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在誕生46億年的時間裡面,孕育出了數不勝數的生命,當然人類也並不是唯一在地球上存在過的生物,根據科學家的研究來看,在地球上其實已經經過了5次的生物大滅絕,地球見證了整個生命的出現和逝去,同時也告訴了我們8個字: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當然地球上這些生物的大滅絕也是有一定的規律性的,科學家發現每隔6500萬年,地球上的生物將會滅絕,進行一次新的洗牌。那麼歷史上到底有哪5次生物大滅絕呢?下一次生物大滅絕距離我們還有多遠呢?
距離我們最近的應該是白堊紀時期的物種大滅絕,也就是恐龍了。恐龍在地球上的統治時間還是比較久的,大約有1億年左右,白堊紀侏羅紀,古近紀等多個時期,恐龍作為一個龐然大物,在地球上消失的原因目前最為主流的學生是彗星撞擊地球,讓地球上出現了生物滅絕最為嚴重的一次。而隨著恐龍在地球上消失不見,一些哺乳動物開始出現人類開始登上歷史的舞臺,統治整個地球。
第4次生物大滅絕是三疊紀時期。在恐龍之前的三疊紀時期,距今大約有兩億年的時間,根據對三疊紀時期化石的資料來看,在這個世界裡面,裸子植物在地球上佔據的優勢越來越少,恐龍這種生物開始出現,在當時地球上最活躍的生物應該就是一些兇猛的水底生物,比如說像鱷魚,關於三疊紀時期恐龍滅絕的原因,至今沒有定論,有人認為是由於當時環境的變化讓大多數植物和海洋生物開始滅絕。當然這並不是全球性的,而是區域性的。
第3次生物大滅絕是在二疊紀時期。二疊紀時期是古生代的最後一個紀。在這個時間段裡面,地球上的植被是非常茂盛的,越來越多的生物脫離了海洋,開始走向了地面,有很多食草性的生物開始出現,爬行動物也越來越多,而這一時期的物種大滅絕是由於地球上的火山噴發。
第2次生物大滅絕是在泥盆紀時期。在這個時期,從海洋中孕育出了一些全新的生命,也就是很多陸生生命的始祖。大量的藻類物質開始繁衍海洋,到環境變得越來越優越,一些魚類開始加速進化,這一次生物大滅絕的原因,科學家認為是超級地幔柱,也就是地殼的撞擊,導致了泥盆紀海洋生物的滅絕。而倖存下來的一些生物開始從海洋轉向陸地生活。地球上的第1次生物大滅絕是來自於奧陶紀時期。這應該是地球上最為古老的生命了,都是一些單核的細胞物種,通過一些你補充海洋化石來看。這個時期應該是海洋佔據地球面積最大的時期,而這一時期的物種滅絕是由於受到了伽馬射線風暴的影響。
地球上這5次生物大滅絕也並不是毫無規律的,每隔6500萬年都會刷新一次。你覺得人類會迎來下一個生物大滅絕嗎?在第6次生物大滅絕之後,地球上又會迎來怎樣的文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