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9650萬年左右,地球將會遭遇一次滅頂之災

2020-09-05 酷貓雜談

隨著人類科技的飛速發展,在這個地球上已經沒有什麼物種能超越人類的智慧了,但人類卻不是地球上的第一批生物。在人類之前,地球上已經有很多的物種,只是它們沒有進化出高等文明,或者是在史前存在過智慧生物,到目前為止早已不復存在了!

雖然之前存在過的物種沒法和現在的人類相比,但是它們存在的時間卻更長!就比如說恐龍,它們可算是目前人類對地球的了解有史以來最出名的物種了,在它們存活的一億多年的時間裡絕對是地球上的霸主,徵服了地球上的所有其它生物。可是6500萬年前突如其來的一顆隕石從天而降,讓它們死的死、傷的傷,最終導致其直接滅絕,簡直是慘不忍睹!

其實像這種生物大滅絕,在我們這個地球上已經生過五次了,這每次出事,地球上的物種都得改朝換代一下。第一次大滅絕發生在4.5億年前的&34;;第二次大滅絕發生在3.75億年前的&34;;第三次大滅絕發生在2.51億年前的&34;;第四次滅絕發生在2億年前的&34;;第五次大滅絕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就是6500萬年前的&34;。

歷史上這五次大滅絕的平均間隔時間約是9650萬年,最長的1.35億年,最短僅5000萬年。從這些大大小小的物種滅絕事件裡似乎都有一個規律,那就是每過9650萬年左右就會發生一次,而每次滅絕事件的罪魁禍首小行星撞地球佔大多數,為什麼會這樣呢?為什麼剛好有這樣的一個周期?

有科學家認為,咱們的太陽系是雙星系統,雙星系統是指由兩顆恆星組成,也就是說在太陽系的附近還有一個恆星在環繞,它被稱為伴星,因為它引力比較大,所以每次到達離太陽最近的地方就會帶來小行星,然後就會撞擊地球毀滅地球生物。其實這種還是挺可信的,因為這種宇宙中的各種天體實在是太多了,只是已人類目前的科技還沒能夠觀測出伴星在哪?

還有科學家認為,咱們太陽系是圍繞著銀河系中心轉動的,這個銀河系內有著太多的天體了,可能某一個地方很危險,所以太陽從那兒經過時就要遭受一次滅頂之災。當然太陽是顆恆星,炙熱而巨大,所以肯定是沒啥事了,遭殃的都是地球這些小天體。

這種說法好像都有道理,那麼如果科學家們的假設是對的,大家可能就會問了,如果真的是每隔9650萬年左右一次滅頂之災的話,下一次是什麼時候呢?其實這你就放心吧,因為至少需要千百萬年才會發生。

對此,您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地球生命不斷輪迴?每隔6500萬年刷新一次?下一次還有多久?
    地球在誕生46億年的時間裡面,孕育出了數不勝數的生命,當然人類也並不是唯一在地球上存在過的生物,根據科學家的研究來看,在地球上其實已經經過了5次的生物大滅絕,地球見證了整個生命的出現和逝去,同時也告訴了我們8個字:優勝劣汰,適者生存。
  • 地球真的難以擺脫每隔2600萬年一次的滅絕嗎?答案來自太陽
    然而現在有一個對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尤為緊迫的發現,地球上真的難以擺脫每隔2600萬年一次的滅絕嗎?數百萬年以來,太空中的大量物體撞擊地球,帶來了災難。尤卡坦半島水域遭遇到的撞擊,是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的罪魁禍首。然而這不是地球上的第一次大滅亡,也不會是最好一次!
  • 沉睡60萬年的惡魔即將甦醒?科學家:一旦爆發人類將遭滅頂之災
    可是誰會想到,在這美輪美奐的景色下面,蘊藏著一隻巨大的惡魔,一旦惡魔甦醒,人類將會面臨滅頂之災。實際上,黃石公園下面的地層非常薄,平均只有8公裡左右,在這層巖石的下面,蘊藏著數量巨大的巖漿。在我們的記載中,它第一次爆發是在210萬年前,噴射出了2500立方千米的火山灰,第二次是在130萬年前,噴射出了280立方千米的火山灰,最近的一次是63萬年前,噴射出了1000立方千米的火山灰。由此可見,黃石火山基本上每隔60多萬年就會爆發一次,每一次都是驚天動地。
  • 研究發現:每隔2700萬年,地球生物就會迎來一次大滅絕
    在近日的《歷史生物學》雜誌上,研究者發表了一項驚人的研究:每隔2700萬年前左右,陸地生物就會迎來一場大滅絕,而且這個研究周期,也與此前研究者發現的海洋生物大滅絕周期相符,那麼,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每隔2700萬年一場大滅絕?
  • 研究發現:每隔2700萬年,地球生物就會迎來一次大滅絕
    在近日的《歷史生物學》雜誌上,研究者發表了一項驚人的研究:每隔2700萬年前左右,陸地生物就會迎來一場大滅絕,而且這個研究周期,也與此前研究者發現的海洋生物大滅絕周期相符,那麼,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 當地球會面臨滅頂之災時人類的出路在哪裡?
    地球上曾遭遇過至少六次毀滅性的火山爆發,地球再來一場超級火山,只是一個時間問題。大地震甚至可以改變地球轉速,人類無法預知地球是否還會再發生一次類似1923年那樣的東京大地震。但如果再次發生,也將是人類的滅頂之災。由於地球不斷升溫,直接導致了地球上由風暴、洪水、乾旱等引起的各種天災也成倍增加。北冰洋冰塊正在大量融化,這些都將加速地球氣候變暖,使未來的人類在溫室效應的熱浪中漸漸「被熱死".
  • 霍金一直警告人類,要求離開地球,他到底發現了地球的什麼秘密?
    地球在宇宙中已經存在了大約46億年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裡人類只佔了很微小的一部分,可能我們平時會覺得人類就是地球的主宰,但事實上我,我們只是這漫長歲月中的匆匆過客,如果漫長的地球史實一座掛鐘的話,那人類歷史就是秒針一閃而過的那瞬間。
  • 地球每1500萬年「心跳」一次 - 現代快報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誌報導,地球也有心跳,來自夏威夷和冰島的證據暗示地球核心每隔1500萬年左右會向地表發送一次同步的巖漿脈衝。 如果此說法是正確的,這將徹底革新我們有關地球的看法。他們發現這種新地殼大約每1500萬年就加厚一次,表明此羽狀的巖漿流脈衝大約以同樣的頻率出現一次。  定期出現脈衝式的巖漿流並不是什麼新說法,但當這兩名科學家將他們的結果和夏威夷的類似脈衝比較時,他們發現這二個地方的羽狀巖漿流具有驚人的相關性。這表明夏威夷和冰島的羽狀巖漿流脈衝是同步的。
  • 人類滅絕10種可能:地球每500萬年毀滅一次
    人類滅絕10種可能:地球每500萬年毀滅一次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10年04月12日08:06   地球真的每500萬年毀滅一次嗎?
  • 澳大利亞最大的湖泊,每隔三年左右就「失蹤」一次,湖去哪了
    澳大利亞最大的湖泊,每隔三年左右就「失蹤」一次,湖去哪了 湖泊在生活中尤為常見,幾乎每個城市當中都有湖泊,就連有些沙漠中也有湖泊的存在,比如說敦煌月牙泉等等。
  • 第6次「地球末日」或正在發生?地球曾遭遇5次大滅絕,人類會怎樣
    地球會迎來「第6次」滅絕嗎?地球從誕生到現在已有46億年,生命存在了將近35億年,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生命一點點崛起,一點點佔據地球的每個角落。一旦有新生命出現就會有物種滅絕。但是它們並不同步,物種的滅絕速度遠超過新生命形成的速度。大範圍的物種滅絕就是這樣形成的。大滅絕的定義是:在「短期內」地球上會消失3/4的生物,而「短期」是不超過280萬年。
  • 恐怖,地球生命死亡周期:2600萬年滅絕一次
    2600萬年左右。那麼為什麼是2600萬年?具體而言,它們表現出周期性的大規模物種滅絕,其中包括的滅亡恐龍。卡內基研究所的全球生態學家肯·卡爾代拉也指出,生態學上的災難存在周期性,這似乎是無法避免的問題。
  • 77.3萬年前,地球磁場最後一次偏轉,下一次在什麼時候?
    根據科學家的分析,地磁場平均每20萬-30萬年會發生一次反轉,地磁南極和地磁北極互換位置。而上一次地磁反轉非常不同,因為在它以後至少75萬年的時間裡,都已經沒有再發生反轉了。最近的一項研究將這個數字精確到了77.3萬年,並且向我們展現了當時的一些細節。
  • 木星和金星每隔40.5萬年改變地球的運行軌道
    圖解:末次冰期最盛期地球的藝術想像圖幾十年來,地理學家一直嘗試去探尋由木星和金星每隔40.5萬年對地球運行軌道的部分變化而產生的變化原因。再加上40.5萬年周期對木星和金星的重力的影響,這些影響導致了地球的部分地區的接受太陽能的變化,這些太陽能的變化反過來影響地球的氣候。基於化石記錄,這些周期也對地球的生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很有可能對物種的進化有影響。
  • 2023年地球將會消失?
    預言曾經說,2023年地球將被一顆危險的小行星撞擊,人類將會遭遇滅頂之災。如果是以前,大家可能會嗤之以鼻、一笑而過,然而在2020年這一年,「澳大利亞火災」 「疫情已經遍布世界」等等!讓人不得不聯想到「霍金的預言」,我們地球的環境在人類的社會發展中正在悄然發生著一些不為人知的變化,未知的因素也隨之越來越多。
  • 伽馬射線或可毫無預警毀滅地球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8月3日報導,伽馬射線暴是宇宙最具威力的現象之一,它在1秒鐘內釋放的能量比太陽100億年中累計釋放的能量還要多,如果發生在地球附近,將為星球上的生命帶來滅頂之災。最近,YouTube上的一段視頻為我們解釋了伽馬射線暴現象,以及它毀滅地球的概率。
  • 每隔6500萬年,地球將迎來生物大滅絕,按周期算恰好輪到人類
    寒武紀大爆發一直是古生物學界的未解之謎,從那次事件之後,地球上的生物開始變得越來越多樣。恐龍之所以能夠在地球上存在長達一億多年,是因為它們遇到了較好的生存環境。對於人類來說也是如此,從四五百萬年前開始我們的祖先就適應了自然生存環境,直到如今我們的生存環境也沒有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 每3200萬年,太陽系穿過一次銀道面,地球生物大滅絕與這有關嗎?
    地球以每秒30公裡的速度繞著太陽運動,繞行一圈所需的時間為一年,其他行星則以不同的公轉速度繞著太陽轉。太陽除了被行星繞著旋轉之外,太陽本身其實也在運動。不過,太陽並不是環繞某個天體運動,而是繞著銀河系中心旋轉。雖然銀心中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但它的引力不足以主宰整個銀河系中的恆星運動,太陽與其他絕大部分恆星幾乎不受黑洞的影響。
  • 地球磁極翻轉可能性越來越大,人類遭遇哪些毀滅性打擊?
    磁場向北漂移,地球兩極每隔幾十萬年發生翻轉,所以,指南針會指向南而不是北方。但科學家稱,從地心角度來看,地球磁場變弱的速度雖然很快,但不會簡單地自行消亡。古老陶器的證據表明,地球兩極可能將要經歷另一個翻轉。英國地質調查局說,地球兩極的磁場每隔幾百萬年發生平均四五次逆轉,地球目前正處在逾期一個相似事件的階段。
  • 77萬年前,地球最後一次磁場逆轉歷時22000年,下一次何時發生?
    可能有人會問了,地球為什麼會有磁場呢?對於這個問題,科學家通過研究認為,可能跟地球內部的高溫液態環境有關。我們知道,地球有三個層次結構,分別是地殼,地幔和地核。除了地殼之外,地幔和地核基本都是處於液態流動狀態。正是這種高溫的內部流動環境產生了磁場,同時科學家在研究磁場的過程中,還發現了一個重大的秘密,那就是地球的磁場每隔幾十萬年就會發生一次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