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生物大滅絕,或與太陽伴星有關

2021-01-15 奇聞廳

古生物學家通過北極圈冰土層發現古生物遺蹟研究發現,在地球45億年的歷史中,至少出現過5次地球生物大滅絕事件,造成地球生物大滅絕的原因,目前未曾有最終定論,但類似於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恐龍等絕大多數生物滅絕的事件,是最有可能的原因。


科學家們深入研究發現,6500萬年前,1顆直徑11千米的小行星,撞擊在墨西哥地區,但僅憑這1顆這麼小的行星撞擊地球,並不足以導致整個地球生物的集體滅絕,而且恐龍滅絕的時間,也不是一天內全部滅絕的,恐龍滅絕過程經歷數萬年之久,這也是科學界對恐龍滅絕的原因存在爭議的焦點。對地球龐大的體積和總質量來說,11千米的小行星,無論撞擊哪個位置,對地球也只是撓痒痒而已,根本不足以造成全球性生物滅絕。


但另一種更具說服力的觀點,或者能夠解釋是什麼造成恐龍滅絕的,那就是太陽雙星假說。我們現在看到的太陽系,只有一個太陽。但科學家在監測銀河系的時候發現,在銀河系中,絕大多數的恆星都是雙星系統或者伴星系統,如果太陽這個恆星不是例外的話,也應當是一個雙星系統或者伴星系統。


1984年,美國物理學家穆勒和他的同事,共同提出了太陽存在著一顆伴星的假說,不久之後,另外的兩位天體物理學者維特密利和傑克遜,也獨立地提出了完全相同的假說。科學家們大膽推測,無論太陽是雙星系統還是伴星系統,另一顆星將是一個軌道周期極長、比太陽質量稍小的特殊天體,科學家用希臘神話中的復仇女神的名字給這顆伴星,命名為「復仇星」。


如果太陽的這顆伴星「復仇星」真實存在,就能解釋為什麼地球上會出現5次生物周期性滅絕的原因。這顆「復仇星」,可能與太陽保持超遠距離,甚至會游離到銀河系邊緣區域,這也是科學家們至今沒有發現「復仇星」的存在。


當「復仇星」從圍繞太陽運轉的超大橢圓形軌道回歸太陽系附近時,「復仇星」將處於地球一側,其龐大的體積和強大的吸引力,直接打破彗星雲和小行星帶的引力平衡,周邊大量彗星和小行星,「復仇星」引力作用之下,飛奔向「復仇星」,而地球一側的大量彗星和小行星,必將從地球身邊路過,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造成大量彗星和小行星撞擊地球,形成彗星雨和小行星雨。


「復仇星」的回歸將持續數萬年之久,而彗星雨和小行星雨撞擊地球,也會持續數萬年之久。這就證明了,造成恐龍滅絕不是一顆小行星一次撞擊造成的結果,而是持續數萬年、無數次撞擊造成的,這也與恐龍滅絕的時間過程相吻合。由此可以推斷,另外4次地球生物有規律地大滅絕,也是由於「復仇星」有規律回歸太陽系,吸引大量彗星和小行星撞擊地球造成的災難。


只是目前科學家們還沒有真正發現,這顆名為「復仇星」的太陽伴星,也沒有辦法準確測算出它運行的軌道。如果「復仇星」真的存在,相信人類隨著技術不斷進步,總有一天會發現它,了解它的運行規律,也相信智慧的人類,會有更多更好的辦法,來化解「復仇星」帶來的仇恨吧。


相關焦點

  • 地球曾經發生5次規律性生物大滅絕,或與太陽伴星復仇星有關
    古生物學家通過北極圈冰土層發現古生物遺蹟研究發現,在地球45億年的歷史中,至少出現過5次地球生物大滅絕事件,造成地球生物大滅絕的原因,目前未曾有最終定論,但類似於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恐龍等絕大多數生物滅絕的事件,是最有可能的原因。
  • 研究者:太陽的邪惡伴星,生物滅絕的元兇,歸來後或將滅絕人類
    研究者:太陽的邪惡伴星,地球生物滅絕元兇,歸來後或將滅絕人類! 近期有消息報導聲稱,科學家在一發現的太陽系外行星中挑選出了24顆超宜居星球。它們的星球環境可能要比地球更加適合生命的發展。很多多朋友評論道「地球不再完美了!」
  • 科學家認為太陽也有伴星,曾經導致生物滅絕
    自從寒武紀生命大爆發開始到現在,地球上的生物繁榮期已經度過了5億多年的時間。在這個漫長的歲月裡,生物經歷了多次大滅絕事件,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恐龍滅絕的白堊紀大滅絕事件。科學家們仔細研究後發現:地球生物的滅絕事件有一個規律,那就是經常前後兩次相隔2600萬年。
  • 假如太陽的黑暗伴星「尼比魯」回歸路過地球附近,地球會如何?
    全天除太陽外最亮的恆星天狼星是雙星系統,現階段的北極星是三星系統,距離我們最近的比鄰星也是三星系統。 太陽系行星軌道將會被重新調整,而這個對地球會有間接影響,不過我們可能並不會有多少感覺!
  • 2600萬年一次的大滅絕,是偶然的巧合,還是有一顆太陽伴星在作怪
    這篇論文來自兩位德高望重的古生物學家戴維·勞普和約翰·塞普科斯基,他們在這篇文章中提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主張,每2600萬年就有一次大災難發生在地球上,就像上緊的發條一樣規律。在1975年,阿爾瓦雷茨就曾提出過在65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許多古生物學家最初都不重視這個理論,雖然阿爾瓦雷茨獲得過諾貝爾物理學獎,但是這些古生物學家還是在公開場所中把他斥為「瘋子」。
  • 太陽不是一顆單星?還有一顆名叫「復仇女神」的伴星已經離去?
    太陽不是一顆單星?還有一顆名叫「復仇女神」的伴星已經離去?太陽系中,我們的地球是四個巖質行星之一,另外四個是氣態行星,恆星只有太陽一個,我們太陽系是一個單星系統。不過,有科學家曾提出觀點認為,太陽有一個伴星,可能是一顆距離較為遙遠且亮度非常低的紅矮星,科學家們將這個可能存在的星球命名為「復仇女神星」。不過科學家們並沒有看到過這顆星球,甚至後來這顆星球的存在都被否定了。科學家在研究地球生物的時候,發現地球的物種滅絕非常有規律,大約2700萬年左右就會有一次滅絕,會減少物種的百分之十左右。
  • 地球公轉有四季變化,太陽繞銀心轉會發生什麼?和物種滅絕有關嗎
    太陽繞著銀河系公轉的時候,會對太陽系有影響嗎?和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物種大滅絕有關嗎? 一、地球上的五次物種大滅絕。 根據科學家從地層以及化石中獲得的信息,科學家推斷地球曾經發生過五次大規模的物種大滅絕事件。 第一次物種大滅絕發生在4.4億年前,導致了大部分無脊椎動物滅絕,大約85%的物種從地球上消失。科學家認為這次滅絕事件可能是由於全球氣候變冷造成的。
  • 太陽伴星「復仇女神星」,每隔6000萬年就會帶來一場災難?
    太陽被認為是整個太陽系中唯一的一顆恆星,並且是整個星系的中心,然而最新研究表明,太陽或許存在一顆特殊的伴星。 這聽起來十分不可思議,因為在人們的普遍認知裡,無論是根據探測器傳回的數據和照片,還是科學理論得出的結果,甚至人們通過肉眼觀測,整個星系也只有這一顆恆星。
  • 地球繞日一周有四季變化,太陽繞銀河一周呢?生物滅絕與其有關嗎
    地球圍繞太陽運行,太陽系圍繞銀河系中心運行,那麼很多朋友可能就想了:既然地球圍繞太陽運行一周有四季的規律性變化,那麼太陽系圍繞銀河系運行一周應該也會發生某種規律性的變化,比如地球上的五次生物大滅絕可能就和太陽系圍繞銀河系運行有關。
  • 太陽伴星之謎
    近幾年來,這是科學家非常關心的問題,這個問題是由地球上物種絕滅問題提起來的。.這個天體可能是一顆未知的大行星,也可能是太陽系的另一顆恆星——太陽伴星.  穆勒在和他的同事們討論生物周期性絕滅的問題時說:"銀河系中一半以上的恆星都屬於雙星系統.如果太陽也屬於雙星,那麼我們就可以很容易解決這個問題了.我們可以說,由於太陽伴星的軌道周期性地和小行星帶相交,引起流星雨襲擊地球."他的同事哈特靈機一動,說:"為什麼太陽不能是雙星呢?同時,假設太陽的伴星軌道與彗星雲相交豈不是更合理一些?"
  • 五次生物大滅絕或許和太陽公轉有關,第六次會在3000萬年以後
    五次生物大滅絕的背後,都有著相似的原因,太陽公轉就是一種新的假說。該理論不再拘泥於地球上的條件,而是從太陽系運動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但這些是生物界內部的爭鬥,整個生物界還得提防大滅絕事件再次上演。生物界的演變不是一帆風順的,在漫長的歷史中,總共發生了五次生物大滅絕。每次大滅絕都會對生物界造成毀滅性打擊,超過八成的生物喪生,活下來的生物日子也不好過。五次生物大滅絕,離我們最近的一次就是恐龍滅絕,宣告了一個統治地球上億年的動物走向了末路。
  • 太陽伴星涅墨西斯星之謎
    1984年,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物理學教授理察穆勒提出了一個假設,太陽很有可能存在一個伴生的兄弟姐妹,太陽的伴星以希臘復仇與毀滅女神的名字命名為涅墨西斯星(Nemesis),也稱黑暗伴星。他提出這顆恆星很可能成為這些周期性大規模物種滅絕的原因。這一假想引起了科學家認真熱烈的討論。
  • 地球繞日運行產生春夏秋冬,太陽繞銀河系呢?生物滅絕和它有關嗎
    地球在圍繞太陽運行,會產生一年中春夏秋冬四季的氣候方面的變化,而太陽又在圍繞銀河系中心運行,那麼太陽系和我們的地球,會不會因為太陽圍繞銀河系的運行而產生某些氣候乃至其它方面的變化呢?其實這個原因也使得總有人認為地球上發生的一些事件可能與太陽圍繞銀河系的運行有關,比如地球上的五次生物大滅絕等,太陽圍繞銀河系運行一周,大約需要2.23億年,而地球上五次生物大滅絕發生的時間大都相隔了幾千萬年,那麼是不是因為太陽系運行到了銀河系中的某一個位置時導致太陽系的空間環境發生了變化,才產生了這些事件呢?
  • 地球生物大滅絕事件跟太陽公轉有關係嗎?這些有可能只是一種巧合
    相信很多朋友都希望能夠找到地球五次生物大滅絕之間的聯繫,以及為什麼地球會有生物大滅絕事件發生?未來的地球會不會再次迎來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只有找到了生物大滅絕的一些規律和原因,人類才有可能去預測第六次生物大滅絕的可能發生時間。
  • 地球真的難以擺脫每隔2600萬年一次的滅絕嗎?答案來自太陽
    宇宙那麼大,大到我們無法相信,科學家預計現在測量到的宇宙為960億光年,而我們太陽只不過是宇宙中眾多星系中的其中一個星系「銀河系」中億萬恆星中的一顆恆星。今天我們來聊聊我們的太陽系,眾所周知,我們地球能有生命的繁衍存在,跟我們的太陽是息息相關的,可以說離開太陽,我們地球根本就無法適合生命的生存。
  • 太陽每2.5億年圍繞銀河系中心公轉一圈 與地球生態大滅絕有關嗎?
    地球近6億年來,已經經歷了5次生態大滅絕,現在正值第6次大滅絕時期,這些與太陽公轉有沒有關係呢?我們來討論一下。時空通訊認為地球物種大滅絕與太陽公轉沒有什麼關係。太陽50億歲了,地球也有45億歲了,不過這都是按照地球年來計算的,太陽一年應該怎麼計算呢?
  • 6500萬年一次的生物大滅絕?這一次的主角可能是人類文明
    6500萬年一次的生物大滅絕?這一次人類可能是主角。地球有46億年的歷史,誕生於一片原始星雲,最終也會伴隨著太陽走向生命的終點,當然這種情況會在四五十億年年之後才會發生。實際上在恐龍時代哺乳動物就已經「悄悄地」出現了,但卻屬於食物鏈中弱小的小可憐,幾乎不太佔用地球上的生存資源,也因此在天體撞擊中存活下來。恐龍滅絕被稱為地球歷史上的第五次生物大滅絕。
  • 研究發現:生物滅絕周期為2700萬年,和太陽在銀河系位置有關
    你有沒有想過這樣的問題,地球上生物的滅絕事件會不會跟太陽系在銀河系中不同的位置有關?畢竟太陽系繞著銀河系一圈需要2.5億年的時間,轉到不同的地方會面臨不同的環境,這會不會影響地球生物呢?下面先說下銀河系。
  • 涅墨西斯的天譴:地球物種的滅絕與神秘的復仇女神星
    縱觀地球漫長的演化歷史,考古學家對各個時期的古生物化石分析的結果證明,人類目前所知的很多曾地球上生活過物種都在某幾個集中的時間點,同時因不明原因集體滅絕。針對這一周期性現象,1985年,古生物學家賽普科斯基提出了一項毀滅理論,理論認為,在地球過去的2.5億年間,每隔2600萬年就會發生一次生物滅絕,包括白堊紀的恐龍滅絕在內,目前可以推想的出生物種群大滅絕事件共有五次,這些滅絕事件都與地球生態以及氣候的變化有密切的關係。
  • 研究發現:每隔2700萬年,地球生物就會迎來一次大滅絕
    在近日的《歷史生物學》雜誌上,研究者發表了一項驚人的研究:每隔2700萬年前左右,陸地生物就會迎來一場大滅絕,而且這個研究周期,也與此前研究者發現的海洋生物大滅絕周期相符,那麼,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每隔2700萬年一場大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