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追兇》第二季遲遲不見蹤影,官博吆喝過的「大表兄」《重生》已經強勢上線。
同樣設定在津港市,同樣有編劇指紋操刀,甚至同樣有潘粵明飾演的關隊出現,張譯這版《重生》大表哥,品相卻有些一言難盡。
一上線就湊齊了失憶、婚外情私生子狗血三件套,部分角色字正腔圓的配音和口型不搭,某些套話官話式的臺詞也讓人昏昏欲睡很催眠,大段情緒化的獨白更是導致劇作觀感怪異。
但叫人感覺「雞肋」的是,《重生》雖然槽點多、但絕不是潦草敷衍的純粹爛片,劇作中同樣閃爍著諸多閃光點。
撲朔迷離的「疑似內鬼」嫌疑、讓人很期待劇作膽敢砍下多狠的刀,不談感情戲專注搞事業的專業內容含量也叫人很滿意,復原滅門案的長鏡頭在視覺呈現上也頗為可圈可點。
來,我們從頭說起。
一,情緒先行、故事滯後
《重生》劇作開端以秦馳(張譯飾)的回憶和獨白視角展開,零星交代了慘案、此後便開始用念白和緩慢沉重哀痛的背景音樂渲染氛圍。
這會讓觀眾很難共情。
誰死了?為什麼慘?怎麼共情?
共情的有效心理營造機制應當是這樣:第一步讓我們認識角色,第二步讓我們熟悉角色並產生喜愛之情,第三步劇作再安排毀滅。
在這樣的時間線之後,才比較容易讓觀眾帶入共情。
但劇作在一切故事發生之前、先行強調情緒,效果很生硬。
此外,劇作還在破案的緊密節奏裡突然插播情緒化片段。
比如這廂秦馳正在和助理分析滅門案的疑點,一言不合就叫停車輛、步入樹林、開始回憶和前妻「要親夠多少次」的往事,節奏讓人一頭霧水。
劇作的臺詞水平,整體而言較為上乘,但也有不少忽上忽下的拖後腿瞬間。
某些橋段讓人覺得很高級、另一些橋段又讓人懷疑走錯片場。
比如劇中秦馳和前妻再相見之時,他問出的第一句話是「我用什麼牙刷」,這句臺詞裡的細節很有真實的生活顆粒感,非常不落俗套。
看似平平淡淡,卻又很有衝擊力。
二人聊離婚理由的時候,趙子琪飾演的前妻馮瀟說「就是覺得過不去了」,這句話也比狗血的愛不愛恨不恨高級很多,淡,但又有力量。
一轉眼,前妻在秦馳家中看見趙今麥飾演的小姑娘,一言不發憤恨離開。
這樣一位高智商高情商的角色,為什麼看不出來那麼小的小女孩住在此處另有隱情?
瞎吃醋讓角色塑造的格局一落千丈。
此外,《重生》裡的獨白體量似乎也有過多之嫌。
男主角張譯的獨白,尚且有一半「敘述之音」一半情緒推進的效果,交代過往前因後果,鋪墊情緒氛圍。
他的徒弟也來獨白,這就更讓人頭禿了。
劇中張譯徒弟是名門二代,一直活在父親的陰影裡,每當別人介紹這是誰誰家公子之時他都很有些沮喪。
生怕觀眾沒看明白?給他安排了長長長一段獨白。
這樣的內心獨白出現在小說裡毫無問題,但出現在劇本劇作中讓人覺得有待拆分、重組,是一副改編前不同題材的模樣。
(這無關是「原創劇本」還是「小說改編劇本」,有些人雖然直接寫劇本、但本質上還是寫小說的思維)
安排演員在劇作中直接以「獨白」的方式念出來,整體質感更像劇評式的角色分析。
如果通過事件、對話、細節來傳達,應當會更接近優秀劇作的品相。
二,格調大於內容
第一點,日常姿態的割裂感。
《白夜追兇》的開局,不論是關隊還是周隊抑或是一男一女兩個小徒弟,臺詞都非常口語化。
在案發現場一個走一個追、一個聽一個說,分析內容很專業、姿態卻很自然,有非常濃鬱的真實質感。
不做作,不裝X
外松內緊。
但《重生》中這個部分似乎只上線了一半,開局部分一堆人念報告一般聊天、太過正式,作為劇作來說效果相當催眠。
直到幫忙修車的新人隊長出現,畫風才有些緩解,這位隊長很像是從《白夜》劇場來的人,帶著非常日常的松馳質感。
此外,劇作展示主角能力的方式也不夠自然、恨不得時時刻刻將一行「好厲害」貼在腦門上。
第二點,凸顯人物方式太刻意。
《重生》中張譯飾演的秦馳,每句話都很雲山霧罩、恨不得每次開口提問都貼一次「他好高級」標籤。
這樣的行為背後有一半合理性(失憶、社交障礙、心理創傷),但合理性存在的程度似乎不足以作為全部支撐。
滅門案中他突兀盤問「案發當晚你在哪裡」,遇見想殺他的小女孩時他又突兀開口「食指還是小指」,劇作設謎賣關子的方式太刻意,過猶不及。
太想要展示所謂高級,效果是揮之不去的裝X感。
張譯的演技當然無可指摘,但角色設定委實有些招吐槽。
秦馳對想來殺她的小女孩的態度,本質態度是合理的、但具體容忍程度卻很誇張失去了合理性。
這個角色的塑造上,似乎一舉一動每次出場、每次辦案、每次處理人物關係,都要語不驚人死不休。
沒必要這樣。
通常來說,角色的病症、不足會對「牛X光環」起到一定程度的緩和作用,但《重生》裡秦馳的失憶並沒有為他的突兀做好鋪墊和緩衝。
三,強行關聯宇宙
《白夜追兇》認親《重生》為大表哥,潘粵明飾演的關家兄弟(暫時沒看出是真哥哥還是弟弟裝的哥哥)也出現在劇中,這儼然是一副建立「白夜宇宙」的野心姿態。
擁有同一棟背景樓就叫宇宙了嗎?
角色有重合、地名有重合、團隊有重合,這些因素僅僅是最淺層的「宇宙要素」,真正重要的肌理是故事調性一致、內裡肌理血肉互相滲透。
關隊出現在劇中,可以有一千一萬個兄弟單位協助探案的理由,劇作偏偏選了督導組求他來幫忙。
「讓潘粵明來客串」的戲外真實意圖,明顯壓過了戲裡的自然邏輯。
舒心結語
《白夜追兇》中品相掉鏈子的內容也不少,客串女配角們共享讓人記不住的網紅臉,但劇作憑一開始的驚豔畫風立住了口碑,歸根結底這背後的優勢是「第一部品相優秀的網劇」,重點在「第一部」的紅利。
美劇節奏、硬漢偵探,主角團全員演技在線,故事線高能又爽快,和此前小體量小製作畫風粗糙的網劇形成了鮮明對比。
但三年過去,境況早已不大同。
《長安十二時辰》等一系列精品網劇的出現,早已讓觀眾擺脫了「網劇單薄」的刻板印象,如今《重生》面臨的對比環境遠比《白夜追兇》更嚴苛。
比起一部劇作的突破性,整體水平的提升或許更值得讚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