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小文
能量既不會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根據愛因斯坦提出的質能守恆方程式,能量之間是可以實現互相轉化的,就比如說太陽能屬於熱能,人們可以通過太陽能電池板將熱能轉變成電能並儲存起來。
然而,由於能量之間的轉化是存在消耗過程的,熱能不可能百分之一百地轉化成電能,因此,永動機這類的產物永遠只能是設想而無法在現實中實現。
人們常說的永動機,其實是指不需外界輸入能源、能量,又或者是僅有一個熱源的條件下就能夠不斷運動並且對外做功的機械。
首先,此類機械的存在就違反了能量守恆定律,因為物質不可能一直不消耗能量,其二,在沒有溫差的情況下,一個物質不可能可以不斷地從外界吸取熱量進行做工,此條件又違反了熱力學第二定律。
永動機是矛盾的,正如人類渴望達到光速一樣,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中,一個物體越是接近光速,它的質量就越大,所蘊含的能量就越大,而所有有質量的物體都不可能達到光速,即使是一粒灰塵也做不到,因為灰塵就算再輕也是有重量的。
但也有人感到疑惑,地球會不會就是人們一直在尋找的永動機呢?地球在圍繞太陽旋轉的同時,自身也在一刻不停地自轉著,那麼,地球轉動的動力源究竟來自哪裡?
關於地球的轉動,一種說法是宇宙大爆炸時所產生的能量,這些能量促使原始星雲開始緩慢地聚攏在一起,而在這個過程中,星體逐漸吸附周邊的塵埃,最終形成一個個球體形狀的星體,這一點也解釋了為何宇宙中大部分的星體都是球形的,因為星體在吸附塵埃的時候幾乎每個位置的受力點都一樣。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引力了,引力是宇宙中最常見的力之一,無論是恆星、隕石、行星、衛星之間都存在引力,而質量小的物體會圍繞質量大的物體旋轉,則是在引力的作用下形成的。
此外,地球的自轉還與自身的磁場以及內核有關,地球磁場的來源和內核中放射性物質有關,也正因為如此,地球的內核才會常年保持在6000度以上的高溫,但反射性物質即使半衰期再長也會有耗盡的一天,因此,地球是不可能永遠地轉動下去的,它也不可能成為永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