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體店低迷的當下,有兩種業態逆勢增長,值得關注。
一個是折扣店。最新調查顯示,2015年至2020年,全球折扣店的複合增長率將達到5.6%,遠遠高於大賣場的2.5%,也高於便利店業態的5.5%;另一個是日本的百元店業態(根據日元對人民幣匯率,在中國我們稱之為十元店,為了統一說法,下文統稱百元店)。日本四大百元店巨頭大創、Seria、CanDo、watts計劃在2017年新開約500家門店,創下歷史新高。
而在中國,這兩年崛起的「網紅品牌」名創優品有望成為百元店的集大成者。名創優品品牌中心總監成金蘭為《第三隻眼看零售》分享了這樣一組數據:2016年名創優品銷售額超過97億元,較前一年翻了一番,而預計2017年名創優品銷售額將突破200億元。
雖然創始人葉國富聲稱名創優品對標的是無印良品,但其業態定位、商品結構,甚至供應鏈模式與日本的百元店有頗多相近之處,名創優品的商品零售價在10元至數十元之間,與日本百元店商品零售價大致相當。
《第三隻眼看零售》注意到一個有趣的現象:雖然日本百元店巨頭大創早在2011年在中國開出首家店,這比創立於2013年的名創優品要早兩年時間,但目前大創在中國的門店數為六十多家,而名創優品門店數突破2000家(其中中國1800多家,海外市場200家)。
名創優品為何能夠後來者居上?我們發現它選擇了一種「投資型加盟」的擴張模式,即加盟商承擔品牌使用費、門店租金、裝修以及首筆鋪貨的貨款,而剩下的都交給名創優品——名創優品負責門店營運、員工聘用、商品配送等。加盟商的收益就是每天營額38%的全部毛利潤。這使得名創優品總部能夠輕資產運作,蛻化為一家供應鏈公司,負責產品設計、系統開發和人員培訓。
《第三隻眼看零售》認為,名創優品的「投資型加盟」使其能夠短期內迅速做大規模,從而能夠進一步集中採購和打造集約化供應鏈。這比大創的傳統加盟策略要更為符合當前的中國國情。當然,作為日本百元店巨頭,大創的實力亦不可小覷。大創在2015年的時候門店數就已經突破4300家,銷售額超過7000億日元。
作為日本百元店的龍頭企業,大創的商品涵蓋了生活日用品的每個方面。
從大創到名創優品,百元店正在風口之上
越是經濟不景氣,高性價比的商業模式越能凸顯價值,百元店就是生動的案例。根據日本總務省近期發布家庭消費調查,2人以上家庭支出較去年同期減少3.8%,連續12個月出現下降。在消費支出持續減少的背景下,商品價格大多在100日元左右的百元店迎來了機會。
日本最大的四家連鎖百元店大創、Seria、CanDo、watts共計劃在2017年新開約500家門店,這是2011年以來百元店開店最多的一年。在日本有3000家門店的大創打算在今年新開設150家門店,同時翻新300家原有門店;市場份額佔據第二位的Seria則計劃在今後的10年內維持現有擴張速度,目標在10年後門店數量增加到現在的2.1倍,達到2100家。
日本百貨店協會發布的3月百貨店銷售數據也顯示,百貨店服裝部門繼續維持萎靡態勢,銷售額連續17個月出現下滑。服裝品牌撤出大型綜合超市與鬧市沿街店鋪後,百元店成為了商鋪的新主人;商業設施也願意把客流量更大的一樓位置留給百元店。百元店CanDo計劃在2017年新增100家門店,其中約80%的門店就會開設在大型綜合超市裡。
在全球其他市場,類似於百元店的業態也表現出良好的業績。加拿大最大連鎖一元店Dollarama公司在3月30日宣布,計劃在全國開設1700家商店,高於此前的目標1400家店鋪。Dollarama公司上個季度的銷售額增長近12%,達到8.545億加元,高於分析師預計的8.421億加元。零售商關鍵指標同店銷售上漲了5.8%。
無論是從全球經濟環境層面,亦或是根據日本的既往經驗。筆者判斷,百元店在中國也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這裡面有兩層含義:首先,中國消費者也面臨收入增長放緩的預期,物美價廉成為其購物的第一參考因素;其次,與便利店顛覆傳統夫妻老婆店一樣,百元店也將取代充斥著假貨低端商品的街頭雜貨店,成為革命性的業態。
筆者認為,百元店是業態進化的必然產物,它有以下幾個必備條件:
打破「便宜沒好貨」的魔咒
無論是日本大創,還是名創優品,它們在早起都經歷過消費者這樣的質疑:便宜沒好貨,100日元能買到什麼好東西?葉國富曾經舉過一個例子,名創優品賣79元的遙控玩具飛機因消費者操作不當,降落時掉在地上損壞掉了。顧客因此抱怨這款產品質量差。品控人員調研之後發現,問題並非出在商品品質上,而是顧客降落的時候不小心所致。
「如果是500元的飛機,消費者可能不會抱怨這是商品原因,而是自責自己操作不當了。這其實就是一個心理因素」,葉國富表示。為了扭轉「便宜沒好貨」的形象,百元店經營者做了兩個工作,一個是嚴控質量關,每一個商品都經過嚴格檢驗。另一個就是從設計入手,開發出時尚的商品設計和店鋪形象,讓原來看上去很廉價的百元店成為時尚小百貨的代名詞。
強大的商品研發能力
百元店商業模式的核心在於所有的商品均為自有品牌,一方面降低商品採購成本,即便是每件商品統一銷售100日元,依然有30%以上的毛利率;另一方面,自有品牌使得百元店的商品成為獨家,最大程度實現了差異化經營。強大的商品研發功能使得百元店每個月甚至每周都有新品出現,打造出快時尚的感覺。
一位大創中國區負責人告訴《第三隻眼看零售》,雖然大創平均每家店只有3000個左右的SKU,但大創的商品庫有七萬多個SKU,這使得它能夠不斷推陳出新,吸引消費者的目光。名創優品的新品商品率都是周為單位來計算的。
高效的店鋪運營水平
零售的本質就是效率,這一點在百元店上面體現得淋漓盡致。以名創優品為例,名創優品不斷優化門店運營系統以減少用工數量,提升門店效益。成金蘭告訴《第三隻眼看零售》:名創優品最早一家門店的員工配置為15人左右,而現在降低到8-10人。
強大的供應鏈系統
大創在全球擁有1400多家供應商,擁有18座大型配送中心,其獨創的物流系統和高效的自動倉儲設備保證每家店每個月都能有新商品補充。而名創優品在國內擁有800家左右的供應商,其實不乏為國際一線品牌做代工的生產製造企業。
雖然名創優品相當於日本「百元店」,但它從來沒有將低價作為其營銷的側重點,而是強調其高品質的屬性。消費者對此也心知肚明——這其實是商家和消費者之間心照不宣的默契。要做低價,但不能做低端。
一件商品利潤只賺8個點,名創優品的商業模式到底是什麼?
葉國富不斷強調,名創優品的毛利率只有8個點。這8個點是什麼來的?那麼店鋪的毛利率是多少?《第三隻眼看零售》認為,搞清楚這8個點的利潤率,才算真正明白名創優品的商業模式。
首先從其「投資型加盟」說起。開設名創優品店鋪,有兩種合作形式,一個是與名創優品總部1:1投資,共擔風險,共享利潤。另一個就是「投資型加盟」。名創優品的加盟政策是「品牌使用費+貨品保證金制度+次日分帳」。
與其他加盟方式不同,名創優品加盟模式最大特點在於,加盟商除了首筆貨款需要打給名創優品總部之外,之後的商品均有名創優品提供,加盟商不但不需要支付貨款,還能收取前一天銷售額的38%作為收益。
也就是說,加盟名創優品,加盟商除了支付品牌使用費、租金、裝修、首筆貨款以及辦理一些工商執照之外,剩下店鋪運營、人員招聘、商品供應均由名創優品提供。零售業都是「人」、「貨」、「場」的優化組合,從這個層面理解名創優品的加盟模式,其實是借別人投資的「場」,用自己的「人」,賣自己的「貨」,並將賣貨產生所有的毛利額都給了加盟商(百元店的商品毛利率大約在30%-40%之間,故38%的)。
而名創優品總部收益來自兩塊,一個是品牌使用費(以三年期限,每家店15萬元);另外一個就是在商品價值鏈上的8個點的利潤。葉國富說的名創優品利潤率只有8個點,也就是這個意思。
也就是說,名創優品的商品研發製造出來之後,通過加盟商賣給消費者,加盟商提出銷售額的38%作為收益之後,每件商品留給名創優品總部的只有8個點的利潤率。從這個角度來看,名創優品本質上是一家B2B企業,門店數越多,銷售額越大,總部也賺得越多。
按照成金蘭透露的數據,假設2017年名創優品銷售額為200億元,那麼它總部的毛利率則為16億元,這其中要支付商品研發費用、總部運營成本、門店人員成本、物流中心運營費用。由此也可以看出,名創優品正在以輕資產的模式運作,它將設計、研發、供應鏈掌握在手中,而將門店租金、裝修等「重」投入交給加盟商,從而減輕總部負擔,使得其快速奔跑。
筆者認為,從理論上和目前的經營成果來看,名創優品模式是行得通的。但未來能走多遠,取決於兩個因素:
1、其商品研發能力和能否緊緊把握消費者的購物需求;
2、加盟體系和供應鏈系統的管控能力。前者保障了其門店在市場上能否有足夠競爭力,讓加盟商賺到錢,後者則避免了系統性風險。
如果這兩點都能做到,名創優品才可能成為成功的商業模式。
【版權提示】億邦動力網倡導尊重與保護智慧財產權。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複製、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提供版權疑問、身份證明、版權證明、聯繫方式等發郵件至run@ebrun.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