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絕的海生群體動物筆石的化石
新聞報導,貴州遵義市桐梓縣堯龍山鎮一處山腳下的一條公路邊,有一處山體巖石垮塌體。專家用地質錘在亂石中隨便敲開一塊石頭,就出現大量的化石。
據專家介紹,筆石是筆石動物的化石,由於其保存狀態是壓扁成了碳質薄膜,很像鉛筆在巖石層上划過留下的痕跡,因此被科學家命名為「筆石」。
據貴州旅遊地學研究院胡歆睿、張國祥等地質專家介紹,在距今4.3至4.6億年前,現在的位置還是一片海洋,在約4.6億年時,地球上生物經歷了一次大的滅絕,約 4.4億年時,生命開始復甦,筆石就是古生物復甦後當時最為繁盛的古生物。
筆石是一類已滅絕的海洋群體生物,隸屬於半索動物門。現在所見的化石,是筆石蟲體所分泌的骨骼,稱為筆石體。筆石體有幾毫米到幾釐米長,寬一至三毫米。
筆石有的長得像鋸齒,有的長得像釘耙,所以地質人形象地給他們取名為 " 鋸筆石、耙筆石 "。
經專家在現場考察發現,這一堆亂石中有直線型、曲線型、環形、太陽形等多種筆石化石。在一塊只有幾十平方釐米的石塊上,就有密密麻麻的數十條筆石化石,種類和數量都十分豐富,當時生物的繁盛可見一斑。
而在堯龍山的另一處叫埡口的小村寨附近,為區域內最為知名的韓家店地質剖面測制地,在距剖面不遠的地方一處粘土巖中,發現了大量的腕足類化石。
腕足類化石,長得有些像現代人吃的貝類海鮮。化石為兩瓣殼體,而兩瓣殼大小不相等,但每瓣殼兩側對稱,外殼紋飾主要為同心紋和放射紋,在這一帶最為常見的是貴州搏扭貝,是四億多年前海洋底部棲息生活的代表性化石之一。
這些化石個體都很小,用地質錘敲開巖層,還會發現更多的腕足類化石。在其中一塊約40-50釐米的平滑石面上,大大小小分布著數十個腕足化石,其密集程度令人驚嘆。據專家介紹,堯龍山一帶發現的化石主要有角石、珊瑚、腕足、筆石、三葉蟲、海百合、藻類等化石,化石極其豐富,充分體現了貴州 " 沉積王國、古生物王國 " 的特點,是地質科研、地學研學教育、地質科普體驗、化石標本採集等不可多得的研學基地。
貴州遵義市桐梓縣堯龍山鎮一處山體巖石垮塌,
據悉,四億多年前古化石,引來武漢地質大學及貴州旅遊地學研究院的地質專家研究,找尋遠古的古生物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