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雖然用起來十分方便,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方面,但是其結構卻是十分複雜的,那麼計算機的組成都有哪些方面呢?
什麼是程序
計算機是一種由電子元器件和線路組成的、可以用來解決問題的通用工具。但要把人們解決問題的創造性想法變為計算機的實際操作步驟,這其間要經過許多環節,其中最重要的環節就是把人的解題思想變成可由計算機執行的程序。
通常把要用計算機來處理的任務叫做計算任務,這個計算任務不只是數值計算,而是所有要用計算機來處理的任務的總稱。我們用程序來描述這些計算任務所要處理的對象和處理規則。處理對象實際上是指計算任務中要處理的信息,當前計算機中能處理的是這些信息的載體—一數據,例如數字、文字、聲音、圖形、圖像以及影視數據等等,處理規則一般是指對數據進行處理的動作和步驟。
程序是通過程序設計語言來實現的。在低級程序語言如機器語言、彙編語言中,程序是一組有序的指令序列及有關的數據;在高級程序語言中,程序通常是一組說明和語句。程序必須裝入計算機內部才能實際起作用。
計算機的軟體和程序是一回事嗎
我們經常提到「軟體」和「程序」這兩個詞,例如我獲得了個新「軟體」,我編的程序還要調試,某一繪圖軟體功能很強,某個繪圖程序在我的計算機上不能啟動,等等。這就涉及「軟體」和「程序」這兩個概念。
計算機軟體是計算機系統中程序和文檔的總稱。程序是對計算任務的處理對象和處理規則的描述,文檔是為了便於了解程序所需的說明性的資料,如設計說明書、用戶指南(使用手冊)等等。程序必須裝入計算機內才能工作,文檔一般是給人看的,不一定要裝入機器。
任何以計算機作為處理工具的任務都是計算任務,程序的處理對象是數據(如數字、文字、圖形、圖像、聲音等等)或信息(以數據作載體,具有確定的含義內容)。處理規則是用來處理數據或信息的動作和步驟,如算術運算、邏輯運算、關係運算、函數運算以及順序、判斷、循環等各種動作和步驟。程序是程序設計中最基本的概念,也是軟體中最基本的概念。程序是軟體的主要組成部分,又是軟體的研究對象,程序的質量決定了軟體的質量,程序裝入機器後的實際工作過程稱為程序的執行。衡量程序的質量,除對程序結構進行靜態考察外,還必須考察其執行過程。
軟體一詞來源於程序。到了20世紀60年代初期,人們逐漸認識到和程序有關的文檔的重要性,軟體一詞便出現了軟體是用戶與計算機硬體的接口界面。要使用計算機,就必須編製程序,必須有軟體。用戶主要是通過軟體與計算機打交道。
軟體按功能可分為系統軟體、支撐軟體、應用軟體三類,它們構成計算機系統中的軟體總體,在不同的層次和場合發揮自己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