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桐梓一工地挖出4.4億年前古生物化石群

2020-07-24 光明網

【貴州桐梓一工地挖出4.4億年前古生物化石群】近日,貴州省科協、貴州省地質學會、貴州旅遊地學研究院專家在遵義市桐梓縣堯龍山鎮進行科學考察時,在該鎮一在建停車場發現一處面積數百平方米、距今4.4億年的古生物化石群。該化石群集中分布在一塊完整的地層剖面上,涉及化石種類較多。經專家現場認定,化石主要為角石,其外形酷似竹筍,最長的五六十釐米,最短的數釐米。除角石化石外,化石群中還發現大大小小、形狀各異的珊瑚、腕足等門類化石。

貴州桐梓一工地挖出4.4億年前古生物化石群貴州桐梓一工地挖出4.4億年前古生物化石群貴州桐梓一工地挖出4.4億年前古生物化石群貴州桐梓一工地挖出4.4億年前古生物化石群貴州桐梓一工地挖出4.4億年前古生物化石群貴州桐梓一工地挖出4.4億年前古生物化石群貴州桐梓一工地挖出4.4億年前古生物化石群貴州桐梓一工地挖出4.4億年前古生物化石群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二十萬年」桐梓人「——桐梓人化石
    1972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貴州省博物館對該洞進行了較系統的發掘,出土古人類牙齒化石二枚,並發現了舊石器、用火遺蹟及相當多的動物化石。1983年再度現場考查,又獲人牙化石四枚。 吳茂霖等(1975)將巖灰洞堆積物分為七層。
  • 重慶工地發現侏羅紀蛇頸龜化石 距今1.4億年(圖)
    如今,仍有很多龜類快樂地生活在地球上,圖片中這隻澳大利亞長頸龜,可能跟億萬年前的蛇頸龜長得差不多吧。  重慶晨報訊 記者 傅柃暢 在距今1.4億年前的侏羅紀晚期,地球上有什麼生物?相信大家首先想起的會是恐龍。  而前幾天,渝北回興一工地挖出的烏龜化石,經重慶自然博物館專家實地勘察,確定正是來自這個時期。
  • 盤點中國著名的古生物化石群
    地質學家通過幾百年的努力,發現了大量遠古生物留下的蛛絲馬跡——化石,靠著人類豐富的想像力,還原出顯生宙以來5億多年生生不息的過往。那些大量不同物種化石堆積在一起的地方就被稱為古生物化石群。在中國這片古老的土地上,也發現了許多世界著名的古生物化石群。
  • 盤點中國著名的古生物化石群
    地質學家通過幾百年的努力,發現了大量遠古生物留下的蛛絲馬跡——化石,靠著人類豐富的想像力,還原出顯生宙以來5億多年生生不息的過往。那些大量不同物種化石堆積在一起的地方就被稱為古生物化石群。在中國這片古老的土地上,也發現了許多世界著名的古生物化石群。
  • 專家在貴州凱裡找到古生代六個紀古生物化石
    新華網貴陽9月13日電(記者 周芙蓉)有關專家通過在貴州黔東南的凱裡市野外實地考察,找到完整的古生代六個古地質海相地層。  在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巫宜山的帶領下,幾年來有關人員經過160多次野外實地考察探明了凱裡市範圍內的古生代地層和古生物資源,共採集到了2萬餘件古生物化石標本。
  • 大量無可爭議的化石證據表明,曲靖是4億年前人類遠祖的發祥地
    我國幾代科學工作者先後於曲靖的魚化石眾多發現,將曲靖從中國西南的「化石天堂」變成全球獨一無二的「古魚王國」,特別是幾項「世界級」的重大發現,填補了證據鏈上的長期空白,無疑是這條項鍊上的幾顆璀璨明珠。大量無可爭議的化石證據表明,曲靖是4億年前人類遠祖的發祥地。
  • 古生物學家在貴州發現遠古珊瑚礁,原來3億年前這一帶都是大海
    媒體報導稱今年的8月中旬,一個由我國和英國考古學家組成的古生物考古隊在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獨山縣雞窩寨地區發現了大量的中泥盆世時期古生物化石,至少有83種海洋古生物可清晰辨認出來,分析認為這裡是一個類似如今的珊瑚礁生態系統的海洋生物礁化石群,時間大約在3.58億年前。
  • 古生物學家在貴州發現遠古珊瑚礁,原來3億年前這一帶都是大海
    媒體報導稱今年的8月中旬,一個由我國和英國考古學家組成的古生物考古隊在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獨山縣雞窩寨地區發現了大量的中泥盆世時期古生物化石,至少有83種海洋古生物可清晰辨認出來,分析認為這裡是一個類似如今的珊瑚礁生態系統的海洋生物礁化石群,時間大約在3.58億年前。
  • 安順市龍宮鎮發現古生物化石群
    Ⅰ號龍化石長約1.2米(頭部未出露),Ⅱ號龍化石長度約0.8米(頭部未出露)。據附近一居民介紹,發現龍化石的山體,是30多年前他家建房時開山採石的地點,當時曾發現很多石塊上存在與魚、壁虎相似的圖案,但由於不知道這些有圖案的石塊是什麼東西,沒有重視,都被打碎來修房子了。據112地質大隊調查人員劉剛介紹,這處化石群的最初發現,是2020年8月13日。
  • 5億年前的古生物化石 「活著」
    大約5.2億年前,在雲南澄江的一片淺海中,生活著一群形狀各異、結構複雜的動物:有的體型龐大,有的則穿著硬殼。突然有一天,地震引發的海嘯把它們衝到了沙灘上,然後很快被泥沙掩埋. 世事瞬息萬變。1984年,在雲南省澂江縣(今澄江市)毛天山地區進行科學研究的古生物學家侯先光教授,用錘子敲開了他腳下的巖層,發現了一個節肢動物化石——奈羅蟲,這是以前在加拿大伯吉斯頁巖中唯一發現的。於是,記錄寒武紀生命大爆發之謎的澄江生物群化石再次浮出水面。 走進展示這些化石的雲南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有一個兩層的化石牆,由埋藏化石的巖層拼接而成。化石可以在巖壁上找到。
  • 雲南羅平古生物群化石種類豐富 距今約2.4億年(圖)[1]- 中國在線
    今年4月,省路政總隊向各州市下達「路政管理標準化建設」補助資金,啟動農村公路路政聯動協管機制試點工作,力求構建農村公路管理新體系,管理好農村公路。通過試點單位徵集,省路政總隊確立了昆明市晉寧縣、曲靖市羅平縣、保山市3地的交通運輸局作為第一批試點單位。  在羅平縣大窪子村委會,村民通過在公路沿線兩側種植經濟林木柳杉保護公路。
  • 霍林郭勒:古生物化石富集區
    古生物化石,代表著一個時期的年輪。侏羅紀前期,經歷了大滅絕後,各種動物、植物都非常稀少,但其中恐龍總是一枝獨秀,伺機稱霸陸地。侏羅紀中晚期以後,恐龍成為地球上最繁榮昌盛的優勢物種,此後統治地球1.5億年,直到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為止。
  • 贛州一建築工地發現恐龍化石
    贛州又添恐龍化石新成員!12月4日,記者獲悉,贛州市章貢區一建築工地近日在施工過程中發現一具長約90釐米、高約70釐米的恐龍化石骨骼。據初步判斷,該化石是生活在6600萬年前白堊紀的竊蛋龍化石。  在贛州發現新種恐龍並非首次。據了解,贛南地區是省內出土恐龍化石和恐龍蛋化石最多的地區,此前還多次以江西地名命名新種恐龍,分別是中國贛南龍和贛州江西龍。
  • 貴州興義,藏著一處「失落的世界」
    在貴州興義,竟發掘出了比侏羅紀時期還早的生長於約2.4億年前的三疊紀時期的「貴州龍」以及生物群。並且興義動物群的海生爬行動物化石資源在地層中十分連續,這在全球各個同類產地中絕無僅有,讓我們得以一窺生命更迭的奧秘。
  • 湖南發現「珊瑚化石」群 距今至少1.9億年
    湖南發現「珊瑚化石」群 距今至少1.9億年 (1/2) "← →"翻頁
  • 貴州這個埋藏了3億年的「秘密」,今天有了新發現!
    貴州這個埋藏了3億年的「秘密」,今天有了新發現!「滄海桑田」這個成語,相信各位並不陌生。它往往用來形容漫長歲月帶來的巨變。比如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貴州,時間倒回三億年前,你能想像這裡曾有過一片淺海嗎?當動靜記者採訪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梁昆時,他這樣告訴動靜記者:「3.85億年前,在貴州獨山的大河口雞窩寨地區,曾有一片溫暖的淺海,孕育了種類豐富的生物。」
  • 省、市自然資源部門在南康一建築工地科普古生物化石保護常識
    省、市自然資源部門在南康一建築工地科普古生物化石保護常識 信息分類: 文件編號:
  • 大瀝挖出多枚恐龍蛋化石!多圖直擊
    有圖有真相↓↓↓4月17日,在大瀝鎮北村澇區整治工程的施工現場上,工人疑似挖出恐龍蛋化石。隨後南海區相關部門迅速介入。△相關專家前往工地鑑定今日下午,省專家趕赴現場,證實從大瀝挖出的是高風化的恐龍蛋!這也是南海近幾十年來首次發現恐龍蛋化石!
  • 貴州這個埋藏了3億年的「秘密」,今天有了新發現
    比如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貴州,時間倒回三億年前,你能想像這裡曾有過一片淺海嗎?當動靜記者採訪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梁昆時,他這樣告訴動靜記者:「3.85億年前,在貴州獨山的大河口雞窩寨地區,曾有一片溫暖的淺海,孕育了種類豐富的生物。」
  • 5.8億年前「八臂仙母蟲」化石現身貴州(圖)
    5.8億年前「八臂仙母蟲」化石現身貴州(圖) 2008年02月01日 09:25 來源:科技日報 發表評論 (科技日報圖)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所新元古代研究組在貴州江口縣翁會村的一個小山坡上,發現了大約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