為原生動物。蜓的外殼形狀像紡錘,日本學者稱之為「紡錘蟲」。上世紀20年代初,第一個研究該動物的中國人李四光為它取了個中國名詞「蜓」。從此,蜓科這個名詞,被我國古生物學家沿用到今天。在古生物學上,蜓是原生動物門偽足綱有孔蟲目的一個科。
  • 貴州劍河:觀化石,度暑假
    貴州劍河:觀化石 度暑假特約記者 楊家孟 吳昌連8月19日,中國科學院貴陽地球化學研究所的師生在貴州省劍河縣八郎古生物化石群採集體驗區進行化石採集。當日,來自中國科學院貴陽地球化學研究所的師生利用暑假,走近貴州省劍河縣八郎古生物化石群參觀貴州第一枚「金釘子」並採集化石,體驗野外自然科考魅力。
  • 海內外專家為貴州關嶺古生物化石群申遺建言獻策
    海內外專家為貴州關嶺古生物化石群申遺建言獻策 2017-06-28喬啟明 攝   中新網關嶺6月28日電 (周燕玲)貴州關嶺化石群保護與全域旅遊發展國際研討會28日在此間舉行,來自美國、英國、德國、日本等海內外專家、學者齊聚一堂,為關嶺化石群申請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建言獻策。海百合化石。
  • 凱裡「六個雞」成網紅 貴州還有好多雞!
    1月12日,滬昆鐵路六個雞火車站,工作人員送上「平安回家、雞年大吉」的祝福。
  • 貴州:四億多年前,地球生物大滅絕,專家,有古生物印記
    專家用地質錘在亂石中隨便敲開一塊石頭,就出現大量的化石。據專家介紹,筆石是筆石動物的化石,由於其保存狀態是壓扁成了碳質薄膜,很像鉛筆在巖石層上划過留下的痕跡,因此被科學家命名為「筆石」。據貴州旅遊地學研究院胡歆睿、張國祥等地質專家介紹,在距今4.3至4.6億年前,現在的位置還是一片海洋,在約4.6億年時,地球上生物經歷了一次大的滅絕,約 4.4億年時,生命開始復甦,筆石就是古生物復甦後當時最為繁盛的古生物。筆石是一類已滅絕的海洋群體生物,隸屬於半索動物門。現在所見的化石,是筆石蟲體所分泌的骨骼,稱為筆石體。筆石體有幾毫米到幾釐米長,寬一至三毫米。
  • 培養孩子認知大自然的神物——常見古生物化石
    在中國古代稱呼爬行類、鳥類以及哺乳類化石的骨骼和牙齒為『龍骨』和『龍齒』。關於化石的記載也有「石魚」、「石蛇」、「松石」、「石燕」等稱呼。到了現代,我們對於古生物的研究有了更深入的研究。隨著化石的大量發現,生物生存的地質年代、種群、類別有了更清楚的劃分。都說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化石——無疑是孩子親近自然認識我們生存的地球最好的工具!
  • 專家找到古生物化石,疑似企鵝的近親,滅絕原因撲朔迷離!
    專家找到古生物化石,疑似企鵝的近親,滅絕原因撲朔迷離!曾經南北極是地球上的淨土,如今受全球變暖的影響,面目全非。無數冰川的消融,海平面直線上升,遠古生物的重現天日,這一切令人猝不及防。許多在南北極生存的生物沒了家園,每天要為溫飽的問題發愁。
  • 貴州地方文史名家講壇|範同壽:海百合的訴說
    海百合化石(喬啟明 攝)20世紀40年代,地質工作者在新鋪發現了一種叫海百合的化石群。這種古生物化石形似荷葉、體態碩大優美,引起了科學家們的濃厚興趣。自那以後,關嶺新鋪的名聲漸漸大了起來。上世紀90年代後,當地又發現了大量海生爬行動物化石群,有鰭龍目、齒龍目和魚龍目3個目、2個亞目,共6個科、9個屬。
  • 貴州桐梓一工地挖出4.4億年前古生物化石群
    【貴州桐梓一工地挖出4.4億年前古生物化石群】近日,貴州省科協、貴州省地質學會、貴州旅遊地學研究院專家在遵義市桐梓縣堯龍山鎮進行科學考察時,在該鎮一在建停車場發現一處面積數百平方米、距今4.4億年的古生物化石群。該化石群集中分布在一塊完整的地層剖面上,涉及化石種類較多。經專家現場認定,化石主要為角石,其外形酷似竹筍,最長的五六十釐米,最短的數釐米。
  • 中國新發現一枚古生代蠍子化石
    南古所 供圖 中新網南京8月3日電 (楊顏慈)據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3日消息,該所與雲南大學研究人員合作,新發現了一枚產自內蒙古烏達煤礦的蠍子化石,這是中國發現的第二枚古生代蠍子化石。 研究團隊將這枚保存較為完整且精緻的蠍子化石歸入始蠍屬、未定種。
  • 貴州關嶺:古生物化石保護的「劫」與「難」
    在地下蘊藏著豐富的魚龍、海龍、海百合、鸚鵡螺等古生物化石而聞名世界的新鋪,盜挖盜採、走私販賣化石,曾經是常態。從2003年開始,關嶺縣持續加強對保護區內的古生物化石保護,持續打擊盜挖盜採,收繳魚龍、海百合等珍貴古生物化石上萬塊。然而,由於資金和基礎設施的缺乏,收繳的大量古生物化石保護和處理也成為難題。
  • 地球進入「人類紀」?
    因為來自化石燃料的燃燒,地球大氣層裡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的含量日益增加,而這都是為了驅動日益發展的工業技術。 當代人類對環境的影響巨大,克魯芩希望通過「人類紀」一詞提醒人們關注這樣一個事實:人類活動正成為影響和改變地球的主導力量。
  • 《旅遊地學新視野》之六|聖潔之花:海百合古生物化石
    關嶺生物群海生爬行動物和海百合數量多、保存完好和形態精美乃國外同期地層所罕見,多門類化石構成了一幅奇妙的古海洋動物生態系統,是難得的珍稀化石的璀璨瑰寶。被地質古生物專家譽為「全球三疊紀獨一無二的化石寶庫」,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種類最多、保存最完好、規模最大的龐大化石群。對海生爬行動物和海百合的分類及演化等,均具有特別重要的科學意義。
  • 守好古生物化石這份財富
    「這得益於《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的實施和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的成立。」賈躍明說,「條例的實施,使得我國古生物化石保護工作,真正走向了法制化的道路,使古生物化石的發掘、收藏、市場、出入境行為等都有了法律規範。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的成立,規範和加強了古生物化石保護工作,一批像『恐龍蛋窩』化石一樣流失海外多年的珍貴化石順利追回,大批中國獨有的化石資源得到保護。」
  • 景區公然盜賣三葉蟲化石 網友預掀起保護熱潮
    然而最近一位網友爆料,許多小商販竟在金石灘私自販賣古生物化石,難道珍貴的古生物化石竟然允許私自販賣嗎?  「完整的古生物化石只需5塊?」  一位網友在金石灘遊玩途中,被一群兜售化石的小販圍住,卻發現這些小販手裡拿的竟然是珍貴的古生物化石!該網友形容說:這種化石在中學的地理書中見過,是珍貴的古生物--三葉蟲化石。
  • 貴州關嶺:古生物化石保護困境如何破解?
    原標題:貴州關嶺:古生物化石保護困境如何破解?【簡介】關嶺化石群國家地質公園位於貴州省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新鋪鎮,是世界上第一個以展示約2.2億年前晚三疊紀海生爬行動物和海百合化石為特色的國家地質公園。公園內化石保存數量巨大,種類繁多,形態精美,為世界同期地層所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