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生物大滅絕事件跟太陽公轉有關係嗎?這些有可能只是一種巧合

2021-01-14 十點英語課堂

地球誕生於46億年前,地球誕生後不久,大約是在38億年誕生了生命。對於地球生命的起源,現代科學也沒有肯定的答案,有的說起於彗星撞擊,有的說起源於那次誕生月球的行星撞擊,不管是哪種情況,可是地球最終還是成為了物種豐富的生命星球。

雖然地球成為了生命星球,但是地球的生命進化演化之路卻並不平坦,可以說是充滿了艱辛和災難。在目前的數十億年生命史上,地球一共經歷了五次生物滅絕事件,每一次的滅絕都讓地球超過80%的生物滅絕,最近的一次就是6500萬年前的恐龍大滅絕。

地球上的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中,有四次都原因不明,而這四次基本上都是地球本身的災難導致,第五次恐龍大滅絕,不少科學家認為是由小行星撞擊造成的,而科學家研究最多的生物大滅絕事件也是第五次,因為它的時間離我們最近,太久遠的滅絕事件痕跡,可能已經消失在時間長河中。


相信很多朋友都希望能夠找到地球五次生物大滅絕之間的聯繫,以及為什麼地球會有生物大滅絕事件發生?未來的地球會不會再次迎來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只有找到了生物大滅絕的一些規律和原因,人類才有可能去預測第六次生物大滅絕的可能發生時間。

曾經有人將地球的生物大滅絕跟太陽的公轉聯繫在一起,認為是太陽的公轉影響了地球的生態環境,讓地球發生巨大的災難從而造成了生物大滅絕。我們都知道,地球生命的生存跟太陽有密不可分的關係,而地球有四季的變化,這個變化跟地球的公轉的有關係,在公轉的同時離太陽的距離變化,讓地球的溫度也會有明顯的變化,同時各種氣候也會隨之出現。

如果是站在太陽系的角度,太陽這顆恆星是靜止不動的,於是有不少人產生了一個錯誤的認知,認為恆星就是不動的,可事實卻不是這樣。我們整個宇宙有可能都處於一種運動當中,宇宙中沒有完全靜止不動的天體,它們其實都在運動。


太陽雖然是恆星,它相對於太陽系是靜止不動的,可是在銀河系中,它依然有公轉軌道,而它圍繞公轉的就是銀星,其實就是銀河系中心的那個超大質量黑洞。地球的公轉周期是365天,而太陽的公轉周期可遠遠要超過這個。太陽的公轉速度達到每秒220公裡,如果站在太陽系外看太陽,你會發現太陽在高速圍繞銀心運動,而它的公轉周期約2.5億年。

有人將地球生物大滅絕事件跟太陽公轉周期聯繫在一起,是認為太陽公轉的軌道上,可能存在著極冷區域,當太陽帶著太陽系進入這個極冷區域後,地球的溫度會急劇下降,會迎來大冰河時期,而大冰河期的出現有1.5億年的周期。

大冰期的成因,有各種不同說法,但許多研究者認為可能與太陽系在銀河系的運行周期有關。有的認為太陽運行到近銀心點區段時的光度最小,使行星變冷而形成地球上的大冰期;有的認為銀河系中物質分布不均,太陽通過星際物質密度較大的地段時,降低了太陽的輻射能量而形成地球上的大冰期。


那麼地球發生的五次生物大滅絕相隔的時間又是多少呢?第一次生物大滅絕發生於4.4億年前的奧陶紀末期,又稱奧陶紀生物大滅絕,第二次生物大滅絕發生於3.65億年前的泥盆紀晚期,又稱泥盆紀大滅絕。第一次和第二次生物大滅絕發生的時間間隔約為0.75億年。

第三次生物大滅絕發生於距今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又稱二疊紀生物大滅絕,第二次和第三次生物大滅絕間隔時間約為1.15億年。第四次生物大滅絕發生於2億年前的三疊紀晚期,又稱為三疊紀生物大滅絕。第三次和第四次生物大滅絕間隔0.5億年。第五次生物大滅絕大家就比較熟悉了,它就是發生於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生物大滅絕。第四次和第五次生物大滅絕間隔時間為1.5億年。

五次生物大滅絕,它們發生的時間間隔都不相同,只有第五次跟大冰河期發生的時間一致,其它都有很大的差別,如果大冰河期的發生跟太陽公轉有關,而五次生物大滅絕似乎跟大冰河期沒有必然的聯繫,這是否說明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跟太陽的公轉沒有關係呢?


同時我們發現,這四個時間間隔似乎還有一定的規律,0.75,1.15,0.5,1.5。那這四個數字有什麼規律呢?0.75的番倍正好是1.5,0.5的番倍也非常接近1.15,而且它們的數字大小是小大小大,也就是第二次生物大滅絕距第一次不到1億年,第三次達到了1.15億年,第四次又縮小到0.5億年,第五次雙恢復到一億年以上。

如果按照這個規律,地球的第六次生物大滅絕的發生時間有可能會小於1億年,恐龍大滅絕到現在已經有6500萬年,那是不是預示著地球最多不超過3500萬年就會迎來第六次生物大滅絕?

可能有人會說,這些都是巧合,並不能說明什麼。可是科學告訴我們,這個世界上沒有那麼多的巧合,很多看似巧合的事物背後都有其潛在的科學規律。科學就是通過研究破解這些規律來揭開宇宙的奧秘。當然也有會說,地球自此以後永遠不會再發生大滅絕事件,可這種認知跟有些人認為宇宙中沒有任何外星文明是一樣的狹隘。


地球46億年的歲月,既然能夠有規律的經歷五次生物大滅絕,那麼第六次,第七次生物大滅絕也是有很大的可能會發生。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找到其中的發生規律,在下一次生物大滅絕到來之前做好應對措施。當然,第六次生物大滅絕事件到來後,情況可能跟前五次完全不同。

前五次地球還沒有誕生智慧生命,沒有發達的科技文明。可是第六次生物大滅絕,人類有可能已經發展了數千萬年的科技,那個時候人類文明有可能已經是星際文明,那個時候即使地球迎來了巨變,我們也可以暫時離開太陽系避難,並將地球上的生物也一齊帶走,等到地球完成大滅絕,在恢復過來的時候,我們再回到地球生存。

小夥伴們,你們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相關焦點

  • 地球公轉有四季變化,太陽繞銀心轉會發生什麼?和物種滅絕有關嗎
    太陽繞著銀河系公轉的時候,會對太陽系有影響嗎?和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物種大滅絕有關嗎? 一、地球上的五次物種大滅絕。 根據科學家從地層以及化石中獲得的信息,科學家推斷地球曾經發生過五次大規模的物種大滅絕事件。 第一次物種大滅絕發生在4.4億年前,導致了大部分無脊椎動物滅絕,大約85%的物種從地球上消失。科學家認為這次滅絕事件可能是由於全球氣候變冷造成的。
  • 太陽2.2億年的公轉周期,是造成地球生命5次大滅絕的原因嗎?
    小到電子大到恆星,宇宙時空中的一切都在用無休止的運動,宣示著自身的存在地球繞太陽公轉的同時,太陽也在「拖家帶口」繞銀河系中心公轉,每2.2億年到2.5億年公轉一圈,所以按照「銀河紀年」,太陽其實才20歲左右,而在太陽這「20多年」裡,地球上一共發生了5次物種大滅絕。
  • 太陽公轉周期,恰好與5次生物大滅絕相吻合,下一次還有多久?
    太陽圍繞銀河中心公轉一周需要2.2億年到2.5億年的時間,在迄今為止的20個銀河紀年裡,太陽一共公轉了5次,而地球也正好發生了5次物種大滅絕。難道太陽2.2億年的公轉周期,是造成了地球生命5次大滅絕的罪魁禍首嗎?
  • 如果未來地球迎來第六次生物大滅絕事件,人類能夠逃過一劫嗎?
    而導致這些生物出現大滅絕的原因就是地球的生態環境發生了巨變,這些巨變有可能是地球自身的環境變化或板塊運動,比如盤古大陸分裂的時候,就引發了第四次生物大滅絕事件。除了地球自身的原因之外,來自太空中的小行星撞擊也成為了地球生態巨變的重要原因,科學家通過地質的勘測,已經在地球上發現了十大隕石坑,這些隕石坑目前還非常宏偉,通過它們我們可以想像到當時撞擊地球的隕石有多麼巨大。那麼這些隕石的撞擊跟地球五次生物大滅絕是否都有關係,目前還不確定。
  • 太陽2.2億年的公轉周期,造成了地球生命5次大滅絕?
    地球繞太陽公轉的同時,太陽也在「拖家帶口」繞銀河系中心公轉,每2.2億年到2.5億年公轉一圈,所以按照「銀河紀年」,太陽其實才20歲左右,而在太陽這「20多年」裡,地球上一共發生了5次物種大滅絕。2.51億年前,98%的海洋生物和96%的陸地生物在「短短50萬年內」消失的一乾二淨,仿佛從來都沒出現過一樣,至於原因嘛,科學界推測可能是連鎖火山爆發。
  • 地球繞太陽轉一周就有了四季,那太陽繞著銀河系公轉地球會怎樣?
    我們先不做定論,來看看在地球上的生物在過去的日子裡經歷了什麼,目前已知生物化石證據顯示出地球上的生物共經歷了五次大滅絕事件,分別是:1、從4.5億年前到4.4億年前的奧陶紀-志留紀大滅絕:在此次滅絕事件中地球生物中約26%的科與58%的屬從地球上消失;
  • 五次生物大滅絕或許和太陽公轉有關,第六次會在3000萬年以後
    五次生物大滅絕的背後,都有著相似的原因,太陽公轉就是一種新的假說。該理論不再拘泥於地球上的條件,而是從太陽系運動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如果是上帝製造了第一個細胞,那他可能也沒想到細胞會發展成如今的生物界。有了生命的地球,才是完美的,沒有生命的地球,和其他天體一樣。不過生命到底是怎麼出現在地球上的還不好說,有人認為生命其實來自於外來天體,它和地球撞擊後誕生了最原始的生命。別看現在的生物界和平安詳,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動,其實生命的存活並不是件輕鬆的事。
  • 太陽每2.5億年圍繞銀河系中心公轉一圈 與地球生態大滅絕有關嗎?
    地球近6億年來,已經經歷了5次生態大滅絕,現在正值第6次大滅絕時期,這些與太陽公轉有沒有關係呢?我們來討論一下。時空通訊認為地球物種大滅絕與太陽公轉沒有什麼關係。太陽50億歲了,地球也有45億歲了,不過這都是按照地球年來計算的,太陽一年應該怎麼計算呢?
  • 地球5次物種大滅絕,太陽2.2億年公轉周期,兩者互為因果?
    地球5次物種大滅絕,太陽2.2億年公轉周期,兩者互為因果?百年一遇乃至萬年一遇的小概率事件,放在宇宙上百億年的歷史中都是十分頻繁的,而人類文明此刻就在小概率事件的「夾縫」中生存著,誰也不知道宇宙深處正在發生著什麼,或者已經發生了什麼。
  • 科學家猜測,地球有可能是一個有意識的生命體,人類只是暫住而已
    如果這些還不夠,那我們再來說說地球強大的生態恢復能力,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地球漫長的46億歲月裡,發生過很多次的生態劇變,尤其是生命歷史上,發生過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每一次都是由於地球生態發生了劇變導致的,即使理6500萬年的恐龍滅絕,也是因為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引發了生態劇變引起的。
  • 地球公轉軌道周期性變化,或促成史上最大規模的物種滅絕事件
    人類活動排放過量二氧化碳至大氣中,似乎一手促成當今全球暖化,然而現在一篇新研究發現,地球軌道的周期性變化也是造成碳循環和全球氣候變遷的原因。當今冰川異常融化、溫度節節攀升、海洋酸化等種種現象,以致有人認為地球即將邁向第6次大規模滅絕事件。
  • 《宇宙探索》地球繞太陽有一年四季,大陽繞銀河系有什麼?
    ,分別是: 1、從4.5億年前到4.4億年前的奧陶紀-志留紀大滅絕:在此次滅絕事件中地球生物中約26%的科與58%的屬從地球上消失; 2、從3.75億年到至3.60億年前的泥盆紀大滅絕:在這期間大量的海洋生物遭受重創。
  • 地球生物大滅絕,或與太陽伴星有關
    古生物學家通過北極圈冰土層發現古生物遺蹟研究發現,在地球45億年的歷史中,至少出現過5次地球生物大滅絕事件,造成地球生物大滅絕的原因,目前未曾有最終定論
  • 2600萬年一次的大滅絕,是偶然的巧合,還是有一顆太陽伴星在作怪
    這篇論文來自兩位德高望重的古生物學家戴維·勞普和約翰·塞普科斯基,他們在這篇文章中提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主張,每2600萬年就有一次大災難發生在地球上,就像上緊的發條一樣規律。在1975年,阿爾瓦雷茨就曾提出過在65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許多古生物學家最初都不重視這個理論,雖然阿爾瓦雷茨獲得過諾貝爾物理學獎,但是這些古生物學家還是在公開場所中把他斥為「瘋子」。
  • 1994年,有科學家預言地球將遭遇「生物滅絕」,那年發生了什麼?
    全世界各國都曾經預言過地球生物將要毀滅的事件。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瑪雅預言,瑪雅預言一共有三個,其中最後一個就是關於地球生物滅絕的。古代瑪雅人預言地球的生命周期為26000年,一旦達到這個時間節點,地球生物就會面臨一次大洗牌。根據瑪雅人的語言,在2012年的時候,是「第五太陽紀」的開始,這時候地球北半球的生命會慢慢枯萎死亡。
  • 地球跟太陽之間的距離正在不斷的擴大,每年增加15釐米
    ,太陽是我們所圍繞的主恆星,地球跟太陽之間是主副的關係非常的親密。其實地球跟太陽之間的距離並不是一成不變的,雖然地球不斷的在圍繞著太陽做公轉運動,但是地球其實每年都在逐步的遠離著它所圍繞的這顆恆星運轉,而且有科學家探測到地球跟太陽之間的距離,每年最起碼要增加15釐米,雖然不知道科學家是如何精確的計算出這個距離,但是真的非常擔心地球是不是有一天真的會遠離太陽,成為宇宙之中一顆飄忽不定的行星呢?那麼到那個時候,或許我們人類就無法在地球上生活了,也許最終會走向滅絕吧。
  • 地球繞太陽有四季,太陽系繞銀河系也有四季嗎?冬季在哪裡?
    太陽系環繞銀河系公轉過程中有「四季」或者「旱季雨季」嗎?其實對於地球來說,太陽猶如GOD一般的存在!更重要的是,即使整個宇宙都消失不見,就剩下太陽系,地球其實照樣過日子,地球照樣環繞太陽轉,而太陽繼續為地球以及真箇太陽系提供光和熱,所以太陽系是一個自給自足的小系統,它不需要外界環境支撐!
  • 地球繞太陽公轉,周期為365天。那太陽繞什麼公轉呢?周期又為多少?
    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地球由近到遠處於第三的位置,地球自轉一圈的時間大約為24小時,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圈的時間大約為365天。離太陽越近,公轉周期就會越短,像離太陽最近(大約距離太陽5970萬千米)的水星,它圍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大約為88天。而離太陽最遠(大約距離45億千米太陽)的海王星繞著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大約為164年。
  • 地球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已經開始了嗎?
    幾乎都跟環境的變遷有著很大的關係,因此科學家合理的推測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很有可能是溫室效應,也就是全球變暖所導致的。前段時間澳大利亞的森林中燃起了一把火,這把火持續了近半年的時間,直接導致瀕危物種考拉很可能會滅絕,還讓很多生物都死在了這場災難當中。這僅僅只是全球氣溫上升的帶來的災難之一!那麼生命漫長的進化演化之路是否一帆風順呢?
  • 地球繞日一周有四季變化,太陽繞銀河一周呢?生物滅絕與其有關嗎
    地球圍繞太陽運行,太陽系圍繞銀河系中心運行,那麼很多朋友可能就想了:既然地球圍繞太陽運行一周有四季的規律性變化,那麼太陽系圍繞銀河系運行一周應該也會發生某種規律性的變化,比如地球上的五次生物大滅絕可能就和太陽系圍繞銀河系運行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