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真的難以擺脫每隔2600萬年一次的滅絕嗎?答案來自太陽

2020-08-10 生活星X

宇宙那麼大,大到我們無法相信,科學家預計現在測量到的宇宙為960億光年,而我們太陽只不過是宇宙中眾多星系中的其中一個星系「銀河系」中億萬恆星中的一顆恆星。今天我們來聊聊我們的太陽系,眾所周知,我們地球能有生命的繁衍存在,跟我們的太陽是息息相關的,可以說離開太陽,我們地球根本就無法適合生命的生存。



然而現在有一個對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尤為緊迫的發現,地球上真的難以擺脫每隔2600萬年一次的滅絕嗎?要是這樣,那麼究竟是什麼引發的?數百萬年以來,太空中的大量物體撞擊地球,帶來了災難。尤卡坦半島水域遭遇到的撞擊,是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的罪魁禍首。然而這不是地球上的第一次大滅亡,也不會是最好一次!

有些科學家認為,這些滅絕事件曾定期發生過,古生物學家發現了奇怪的模式,諸如滅絕恐龍那樣的大滅絕,還有其他並非隨機發送的,這似乎是按時間表的安排發送的,很讓人奇怪,每隔2600萬年就會發送滅絕事件。

天體物理學家理察-穆勒認為這種周期性滅絕的解釋就是有一顆昏暗的紅矮星潛伏在太陽系邊緣,他將這顆紅矮星稱為「復仇星」,根據他的理論這顆紅矮星是我們太陽系尚未發現的伴星。它以長橢圓軌道穿行於距離太陽系中心1到3光年之間,在「復仇星」每2600萬年最靠近太陽時,其軌道正好穿過奧爾特雲,那裡聚集著上萬億的彗星,圍繞著太陽系。

當「復仇星」穿過奧爾特雲的時候,太陽系的秩序會變得特別的混亂,此時就會發生「復仇星」靠近彗星,搗亂他們的軌道。根據穆勒的理論,引力破壞的原因在於這顆「復仇星」,造成了長期安分守己的彗星掙脫了他們在奧特爾雲裡的軌道,在太陽的引力牽引下,這數已億計的彗星衝入太陽系,少數免不了和地球的不期而遇,導致大碰撞,才會造成地球的大滅絕。



我們的太陽有這麼一個未被發現的伴侶「死亡之星」是有爭議的,多數科學家認為太陽是沒伴的孤單恆星。然而在宇宙間,恆星一般是通過引力組合,造成雙星甚至三星的比比皆是,我們銀河系裡大部分恆星都屬於雙星或三星,因此太陽不出意料的話,可能也是雙星的一員,從各方面來看都不為過。

現在科學家對於太陽有顆伴星的理論還沒有實質的證據,那為什麼我們太陽系就這麼特殊,大部分恆星都有伴星,而太陽就沒有?是不是因為這個特殊的原因,才有我們地球的存在,才有我們人類文明的存在,那為什麼每隔2600萬年就會有一次周期性的毀滅呢!


相關焦點

  • 2600萬年一次的大滅絕,是偶然的巧合,還是有一顆太陽伴星在作怪
    這篇論文來自兩位德高望重的古生物學家戴維·勞普和約翰·塞普科斯基,他們在這篇文章中提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主張,每2600萬年就有一次大災難發生在地球上,就像上緊的發條一樣規律。在1975年,阿爾瓦雷茨就曾提出過在65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許多古生物學家最初都不重視這個理論,雖然阿爾瓦雷茨獲得過諾貝爾物理學獎,但是這些古生物學家還是在公開場所中把他斥為「瘋子」。
  • 恐怖,地球生命死亡周期:2600萬年滅絕一次
    2600萬年左右。那麼為什麼是2600萬年?具體而言,它們表現出周期性的大規模物種滅絕,其中包括的滅亡恐龍。卡內基研究所的全球生態學家肯·卡爾代拉也指出,生態學上的災難存在周期性,這似乎是無法避免的問題。
  • 每2600萬年毀滅一次地球生命,復仇星真的存在嗎?
    在整個地球歷史中,發生過5次生物大滅絕事件,例如恐龍滅絕事件。這些事件被認為是由小行星撞擊造成的,造成氣候變化或大規模火山噴發。但這些可怕事件可能是由一顆神秘星球引起的。  這種現象似乎每2600萬年左右發生一次。
  • 研究發現:每隔2700萬年,地球生物就會迎來一次大滅絕
    在近日的《歷史生物學》雜誌上,研究者發表了一項驚人的研究:每隔2700萬年前左右,陸地生物就會迎來一場大滅絕,而且這個研究周期,也與此前研究者發現的海洋生物大滅絕周期相符,那麼,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每隔2700萬年一場大滅絕?
  • 研究發現:每隔2700萬年,地球生物就會迎來一次大滅絕
    萬年一場大滅絕?我們都知道,通過科學研究,科學家們發現,地球上一共發生過5次生物大滅絕,其中距離我們最近的一場大滅絕,發生在6500萬年前,當時70%的陸地生物和海洋生物消失,包括統治了地球長達1.6億年的恐龍。那麼,是什麼導致了大滅絕的發生呢?通過多年來的研究,最終確認第五次生物大滅絕,和一顆小行星撞上地球有關。
  • 它每2600萬年回一次,還與第九行星有關
    研究者表示,當時有一名叫穆勒的科學家通過演算,發現地球上物種大滅絕是存在周期性的,大約每隔2600萬年,就會發生一次。於是,這名科學家認為,這或許與太陽系邊緣存在著一顆伴星有關。科學家們將這顆假想中的太陽伴星稱作「涅墨西斯星」,也稱作「復仇星」,認為這顆伴星處於和太陽互相公轉的軌道上,它的運行周期是2600萬年。那麼,「涅墨西斯星」究竟是何時出現的呢?
  • 它每2600萬年回一次,還與第九行星有關
    研究者表示,當時有一名叫穆勒的科學家通過演算,發現地球上物種大滅絕是存在周期性的,大約每隔2600萬年,就會發生一次。於是,這名科學家認為,這或許與太陽系邊緣存在著一顆伴星有關。
  • 研究者:太陽的邪惡伴星,生物滅絕的元兇,歸來後或將滅絕人類
    我們把地球稱之為「人類在宇宙中的唯一家園」、「生命的搖籃」。地球或許真的不是那麼完美。為什麼會這麼認為呢?原因就在於「生命的搖籃」地球對生命並不總是友好的。地球上會經常發生生物大滅絕的災難。例如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大約10公裡的彗星撞擊了地球。統治地球長達1.6億年之久的恐龍在這次災難中滅絕了。 彗星撞擊地球造成地球上的生命物種滅絕僅僅是一次偶然事件嗎?
  • 人類滅絕10種可能:地球每500萬年毀滅一次
    地球真的每500萬年毀滅一次嗎?  科學家們認為,「伽馬射線」每隔500萬年左右就會對地球生物造成一次致命的影響。如此計算,從地球上有生命誕生以來,「伽馬射線」爆發至少給地球生命帶來了1000次的災難性傷害。
  • 每隔9650萬年左右,地球將會遭遇一次滅頂之災
    就比如說恐龍,它們可算是目前人類對地球的了解有史以來最出名的物種了,在它們存活的一億多年的時間裡絕對是地球上的霸主,徵服了地球上的所有其它生物。可是6500萬年前突如其來的一顆隕石從天而降,讓它們死的死、傷的傷,最終導致其直接滅絕,簡直是慘不忍睹!
  • 伴星2600萬年回一次,如今沒人知道它在哪
    而我們的太陽系是個特例,只有一顆恆星,但也能穩定地運行,對此有天文學家提出質疑,太陽系真的只有一顆恆星嗎? 曾經有一位名為穆勒的科學家通過計算發現,地球大概每隔2600萬年就會發生一次大規模的生物滅絕事件,而造成生物滅絕事件發生的大多數原因是小天體撞擊了地球
  • 涅墨西斯的天譴:地球物種的滅絕與神秘的復仇女神星
    針對這一周期性現象,1985年,古生物學家賽普科斯基提出了一項毀滅理論,理論認為,在地球過去的2.5億年間,每隔2600萬年就會發生一次生物滅絕,包括白堊紀的恐龍滅絕在內,目前可以推想的出生物種群大滅絕事件共有五次,這些滅絕事件都與地球生態以及氣候的變化有密切的關係。
  • 地球生命不斷輪迴?每隔6500萬年刷新一次?下一次還有多久?
    當然地球上這些生物的大滅絕也是有一定的規律性的,科學家發現每隔6500萬年,地球上的生物將會滅絕,進行一次新的洗牌。那麼歷史上到底有哪5次生物大滅絕呢?下一次生物大滅絕距離我們還有多遠呢?恐龍在地球上的統治時間還是比較久的,大約有1億年左右,白堊紀侏羅紀,古近紀等多個時期,恐龍作為一個龐然大物,在地球上消失的原因目前最為主流的學生是彗星撞擊地球,讓地球上出現了生物滅絕最為嚴重的一次。而隨著恐龍在地球上消失不見,一些哺乳動物開始出現人類開始登上歷史的舞臺,統治整個地球。
  • 陸地動物或每2700萬年大滅絕一次,與小行星、火山等有關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發表於《歷史生物學》雜誌上的一項最新分析顯示,包括兩棲動物、爬行動物、哺乳動物和鳥類在內的陸棲動物,每2700萬年就會發生一次大規模滅絕事件,且這一周期與此前科學家所稱海洋生物大滅絕的周期相吻合。
  • 6500萬年一次的生物大滅絕?這一次的主角可能是人類文明
    6500萬年一次的生物大滅絕?這一次人類可能是主角。地球有46億年的歷史,誕生於一片原始星雲,最終也會伴隨著太陽走向生命的終點,當然這種情況會在四五十億年年之後才會發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十公裡的小行星,告訴撞擊到現今北美洲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上,形成了一個直徑超過180公裡隕石坑,這場撞擊導致了地球上很多物種的滅絕,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恐龍大家族了。幾乎所有的恐龍物種全部滅絕,只有部分恐龍物種殘留下來發展到今天的「鳥類」,例如大家經常吃的炸雞。
  • 陸地動物或每兩千七百萬年大滅絕一次 與小行星撞地球和火山噴發有關
    隨後,古生物學家發現,這種海洋生物的大滅絕(其中高達90%的物種消失)並非隨機事件,其似乎以2600萬年為周期發生。在這項最新的歷史生物學研究中,美國紐約大學生物系教授麥可·蘭皮諾等人研究了陸地動物的大規模滅絕記錄。他們得出結論稱,陸地動物發生大規模滅絕事件的周期與海洋生物相吻合。他們還對陸地物種滅絕進行了新的統計分析,並證明這些事件大約每2750萬年發生一次。
  • 新研究稱地球的物種大滅絕遵循一個周期:2700萬年
    新研究稱地球的物種大滅絕遵循一個周期:2700萬年(神秘的地球uux.cn根據新的研究,包括兩棲類、爬行類、哺乳類和鳥類在內的陸生動物的大規模滅絕遵循一個周期,時間跨度約為2700萬年。有趣的是,這一大規模滅絕周期也與此前報導的海洋生物大規模滅絕相吻合。研究發現,大規模滅絕與地球上重大的小行星撞擊和火山噴發事件時間周期一致。在化石記錄中,有五個主要的大規模滅絕事件。
  • 太陽伴星「復仇女神星」,每隔6000萬年就會帶來一場災難?
    太陽被認為是整個太陽系中唯一的一顆恆星,並且是整個星系的中心,然而最新研究表明,太陽或許存在一顆特殊的伴星。 這聽起來十分不可思議,因為在人們的普遍認知裡,無論是根據探測器傳回的數據和照片,還是科學理論得出的結果,甚至人們通過肉眼觀測,整個星系也只有這一顆恆星。
  • 復仇女神「涅墨西斯」2600年的詛咒會應驗嗎
    事實上,查德.穆勒在提出這個假設的時候,沒有任何證據和計算依據,只是根據宇宙中恆星一半都有伴星的情況,結合當時美國有兩位古生物學家發現地球大約每2600萬年就會有一次大災難,導致生物大滅絕的情況出現,就提出了這個假設。而一些科學家也發現太陽會朝某個方向作加速運動,已知銀河系的引力不能解釋這種現象,就迎合了這個伴星的假設。
  • 陸地動物或每兩千七百萬年大滅絕一次與小行星撞地球和火山噴發有關
    原標題:陸地動物或每兩千七百萬年大滅絕一次與小行星撞地球和火山噴發有關核心速讀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發表於《歷史生物學》雜誌上的一項最新分析顯示,包括兩棲動物、爬行動物、哺乳動物和鳥類在內的陸棲動物,每2700萬年就會發生一次大規模滅絕事件,且這一周期與此前科學家所稱海洋生物大滅絕的周期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