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不是一顆單星?還有一顆名叫「復仇女神」的伴星已經離去?
太陽系中,我們的地球是四個巖質行星之一,另外四個是氣態行星,恆星只有太陽一個,我們太陽系是一個單星系統。不過,有科學家曾提出觀點認為,太陽有一個伴星,可能是一顆距離較為遙遠且亮度非常低的紅矮星,科學家們將這個可能存在的星球命名為「復仇女神星」。不過科學家們並沒有看到過這顆星球,甚至後來這顆星球的存在都被否定了。
科學家在研究地球生物的時候,發現地球的物種滅絕非常有規律,大約2700萬年左右就會有一次滅絕,會減少物種的百分之十左右。同時,科學家在對宇宙中的許多大星雲中觀測新生恆星的時候發現這些恆星幾乎都有伴星存在。基於這兩種發現,有科學家得出結論,他們認為太陽也有一個伴星,並且環繞太陽一周的時間為2600年左右,這也正是地球物質滅絕的原因。
當這顆伴星圍繞太陽運動,在遭遇奧爾特雲時,使得許多的彗星、小行星等天體往地球襲擊而來,增加了地球被撞擊的機率,導致出現物質滅絕的情況。此外,根據克卜勒定律的計算,這個伴星的位置大概距離太陽有1.4光年遠,這樣的距離對於大多數擁有伴星的恆星來說,都算是非常近的距離,而奧爾特雲也剛好位於太陽的1光年距離之外。不過也有科學家對此才行做出了反駁。
他們認為,正是因為規律的生物大滅絕才正好證明了這顆伴星並不存在,因為長期和別的恆星產生作用,很容會導致這顆可能存在的伴星軌道偏移,甚至飛出太陽系,因為最近的一個恆星離太陽只有4光年,如果這個伴星的橢圓軌道遇到它,極大可能被其影響,那麼因為這顆伴星帶來的滅絕事件早就該消失了。但是物種大滅絕還是存在。
另外,科學家們用了許多的辦法都沒有觀測到任何蛛絲馬跡,更加證明了伴星不存在,而NASA表示,我們所在的太陽系並不是一個雙星系統,如果有一顆伴生恆星,應該早已經被眾多的望遠鏡發現了。或許在太陽誕生之初確實有這樣一個伴生星球,不過她可能早已因為各種原因脫離了太陽引力,進入了銀河系的其他位置,接近50億年的時間,太陽都饒了銀河系十幾二十圈了,那顆伴星早就不知道去了哪裡了。
大家對於這件事情有什麼看法呢?歡迎你們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你們的觀點和小編一起參與討論吧!
(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