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勃大發現總是叫人嘆為觀止

2020-04-26 三體引力波

哈勃30周年系列之一:為啥NASA一定要拍「哈勃雪恥照」?這架太空望遠鏡花掉多少銀子?

哈勃30周年系列之二:哈勃拍到的宇宙極限照什麼樣?


哈勃大發現總是叫人嘆為觀止

在地球人眼裡,宇宙無疑是浩瀚無垠、無遠弗屆,永遠充滿著神秘與未知。

幸好,我們擁有「宇宙巨眼」」,哈勃太空望遠鏡在這三十年間為人類窺探的宇宙奧妙,絕不僅僅是千萬張宇宙神圖、數百TB探測數據、千萬篇論文所能表述的。

每一次哈勃重大發現,只會更加激發人類的好奇心,探索欲,智慧力……


哈勃大發現總是叫人嘆為觀止

發現:太陽系內獨一無二的天體

2017年9月21日,通過哈勃太空望遠鏡持續觀測,一組德國天文學家宣布,在太陽系內發現一個獨一無二的奇異天體:由兩顆小行星構成的雙星系統,一邊互相繞行,演藝二人轉,一邊顯現彗星特徵,拖著長長的尾巴,散發著明亮的光暈……

哈勃大發現總是叫人嘆為觀止

▲這組照片是哈勃在2016年8~9月期間拍攝的。處於最接近太陽時的軌道。這個奇異天體被命名為小行星288P。來自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

根據觀測數據,288P是由兩顆質量、大小几乎相同的小行星組成,彼此環繞運行,相距大約100公裡。這種雙星系統大約形成在5000年前。

這在小行星帶是極其罕見的。

哈勃大發現總是叫人嘆為觀止

我們知道,小行星帶是由無法形成正常行星(比如地球)和矮行星(冥王星)的殘留物構成的,構成數量極為驚人:

直徑為2000米多達10億顆

直徑20公裡的也有10萬顆以上

直徑大於200公裡約有100顆

但它們都有一個共性:只在自己的地盤小行星帶裡晃悠,不會亂竄。

所以呢,像288p這種小行星,相互繞行構成雙星系統,大唱二人轉的現象,還是頭一次發現。

哈勃大發現總是叫人嘆為觀止

▲這是根據哈勃觀測數據,藝術構想出來的288P——這個雙星系統彼此繞行的軌道,標記為藍色橢圓。

更為奇異的是,小行星288P明顯具有彗星特性:拖著長長的尾巴,靠近太陽時,散發著明亮的光暈。

要知道,太陽系裡的彗星故鄉,可是都在遙遠的柯伊伯帶以及奧爾特雲,光行時間也得數個小時。

只有那些飛進火星軌道以內的彗星,在太陽光的強烈照射下,彗星體內凍結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才會升華,由固態變成氣態,這樣憑藉肉眼/天文望遠鏡,我們才能目睹彗星的風姿。

所以說,來自小行星帶的288P,卻具有彗星長長的尾巴,難道不是灰常奇異的天文現象?!關鍵問題來了,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說實話,目前天文學家還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需要深入跟蹤觀測,才可能找到答案。不過,畢竟這是一次獨一無二的天文大發現,該成果同期發布在全球頂級科學期刊《自然》上。讓我們期待新知新發現吧!


哈勃大發現總是叫人嘆為觀止

發現:最遙遠最古老最耀眼的天體

作為宇宙巨眼,哈勃既能發現家門口的新奇特,又能捕獲最遙遠的新玩意。

同樣是在2017年,同樣是在《自然》,12月7日刊發美國卡內基科學研究所天文學家的最新研究成果——透過哈勃太空望遠鏡發現了已知最遙遠、最古老一個超級類星體,年齡高達131.3億年。

要知道宇宙年齡也不過138.2億年,也就是說宇宙誕生僅僅6.9億後,這個類星體就有了。換句話說,如果將宇宙年齡比作100歲的話,那麼這個類星體足足有95歲。

所謂類星體,是人類已知最明亮、最遙遠、能量最大的一類天體。

看上去就好像是恆星,其實又不是恆星;觀測光譜好像是星雲,但又不是星雲;發出的無線電波就像星系,但又不是星系……類星體與宇宙微波背景輻射、脈衝星、星際有機分子一起,並稱為1960年代天文學四大發現!

哈勃大發現總是叫人嘆為觀止

最新發現的這個類星體,天文編號ULAS J1342+0928,距離我們131.3億光年。

對於這類極其遙遠的天體,測定具體位置,一般採用紅移來測量,由於宇宙加速膨脹,使得遙遠天體發出的光波被拉長了,光譜分析時看起來變紅現象。

在發現這個類星體之前,天文學家只發現一個紅移量>7的類星體,天文編號ULAS J1120+0641,距離我們130.4億光年,比宇宙年輕7.5億年。

相比之下,最新發現的類星體刷了年齡、距離的新紀錄。

①ULAS J1342+0928,距離我們131.3億光年,年齡131.3億年,比宇宙年輕6.9億年。

②ULAS J1120+0641,距離我們130.4億光年,年齡130.4億年,比宇宙年輕7.5億年。

不僅如此,美國天文學家可謂一舉兩得,研究團隊通過計算,得出結論——該類星體中心存在一個超級黑洞,質量大到足足有太陽質量的8億倍!

哈勃大發現總是叫人嘆為觀止

天文學家認為,在宇宙初期存在這樣一個超重黑洞,為人類已建立的【原生黑洞理論】提供了極其重要的信息。

順便說一下,足足有太陽質量8億倍的黑洞,其實並非是人類發現的最大黑洞。

看看人類已知最大黑洞質量部分排名吧,最大兩個黑洞分別是:

位於獵犬座的TON618,660億倍太陽質量

位於仙王座的S5 0014+81,400億倍太陽質量

看出來了吧,宇宙之大,無奇不有。就算再大,還有比你更大的。


哈勃大發現總是叫人嘆為觀止

發現:最遙遠的恆星

2018年4月,來自哈勃太空望遠鏡官網、自然雜誌子刊《天文學》、NASA等最新消息:天文學家通過哈勃太空望遠鏡發現——迄今為止已知最遙遠的恆星,距離我們地球93億光年!

要知道,以往天文學界觀測到的遙遠天體,基本都是古老的星系或者星系團,很難辨認出其中的單個恆星。但這次天文大發現改寫了歷史。目前已知最遙遠的星系是GN-z11,133.9億光年。

哈勃大發現總是叫人嘆為觀止

這顆最遙遠的恆星,位於一個旋渦星系(MACS J1149-2223)當中,根據光譜分析,它的亮度比太陽高100萬倍,屬於藍超巨星。表面溫度是太陽2倍多,11000~14000°C。

除了那些超新星爆發——已死亡的恆星之外,這顆恆星要比天文學家以往觀測到的任何恆星,至少遠100倍。

這顆最遙遠的恆星,有個通俗名字:伊卡洛斯(Icarus)。熟悉希臘神話的都知道,這是一個用蠟製成翅膀,飛近太陽最終融化、墜海的神話人物。

其實,它的正式天文編號為:MACS J1149 + 2223 Lensed Star 1——

MACS J1149 + 2223 是它所在的旋渦星系名稱;Lensed 代表天文學家利用引力透鏡效應發現了它;Star 1 寓意第一顆恆星。

哈勃大發現總是叫人嘆為觀止

引力透鏡效應(Gravitational Lensing)是目前天文學家觀測遙遠天體甚至是暗物質的最好方法。

簡單來說,就是光線在經過大質量天體時,因為引力效應而彎曲,形成星光偏折的現象,會像凸透鏡那樣,放大更遙遠的天體成像,使得遙遠、昏暗的天體變得清晰。通常情況下,這種透鏡效應可以將遙遠天體放大50倍,

而這次由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南卡羅萊納大學、西班牙坎塔布利亞物理研究所(Instituto de Física de Cantabria, Spain)組成的國際天文研究小組,

透過哈勃太空望遠鏡觀測,利用引力透鏡效應,不斷優化和提升透鏡效應,放大2000倍後,發現了這顆最遙遠恆星。

▲這段概念視頻,看起來更壯觀也更直觀。

正如這項研究參與者、明尼蘇達大學天文學家派屈克·凱利所說:「我們能夠看到的恆星,其實在整個可觀測宇宙中比例非常小,但這種自然奇觀讓我們看到了宇宙更大的體積。」


哈勃大發現總是叫人嘆為觀止

最新出爐的哈勃常數

我們知道,哈勃本人最大貢獻之一就是哈勃常數(即宇宙膨脹速率),而哈勃太空望遠鏡日常探測任務之一,就是測量哈勃常數,這是比之前測量造父變星距離更準確的測量值。

2018年,一組科學家根據最新哈勃常數測量結果顯示:宇宙膨脹速度比原先估算的更快!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星系間彼此遠離速度比此前計算的更快!

哈勃大發現總是叫人嘆為觀止

這組科學家是由2011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也是暗能量發現者之一的亞當·裡斯(Adam G Riess)所領導的宇宙學研究團隊,經過6年分析哈勃太空望遠鏡觀測數據後研究發現的。

在此之前,學術界普遍公認和採用的數值,即宇宙膨脹速率(天文學家用哈勃常數來表示),來自歐洲空間局發射的普朗克探測衛星,2015年測量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結果得出:哈勃常數為67.74 ± 0.46公裡/秒·百萬秒差距(67.74 ± 0.46 km/s/Mpc)。

這表示,相距3百萬光年的兩個星體,在以大約每秒67公裡的速度,彼此遠離。這一速度是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兩倍多!

哈勃大發現總是叫人嘆為觀止

如今,諾獎得主研究團隊最新研究成果顯示,哈勃常數要比這一數值高出9%!具體為:73.45 ± 1.66公裡/秒·百萬秒差距(73.45 ± 1.66 km/s/Mpc)。

還是拿兩個天體為例:距330萬光年的兩個天體,彼此遠離的速度高達每秒73公裡。這一速度比太陽神號探測器(迄今為止最快的人造飛行物)創造的飛行紀錄還要快!

導致這兩組數據差異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事實上,並不是哈勃太空望遠鏡比普朗克衛星探測得更精確,原因不在硬體,而按照諾獎得主亞當·裡斯的解釋——

哈勃大發現總是叫人嘆為觀止

第一:以前採用的哈勃常數是根據普朗克探測衛星,測量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得到的結果。

也就是說,透過來自宇宙誕生後38萬年的第一束光,經過漫長的138億光年後被人類測得的大爆炸餘波(宇宙背景輻射),由此估算出來的哈勃常數。這好像根據孩子每年長高的速度,來推算長大成人後的身高一樣,並不是很準確。而通過直接觀測遠距離星系之間的距離變化,由此測量宇宙空間的膨脹速率,則更為客觀、準確。

哈勃大發現總是叫人嘆為觀止

第二:哈勃常數增大,既可能是暗能量的加速膨脹作用,這比愛因斯坦宇宙常數的影響還大!也可能是暗物質與普通物質之間的作用力,比原先估計的還要強!只是目前人類對這兩種暗貨(暗物質、暗能量),知道得太少了。

根據最新觀測數據——2013年普朗克衛星給出的結果:暗能量佔68.3%,暗物質佔26.8%,普通物質只佔4.9%。這就是說,暗能量是暗物質的三倍多,是普通物質的15倍!講真,這兩種暗貨才是整個宇宙的主宰者!

哈勃大發現總是叫人嘆為觀止

順便說一下,宇宙加速膨脹,儘管是指整個宇宙空間的膨脹,不過別擔心,這一現象只顯現在宇宙大尺度上,比如遙遠星系之間彼此加速遠離,不會也不可能顯現在太陽系或者我們地球上,更別瞎想成——有朝一日會出現「手撕鬼子」的荒誕世界。

至於原因,其實很簡單,人類實在太渺小了。如果把整個宇宙看成一個正在吹脹的氣球,那麼我們所在的地球,就連一個原子都算不上,你我怎麼可能親眼目睹氣球被吹爆呢?

哈勃大發現總是叫人嘆為觀止

既然人類如此渺小,還有什麼必要仰望星空、探索宇宙呢?

當然必要也必須。除了滿足人類的好奇心,探索欲,擁有智慧力,科學構建理想國以外,還能夠擁有更大的收穫,這就是改寫自己狹窄的世界觀/宇宙觀。

正如著名宇宙學家尼爾·泰森所說——

宇宙視角讓我們變得謙遜、理性、自重。

宇宙視角告訴我們,地球是一顆星塵,但它是一顆珍貴的宇宙星塵,畢竟它是我們目前唯一的家園。

宇宙視角,讓我們在行星、恆星、星雲、星系的宇宙圖景中發現無可比擬的美,也頌揚著塑造它們的物理定律。

宇宙視角源自基礎知識,但又不僅僅是你所知道的知識。

宇宙視角不僅包含了我們與地球上所有生命的遺傳親緣關係,而且也珍視我們與在宇宙中任何尚未發現的生命之間的化學親緣關係,以及我們與宇宙本身的原子親緣關係。

宇宙視角讓我們的眼界能夠超越人類的眼前,讓我們有機會超越現實生活的引力場,去滿足最本源的好奇心。

宇宙視角來自科學的前沿,但不僅僅是科學家獨享的,屬於每一個地球人。


哈勃大發現總是叫人嘆為觀止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哈勃每次重大發現都叫人嘆為觀止?
    所以呢,像288p這種小行星,相互繞行構成雙星系統,大唱二人轉的現象,還是頭一次發現。不過,畢竟這是一次獨一無二的天文大發現,該成果同期發布在全球頂級科學期刊《自然》上。讓我們期待新知新發現吧!
  • 哈勃最新發現:令人嘆為觀止的螺旋星系
    哈勃太空望遠鏡在對銀河系附近約145個碟狀星系的中心區域進行掃描時,在距離我們約3000萬光年遠的獅子座中發現了螺旋星系「NGC 2903」。宇宙中很少有天體能像螺旋星系那樣具有標誌性的外貌特徵——這些引人注目的天體將若干天文奇觀融為一體,創造出了一幕幕著實讓人敬畏仰望的壯闊景觀。
  • 哈勃30周年:發現宇宙終極真相,哈勃望遠鏡是怎麼做到的?
    哈勃的光學結構:卡塞格林式反射系統,由兩個雙曲面反射鏡組成1980年初,正在展開設計的空間望遠鏡被命名為「哈勃」,這是紀念二十世紀初發現宇宙膨脹的偉大天文學家埃德溫·哈勃命名,而望遠鏡製造過程則遭遇預算暴增,進度落後,發射時間一推再推,不過最終在1990年4月24日由發現號太空梭在STS-31航次中將望遠鏡成功的送入了預定軌道
  • 嘆為觀止——哈勃眼中的多彩宇宙
    說明:這是哈勃望遠鏡拍攝的星系NGC4314的特寫鏡頭,照片顯示了一個有趣的細節——大量成團的新生恆星形成一個半徑為1000光年的圓圈,近距離圍繞著星系核心,這種現象在典型螺旋星系中並不常見。NGC4314屬於螺旋星系的雛形,一對旋臂看上去才剛剛形成,這個星系距離我們4000萬光年。
  • 哈勃望遠鏡的驚人發現
    哈勃望遠鏡的驚人發現哈勃望遠鏡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太空望遠鏡,我們藉由哈勃望遠鏡探索到了很多的天文奇觀和新的發現。那麼,其中都有那些驚人發現呢?蟹狀星雲超新星殘骸蟹狀星雲是超新星殘骸。氣體總質量約為太陽的十分之一,直徑六光年,現正以每秒一千公裡速度膨漲。
  • 哈勃望遠鏡——驚天大維修
    哈勃望遠鏡——驚天大維修 2010-10-14 15:19:00    作者:   來源:大眾網—齊魯晚報   哈勃望遠鏡——驚天大維修
  • 「哈勃」25年:10大最令人難以置信的科學發現
    「哈勃」的高解析度使得天文學家在24個近距星系中發現了超過800顆的造父變星。「哈勃」的這些測量幫助確定宇宙年齡為138億年。發射後不久,以其5倍於地面觀測的解析度,「哈勃」證實了此前的猜測。憑藉其測量黑洞周圍氣體和恆星速度的能力,「哈勃」也由此成為了「黑洞獵人」。它觀測到的結果令所有人都感到驚訝。超大質量黑洞的半徑與我們的太陽系相當,但它所只能直接影響極其靠近星系中心區域內的恆星和氣體。這表明星系及其中心的黑洞是一同生長的。「哈勃」也由此把超大質量黑洞從一種另類的天體變成了星系形成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哈勃三十年,揭示宇宙奇觀:哈勃望遠鏡十大發現
    文字稿如下1990年4月24日,哈勃望遠鏡搭乘著發現號太空梭升空,開啟了30年如一日的太空望遠鏡觀測生涯。誰能想到,它30年的辛勤工作,讓我們對宇宙的認知上升了好幾個臺階。在他到達30年工齡之際,我們列舉一下它的10大發現。
  • 哈勃望遠鏡發現克卜勒星下「雪」了
    NASA的哈勃太空望遠鏡發現了一顆熾熱的木星外行星,那裡覆蓋著二氧化鈦「雪」,這是防曬霜中的活性成分。哈勃望遠鏡觀測到的是這個被稱為「冷阱」的外行星上「積雪」過程的第一次探測。這顆名為克卜勒-13ab的巨型系外行星距離地球約1730光年,比木星大6倍。
  • 為什麼哈勃能看到100億光年外的星系,但卻看不清冥王星?
    於1990年飛上太空的哈勃太空望遠鏡已經繞著地球飛了將近30年。由於遠離地球大氣的幹擾,哈勃捕捉到了一系列令人嘆為觀止的宇宙景象,讓我們窺探到了深邃的宇宙。哈勃觀測到了宇宙「邊緣」的星系,那些遙遠星系發出的光到達地球時已經非常微弱,亮度只有人眼所能看到的100億分之一。
  • 哈勃發現羽狀螺旋星系
    在星系的中心部分,幾乎沒有恆星形成,主要是一個異常大且相對空曠的星系凸起,在那裡,所有的氣體很久以前就轉化成了恆星。    ngc2275被歸類為一個絮狀(或毛茸茸的)螺旋星系,位於6700萬光年之外的癌症星座。數百萬顆年輕明亮的藍色恆星在複雜的羽狀旋臂中閃耀,與黑暗的塵埃線交織在一起。這些熾熱的藍色恆星的複合體被認為觸發了附近氣體雲中的恆星形成。
  • 宇宙在膨脹,由哈勃「一錘定音」,為何前人的類似發現沒能如此?
    幾十年來,這個簡單的定理被稱作哈勃定律,以埃德溫·哈勃的名字命名。時至今日,將退行速度與視距關聯起來的常數則被稱作哈勃常數。但問題是,埃德溫·哈勃不是歷史上第一個發現該定理的人。儘管是他本人在1929年發表了一篇出色的論文,其中詳細列舉了紅移-距離關係和聯繫兩者的比例常數。
  • 辛勤"工作"15載 哈勃望遠鏡的10大發現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表示,天文學家使用地面望遠鏡搜尋在太陽系之外的行星,發現了上百個不同的天體。但是,天文學家仍需要一雙敏銳的眼睛——哈勃來首次完成對這太陽系之外的一顆行星大氣層化學構成的直接測量。哈勃望遠鏡在一顆木星般大小的行星的大氣中,發現了鈉、氫、碳以及氧元素。這個獨一無二的觀測結果證明,哈勃和其它望遠鏡可以從其它一些天體的大氣中進行化學構成的採樣工作。
  • 哈勃望遠鏡竟然發現了這些!
    哈勃望遠鏡竟然發現了這些!哈勃望遠鏡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太空望遠鏡,我們藉由哈勃望遠鏡探索到了很多天文奇觀和新的發現,下面就一起來看看重要發現都有哪些吧?人馬座恆星雲碰撞飛濺殘骸形成的渦流2009年7月中旬,澳大利亞業餘天文學家在自家後花園觀測發現木星南極附近出現一個暗色斑點。
  • 哈勃空間望遠鏡的重大發現
    有了這些強大功能的武裝,「哈勃」的驚人發現貫穿於整個天文學,改寫了教科書,催生出了超過7,000篇的科學論文,喚起了公眾對宇宙的好奇心。70億光年,而宇宙是它的兩倍大。即便在1993年光學系統修復之前,「哈勃」的早期觀測就發現了打破當時紀錄的紅移為1.5的星系,它所對應的距離超過了90億光年。這些星系看上去似乎較現在的更緊湊,因此所發出的光都集中到一個較小的領域中——得以讓「哈勃」能夠探測到它們。天文學家注意到了許多形狀怪異的「病態」星系。而正常星系中由恆星形成產生的亮點則清晰可見。
  • 從哈勃談起,當科學披上藝術的外衣
    眾所周知,NASA的科學家很多是P圖高手,P出的星空天體圖讓人嘆為觀止——太多人拿哈勃的圖片當手機壁紙了。所以當科學被藝術上色的時候,我們發現沉悶的科學原來如此繽紛多彩。這種科普的方式令人稱道,但是還有些沽名釣之徒繪製做些粗製濫造的插畫,越是具備審美素養的人越是會覺得辣眼睛,有些還會被不加審查地加以宣揚,真是令人厭惡。
  • 哈勃太空望遠鏡給出一種新解釋!
    雖說參宿四是一顆變星,亮度本來就存在周期性變化,但這一次的變化實在太令人嘆為觀止——亮度一度降至正常水平的三分之一以至於不少人想入非非,這是參宿四爆炸的前奏嗎? 只不過,參宿四亮度隨後又開始回升,到2020年4月恢復至正常水平,打消了吃瓜群眾觀賞宇宙大煙火的念想。
  • 哈勃太空望遠鏡給出一種新解釋
    雖說參宿四是一顆變星,亮度本來就存在周期性變化,但這一次的變化實在太令人嘆為觀止以至於不少人想入非非,這是參宿四爆炸的前奏嗎?只不過,參宿四亮度隨後又開始回升,到2020年4月恢復至正常水平,打消了吃瓜群眾觀賞宇宙大煙火的念想。
  • 哈勃望遠鏡能拍攝134億光年的星系,為什麼看不清冥王星?
    2020年1月,科學界公布了一個重大發現,藉助美國哈勃太空望遠鏡,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團隊發現了一個此前未被觀測到的星系群,科學家們將其命名為EGS77。這是迄今為止人類已知的最遙遠、最古老的星系群。哈勃具有如此強大的觀測力,依靠的是什麼?
  • 哈勃望遠鏡能拍攝134億光年的星系,為什麼看不清冥王星?
    2020年1月,科學界公布了一個重大發現,藉助美國哈勃太空望遠鏡,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團隊發現了一個此前未被觀測到的星系群,科學家們將其命名為EGS77。這是迄今為止人類已知的最遙遠、最古老的星系群。以仙女座星係為例,它距離我們約200萬光年,儘管距離很遠,但當我們使用高曝光度的相機,你會發現它比太陽或我們天空中的滿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