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3200萬年,太陽系穿過一次銀道面,地球生物大滅絕與這有關嗎?

2021-01-15 火星科普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表明,宇宙中沒有絕對靜止的參照系,所有天體都在運動。地球以每秒30公裡的速度繞著太陽運動,繞行一圈所需的時間為一年,其他行星則以不同的公轉速度繞著太陽轉。太陽除了被行星繞著旋轉之外,太陽本身其實也在運動。

不過,太陽並不是環繞某個天體運動,而是繞著銀河系中心旋轉。雖然銀心中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但它的引力不足以主宰整個銀河系中的恆星運動,太陽與其他絕大部分恆星幾乎不受黑洞的影響。

之所以太陽與其他恆星都是繞著銀心運動,是因為整個銀河系的質量中心在銀心,銀河系物質產生的共同引力效應迫使恆星都圍繞銀心運動。超大質量黑洞只是剛好也在銀心,它並非銀河系的「發動機」。

根據觀測結果,太陽正以每秒230公裡的速度繞行銀心。考慮到太陽距離銀心2.7萬光年,並假設太陽的公轉運動符合圓周運動規律,這樣就能估算出太陽繞行銀心一圈的時間為2.2億年,這就是所謂的1銀河年。也就是說,自太陽系在46億年前誕生以來,我們才過了大約21個銀河年。

地球繞著太陽公轉會出現季節更替,那麼,當太陽帶著整個太陽系繞著銀心公轉時,地球上是否也會出現某種規律變化?

事實上,太陽的公轉運動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圓周運動。銀河系呈現盤狀,恆星大都集中在平均厚度為2000光年的銀盤上。由於黃道面和銀道面有一個60°的夾角,太陽並不是一直在銀道面中運動,而是會在銀道面的上下方不斷振蕩前進。

當太陽穿過銀道面向「上」運動時,銀道面聚集的恆星和星雲所產生的引力會把太陽向「下」拉。太陽的垂直方向速度會變得越來越慢,直至減速為零,然後掉頭加速向銀道面方向運動。當太陽再次穿過銀道面向「下」運動時,太陽又會被引力向「上」拉。

太陽大約在300萬年前穿過銀道面,目前,太陽運動到銀道面以北67光年的地方。太陽未來還會繼續向北運動,直到1300萬年後,太陽與銀道面的距離將會達到最大的245光年。之後,太陽會朝著銀道面方向運動,並在距今2900萬年後到達銀道面。也就是說,太陽每隔大約3200萬年就會穿過一次銀道面。

此前,有天文學家把太陽的這種振蕩周期與地球上的物種大滅絕周期聯繫起來。在兩個振蕩周期之前,也就是大約6500萬年前,太陽系處於銀道面附近,地球上發生了第五次物種大滅絕,這起事件的起因被認為是小行星撞上了地球。

研究表明,暗物質與銀道面重合,這意味著銀道面上的引力非常強大。一些天文學家認為,當太陽運動到銀道面時,太陽系外圍的奧爾特雲會受到強大引力的擾亂,導致一些小行星和彗星飛向內太陽系,並撞上地球,從而引發生物大滅絕。

不過,這只是一種推測,目前還沒有非常可靠的證據。地球上的物種大滅絕並沒有表現出一個明顯的周期現象,而且每次事件的起因也不全是因為小行星撞擊。每當太陽穿過銀道面時,或許會伴有一些風險,但並不是每次都會給地球帶來麻煩。

相關焦點

  • 地球生物每三百萬年滅絕一次,原因或許與「行星X」有關
    有研究表明,從古至今地球已經經歷了多次生物大滅絕,其中有一種說法認為生物滅絕每三百萬年發生一次。為什麼會存在這樣的周期性?這應該是地球上大量未解之謎中的一個。至於生物滅絕產生的原因,也有很多種可能,其中一種被認為與「行星X」有關,對,就是那顆太陽系中可能存在卻未被發現的大行星。為什麼說「行星X」可能是造成生物滅絕的原因呢?這要從太陽系中的那些矮行星說起。
  • 陸地動物或每2700萬年大滅絕一次,與小行星、火山等有關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發表於《歷史生物學》雜誌上的一項最新分析顯示,包括兩棲動物、爬行動物、哺乳動物和鳥類在內的陸棲動物,每2700萬年就會發生一次大規模滅絕事件,且這一周期與此前科學家所稱海洋生物大滅絕的周期相吻合。
  • 研究發現:每隔2700萬年,地球生物就會迎來一次大滅絕
    在近日的《歷史生物學》雜誌上,研究者發表了一項驚人的研究:每隔2700萬年前左右,陸地生物就會迎來一場大滅絕,而且這個研究周期,也與此前研究者發現的海洋生物大滅絕周期相符,那麼,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每隔2700萬年一場大滅絕?
  • 研究發現:每隔2700萬年,地球生物就會迎來一次大滅絕
    在近日的《歷史生物學》雜誌上,研究者發表了一項驚人的研究:每隔2700萬年前左右,陸地生物就會迎來一場大滅絕,而且這個研究周期,也與此前研究者發現的海洋生物大滅絕周期相符,那麼,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 恐怖,地球生命死亡周期:2600萬年滅絕一次
    地球上的生命能夠追溯到大約35億年前,之後地球上的物種多樣性和複雜性在不斷變化,形成了數百萬個物種,古生物學家對生物滅絕進行了研究,發現在過去5億年出現了5次生物大滅絕事件,前二疊紀和三疊紀交替的2.52億年前,滅絕了大約96%的海洋生物,.59億年以前的泥盆紀末期也有生物大滅絕發生。
  • 地球公轉有四季變化,太陽繞銀心轉會發生什麼?和物種滅絕有關嗎
    ,這和太陽系的運行周期每2.5億年轉一周,似乎沒有什麼聯繫。但是,除了這五次物種大滅絕以外,科學家還發現有很多小的的物種滅絕事件,而這些小的物種滅絕事件大約每3000萬年左右就會發生一次。 這些小滅絕事件和太陽系的公轉有關嗎? 有人認為,這些小滅絕事件或許的確和太陽系的公轉有一定的關係。
  • 地球真的難以擺脫每隔2600萬年一次的滅絕嗎?答案來自太陽
    2600萬年一次的滅絕嗎?數百萬年以來,太空中的大量物體撞擊地球,帶來了災難。尤卡坦半島水域遭遇到的撞擊,是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的罪魁禍首。然而這不是地球上的第一次大滅亡,也不會是最好一次!有些科學家認為,這些滅絕事件曾定期發生過,古生物學家發現了奇怪的模式,諸如滅絕恐龍那樣的大滅絕,還有其他並非隨機發送的,這似乎是按時間表的安排發送的,很讓人奇怪,每隔2600萬年就會發送滅絕事件。
  • 地球歷過五次生物大滅絕,為什麼會發生周期性滅絕事件?
    地球歷過五次生物大滅絕,為什麼會發生周期性滅絕事件?我們目前已知的地球已經經歷過五次生物大滅絕,根據分析,約每2600萬年地球生物會周期性滅絕一次,那麼為什麼地球會發生周期性滅絕事件呢?其實就是隕石。一項新的研究推測,宇宙中有無數像太陽一樣的恆星,每顆恆星都有一對雙胞胎伴侶,或許太陽也有。地球上生命的滅絕將每2600萬年發生一次,就好像地球上生命的滅絕是周期性的,這證實了宇宙中有一種神秘的力量周期性地接近太陽系。
  • 陸地動物或每兩千七百萬年大滅絕一次與小行星撞地球和火山噴發有關
    原標題:陸地動物或每兩千七百萬年大滅絕一次與小行星撞地球和火山噴發有關核心速讀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發表於《歷史生物學》雜誌上的一項最新分析顯示,包括兩棲動物、爬行動物、哺乳動物和鳥類在內的陸棲動物,每2700萬年就會發生一次大規模滅絕事件,且這一周期與此前科學家所稱海洋生物大滅絕的周期相吻合。
  • 研究發現:生物滅絕周期為2700萬年,和太陽在銀河系位置有關
    你有沒有想過這樣的問題,地球上生物的滅絕事件會不會跟太陽系在銀河系中不同的位置有關?畢竟太陽系繞著銀河系一圈需要2.5億年的時間,轉到不同的地方會面臨不同的環境,這會不會影響地球生物呢?下面先說下銀河系。
  • 陸地動物或每兩千七百萬年大滅絕一次 與小行星撞地球和火山噴發有關
    他們解釋道,太陽和行星約每3000萬年穿越銀河系擁擠的中平面一次,彗星雨可能在這些時期出現,並對地球產生重大影響,導致各種不好的環境:大範圍黑暗和寒冷、野火、酸雨和臭氧耗竭,從而殺死陸地和海洋生物。除小行星撞擊地球可能導致物種大規模滅絕之外,洪流玄武巖可能也是「幕後黑手」。
  • 人類滅絕10種可能:地球每500萬年毀滅一次
    地球真的每500萬年毀滅一次嗎?  6500萬年前,一顆撞向地球的小行星導致恐龍滅絕,然而據英國《新科學家》雜誌披露,來自外太空的殺手遠不止小行星一個,早在4億年前,地球曾經歷過另外一次生物大滅絕,而罪魁禍首就是銀河系恆星坍塌後爆發的「伽馬射線」。  伽馬射線爆是迄今人們所知道的最具破壞力的爆炸。
  • 暗物質是地球生物大滅絕的「幕後黑手」?
    地球上的生物圈每隔數千萬至數億年不等就會發生一次大滅絕事件,距離我們最近的滅絕事件為6500萬年前的恐龍覆滅,那麼這樣的周期性滅絕事件是否有其本質原因呢?來自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科學家沃爾特•阿爾瓦雷斯和他的研究小組對粘土層進行了研究,發現其中隱藏著一些意想不到的稀有元素。
  • 每2600萬年毀滅一次地球生命,復仇星真的存在嗎?
    在整個地球歷史中,發生過5次生物大滅絕事件,例如恐龍滅絕事件。這些事件被認為是由小行星撞擊造成的,造成氣候變化或大規模火山噴發。但這些可怕事件可能是由一顆神秘星球引起的。  這種現象似乎每2600萬年左右發生一次。
  • 地球生物大滅絕,或與太陽伴星有關
    古生物學家通過北極圈冰土層發現古生物遺蹟研究發現,在地球45億年的歷史中,至少出現過5次地球生物大滅絕事件,造成地球生物大滅絕的原因,目前未曾有最終定論
  • 6500萬年一次的生物大滅絕?這一次的主角可能是人類文明
    6500萬年一次的生物大滅絕?這一次人類可能是主角。地球有46億年的歷史,誕生於一片原始星雲,最終也會伴隨著太陽走向生命的終點,當然這種情況會在四五十億年年之後才會發生。在此之前還有四次分別是4.5億年前的奧陶紀生物大滅絕,超過85%的物種消失;3.6億年前的泥盆紀生物大滅絕,這一次主要發生在海洋中;第三次生物大滅絕是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第四次大滅絕發生在2億前的三疊紀末期,大量的爬行動物遭受重創,恐龍家族也藉此機會「上位」。
  • 太陽系或正圍繞一個較近的黑洞運轉,黑洞軌跡帶來地球數次大滅絕
    其原因同第一次相似,還是地球氣候變冷和海平面下降。這一次大滅絕主要是海洋的生物遭到重創。第3次物種大滅絕發生在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是物種大滅絕最大的一次。主要觀點認為是小行星撞擊造成的。後面有詳述。第4次地球物種大滅絕發生在2.04億年前的三疊紀晚期。
  • 五次生物大滅絕或許和太陽公轉有關,第六次會在3000萬年以後
    五次生物大滅絕的背後,都有著相似的原因,太陽公轉就是一種新的假說。該理論不再拘泥於地球上的條件,而是從太陽系運動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但這些是生物界內部的爭鬥,整個生物界還得提防大滅絕事件再次上演。生物界的演變不是一帆風順的,在漫長的歷史中,總共發生了五次生物大滅絕。每次大滅絕都會對生物界造成毀滅性打擊,超過八成的生物喪生,活下來的生物日子也不好過。五次生物大滅絕,離我們最近的一次就是恐龍滅絕,宣告了一個統治地球上億年的動物走向了末路。
  • 地球有過五次物種大滅絕,約每6200萬年發生一次,第六次還遠嗎?
    在地球的發展進程中,曾經有過五次大的物種大滅絕,顧名思義就是指在某個時間段裡,由於某種原因,地球上有很大一部分物種同時消失了。一般來說這種大規模的集群滅絕具有一定的規律性,大約每6200萬年就會發生一次。這五次物種大滅絕分別是在什麼時候發生的呢?都是些什麼物種遭到了滅絕呢?產生的原因又是什麼呢?大滅絕又產生了什麼深遠的影響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五次驚心動魄的物種大滅絕事件吧!
  • 2600萬年一次的大滅絕,是偶然的巧合,還是有一顆太陽伴星在作怪
    這篇論文來自兩位德高望重的古生物學家戴維·勞普和約翰·塞普科斯基,他們在這篇文章中提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主張,每2600萬年就有一次大災難發生在地球上,就像上緊的發條一樣規律。在1975年,阿爾瓦雷茨就曾提出過在65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許多古生物學家最初都不重視這個理論,雖然阿爾瓦雷茨獲得過諾貝爾物理學獎,但是這些古生物學家還是在公開場所中把他斥為「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