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大恐龍滅絕案發生在2.5億年前 持續20萬年

2020-11-24 中國新聞網

  恐龍的滅絕為人們所熟知,其實重大的生物滅絕事件共有6次,而在2.5億多年前,曾發生過一次超級大滅絕,海洋生物多數滅絕,看看下面這個新發現……

  95%的海洋生物、75%的陸地生物在二疊紀神秘消失

  史上最大滅絕案神秘發生

  自地球上出現生物,新物種層出不窮出現時,生物滅絕的事件也不停發生。據介紹,重大的生物滅絕事件共有6次,其中人們最為熟悉的莫過於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但是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專家表示,比起2.5億年前二疊紀末期的一次生物集體滅絕案,恐龍滅絕的規模要小得多。

  2.5億年前,95%的海洋生物以及75%的陸地生物都在「短期」內忽然神秘消失,大量的生物「蒸發」殆盡,整個海洋、陸地都陷入死寂的狀態。

  在古生物專家看來,這次大滅絕非常重要,是地球生命軌跡的基本轉折點之一。它為剩餘生命的進化創造了條件。而這個大滅絕過程持續的時間,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讓專家了解在這個過程中,生物圈究竟做出了怎樣的反應。

  滅絕持續百萬年或更短

  二疊紀的生物大滅絕,雖然被專家稱為是「短期」、「瞬間」,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專家說,那是從整個地球史考慮的,這個過程仍然是滄海一粟、渺小的瞬間,但是實際上這個過程如果按照我們人類的歷史算,那麼則是一個以萬年考慮的過程。

  對於二疊紀大滅絕的整個進程的時間表,過去認為是上百萬年,而在2011年的時候,古生物學家通過測量把滅絕的過程限定在20萬年內,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Samuel Bowring教授等與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沈樹忠研究員卻認為整個滅絕過程持續的時間要遠遠短於20萬年。

  最好的記錄在中國煤山

  據了解,二疊紀大滅絕最好的記錄位於中國煤山。在過去的十年間,上百名地質學家收集並分析了位於煤山的巖石,這些巖石追溯到二疊紀大滅絕之前、之中和之後。研究人員分析這些巖石以更好地理解究竟是什麼導致了二疊紀事件的發生。與煤山海洋巖石結合的火山灰床具有名為鋯石的小型礦物質,後者通過地質化學技術可以精確地測定其年代;而這些海洋巖石攜帶有大量的化石,記錄了生命的大滅絕和復活。

  6萬年間,滅絕開始又結束

  Samuel Bowring教授和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沈樹忠研究員利用最新的高解析度、鈾-鉛鋯石年代測定技術改善了煤山巖石的年代測定。鋯石圍困了自身晶體結構內部存在的大量自然產生的放射性鈾。鈾衰變成鉛,通過計算兩個元素的比率科學家們可以估計鋯石的年代。

  最新的年代測定顯示大滅絕發生於2.51941億年前(正負3.7萬年),終結於2.51880億年前(正負3.1萬年)。大滅絕的終止標誌著三疊紀的開始,這與煤山發現的露齒的、類似鰻魚的生物Hindeodus parvus(一種牙形蟲,化石記錄裡發現的最古老牙齒的來源)的第一批化石的出現時間相吻合。

  南京的古生物專家表示,這個滅絕時間的最新最精確的研究結論遠遠要比以往認為的滅絕過程短暫得多,可以肯定的是這是一次突發性的滅絕事件。

  研究團隊目前正使用相同的年代測定技術分析研究主要的二疊紀大滅絕「嫌疑犯」,來自西伯利亞的暗色巖——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巖流出物之一的火山巖石,希望以此揭開二疊紀大滅絕的一些主要猜測。

  還有比我在的時代還慘的

  6500萬年前,史前龐大的動物恐龍滅絕,為世人所熟悉,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早在2.5億多年前,曾發生過一次超級大滅絕,海洋生物多數滅絕,生態系統全面更新。

  史前最大的一次滅絕事件原因究竟是什麼?這一直是籠罩在世界科學家頭頂上的迷霧?而這個滅絕時間有多長?多年來說法也不一。近期,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古生物專家通過研究測算出這次大滅絕最精準的時間,2.5億年前發生的二疊紀大滅絕事件只耗費了6萬年時間就殺死了地球上超過95%的海洋生物、75%的陸地生物,這項研究成果近期發表在《美國科學學院院報》上。

  記者 王君 通訊員 陳孝政

相關焦點

  • 2.34億年前,一場持續百萬年的降雨,滅絕了很多生物卻成就了恐龍
    根據科學,6500萬年前的恐龍可以說是地球生命史上最強大的生物,它們不僅數量多,而且遍布全球,更重要的是恐龍稱霸地球長達1.6億年時間。如此強大的恐龍時代是如何出現的?對於這個問題,相信很多朋友都想弄明白,科學家自然也想揭開這個謎團。上個世紀,科學家先後在日本、阿根廷、義大利等沿海地區發現了大量包含這種紅色砂石的沉積巖。
  • 2.34億年前,發生了一場持續200萬年的降雨,形成原因讓人類警惕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6500萬年前的恐龍時代,那是一個恐龍稱霸地球的時代,而且稱霸時間長達1.6億年之久。要不是後來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滅絕了恐龍,現在的地球生物界是什麼情況就很難說了。任何一個生物霸主的誕生都不是偶然的,必然有其背後深層次的原因,恐龍的崛起是在第三次生物大滅絕之後,而第三次生物大滅絕又稱二疊紀大滅絕,是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中最嚴重的一次,導致地球96%的生物滅絕。
  • 2.3億年前,地球下了200萬年的雨,將恐龍推上了「王位」
    提及家喻戶曉的史前古生物霸主,相信大家都會想到了恐龍。恐龍最早誕生於2.33億年前,於6600萬年前滅絕,整個恐龍時代大約長達1.67億年。但恐龍是如何成為地球上的霸主的呢?是一步一個腳印還是在群雄爭霸中登上地球之王的寶座呢?答案是一場綿延了200萬年的大雨,直接將恐龍扶上了「王位」。
  • 2.3億年前,地球下了200萬年的雨,一把將恐龍推上「王位」
    提及家喻戶曉的史前古生物霸主,相信大家都會想到了恐龍。恐龍最早誕生於2.33億年前,於6600萬年前滅絕,整個恐龍時代大約長達1.67億年。但恐龍是如何成為地球上的霸主的呢?是一步一個腳印還是在群雄爭霸中登上地球之王的寶座呢?答案是一場綿延了200萬年的大雨,直接將恐龍扶上了「王位」。
  • 恐龍滅絕了6500萬年,第六次大滅絕或在偷偷發生,這次剛好是人類
    硬骨魚登陸魚鰭變四肢,爬行動物的春天到來了,逐漸的發展壯大到巔峰最後再沒落,最後恐龍就出現了,它們在地球上統治了1.6億年的時間,在大約6500萬年前滅絕。 目前已知地球的生命史上發生過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每一次滅絕事件的發生,都會導致當時統治地球的主要物種消失滅絕。
  • 恐龍已經滅絕6500萬年,第六次大滅絕或在發生,這次恰是人類
    硬骨魚登陸魚鰭變四肢,爬行動物的春天到來了,逐漸的發展壯大到巔峰最後再沒落,最後恐龍就出現了,它們在地球上統治了1.6億年的時間,在大約6500萬年前滅絕。 目前已知地球的生命史上發生過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每一次滅絕事件的發生,都會導致當時統治地球的主要物種消失滅絕。
  • 恐龍已經滅絕6500萬年,第六次大滅絕或在發生,這次恰是人類
    硬骨魚登陸魚鰭變四肢,爬行動物的春天到來了,逐漸的發展壯大到巔峰最後再沒落,最後恐龍就出現了,它們在地球上統治了1.6億年的時間,在大約6500萬年前滅絕。目前已知地球的生命史上發生過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每一次滅絕事件的發生,都會導致當時統治地球的主要物種消失滅絕。
  • 2.3億年前,下了持續200萬年的暴雨,形成原因或將再次出現
    過去幾千年來,全球氣溫總體上起伏不大,保持相對穩定的狀態。然而,隨著人類開啟工業化進程,全球氣溫在逐漸升高。尤其是從20世紀初以來,全球變暖愈演愈烈,目前的全球平均氣溫已經比工業化前升高了1 ℃。2.3億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過多,導致地球下了一場持續時間長達200萬年的暴雨,使得相當多的物種走向滅絕,這就是卡尼期洪積事件。卡尼期處於晚三疊紀的最早期,那時距離第三次物種大滅絕事件已經過去了2000萬年。在2.5億年前,時值二疊紀與三疊紀的更替,超級火山大爆發,導致全球氣候劇變,引發了地球史上最嚴重的物種大滅絕事件,多達96%的物種消失。
  • 隕星撞地球:導演2.51億年前史上最大的物種滅絕
    研究人員在報告中稱,「我們發現的種種跡象顯示,地球歷史上的兩次最大的物種大滅絕看來都和隕星撞擊地球有關」。他們表示,發生在大約2.51億年前的那次大衝撞極有可能導致了全球90%的物種滅亡,這比六千六百萬年前的隕星撞擊地球導致恐龍等物種滅絕要嚴重和恐怖得多。
  • 2億年前地球下了一場大暴雨,持續100萬年,引發史上最嚴重的生物大...
    ,於是考古學家利用碳-14技術對分布在沿海地區的紅砂巖層進行年份測定,發現這些巖層形成於2.5億年前,也就是二疊紀末期,考古學家綜合了紅砂巖層的分布地區、厚度、植物化石特徵以及其他證據,最後推算出發生在二疊紀末期的這場史前大洪水持續時間長達100萬年,也就是說在二疊紀末期,地球斷斷續續下了一場持續百萬年的大暴雨,就是這場大暴雨導致距今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發生生物大滅絕,史稱二疊紀末期生物大滅絕,
  • 2.5億年前,地球發生的二疊紀物種大滅絕,到底有多可怕!
    地球誕生至今已有46億年,在這漫長的歲月裡,地球上孕育過許多物種,而也發生過多次可怕的物種滅絕,到目前為止,地球歷史上有五次非常大的滅絕事件。它們分別發生在4.3億年前的奧陶紀末,3.7億年前的晚泥盆世,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2億年前的三疊紀末,以及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恐龍就是在白堊紀末滅絕的。
  • 2.5億年前,發生在疊紀的生物大滅絕,到底有多可怕/?
    在地球長達46億年的漫長歲月中,曾發生過多次可怕的災難,並且每次災難,都會導致成千上萬的物種滅絕。而這其中最為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5億年前的二疊紀,史稱第三次生物大滅絕。為了揭開此次滅絕的真相,科學家們經過幾十年的尋找,最終在南極維爾克斯的冰原下,發現了一個大型隕石坑,該隕石坑直徑高達500公裡。比6500萬年前導致恐龍滅絕的隕石坑還要大很多,而此隕石很有可能是導致二疊紀生物大滅絕的原因所在。
  • 2.34億年前,一場200萬年的大雨,把恐龍送上了地球之王的寶座
    在地球的歷史上,生物滅絕爆發過很多次,據記載,生物大滅絕發生過5次,還有數不勝數的生物小滅絕,每一次的生物大滅絕爆發後,就會有更強大的生物統治著地球,弱小的生物群體也將被取代。我們都知道,在遠古時代,地球上的霸主是恐龍,那麼當時的恐龍是如何坐上地球之王的寶座呢?
  • 新的大滅絕事件被發現!2.33億年前,為恐龍崛起鋪平道路
    有人說,今天我們正在經歷著第六次大滅絕事件,不過這個說法目前仍然在討論中。但是,科學家最近還真的發現,地球歷史上其實不止有五次大滅絕事件,他們新發現了一次恐怖的歷史時期,不過,這個新的大滅絕事件並非出現於今天,而是在2.33億年前。實際上,最早在1986年的時候,科學家就注意到了2.32億年前的地球極端氣候事件。
  • 2.5億年前二疊紀大滅絕,4.5億年前奧陶紀大滅絕,6.5億年前呢?
    經過研究,太陽繞銀河系旋轉一圈大約需要2.5億年的時間,那麼我們按照這個時間去尋找,就能發現一些不尋常。人類在地球上出現不過幾百萬年,甚至人類文明史才幾千年,對於2.5億年的時間來說,真實毫不起眼的一段時間。但是往前推,大約2.5億年前,就是二疊紀時代的結束,但是恐龍滅絕是在6500萬年前,只隔了約2億年。
  • 2.3億年前,地球下了200萬年的暴雨,形成原因或將再次出現
    2.3億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過多,導致地球下了一場持續時間長達200萬年的暴雨,使得相當多的物種走向滅絕,這就是卡尼期洪積事件。在2.5億年前,時值二疊紀與三疊紀的更替,超級火山大爆發,導致全球氣候劇變,引發了地球史上最嚴重的物種大滅絕事件,多達96%的物種消失。
  • 綿延200萬年的雨,地球變成桑拿房,2.33億年前發生了什麼
    ,在之前,科學界一般認為,地球共發生了5次生物大滅絕,分別發生在4.4億年前的奧陶紀末期、3.65億年前的泥盆紀晚期、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2億年前的三疊紀晚期以及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2.33億年前,這個被稱為卡尼期洪積事件(Carnian Pluvial Episode,CPE)的關鍵事件,除了導致一些物種滅絕外,也將恐龍送上地球之王的寶座。
  • 2.33億年前,地球下了一場200萬年的大雨,恐龍因此成霸主
    在地球的歷史上,生物大滅絕爆發過很多次,伴隨著研究的深入,科學家們也經常發現新的生物大滅絕事件。在近期的《科學進展》雜誌上,來自中國和英國的聯合科學家團隊,就通過地質勘測和古生物學證據研究,最終確認在2.33億年前,地球上曾經發生過一場生物大滅絕,這場大滅絕之後,直接將恐龍送上了「地球之王」的寶座。
  • 2.3億年前,下了持續200萬年的暴雨,形成原因或再次出現
    在有些時候,地球非常冷,例如,6.5億年前的成冰紀,幾乎整個地球被冰凍成「大雪球」。有些時候,地球又非常熱,例如,5億年前的寒武紀,地球平均溫度達到21 ℃,比現在高了7度。而在2.3億年前的卡尼期,地球上不但非常熱,而且還下了持續200萬年的暴雨,這就是卡尼期洪積事件[1]。那麼,這次事件的起因是什麼?持續不斷的暴雨給地球生態系統帶來了什麼後果?目前的地球與當時有何共同之處?
  • 二疊紀末大滅絕 破解2.5億年前的「謀殺案」
    原標題:破解2.5億年前的「謀殺案」 在生物演化的「長河」中,曾經出現過一次「大滅絕」事件,幾乎造成了地球生物界回到原始狀態,這就是著名的「二疊紀末生命大滅絕」。但究竟是什麼造成了這次大滅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