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公轉有四季變化,太陽繞銀心轉會發生什麼?和物種滅絕有關嗎

2020-11-22 騰訊網

人類自從知道了地球之外還有更廣闊的宇宙之後,就開始對宇宙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索。從而知道了地球自轉會產生晝夜變化,地球公轉會產生四季變遷。而眾所周知,除了地球會公轉以外,太陽也會圍繞著銀心做周期性的運動。銀河系的直徑大約為20萬光年,太陽繞銀河系運動的速度是250千米每秒,圍繞銀心一周大約需要2.5億年時間。至今,太陽已經誕生了50億年左右。從太陽誕生至今,太陽系大約已經經過了20個銀河年。

太陽繞著銀河系公轉的時候,會對太陽系有影響嗎?和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物種大滅絕有關嗎?

一、地球上的五次物種大滅絕。

根據科學家從地層以及化石中獲得的信息,科學家推斷地球曾經發生過五次大規模的物種大滅絕事件。

第一次物種大滅絕發生在4.4億年前,導致了大部分無脊椎動物滅絕,大約85%的物種從地球上消失。科學家認為這次滅絕事件可能是由於全球氣候變冷造成的。

第二次物種大滅絕發生在3.65億年前,這次同樣造成了大量的海洋生物滅絕,科學家認為美絕的原因也是地球變冷和海平面下降。

第三次物種大滅絕發生在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96%的物種從地球上消失,這次滅絕是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滅絕原因和海平面下降以及板塊運動有關。

第四次發生於2億年前的三疊紀晚期,大量的爬行動物滅絕,科學家預計有76%的物種滅絕了。

第五次就是我們熟知的發生於6500萬年前的恐龍大滅絕,造成恐龍滅絕的原因可能是小行星撞擊地球造成。

這五次物種大滅絕事件似乎完全沒有規律可循,每次滅絕的時間間隔大約為5000萬年到1.3億年,並沒有呈現周期性,這和太陽系的運行周期每2.5億年轉一周,似乎沒有什麼聯繫。但是,除了這五次物種大滅絕以外,科學家還發現有很多小的的物種滅絕事件,而這些小的物種滅絕事件大約每3000萬年左右就會發生一次。

這些小滅絕事件和太陽系的公轉有關嗎?

有人認為,這些小滅絕事件或許的確和太陽系的公轉有一定的關係。太陽系繞著銀心運動和地球繞著太陽運動不同,由於銀河系的密度不均勻,所以太陽繞著銀心運轉的時候會出現上下顛簸,基本上每經過3200萬年就會穿過銀盤。

而由於銀盤的密度比較大,所以可能會更容易發生一些危險的情況。比如說最近一次穿越銀盤的時間是300萬年之前,而地球在200萬年之前就發生了一起小規模的滅絕事件,原因是或許是因為伽馬射線暴。物質的密度的確會讓類似的災難概率變高。這似乎和太陽系的周期運動有關。

還有人認為,或許小規模的滅絕或許還和一顆被稱為涅墨西斯星的太陽伴星有關。有人認為,涅墨西斯星圍繞太陽公轉的周期是2600萬年,當它運行到近日點時,會將周圍的小行星或者彗星吸引過來,從而加大了地球被小行星和彗星撞擊的概率,造成了地球上的小規模物種滅絕事件。

不過至今為止,還沒有科學家能夠找出證據證明地球上的物種滅絕事件和太陽的周期運動,或者是一顆位置的涅墨西斯星的運動有關。地球上的物種滅絕事件,可能更多的是和地球本身地殼運動以及環境變化有關。不過,也有可能是太陽系的所處的不同位置會對地球的環境變化有一定的影響。比如說在物質密度大的地區,發生小行星撞擊的概率增加。

人類會經歷下一次的物種滅絕嗎?

雖然不知道地球的物種滅絕是否和天體運動有關,不過很多科學家認為,或許人類也會經歷一次物種大滅絕事件。對地球造成最大威脅的就是全球氣候變暖,一旦南北極的冰川進一步融化,我們可能就會面臨海平面上升,大量的陸地物種滅絕。隨著地球氣候以及環境的變化,各種極端天氣或許也將接踵而至,最後或許會造成一場蔓延到全球的物種大滅絕事件。

如果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事件真的發生了,人類雖然會有比其它生物更強的生存能力,但是卻不一定能夠倖免於難,畢竟大滅絕必將帶來食物的短缺和各種疾病的爆發。

因此,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我們應該想想如何保護環境了,否則後果人類無法承受。

相關焦點

  • 地球繞太陽一周出現四季的變化,太陽系繞銀河系一周有何變化呢?
    在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過程中,產生了以一年為周期的四季變化,那麼有人不禁要問了,太陽系在圍繞銀河系公轉的過程中,是否也會形成這種周期性的變化呢?不過,以地球和太陽的平均距離14960萬公裡進行衡量,近日點和遠日點的這點距離變化,僅佔據日地平均距離的3.3%,對於地球溫度的影響不大。那麼,決定著地球四季變化的重要因素,則是地球的自轉軸與公轉平面有一定的夾角所致。這個夾角被稱為黃赤交角,其值為23度26秒。
  • 地球公轉一周有四季變化,那太陽系繞銀河系公轉是否也有變化呢?
    地球形成四季的原因是在傾斜自轉軸的地球在圍繞太陽公轉時,在不同位置陽光直射的區域變化所導致的,如下圖:地球公轉與四季需要指出一下的是南北半球的季節是相反的!了解了地球四季的成因以後我們來簡單了解下冰川期,整體上的冰川期和地球獲得的太陽光總量有關,有兩個原因會導致冰川期:一、太陽活動的低潮期,比如蒙德極小期內太陽總的能量釋放減小會導致地球變得寒冷,繼而導致冰川期的出現二、地球本身的原因,比如火山噴發導致巨量遮蔽天空的塵埃,導致地面獲得陽光總量降低!
  • 地球繞太陽一周就有四季的變化,那太陽系繞銀河系是否也有變化?
    春分時,同一經線地球自轉時,南半部太陽分先過正南,北半部分太陽後過正南。冬至和夏至,同一經線南北兩部分太陽同時過正南。用地球儀演示可以發現,只有春分秋分時地軸傾斜方向,與夏至冬至時地軸傾斜方向相反時,才能出現以上現象。事實證明,地軸不總是傾斜的指向同一方向,而是不斷旋轉改變的,地球在不停的搖擺運動,四季變化是地球搖擺運動形成的。肯定有影響。但銀河系的自轉是定型自轉還是正在生長的自轉?
  • 地球繞太陽有四季,大陽繞銀河系有什麼?轉到一定位置地球不再適合...
    太陽從誕生至今,已經繞著銀河系的中心公轉了20圈了,大家都知道地球上的四季之分是因為地球繞太陽公轉引起的,那麼在太陽繞銀河系的中心公轉的過程中,是不是也會出現類似的情況呢?會對我們地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 科學重大發現:地球繞太陽一周出現四季的變化,太陽系繞銀河系一周有何變化呢?
    在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過程中,產生了以一年為周期的四季變化,那麼有人不禁要問了,太陽系在圍繞銀河系公轉的過程中,是否也會形成這種周期性的變化呢?不過,以地球和太陽的平均距離14960萬公裡進行衡量,近日點和遠日點的這點距離變化,僅佔據日地平均距離的3.3%,對於地球溫度的影響不大。    那麼,決定著地球四季變化的重要因素,則是地球的自轉軸與公轉平面有一定的夾角所致。這個夾角被稱為黃赤交角,其值為23度26秒。黃赤交角的存在,使得太陽光線照射到地球表面時,其入射角會隨著地球處於公轉軌道的不同位置,而隨之出現周期性的變化。
  • 太陽系繞銀心公轉是否有「四季」之分?轉到一定位置會有危險嗎?
    地球上有四季之分,這是因為地球的自轉軸與公轉的黃道面並不垂直,存在一定的夾角,所以當地球公轉到一定位置時,太陽光在地球上的直射位置就會發生變化,導致了北半球是夏季時,南半球就是冬季,因此出現了四季變化,這樣的四季完整變化在一年中就會發生一次。
  • 地球繞太陽有四季,太陽系繞銀河系也有四季嗎?冬季在哪裡?
    一年有四季這事就是小盆友也知道了,但這僅僅是在高緯度地區,其實在南北緯5度以內的區域,一年中沒有四季的,要不就只有夏季,或者就分雨季和旱季,因為太陽在這個範圍照射角度變化不大,因此每一天就是夏天!地球四季的成因四季的成因大家應該都很清楚了,這就是地軸傾斜所致,地球歪著轉,在公轉軌道的不同位置時,太陽直射的範圍跟著變化,導致的結果就是光輻射變化,直接表現就是季節!
  • 科普:地球繞太陽公轉有四季,那麼太陽系繞銀河系也是如此?
    科普: 地球繞太陽公轉有四季, 那麼太陽系繞銀河系也是如此?在天文科學發達的今天,我們普遍都能知道,我們的地球是太陽系的一顆行星,我們的太陽是銀河系的一顆恆星!在引力磁場的作用下,小的圍繞著大的轉動,而大的圍繞著更大在轉動,就像衛星圍繞行星,而行星圍繞恆星轉動,地球圍繞著太陽公轉和自轉,形成白天黑夜以及四季交替!
  • 地球繞日一周有四季變化,太陽繞銀河一周呢?生物滅絕與其有關嗎
    地球圍繞太陽運行,太陽系圍繞銀河系中心運行,那麼很多朋友可能就想了:既然地球圍繞太陽運行一周有四季的規律性變化,那麼太陽系圍繞銀河系運行一周應該也會發生某種規律性的變化,比如地球上的五次生物大滅絕可能就和太陽系圍繞銀河系運行有關。
  • 地球繞太陽轉一周就有了四季,那太陽繞著銀河系公轉地球會怎樣?
    根據天文科學家的計算,太陽以每秒230公裡左右的速度圍繞著銀河系的中心公轉,其公轉的周期大約為2.2億年。太陽從誕生至今,已經繞著銀河系的中心公轉了20圈了,大家都知道地球上的四季之分是因為地球繞太陽公轉引起的,那麼在太陽繞銀河系的中心公轉的過程中,是不是也會出現類似的情況呢?
  • 地球繞太陽公轉會產生春夏秋冬,太陽繞銀河系中心轉會產生什麼?
    地球在自轉的同時也會繞著太陽公轉。地球的自轉將地球上的一天分成了白天和黑夜,繞太陽的公轉形成了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太陽在銀河系中也是繞著銀河系的中心轉動,轉一圈需要2億多年。那麼太陽繞銀河系中心轉動過程中會不會也像地球繞太陽公轉那樣,產生類似春夏秋冬那樣的「季節」?
  • 地球生物大滅絕事件跟太陽公轉有關係嗎?這些有可能只是一種巧合
    相信很多朋友都希望能夠找到地球五次生物大滅絕之間的聯繫,以及為什麼地球會有生物大滅絕事件發生?未來的地球會不會再次迎來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只有找到了生物大滅絕的一些規律和原因,人類才有可能去預測第六次生物大滅絕的可能發生時間。
  • 地球繞太陽有四個季節,大陽圍繞銀河系有不適合生存的季節嗎?
    這個問題挺有意思的,都是公轉麼,地球圍繞太陽公轉在不同的位置會有不同的季節,那麼太陽系圍繞銀河系公轉的過程中是否也會有空間氣候季節呢?那麼這些空間氣候是不是會影響到人類的生存,這是挺不錯的一個創意,我們從這個角度來簡單討論下!
  • 地球繞太陽公轉,周期為365天。那太陽繞什麼公轉呢?周期又為多少?
    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地球由近到遠處於第三的位置,地球自轉一圈的時間大約為24小時,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圈的時間大約為365天。離太陽越近,公轉周期就會越短,像離太陽最近(大約距離太陽5970萬千米)的水星,它圍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大約為88天。而離太陽最遠(大約距離45億千米太陽)的海王星繞著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大約為164年。
  • 《宇宙探索》地球繞太陽有一年四季,大陽繞銀河系有什麼?
    太陽從誕生至今,已經繞著銀河系的中心公轉了20圈了,大家都知道地球上的四季之分是因為地球繞太陽公轉引起的,那麼在太陽繞銀河系的中心公轉的過程中,是不是也會出現類似的情況呢?
  • 地球繞太陽是一年四季,大陽繞銀河會轉到地球不適合人生存位置?
    既然地球在公轉過程中會出現季節變化,那麼,隨著太陽系的公轉,整個太陽系的環境是否會發生變化?是否會使得地球在某些時間變得不宜居,從而出現物種大滅絕的事件? 3、發生於2.51億年前的二疊紀晚期的二疊紀大滅絕:這是已知的最嚴重的滅絕事件,地球上大約96%的生物在這個時候慘遭滅絕,此次滅絕事件也給地球上的曾經的霸主--恐龍的進化之路掃清了障礙。 4、2億年前的三疊紀大滅絕:海洋生物再次遭到重創,另外爬行類動物也難逃其禍,據統計有約22%的科與47%的屬的生物在此次事件中滅絕。
  • 地球5次物種大滅絕,太陽2.2億年公轉周期,兩者互為因果?
    地球5次物種大滅絕,太陽2.2億年公轉周期,兩者互為因果?百年一遇乃至萬年一遇的小概率事件,放在宇宙上百億年的歷史中都是十分頻繁的,而人類文明此刻就在小概率事件的「夾縫」中生存著,誰也不知道宇宙深處正在發生著什麼,或者已經發生了什麼。
  • 地球繞太陽一年四季,太陽繞銀河系有影響嗎?
    首先,地球四季的形成,是因為地球在繞太陽公轉時始終保持了一個66.34度的偏角,也就是說它是傾斜的繞太陽公轉,這就使太陽直射光在地球表面發生變化,地球上不同地方接受太陽熱量隨著發生變化,從而產生季節差異。
  • 地球公轉一圈需要365天,太陽公轉一圈需要多久?
    太陽的公轉周期是無比漫長的,達到了2.2億年,按照這個公轉周期,太陽自誕生以來,它也只圍繞銀心公轉了20多圈而已。雖然我們身在太陽系中無法真切看到太陽的公轉運動,可是我們卻可以觀測到銀河系其它恆星的公轉運動。
  • 太陽2.2億年的公轉周期,是造成地球生命5次大滅絕的原因嗎?
    小到電子大到恆星,宇宙時空中的一切都在用無休止的運動,宣示著自身的存在地球繞太陽公轉的同時,太陽也在「拖家帶口」繞銀河系中心公轉,每2.2億年到2.5億年公轉一圈,所以按照「銀河紀年」,太陽其實才20歲左右,而在太陽這「20多年」裡,地球上一共發生了5次物種大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