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地球誕生於46億年前,誕生後的地球經過10億多年的演化,終於趨於穩定,這個時候適宜的生態環境開始孕育生命,大約在38億年前,早期的單細胞生命在地球上開始誕生了。
簡單的生命誕生之後,又經過漫長的進化演化,生命形式越來越複雜,有了後來豐富的物種,有了後來人類的誕生。從地球生命的誕生到人類的誕生,經歷了數十億年的進化和演化,由此可見,人類的誕生歷程是多麼的不容易。
而在地球整個生命的進化演化史上,並不是一帆不風順的,期間還經歷了五次生物大滅絕,每一次都滅絕了地球上大部分的生物。而導致這些生物出現大滅絕的原因就是地球的生態環境發生了巨變,這些巨變有可能是地球自身的環境變化或板塊運動,比如盤古大陸分裂的時候,就引發了第四次生物大滅絕事件。
除了地球自身的原因之外,來自太空中的小行星撞擊也成為了地球生態巨變的重要原因,科學家通過地質的勘測,已經在地球上發現了十大隕石坑,這些隕石坑目前還非常宏偉,通過它們我們可以想像到當時撞擊地球的隕石有多麼巨大。
那麼這些隕石的撞擊跟地球五次生物大滅絕是否都有關係,目前還不確定。科學家通過隕石坑的檢測,目前只知道第五次生物大滅絕發生的時間跟希克蘇魯伯隕石坑的出現時間基本一致,這是世界上第二大隕石坑,直徑達到了150千米。不少的科學家猜測,6600萬年前的恐龍大滅絕事件就是由巨大的小行星撞擊導致的。
雖然其它四次的生物大滅絕事件跟十大隕石坑出現的時間沒有完全吻合的,但是我們並不是完全排除它們之間沒有聯繫。要知道巨大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後,有時並不能馬上就給地球帶來生物大滅絕,更多的是巨大的撞擊會帶來一系列的副作用,比如地殼運動,火山噴發等。
這些後續的影響有可能會讓地球的生態環境發生巨變,從而引發後來的生物大滅絕。科學家通過五次生物大滅絕發生的時間間隔發現一個規律,似乎平均每隔數千萬年左右就會發生一次生物大滅絕事件,而地球上出現的十大隕石坑,它們之間的間隔時間也呈現一定的規律性。
如果小行星的撞擊,生物大滅絕事件在地球上呈現一種周期性的出現,那麼地球在未來有可能還會迎來第六次生物大滅絕事件,第七次生物大滅絕事件等。如果地球未來迎來第六次生物大滅絕事件,人類能夠逃過一劫嗎?
在人類沒有出現之前,一旦發生巨大的生態災難,生物們只能被動接受毀滅的命運。比如6600萬年前的恐龍時代,恐龍雖然是當時的霸主,但是它們只是依靠蠻力實現了霸主的地位,一旦遭遇天災或其它巨大的災難,只能面臨被滅絕的命運。
可是自從數百萬年前人類誕生之後,經過數百萬年的發展,目前我們已經走進了科技時代。而科技的強大力量卻有可能改變許多東西,那麼人類依靠科技的力量是否能夠在第六次生物大滅絕中逃過一劫呢?要知道答案,我們需要對可能引發第六次生物大滅絕的原因進行分析。
上文我們說了,引起生物大滅絕的原因無非就兩種,一種是來自於地球本身的環境巨變,另一種是來自於太空的威脅,主要是小行星撞擊。
正常情況之下,地球的結構是非常穩定的,雖然也經常會有一些板塊的運動引發一些地震,但是還無法造成整個板塊的巨大變動。像2億多年前的盤古大陸分裂那樣的巨變,估計在未來是很難發生的。因此,我們基本不用考慮地球板塊會發生全球性的巨大運動,從而引發生物大滅絕事件。
當然,生態環境的巨變還有一種情況,那就是氣候發生巨變,比如全球氣溫的不斷升高,最後引發的一系列巨大災難,也有可能帶來生物的大滅絕。只不過這是一個漫長的時間,人類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補救和應對,也不會對人類產生多大的威脅。
真正有可能對人類造成巨大威脅的其實還是小行星撞擊。雖然人類已經走進科技時代,也開始了對太空的探索,但是面對小行星的撞擊,我們仍然沒有好的方法進行攔截和應對。
可能有人看過一些災難電影,影片中科學家用核彈來炸毀小行星,解除對地球的威脅。那麼人類現在最強大的武器核彈能夠攔截小行星嗎?事實上非常難,如果是一些小型的小行星,在小行星進入地球軌道之後,通過核彈是可以進行攔截的。可如果是一些巨大的小行星,那就無能為力了。
比如,地球上目前存在的那十大隕石坑,它們每一個的直徑都在幾十公裡以上,如此巨大的小行星如果向地球撞來,唯一有希望攔截的那就是在還沒有進入地球軌道之前,可是以人類現在的太空科技,基本攔截成功的希望不大,即使核彈成功擊中巨大小行星,也很難給小行星造成什麼破壞。
一旦巨大小行星進入地球軌道,那基本就沒有成功攔截的可能了。而且小行星撞擊從向地球撞來到撞擊地球,時間是非常短的,即使提前探測到了,有可能也只有幾個月的時間。而幾個月的時間我們根本想不出好的應對方法,唯一能夠確定的就是它撞擊的區域,然後疏散那裡的人們。
可是如果小行星的直徑達到了30公裡以上,即使疏散了人們也沒用,因為這樣巨大的小行星一旦撞擊陸地,引發的一系列效應會讓地球迎來第六次生物大滅絕,以人類現在的科技能夠存活下來的概率非常小。如果是直徑達到100公裡以上的小行星,那我們也不要有任何期望了,它將會徹底毀滅地球上的所有生物,有可能直接讓地球變成像火星這樣的荒蕪星球。
由此可見,小行星撞擊對人類的威脅才是最大的。雖然這種概率非常少,但是根據科學家對十大隕石坑的研究發現,巨大小行星撞擊地球似乎有某種周期性,這種周期性可能跟太陽的公轉有關。如果是這樣,那地球在未來有可能還會遭遇巨大小行星的撞擊。
人類想要在未來能夠延續生存下去,能夠依靠的只有科技,只要科技的力量足夠強大,我們就可以攔截任何級別的小行星,讓它們無法威脅到地球和人類的生存,這樣就可以有效避免因為小行星撞擊帶來的生物大滅絕事件。
小夥伴們,你們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