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還有一顆伴星,被稱作「復仇女神」,它一出現便會引發災難

2020-12-05 奇點使者

在希臘神話中,有一個叫做厄裡倪厄斯的復仇女神。她的主要任務,就是對人間犯下嚴重罪行的人類進行懲罰,無論罪人逃到哪裡,復仇女神都會如影隨形的跟著他,並且進行非常可怕的懲罰,在希臘神話中,復仇女神與罪惡同在。

雖然這個故事看來,不過是一個傳說。但是,在太陽系中,科學家卻將一顆尚未被發現的天體稱作了「復仇女神」星,這顆星被當做太陽的伴星,經過大量的研究,科學家推測,當「復仇女神星」靠近的時候,太陽系也會陷入到巨大的危機之中。

眾所周知,在人類出現之前,地球上曾經至少發生過多次的物種大滅絕,經過測算,科學家認為,大概每隔6000萬年左右,地球就會迎來一次災難。那麼,為何地球的周期性災難如此「準時」?有科學家經過研究後認為,這或許與太陽的伴星有關。曾經有科學家經過推測,認為太陽系本應該是一個雙星系統,這表明在太陽系看不到的角落中,可能還存在著一顆恆星。目前推測的結果是,「復仇女神」星是一顆紅矮星,或者是一顆褐矮星。

那麼,這顆「復仇女神」星位於哪裡呢?通過計算機建模分析,科學家認為,它應該在與太陽相互公轉的軌道上,大約每隔2600萬年,它就會靠近一次太陽,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它會每隔2600萬年,抵達一次近日點。

在它與太陽的作用下,引力會增大,這個時候很多彗星和小行星,都會在「復仇女神」星的作用下,快速的飛入到太陽系內部,雖然有木星幫助攔截了第一波,月球幫忙攔截了第二波,可是因為數量太多,仍然有一些會撞擊地球,這就導致地球會周期性爆發大規模的嚴重自然災害,火山爆發、地震等接踵而至,物種也會大規模的從地球上消失。

「復仇女神星」來自於哪裡?目前科學家普遍存在2種觀點:第一種,它與太陽一樣,從星雲中誕生,太陽系從一開始就是雙星系統,只不過因為它太小了,所以我們一直沒有察覺到;第二種,它可能來自於其它星系,在途徑太陽系的時候,被太陽的引力捕獲,成為太陽系的一員,因為人類的科技還不夠發達,所以,我們沒有觀測到。在過去的幾十年時間裡,科學家曾經多次嘗試去尋找它的下落,可是卻始終都沒有答案。

此前,因為天王星和海王星的運轉軌道存在異常,科學家推測太陽系邊緣還存在著一顆行星,後來發現了冥王星,不過,冥王星的質量卻不足以解釋這些奇怪的現象。近年來,關於神秘的「復仇女神星」和X行星等多次被提及,越來越多的科學家相信,在太陽系邊緣,至少還存在著2-3顆未知的天體,如果未來它們逐一被發現,人類對於太陽系的認知,或許也會被徹底改寫。

相關焦點

  • 太陽不是一顆單星?還有一顆名叫「復仇女神」的伴星已經離去?
    太陽不是一顆單星?還有一顆名叫「復仇女神」的伴星已經離去?太陽系中,我們的地球是四個巖質行星之一,另外四個是氣態行星,恆星只有太陽一個,我們太陽系是一個單星系統。不過,有科學家曾提出觀點認為,太陽有一個伴星,可能是一顆距離較為遙遠且亮度非常低的紅矮星,科學家們將這個可能存在的星球命名為「復仇女神星」。不過科學家們並沒有看到過這顆星球,甚至後來這顆星球的存在都被否定了。科學家在研究地球生物的時候,發現地球的物種滅絕非常有規律,大約2700萬年左右就會有一次滅絕,會減少物種的百分之十左右。
  • 太陽伴星「復仇女神星」,每隔6000萬年就會帶來一場災難?
    太陽被認為是整個太陽系中唯一的一顆恆星,並且是整個星系的中心,然而最新研究表明,太陽或許存在一顆特殊的伴星。 這聽起來十分不可思議,因為在人們的普遍認知裡,無論是根據探測器傳回的數據和照片,還是科學理論得出的結果,甚至人們通過肉眼觀測,整個星系也只有這一顆恆星。
  • 2600萬年一次的大滅絕,是偶然的巧合,還是有一顆太陽伴星在作怪
    一顆小行星會每2600萬年襲擊地球一次,這是可能的嗎?一顆小行星在接近太陽的地方撞擊地球的機率只有十億分之一左右。這類事件所發生時間也應該是隨機間隔的,而不是每2600萬年精確地發生一次。是什麼能讓這類事件的發生達到這樣的規律?這很可笑,但是物理學家有一句諷刺的話:「如果它發生了,那麼它一定是可能的。」
  • 太陽還有個「孿生姐妹」?會不會就是傳說中的「復仇女神」?
    因此我們有理由懷疑,在遙遠的過去,是不是太陽還有個「孿生姐妹」?事實上,科學家們也提過不少像這樣的假設,其中最有名的應該是「復仇女神假說」了。該假說認為,太陽擁有一顆被稱為「復仇女神」的伴星,傳說這顆恆星大約每
  • 復仇女神「涅墨西斯」2600年的詛咒會應驗嗎
    這件事的起因是一個叫查德.穆勒的美國物理學家,在1984年異想天開的提出太陽有一個伴星的假設,並且把這個伴星命名為「涅墨西斯」星,這個「涅墨西斯」是希臘神話裡的復仇女神,因此人們就把這顆想像中的星叫「復仇女神星」。
  • 復仇女神星真的存在?科學家認為太陽也有伴星,曾經導致生物滅絕
    有人把原因歸結到了宇宙天體上,在看到宇宙中的雙星系統後,提出觀點認為:我們的太陽還有一顆伴星,公轉周期約為2600萬年。每次運行到這個位置的時候,它的引力就會擾動太陽系,導致小行星撞擊地球、滅絕生物。他們還給這顆恆星起了個神秘的名字——復仇女神。的確,經過大量的天文觀測,天文學家們發現宇宙中的雙星系統確實非常普遍。
  • 復仇女神星真的存在嗎?為什麼它的存在會導致太陽系災難?
    太陽有一顆伴星的說法由來已久,從X行星搜索到第十大行星,再到後來的第九大行星,最後變成太陽系伴星,這個過程估計大部分朋友都看得一臉懵逼吧,因為這個順序是亂的,而且混亂不堪,但下文嘗試整理一下,讓大家有個簡單的認識!
  • 研究者:太陽的邪惡伴星,生物滅絕的元兇,歸來後或將滅絕人類
    為什麼會這麼認為呢?原因就在於「生命的搖籃」地球對生命並不總是友好的。地球上會經常發生生物大滅絕的災難。例如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大約10公裡的彗星撞擊了地球。統治地球長達1.6億年之久的恐龍在這次災難中滅絕了。 彗星撞擊地球造成地球上的生命物種滅絕僅僅是一次偶然事件嗎?這可不一定。有古生物學家研究地球物種滅絕的事件時發現了一件十分不可思議的事情。
  • 地球生物大滅絕,或與太陽伴星有關
    1984年,美國物理學家穆勒和他的同事,共同提出了太陽存在著一顆伴星的假說,不久之後,另外的兩位天體物理學者維特密利和傑克遜,也獨立地提出了完全相同的假說。科學家們大膽推測,無論太陽是雙星系統還是伴星系統,另一顆星將是一個軌道周期極長、比太陽質量稍小的特殊天體,科學家用希臘神話中的復仇女神的名字給這顆伴星,命名為「復仇星」。
  • 太陽伴星之謎
    在天文學上,一般把圍繞一個公共重心互相作環繞運動的兩顆恆星稱為物理雙星;把看起來靠得很近,實際上相距很遠、互為獨立(不作互相繞轉運動)的兩顆恆星稱為光學雙星.光學雙星沒有什麼研究意義.物理雙星是唯一能直接求得質量的恆星,是恆星世界中很普遍的現象.一般認為,雙星和聚星(3~10多顆恆星組成的恆星系統)佔恆星總數的一半多.太陽作為一顆較典型的恆星,它是否也有自己的伴侶——伴星呢
  • 涅墨西斯的天譴:地球物種的滅絕與神秘的復仇女神星
    對此,1984年,美國天文物理學家穆勒提出了一個假說:假說認為,我們所熟知的太陽系中的唯一顆恆星太陽其實並不是孤立的存在,在太陽系中還存在著一顆與它遙相呼應的伴星。這顆伴星與太陽有所不同,它並不像太陽一樣無償的奉獻自己的光和熱以滋養地球上的萬物,它更像是一名殺手,一顆以橢圓形軌道行走在江湖的紅矮星,這顆紅矮星會周期性的從太陽系出發進入宇宙深處,每隔2600萬年就周期性的返回一次。當它再次光顧太陽系時,引力裹挾的來自冥王星軌道之外的彗星雲,會使大量的流星如雨點般的飛向地球,從而造成地球氣候的改變及生物的毀滅。
  • 地球曾經發生5次規律性生物大滅絕,或與太陽伴星復仇星有關
    但另一種更具說服力的觀點,或者能夠解釋是什麼造成恐龍滅絕的,那就是太陽雙星假說。我們現在看到的太陽系,只有一個太陽。但科學家在監測銀河系的時候發現,在銀河系中,絕大多數的恆星都是雙星系統或者伴星系統,如果太陽這個恆星不是例外的話,也應當是一個雙星系統或者伴星系統。
  • 太陽伴星涅墨西斯星之謎
    1984年,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物理學教授理察穆勒提出了一個假設,太陽很有可能存在一個伴生的兄弟姐妹,太陽的伴星以希臘復仇與毀滅女神的名字命名為涅墨西斯星(Nemesis),也稱黑暗伴星。他提出這顆恆星很可能成為這些周期性大規模物種滅絕的原因。這一假想引起了科學家認真熱烈的討論。
  • 太陽系外潛伏黑色天體 「復仇女神」預言或存在
    據外報導,早在1999年,馬特斯和同事丹尼爾-懷特米爾就曾提出,太陽可能有一個隱藏的伴星,它將奧爾特雲中的冰質天體不斷地拋向太陽系內。奧爾特雲是太陽系邊緣的一個球狀雲團,裡面充滿了彗星。近期,馬特斯和懷特米爾又對1898年以來的彗星觀測數據重新進行分析,證實了他們最初的理論:從地球的角度能夠看到的彗星,大約有20%都是來自一顆遙遠的黑色行星。
  • 伴星2600萬年回一次,如今沒人知道它在哪
    ,每隔2600萬年就會對太陽系邊緣的小天體產生引力攝動,從而引發它們大舉進入太陽系內,對各大行星造成撞擊。那麼問題來了,如果復仇之星存在的話,為什麼人類對太陽進行觀測一百多年,始終沒有發現它呢?這個問題同樣有幾種解釋,一種觀點認為這顆伴星並非恆星,而是一顆質量要比太陽小許多的褐矮星,它所發出的光芒自然不及太陽,因此它跟隨著太陽轉的時候被掩蓋了。
  • 種種跡象表明,太陽還有個伴星,如果它歸來,人類將不會好過
    漸漸地天文學界出現了「太陽擁有一顆伴星」的說法,然而從實際的觀測情況來看,並未發現太陽的伴星,這是為什麼呢?堅信太陽存在伴星的人認為太陽伴星的亮度遠比太陽小,而且它比較靠近太陽,即使它自身能夠散發出光芒也基本被太陽的光芒給掩蓋住了,因此人類很難發現它。
  • 太陽曾存在「伴星」,這是真的嗎?科學家:它終究會回到太陽系
    而其中就有這樣的觀點,那就是我們的太陽系很有可能是一個雙星系統,這也就是說我們除了太陽之外,還有一顆太陽的伴星。 而我們的科學家也在不斷地尋找著這一顆伴星,而之所以科學家仍然在堅持,是因為他們所研究的太陽系邊緣的奧爾特星雲,如果只有太陽是無法解釋的,但是如果加多一個太陽伴星,那麼這個奧爾特星雲的存在就是相當的合理了。
  •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太陽或存在「伴星」,只是無人知道它在哪
    實際上科學家們一開始對太陽系進行研究的時候也提出過一個猜想,太陽是否曾經還有一個「伴侶」呢?這個問題最早出現在17世紀初,當時有天文學家通過觀測太陽系邊緣的天體運行軌跡,發現它們的軌跡與內部天體的軌跡不太相同。直到1986年,科學家們才第一次提出「太陽周圍可能存在伴星」的說法,並開始尋找太陽的伴星。直到如今科學家們也還未找到太陽伴星,這再次引起了疑問,太陽伴星真的存在嗎?
  •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太陽曾存在「伴星」,它終究會回到太陽系
    有觀點認為,太陽系極可能是一個雙星系統,因為自從1610年土星被發現後,太陽系外圍的多顆天體都存在著軌道異常的情況,從1986年開始,天文學家們就一直在尋找神秘的太陽伴星,那麼,它真的存在嗎?它又在哪裡呢?
  • 最新證據表明,太陽的伴星還會回歸
    眾所周知,在我們的太陽系中只有太陽這一顆恆星,所以太陽是單恆星系統。然而前段時間一項最新的發現認為,太陽系在誕生之初很有可能是一個雙星系統。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麼太陽的另外一顆伴星又在哪裡呢?宇宙有了新發現本該是一件開心的事情,但是伴隨著土星的發現,科學家們也開始逐漸發掘太陽系的外圍存在許多常理無法解釋的現象,一些星球的軌道出現了異常的情況。所以從1986年開始,一些科學家就篤信太陽系是雙星系統,並且開始了漫長的尋星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