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億年前,地球下了200萬年的雨,將恐龍推上了「王位」

2020-09-21 文俊說

提及家喻戶曉的史前古生物霸主,相信大家都會想到了恐龍。恐龍最早誕生於2.33億年前,於6600萬年前滅絕,整個恐龍時代大約長達1.67億年。但恐龍是如何成為地球上的霸主的呢?是一步一個腳印還是在群雄爭霸中登上地球之王的寶座呢?答案是一場綿延了200萬年的大雨,直接將恐龍扶上了「王位」

新發表於《科學進展》上的一篇研究報告指出,科學家已確定了2.33億年前發生的「卡尼期洪積事件(Carnian Pluvial Episode)」是一次新的生物大滅絕事件。而在此次事件中,至少50%的生物滅絕,同時也將邊緣的恐龍家族推向了多樣化,令恐龍開始長達億萬年的統治。

01 卡尼期洪積事件

在2.5億年前的三疊紀,二疊紀-三疊紀大滅絕剛剛結束,而那時的大地是連成一塊的「超級大陸」—盤古大陸(Pangea)。面對廣袤無邊的大地,海洋水汽難以到達內陸。在終年處於烈日的炙烤下,不少地區變成了荒漠。因此在大滅絕後的早期,基本上是陸地生物經歷最為乾旱的時期。

但在20世紀90年代,英國地質學家阿拉斯泰爾·魯弗爾(Alastair Ruffell)和麥可·西姆斯(Michael Simms)在英國薩默塞特的紅色三疊紀巖石中發現有一道灰色細條紋。這意味著在極度乾旱的三疊紀時期,曾有一段持續百萬年的潮溼時期,不過他們的發現一直被學界無視。

時隔多年後,科學家除了南北兩極之外,在澳洲、歐美、亞洲,甚至是喜馬拉雅山等地區紅色三疊紀巖石中,均發現了有這麼有一道貫穿的灰色條紋。經過放射性碳同位素的測定,這段潮溼時期大約出現在卡尼期(三疊紀的第五個時期,2.37–2.27億年)的2.32-2.34億年間,時間持續了100萬到200萬年,故被稱為「卡尼期洪積事件」。

換句話說,當時的地球下了一場綿延了200萬年的「大雨」。因為這場雨實在是太大了,針葉植物不得不產生一些樹脂了保護自己(據科學研究,針葉植物在環境壓力大時會產生樹脂自我保護,而且也已發現很多來自卡尼期時期的琥珀化石)。

02 持續百萬年的大雨,源於火山爆發

這場持續200萬年的大雨是誰帶來的呢?魯弗爾(Alastair Ruffell)和西姆斯(Michael Simms)在發現卡尼期百萬年雨季後,曾提出是火山噴發導致,首選懷疑對象是從加拿大卑詩省一直延伸到美國阿拉斯加州的「蘭格利亞(Wrangellia Large Igneous Province)」熔巖,其形成歷史可追溯至2.32億年。

後來科學家證實這裡發生了持續500萬年的火山噴發,史稱「蘭格利亞火山爆發」。火山爆發的誘因可能是「辛梅利亞」這塊史前小型大陸從盤古大陸南部脫離向北移動,同時也使得海洋水汽可以直達盤古大陸內部深處。

斷斷續續的火山爆發,不斷給大氣注入了巨量二氧化碳,造成了嚴重的溫室效應。通過牙齒化石的氧同位素分析,發現當時的全球氣溫上升了4-7攝氏度。從而直接導致大氣水循環加速,洋流、氣流暴動,最終讓盤古大陸迎來了久違的降雨。沒想這場雨一下就是綿延200萬年,仿佛整個天都漏了個洞。

03 時勢造英雄,大雨造恐龍

相比恐龍的滅絕,大多數人對恐龍的起源可能不太了解。根據研究表明,恐龍最早出現在地球上的時間,保守說法是2.45億年,棲息在盤古大陸最南端。其中在卡尼期大雨之前,恐龍十分稀少,屬於體型小、雙足行走的邊沿生物,化石佔比不到5%。

但在大雨後,鳥臀類和蜥臀類兩大主要的恐龍類群已經出現,化石比例暴漲為90%。到卡尼期末期,恐龍已經變成了絕對優勢物種。ps:義大利北部多洛米蒂山脈的白雲石山脈的恐龍腳印和廣泛骨骼化石,證明了恐龍早期演化和卡尼期洪積事件重疊。

恐龍得以被「翻牌子」,源於大雨後以松柏杉為代表的裸子植物崛起。裸子植物在大雨中遍地開花,草原變成了森林,也顛覆了草食動物的生活。

那時期陸地上主流動物有水龍獸、二齒獸、喙頭龍等都是趴在地上啃食草本植物的草食動物,但由於草原變森林,它們要麼夠不著樹上的樹葉,要麼消化不了粗糙的裸子植物纖維,最近就紛紛餓死了。草食動物的崩潰,直接導致波斯特鱷為首的肉食爬行動物喪失食物來源,元氣大傷。

而恐龍有著長長的脖子,還能直立行走,意味著它們取食更高位置的樹葉等食物。而且恐龍除了一口鋒利的牙齒外,胃裡還有幫助磨碎食物的胃石,幫助難消化的消化裸子植物纖維。接著像裡裡恩龍的恐龍開始填補波斯特鱷等肉食動物留下的空缺......恐龍崛起了。所以說,卡尼期的這場曠世持久的「甘霖」,一把將恐龍送上了地球之王的寶座。

另外二氧化碳的大量釋放在造成綿延不斷的暴雨外,還造成了海洋酸化以及海水溫度升高,一時令當時的海洋生物無所適從。因此稱霸海洋的鯊魚等軟骨魚、牙形動物、珊瑚礁、海百合、帶殼章魚、海龍紛紛被丟進了歷史堆裡,也為魚龍、鰭龍等海洋爬行動物的崛起掃清了障礙。

結語:

迄今為止,科學家在過去5億年的地球生命史上確定了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每次大滅絕都是地球生命演變的轉折點。如果說恐龍成為地球的主宰是運氣的話,人類是否也一樣呢?

感謝閱讀!敬請大家來個三連擊,關注了解更多科學趣聞!

相關焦點

  • 2.3億年前,地球下了200萬年的雨,一把將恐龍推上「王位」
    提及家喻戶曉的史前古生物霸主,相信大家都會想到了恐龍。恐龍最早誕生於2.33億年前,於6600萬年前滅絕,整個恐龍時代大約長達1.67億年。但恐龍是如何成為地球上的霸主的呢?是一步一個腳印還是在群雄爭霸中登上地球之王的寶座呢?答案是一場綿延了200萬年的大雨,直接將恐龍扶上了「王位」。
  • 2.3億年前,暴雨下了200萬年,形成原因或將再次出現
    在2.3億年前,地球曾經經歷了長達200萬年的降雨,這次的氣候異常正是因為溫室氣體升高造成了,長時間的降雨導致了當時地球上大量生物滅絕接下來我們就回到數億年前,看下地球歷史上潮溼的時代,真正認識下什麼叫溫室效應。
  • 地球上「最大的雨」下了多長時間?下了200萬年?恐龍就此誕生!
    百科故事每年三4月份的時候,我國的一些南方地區就會下其餘來斷斷續續的甚至會持續一個月的時間,幾乎這一個月都看不到什麼晴天,下雨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甚至是一件不起眼的事情,但是如果雨下的非常大,下的時間長就會造成一系列的自然災害,比如漲水還有泥石流的,在一些歷史資料記載中我國前前後後經歷了很多次的洪災,而且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人員傷亡,還有財產損失
  • 2.3億年前的一場暴雨,下了200萬年之久,形成原因或將再次出現
    在春天裡,下一場雨是多麼喜慶的事,一場及時雨下完,就是到了萬物復甦的季節。但是你可知道在地球歷史上,因為一場雨引發了一場生物大危機呢?這場雨甚至在未來還會再次出現!這場生物大危機就是地球上的第三次的生物大滅絕。
  • 2.33億年前,地球下了一場200萬年的大雨,恐龍因此成霸主
    在地球的歷史上,生物大滅絕爆發過很多次,伴隨著研究的深入,科學家們也經常發現新的生物大滅絕事件。在近期的《科學進展》雜誌上,來自中國和英國的聯合科學家團隊,就通過地質勘測和古生物學證據研究,最終確認在2.33億年前,地球上曾經發生過一場生物大滅絕,這場大滅絕之後,直接將恐龍送上了「地球之王」的寶座。
  • 地球上「最大的雨」下了多長時間?下了200萬年,恐龍就此誕生!
    你見過下的最久的雨大概有幾天,有人會回答三四天,有人回答八九天,甚至有人說個把月。老實說這樣的時間並不算很長,地球曾經下過一場雨,而這場雨竟然持續了200萬年。200萬年這麼長時間的雨估計很多人都不相信吧。據科學家研究地質發現,在地球演變歲月中,這場200萬年的雨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這場雨,才有了後來的恐龍,才有了人類。
  • 2.3億年前,一場下了200萬年的暴雨,形成原因或將再次出現
    但是一場在地球上下了持續近200萬年的暴雨,你又能否想像呢?想必說到這裡,應該很多朋友要對此持懷疑態度,但這確實真實發生過。這場暴雨發生在大約2.3億年前,使得地球在之後的200萬年中都飽受大雨的侵襲並迅速將自己的蹤跡遍布了世界的大部分角落,恐龍這一巨型史前生物迎來了真正屬於自己的時代,一個恐龍統治地球的時代。
  • 2.3億年前,地球下了200萬年的暴雨,形成原因或將重現
    傳聞在2.3億年前,地球上因為某些原因,導致二氧化碳排放過多,全球下了一場時間跨度長達200多萬年的暴雨。地球上的生物,曾經歷了5次大滅絕事件。卡尼期處於晚三疊紀的最早期。距今2.5億萬年前,地球上的火山頻頻爆發,全球氣候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有科學家推測卡尼期洪積事件,導致地球上物種大量滅絕。
  • 2.3億年前,地球下了200萬年的暴雨,形成原因或將再次出現
    尤其是從20世紀初以來,全球變暖愈演愈烈,目前的全球平均氣溫已經比工業化前升高了1 ℃。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變化趨勢與全球氣溫息息相關,因為它們會造成溫室效應,讓地球上的熱量無法有效地散發到太空中。2.3億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過多,導致地球下了一場持續時間長達200萬年的暴雨,使得相當多的物種走向滅絕,這就是卡尼期洪積事件。
  • 2.3億年前地球變「桑拿房」,暴雨下了200萬年,形成原因正在出現
    地球誕生到現在有46億年的歷史,生命從大約6億年前的寒武紀大爆發到現在已經經歷了5次大滅絕事件,其中最多的原因是地球本身的環境巨變,而非外來幹預,例如隕石撞擊。
  • 2.3億年前,下了持續200萬年的暴雨,形成原因或再次出現
    在有些時候,地球非常冷,例如,6.5億年前的成冰紀,幾乎整個地球被冰凍成「大雪球」。有些時候,地球又非常熱,例如,5億年前的寒武紀,地球平均溫度達到21 ℃,比現在高了7度。而在2.3億年前的卡尼期,地球上不但非常熱,而且還下了持續200萬年的暴雨,這就是卡尼期洪積事件[1]。那麼,這次事件的起因是什麼?持續不斷的暴雨給地球生態系統帶來了什麼後果?目前的地球與當時有何共同之處?
  • 2.3億年前,地球上下了一場持續200萬年的雨,以後還會再下嗎?
    那我們再來看看這場2.3億年前持續下個不停的大雨,持續了200萬年,相當於貫穿了整個人類發展起源至今的時間,現在才大概能夠理解這個時間有多長了吧?介紹完了這場暴雨持續時間到底有多長後,我們再來具體講講這場暴雨發生的原因,以及之後是否還會再出現這種情況。
  • 地球上「最大的雨」下了多久時間?下了200萬年,恐龍因此誕生
    根據最新的地質學報告顯示,在距今的2.35億年,即是二疊紀與三疊紀交替之際,地球表面下了一場大暴雨,整整持續了200萬年。當時地球上忽然發生了劇變,接近90%的物種全都滅絕。後來下過了這場200萬年的大雨之後,地球重新「冷卻」下來,恢復了生機,也進入了中生代,就是大家熟悉的「恐龍時代」: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
  • 2.34億年前,一場200萬年的大雨,把恐龍送上了地球之王的寶座
    在地球的歷史上,生物滅絕爆發過很多次,據記載,生物大滅絕發生過5次,還有數不勝數的生物小滅絕,每一次的生物大滅絕爆發後,就會有更強大的生物統治著地球,弱小的生物群體也將被取代。我們都知道,在遠古時代,地球上的霸主是恐龍,那麼當時的恐龍是如何坐上地球之王的寶座呢?
  • 2.3億年前,下了持續200萬年的暴雨,形成原因或將再次出現
    2.3億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過多,導致地球下了一場持續時間長達200萬年的暴雨,使得相當多的物種走向滅絕,這就是卡尼期洪積事件。卡尼期處於晚三疊紀的最早期,那時距離第三次物種大滅絕事件已經過去了2000萬年。在2.5億年前,時值二疊紀與三疊紀的更替,超級火山大爆發,導致全球氣候劇變,引發了地球史上最嚴重的物種大滅絕事件,多達96%的物種消失。
  • 2.3億年前,下了200萬年暴雨,形成原因或再次出現
    ​距今2.3億年前,曠日持久的空氣成分變化終於引發了氣候劇變。一場史無前例的暴雨席捲全球陸地,持續時間估計長達200萬年,這就是卡尼期洪積事件。這場大雨徹底改變了地球陸地面貌和生態系統,不少的物種無法適應新的環境,它們紛紛從地球上消失。恐龍成了最大贏家,它們才得以開啟長達1.7億年的繁盛時期。
  • 2.3億年前的一場暴雨,持續200萬年之久,形成原因或將再次出現
    因此就有這樣的推斷,在盤古大陸高溫、乾旱無雨一段時期後,終於迎來了降雨天氣,並且這次降雨的時間長達200萬年之久,年平均降雨量1400毫升。長時間連續不斷的降雨,導致盤古大陸上出現縱橫的河流,把大陸上經過陽光照射和長時間浸泡水的陸地碎屑以及一些粘土物質帶進了海洋,最終在地層中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 2.3億年前,下了200萬年的暴雨,形成原因是什麼?
    地球是一顆適合生命繁衍生息的星球,但地球的氣候並非一直保持穩定。由於板塊運動、火山爆發、地球軌道變化、甚至是一些地球生命的活動,都會造成地球氣候發生改變。過去的某些時候,地球變得非常冷。在258萬年前,地球進入了第四紀大冰期。幾萬年前,美洲和亞洲的大陸還是通過白令海陸橋連接在一起的,如今只剩白令海峽。
  • 2.3億年前一場200萬年的雨,成就了恐龍,人類如今也面臨同樣困境
    現在的人類是地球的主人,是在地球上擁有最大生存空間的生物,而在一萬年前,準確的說是2.33億年前,恐龍才身處在人類這個位置,它們體型巨大,性格兇猛,種類多樣,地上走的天上飛的水裡遊的都有,所有的動物看到它們都要稱臣,因為它們武力值爆棚,如果說人類是通過腦力來統治地球的,那恐龍就是用武力
  • 綿延200萬年的雨,地球變成桑拿房,2.33億年前發生了什麼
    5次生物大滅絕,分別發生在4.4億年前的奧陶紀末期、3.65億年前的泥盆紀晚期、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2億年前的三疊紀晚期以及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億年前,這個被稱為卡尼期洪積事件(Carnian Pluvial Episode,CPE)的關鍵事件,除了導致一些物種滅絕外,也將恐龍送上地球之王的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