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滬昆鐵路六個雞火車站,工作人員送上「平安回家、雞年大吉」的祝福。經新華社、央視新聞、人民日報等多家知名媒體報導後,在網絡上引起熱烈反響。當日相關微博累計評論上萬條,網友們紛紛稱之為今年最應景車站。
據了解,六個雞站位於凱裡市六個雞村。相關資料顯示,該地名是在過去交通不便時產生的。當時,這條道路並無特殊地標,當地人就以有人養了六隻雞為名取了這個村名,慢慢地沿用下來。
2017年1月12日,在貴州凱裡境內滬昆鐵路六個雞火車站,站長汪祁斌(左一),職工甘功靈(左二)
知道真相的微報君要笑哭了,這名字起得是如此隨意,但卻因為今年是雞年火爆網絡,這實在是讓人看醉了。趁此機會,微報君決定盤點一下貴州那些帶「雞」的地名。雞年裡,我們一起走一遭!
我們都有一個名——雞場
新華網曾報導,在中國西南部分地區,有各村寨輪流辦場、老百姓輪流趕場的習俗。民間習慣用12生肖對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的場墟進行命名,如把某天前往甲地趕場稱之為趕牛場,而把幾天後前往乙地趕場稱之為趕馬場等。久而久之,老百姓就把這些場名變成了地名,如把甲地稱為牛場、乙地稱為馬場。因此,西南便有很多叫「雞場」、「雞街」的地方。
微報君就此在網上進行搜索,找到7個帶有「雞場」的鄉鎮地名:安順市西秀區雞場布依族苗族鄉、普定縣雞場坡鄉(2016年改為雞場坡鎮)、六盤水市盤縣雞場坪彝族鄉、水城縣雞場鎮、畢節市大方縣雞場鄉(現已併入黃泥塘鎮)、織金縣雞場苗族彝族布依族鄉、黔西南州晴隆縣雞場鎮。
厲害了,凱裡「六個雞」成網紅以雞命名,貴州還有好多雞!
西秀區雞場鄉民族小學。圖片源自網絡
另外,有部分原名雞場的鄉鎮如今已經更名。如都勻市基場水族鄉,在併入歸蘭水族鄉之前,其鄉政府駐地基場村,在都勻營山坡南麓。古代在基場村西南2公裡山半設集市,昔以「酉」日趕場,因名雞場。其後集市移今地,取諧音易基場。和都勻基場鄉同屬黔南州的獨山縣基長鎮,也曾起名雞場,後改成了現在的名字。
當然,也不是所有原名雞場的鄉鎮都跟輪流趕場有關,如畢節小吉場鎮。該鎮原名雞場,系彝語譯音,意為銅廠。明洪武時屯軍,稱雞場堡。清同治年間更名小雞場。1932年更為今名。
貴州著名景區曾經也有「雞」地名
除了鄉鎮,貴州部分景區也曾帶有「雞」的地名,最著名的當屬西江千戶苗寨和織金洞。
西江千戶苗寨
西江千戶苗寨。圖片源自網絡
西江千戶苗是目前中國最大的苗寨,也是全世界最大的苗寨。西江歷史悠久,漢朝時稱「雞江」,據悉是來源於苗語「仙祥」的音譯。清朝雍正建置後稱「雞講」,乾隆三年置雞講司。後在民國時期當地的紳士、寨老們覺得雞講這個名稱不夠優雅,同時又以白水河流過,因此改稱「西江」。
織金洞
織金洞原名打雞洞,是中國目前發現的一座規模宏偉、造型奇特的洞穴資源寶庫,被譽為「喀斯特地貌百科全書」,曾被列為「中國最美旅遊洞穴」之首。關於打雞洞的由來,民間有四種說法:逢年過節兒童打雞毽的洞;鬥雞的洞;尋找失落金雞的洞;殺雞送鬼敬神的洞。由來雖然不一致,但大家對更名都有統一的說法。
織金洞。圖片源自網絡
據織金縣政府有關資料介紹,1985年6月27日,中央書記處書記胡啟立在貴州省委書記朱厚澤的陪同下視察了打雞洞,他說:」打雞洞向外講不清楚,織金縣這個縣名就很好嘛!「洞方管理者認為,中央領導同志的建議非常好,旋即向省申請改名。同年7月9日,貴州省旅遊局以黔旅(1985)18號文件批覆,同意將打雞洞更名為織金洞。從此,織金洞的名稱逐漸響起來了,延用至今。
其他「雞」地名以村級地名為主
微報君搜索大量資料發現,貴州帶有「雞」的地名還真不少,其中以村級地名最多,山坡山谷也佔有一定比例。由於相關地名實在太多,為了方便閱讀,微報君選取了其中較有意思的地名分享給大家,這真的不是偷懶哦(認真臉)。
貴陽:南明雞爬坎、烏當菜雞坡、花溪大叫雞坡
遵義:雞公山、務川雞腦殼、鳳崗卜雞窩
安順:平壩雞貓洞、鎮寧雞腳寨、平壩雞毛洞
六盤水:水城雞皮寨、鐘山區公雞梁子、盤縣雞說話
雞鳴三省。徐渠攝
畢節:抱雞彎、大方歹雞村、七星關雞鳴三省村
銅仁:雞婆田、雞公洞、石阡小雞公村、大雞公村
黔南:都勻雞賈村、福泉下谷雞、龍裡雞爪寨
黔東南:施秉雞公七、雷山雞勇、榕江格嘎雞
黔西南:貞豐抱雞嶺、望謨打雞灣、興義對雞坪(記者劉榮文 來源:貴州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