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3萬年前,地球磁場最後一次偏轉,下一次在什麼時候?

2020-11-03 姿勢分子knowledge

對於地球生物來說,地磁場是一道至關重要的屏障,可以阻擋來自宇宙的各種高能輻射,尤其是來自於太陽的高能粒子傷害。

不過,地磁場似乎並沒有一成不變的打算,而是偶爾會發生反轉。根據科學家的分析,地磁場平均每20萬-30萬年會發生一次反轉,地磁南極和地磁北極互換位置。

而上一次地磁反轉非常不同,因為在它以後至少75萬年的時間裡,都已經沒有再發生反轉了。最近的一項研究將這個數字精確到了77.3萬年,並且向我們展現了當時的一些細節。

上一次地磁反轉名叫松山-布容地磁反轉,是以其發現者法國地球物理學家Bernard Brunhes和日本地球物理學家Motonori Matuyama的名字來命名的。自從這一次地磁反轉被發現以來,科學家們就一直試圖確定其發生的具體時間、持續時長、以及其中的細節。

最近,《地球與行星科學進展》雜誌上發表了一篇關於松山-布容地磁反轉的論文,主要作者Yuki Haneda是日本國立極地研究所的項目研究員,也是日本國立先進產業科學技術研究所的博士後研究員,他的最新研究成果讓我們對那一次地磁反轉有了新的認識。

在對這段時期進行研究的時候,Haneda主要參考的是當時留下來的熔巖流。那些熔巖在凝固時,可以記錄下地磁場的方向,這一點非常有趣。

(圖片說明:夏威夷基拉韋厄火山巖漿流過了一條路,它可以記錄地磁場的方向)

但另一方面,由於火山只是時不時地爆發一下,所以它們並不能很好地記錄下連續的古地磁變化。想要了解兩方面的信息,研究人員需要找到一個替代品,他們選擇了千葉綜合剖面

千葉綜合剖面是位於日本縣的一種沉積巖,保存了大量的花粉和各種微型、巨體化石。它所在的時代,恰好包含著上一次地磁反轉。最重要的是,它還包含著大量的火山灰化石。地球物理學家據此認為,這是松山-布容地磁反轉的完美記錄者。

(圖片說明:Haneda和同事收集千葉綜合剖面樣品)

通過對千葉綜合剖面樣本的分析,Haneda團隊取得了一些和以往其他團隊不同的結論。此前有研究認為,上一次地磁反轉花了幾千年的時間才完成,有的則認為只需要幾十年就可以迅速反轉,對於這個持續時長的數據,不同團隊因為研究的樣本所在區域不同而不同。而這一次來自於Haneda的樣本暗示我們,當時的地磁反轉用掉了大約20000年的時間,並且在長達10000年的時間裡導致了地球的一些不穩定現象。

不過,Haneda對自己的數據非常有信心:「我們的數據是松山-布容地磁反轉時期最詳細的古地磁記錄之一,為地磁反轉機制的研究提供了更深入的視角。」

(圖片說明:日本房總半島,是本次研究樣本的來源地)

他的信心是有理由的,在千葉綜合剖面的海洋微化石和花粉中,他們也找到了地磁反轉的線索。多個證據告訴我們:上一次地磁反轉就是出現在77.3萬年前。

接下來,他們希望深入研究地磁反轉對於地球的氣候會產生哪些影響,這也是科學家們一直探究的問題之一。根據目前的研究,我們獲得的信息相當有限,但是有些科學家還是提出了一些相關的推測。

2006年,在美國地球物理聯盟的秋季會議上,就有一個研究小組做了題為 "地球磁場能否影響氣候 "的報告。他們認為,在大家討論全球變暖的原因時,很少會提及地磁場以及地磁場和氣候、生物之間關係的話題。

地磁場的變化對於地球生物來說,有著非常巨大的影響。我們已經知道,許多地球生物都會季節性或者按照生理周期進行大規模的遷徙活動,比如鯨魚、鳥類、海龜等等,其中一些動物極有可能就是利用地磁場來進行導航的,這種現象叫做磁場感知。

這就非常令人好奇:當地磁場發生反轉的時候,這些動物又會如何遷徙呢?

要知道,地磁場反轉不是像很多人想像的那樣調轉方向就完成了的。實際上,在地磁場反轉期間,其強度會降低,並且有可能在赤道附近出現許多臨時磁極。而且,地磁場的磁極並不是直奔目標而去,而是會四處遊走,有時候甚至會原路返回。在經歷了一系列複雜的軌跡和漫長的歲月,才能完成一次地磁場反轉。

已經有研究表明,太陽風形成的電磁現象,就足以導致遷徙中的鯨魚方向錯亂,甚至遊到沙灘以至於擱淺,擱淺概率比正常情況下高4.3倍。因此,我們有理由認為,地磁場的反轉會給這些動物帶來一定的困擾。

不僅僅是這些動物,其他生物可能也會受到嚴重的影響。地磁場在反轉過程中會變弱,這對於抵禦太陽和宇宙輻射來說不是一個好消息。如果更多的輻射來到地表,可能會有很多動物受到傷害,但這一個研究仍有待於科學家的確認。

不過我們也要注意到:儘管可能出現這些情況,但歷史上這麼多次地磁場反轉似乎也並沒有讓地球生物遭受滅頂之災。但對於人類來說,我們不是滿足於沒有滅絕就夠了,而是希望沒有任何人受到地磁場反轉的傷害。我們還沒有經歷過任何一次地磁場反轉,因此只能通過對以往事件的分析,來未雨綢繆。

另外,我們可以想像到的是,地磁場減弱帶來的對太陽輻射抵抗力的下降,至少會給人類的電子設備和太空飛行器帶來巨大的影響。比如1859年的卡林頓太空天氣事件,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我們雖然生活在地球大氣層的保護之內,但是目前來說還很難擺脫宇宙、太陽甚至是地球本身帶來的氣候影響。我們不知道這些氣候及其變化會給人類帶來哪些影響,是否會給我們帶來傷害。但是未雨綢繆總是沒錯的,否則一旦真的有危險的情況發生,我們將會束手無策。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科學家們也一直在密切關注著地磁場的變化,它似乎的確有變化的趨勢。我們真的生活在新一輪地磁反轉的周期內嗎?不知道,我們只知道,科學家需要更多深入的研究,確保我們不會在反轉過程中,受到任何的傷害。

相關焦點

  • 77萬年前,地球最後一次磁場逆轉歷時22000年,下一次何時發生?
    正是這種高溫的內部流動環境產生了磁場,同時科學家在研究磁場的過程中,還發現了一個重大的秘密,那就是地球的磁場每隔幾十萬年就會發生一次逆轉。過去人們一直以為,地球的磁場是非常穩定的,不會發生什麼變化。可是後來通過研究卻發現,地球的磁場其實無時無刻不再發生著變化。尤其是出現的磁場大逆轉,磁北極與磁南極顛倒過來,絕對是一件大事件。
  • 證據確鑿:地球磁場確實不停反轉反轉!最近一次僅77萬年前
    據外媒報導,地球的磁場通常每隔20萬到30萬年轉換一次。然而隨著最後一次磁極倒轉發生在約77.3萬年前,這顆行星已經穩定的時間為這一數值的兩倍多。日本的一組研究人員現在對導致這一轉變的地球物理事件以及此後地球的反應有了更好的了解。
  • 地球磁場不停反轉反轉,證據確鑿!最近一次僅77萬年前
    據外媒報導,地球的磁場通常每隔20萬到30萬年轉換一次。
  • 研究人員公布迄今最詳細完整的地球最後一次地磁逆轉記錄
    據外媒報導,地球的磁場通常每隔20萬到30萬年轉換一次。然而隨著最後一次磁極倒轉發生在約77.3萬年前,這顆行星已經穩定的時間為這一數值的兩倍多。
  • 1月16日 人類發現南磁極 地球磁極20萬年倒轉一次
    地球磁極20萬年倒轉一次 地球的磁極倒轉現象大約每20萬年會發生一次,屆時南磁極將變成北磁極,而北磁極變成南磁極。在正常情況下,一次地磁倒轉過程的發生需要4000~5000年才可完成,如果目前科學界關於地核模型的理論正確,這應當是最快的速度了。
  • 什麼是超級月亮?下一次又是什麼時候?
    INKBOTTLE當滿月或新月發生在月球最接近地球的近地點時,通常被稱為超級月亮。5月7日晚,我們將迎來可稱得上是「超級月亮」的「大月亮」。如果天氣清朗,我們將看到一輪圓滿的大月亮,掛在夜空散發著皎皎清輝。而這也將是今年最後一次「超級月亮」。
  • 地球磁極開始偏轉會帶來哪些災難?
    地球磁場保護我們的地球免受強烈的太陽風的影響。這個磁場延伸到數千公裡的太空,它的磁性將影響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從全球通訊到電網系統。歷史上,地球北極和南極的磁極大約每200,000或300,000年顛倒一次。
  • 日本科學家們發現了773000年前地球的最後一次磁極逆轉
    地球最後一次磁極倒轉的時間定了!快來看看日本科學家的新發現! 日本科學家發現了773000年前最後一次地球磁極倒轉的詳細記錄。其實每隔20萬到30萬年,地球的磁極就會發生倒轉,其中北極變成了南極,南極變成北極;這種巨變的過程是發生於無形之中的。
  • 地球生命不斷輪迴?每隔6500萬年刷新一次?下一次還有多久?
    當然地球上這些生物的大滅絕也是有一定的規律性的,科學家發現每隔6500萬年,地球上的生物將會滅絕,進行一次新的洗牌。那麼歷史上到底有哪5次生物大滅絕呢?下一次生物大滅絕距離我們還有多遠呢?恐龍在地球上的統治時間還是比較久的,大約有1億年左右,白堊紀侏羅紀,古近紀等多個時期,恐龍作為一個龐然大物,在地球上消失的原因目前最為主流的學生是彗星撞擊地球,讓地球上出現了生物滅絕最為嚴重的一次。而隨著恐龍在地球上消失不見,一些哺乳動物開始出現人類開始登上歷史的舞臺,統治整個地球。
  • 網友問:地球磁場怎麼形成的,宇宙中的其他星球有磁場嗎?
    關於地球磁場的形成機制,目前還是地球物理學的難題之一;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都有磁場,而太陽系中已知唯一存在磁場的衛星是木衛三,太陽本身也是存在磁場的。比較普遍的說法,是用磁的本質「電」來進行解釋,由於地心主要由鐵和鎳組成,在高溫高壓下,部分鐵和鎳的外層電子逃逸,形成自由電子和鐵鎳原子的離子體,在巨大壓力的作用下,電子向壓力低的地幔轉移,鐵鎳離子將聚集在地心處,然後根據電磁學理論,變化的電場產生磁場。
  • 最新研究指出地球磁場完成一次顛倒需7000年
    地球磁場顛倒是一種很少發生的現象,但一旦發生將會對人類產生災難性的影響。但是對於地球完成一次磁場翻轉究竟需要多長時間,確實科學家們一直爭論不休的問題,今天出版的一項研究指出,地磁場顛倒一次大約需要7000年。   在最晚近的78萬年裡,地球在間隔較長的時間段裡不規律地發生南北磁極對調的現象。
  • 下一次血月是什麼時候?就在今年七月
    但下一次血月是什麼時候?昨天罕見的日食結合了三種不同的月球現象:超級月亮,藍月亮和血月。月食常被描述為「血月」,因為月亮在銅紅色的光線下被探尋的方式。然而,諾丁漢特倫特大學(Nottingham Trent University)的天文學專家丹尼爾·布朗(Daniel Brown)博士說,這個詞有點「誤導」。
  • 地磁場為何會倒轉?下一次倒轉何時來?看詳細分析
    下一次地磁倒轉什麼時候來  新聞背景  近日,海峽兩岸科學家聯手在著名學術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刊》上發表了一篇論文,通過研究貴州三星洞內的石筍,他們發現地磁的南、北極可快速倒轉,可能只需要一百多年。這可能會對地球生物圈、衛星通訊設備等造成影響。
  • 地球磁場正在發生快速變化,地磁翻轉事件將會重現?
    對於地球生命來說,地球磁場的作用至關重要。在地球的地核當中,熔融狀態的金屬物質隨著地球自轉而不斷流動,產生了電流反應,進而形成了地球磁場。地球磁場保護了地球大氣層的穩定,同時幫助地球生命抵禦致命的宇宙射線,可以說,沒有地球磁場,生命就不會誕生。
  • 地球磁場正在發生快速變化,地磁翻轉事件將會重現?
    按照現在最新的測量數據,地磁北極的坐標為北緯79.3° ,西經71.5°。從20世紀初的時候,地球磁場北極就一直在向北移動,而且已經跨過了本初子午線。利用最新的人工智慧技術,人類已經可以模擬出地球磁場在近10萬年來的變化速度,發現20世紀至今地磁方向變化的速度越來越快了。這會不會造成地磁發生再次偏轉的現象呢?
  • 70多萬年前,地球磁場南北極曾發生逆轉,逆轉速度慢得出奇
    這個可能對於很多人來說,磁場看似與我們沒什麼大的關係。像空氣,我們直接呼吸;水資源,我們直接飲用;溫度,我們冷暖自知。磁場,我們看不見、摸不著。磁場,對我們來說很重要其實,磁場,對於地球的生命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正如前文所說的,在宇宙中存在大量的高能粒子,例如來著太陽的高能粒子。
  • 地球磁極在快速移動,會對地球本身和上面的生物產生什麼影響?
    早在2011年的時候,NASA官網曾經發布過這樣的一篇文章:「Pole Reversal Happens All The (Geologic) Time」,意思是地球磁場的偏轉,是在任何時間都在發生的現象。問題中所列的關於「地球磁極開始翻轉,人類末日來臨」的說法,其出處應該是在一個質疑一切科學理論的UFO網站裡,其內容也幾乎是東拼西湊得來的,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呀。
  • 什麼是地球磁場?
    科學家們在對地磁場的研究中發現,地磁場是變化的,不僅強度不恆定,而且磁極也在發生變化,每隔一段時間就要發生一次磁極倒轉現象。早在二十世紀初,法國科學家布律內就發現,70萬年前地磁場曾發生過倒轉。1928年,日本科學家松山基範也得出了同樣的研究結果。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隨著古地磁研究的迅速發展,人們獲得了越來越多的地磁場倒轉證據。
  • 地球磁場倒轉頻繁,如果磁場消失?會發生什麼?地球會變成什麼樣
    地球磁場就像看不見的義大利麵條一樣圍繞在地球表面。磁場可以保護地球免受太陽粒子的影響,同時也為全球導航系統提供了基礎,它在地球生命的進化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如果地球磁場消失了會發生什麼呢?研究表明,地球磁場反轉時刻可能降低磁場防護功能的90%,因此會有很多不可預測的事件發生。幸運的是,完全逆轉的現象很不常見,並且地球磁場倒轉速度普遍較慢,可以延續數千年。地球最後一次完全磁性倒轉發生在大約78萬年前。
  • 每隔9650萬年左右,地球將會遭遇一次滅頂之災
    隨著人類科技的飛速發展,在這個地球上已經沒有什麼物種能超越人類的智慧了,但人類卻不是地球上的第一批生物。在人類之前,地球上已經有很多的物種,只是它們沒有進化出高等文明,或者是在史前存在過智慧生物,到目前為止早已不復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