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SpaceX任務對埃隆·馬斯克的火箭公司和整個美國如此重要

2020-08-30 子非魚ZF1


在周六的一次彩排中,NASA的太空人Bob Behnken和Doug Hurley穿著太空衣,這是在NASA向國際空間站進行SpaceX

5月30日,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的火箭公司發射了第一批太空人-鮑勃·貝肯(Bob Behnken)和道格·赫利(Doug Hurley),這是在NASA的監督下(及其資金)。第二天,「 乘員龍」號飛船將貝肯和赫爾利號運送到國際空間站。

在此之前,自2011年最後一次太空梭進入軌道以來,美國一直沒有從美國的土地上將人類帶入太空。

在這九年之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依靠俄羅斯聯盟號火箭運送太空人往返空間站。但這已經變得越來越昂貴,而且美國進入這個耗資1500億美元的軌道實驗室的通道也受到限制。

對於希望將太空人送入軌道的任何國家而言,對單一發射系統的依賴也提出了一個更大的問題:當聯盟號系統出現問題(例如神秘的洩漏或迫使緊急著陸的火箭故障)時,航天局無處可尋。

這一切都將改變。如果天氣,硬體和其他因素配合,乘員龍將在周日完成名為Demo-2的測試任務,並將Behnken和Hurley帶回地球。

SpaceX的Crew Dragon太空船和Falcon 9火箭在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的NASA甘迺迪航天中心

成功將使美國恢復將人類送入太空的能力。這也將標誌著SpaceX在公司18年歷史中首次載客。

SpaceX執行長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在5月發射該任務之前對《哥倫比亞廣播公司今晨》說:「這是夢想的頂點。」 「這是一個夢想成真。實際上,這感覺超現實。如果您在啟動SpaceX時問我這種情況是否會發生,我會說,機會是1%,機會是0.1%。」

成功實現Demo-2的高潮也將使其成為有史以來的首個載人商業航天飛行任務,從而開啟了太空探索的新時代。

美國太空人從美國土地上乘坐美國火箭

俄羅斯已經利用其對太空的壟斷, 為每位NASA太空人收取越來越多的往返機票費用。費用已從2008年的2100萬美元(在太空梭退役前)增加到 10月份計劃的每個座位超過9000萬美元。

據美國宇航局監察長稱,與此同時,SpaceX的「乘員龍」(Crew Dragon)座椅預計將耗資5500萬美元。聯盟號一次只能攜帶三個人,而乘員龍可以容納七個人。

這就是NASA於2010年開始資助SpaceX及其競爭對手波音公司開發人類就緒型太空飛行器的原因之一。這項名為「 商業乘員計劃 」的工作比原定期限晚了三年。

Behnken和Hurley於3月19日在SpaceX的飛行模擬器中對Crew Dragon太空梭的發射和對接進行了完全模擬。


除了使NASA更好地進入太空站外,在美國擁有太空飛行器和發射系統還可以使該機構利用太空站的微重力環境進行更多的科學實驗,包括藥物,材料科學,天文學,醫學等。 。

其他國家也將從美國的商業選擇權中受益,因為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轉向SpaceX或聯盟號。

美國宇航局局長吉姆·布萊恩斯汀在5月1日的簡報中說:「國際空間站對美國來說是至關重要的能力。獲得國際空間站也很關鍵。」 對我們國家乃至整個世界都至關重要。」


藝術家在火星上的太空人和人類棲息地的概念。

SpaceX有宏偉的計劃。飛翔人的夢想麝香環繞月球 ,後來 降落在月球表面,然後移動到 建立火星城市,並把一百萬移民的紅色星球。

SpaceX還計劃飛行太空遊客。今年2月,該公司宣布已 通過一家名為Space Adventures的太空旅遊公司出售了四個席位。然後在3月,有消息傳出,部分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前國際空間站任務經理領導的Axiom Space也 已與SpaceX籤署了一項協議。

甚至 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都打算乘乘機組乘龍(Crew Dragon), 以便他可以在空間站拍攝一部新的動作片。

NASA擁有Musk的一些雄心壯志(將人類送回月球,並最終送回火星),但沿途還有很多步驟。將太空人送上乘員乘龍號到空間站是第一個重要的裡程碑。

但是,直到將赫利和貝肯送回地球,該任務才算成功。

「在鮑勃和道格回家之前,我們將保持飢餓,」美國宇航局商業乘員計劃的負責人凱西·盧德斯(Kathy Lueders)在發射前的簡報中說。「我們的團隊正在搜尋並考慮存在的每一個風險,我們已經盡全力買斷了我們所知道的那些風險,我們將繼續尋找並繼續將它們付諸東流,直到我們採取行動他們回家。」

相關焦點

  • 埃隆·馬斯克一位正在徵服商業世界的科學家
    我們來看看埃隆·馬斯克用來自學新學科和新行業的兩種技巧:一是學習諸如蘇聯火箭手冊之類的書籍;二是在他創辦spacex公司時教他有關火箭的知識;三是在該領域工作的專家和人員可以教他有關他想進入的領域的知識。這就是為什麼他從矽谷搬到洛杉磯,這樣他就可以接近在航天行業工作的人。埃隆·馬斯克在內部是一名科學家和物理學家,在外部是一名工程師。
  • SpaceX的獵鷹火箭第100次飛行,Starlink網際網路星座完成69%的發射
    SpaceX公司的第10次「星鏈」v1.0衛星發射、「整個Starlink」計劃第11次發射,以及今年第9次「星鏈」發射將於美國東部時間8月18日星期一上午10:31 (UTC 14:31)在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發射。
  • SpaceX首次載人火箭發射在即,全民太空時代即將開啟
    國際貿易支付工具「PayPal」的創始人,現任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CEO兼CTO、特斯拉公司CEO、太陽城公司董事會主席。中國有句古話:「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判斷一個人的商業才能固然很難從小發掘,但是我剛剛列舉的四家公司都是馬斯克幾乎同時創立或介入的,並且都持續經營至今,說到這裡大家是不是能明白,他為什麼被稱作鋼鐵俠了吧?
  • SpaceX首次正式載人航天任務發射成功,助力美國重回太空
    這次名為Crew-1的任務是自5月31日之後,美國載人航天的第二次成功發射,也是首次正式商業任務。更重要的是,他們的這次旅程宣告了一段無船可飛時代的結束。獵鷹9號火箭在另一項無人執行的任務中出現了問題,在發射前關閉,隨後該公司更換了火箭助推器上的兩個引擎。
  • 今天SpaceX的星鏈發射任務將創造新的重要裡程碑
    本周將最新一批的 Starlink 寬帶衛星和數顆地球觀測衛星送上軌道的時候,SpaceX 再次提高了火箭回收的標準。埃隆·馬斯克的太空公司計劃於美國當地時間周二上午發射獵鷹 9 號助推器,該火箭此前已經執行了 3 次 Starlink 發射任務以及兩次商業衛星交付任務。這將是它第 6 次執行任務,是單枚軌道火箭的新裡程碑。
  • SpaceX重型獵鷹火箭首次商業發射成功,並完成回收任務
    洛杉磯時報報導,4月12日美國SpaceX公司首次用獵鷹重型火箭完成商業發射任務,發射了一顆通訊衛星,為未來發射商業和軍事有效載荷打開了大門。發射在佛羅裡達甘迺迪航天中心進行,並獲得成功。大約在升空8分鐘後,火箭的兩個助推器返回附近的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幾乎同時著陸。
  • 埃隆·馬斯克:SpaceX最早或於2024年向火星發送星際飛船
    而這次,在周五的火星協會雲端大會上,埃隆·馬斯克接受採訪時表示:他的下一代星際飛船最快將於2023年準備好,並正好趕上2024年的發射窗口。為何會是2024年呢?我們知道,地球和火星這兩顆行星圍繞太陽運行的軌道使其大約每兩年接近一次。因此在7月我們看到執行了三次火星發射任務,包括美國宇航局的「毅力號」火星車(Perseverance)。
  • Spacex公司吊打俄美航天
    spacex公司吊打俄羅斯航天和美國航天,馬斯克的三點獨門絕技馬斯克今天利用獵鷹9號衛星,為美國國家航天局發射了GPS三代衛星。目前spacex公司的發射成功率達到了98%,而且是在一級火箭可回收狀態下達到的成績,開創了世界上航天工程的歷史紀錄。最近,俄羅斯航天政策研究所所長莫伊謝耶夫說,這家只有6000人的私企,卻已經與擁有25萬員工的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公司相當。
  • SpaceX發射前2秒緊急叫停
    當到達時間點時,SpaceX公司剛剛啟動引擎點火程序。美國太平洋時間下午快到7點時,SpaceX在Twitter上發文稱:「退出今晚的GPS III-4發射嘗試。」不過該公司沒有說明是地面還是飛行器的問題。SpaceX公司也尚未宣布新的發射時間。
  • 因火箭發動機出問題 SpaceX首次商業載人任務發射推遲到11月份
    DoNews 10月11日消息(記者 丁凡)今日,美國宇航局(NASA)於當地時間周六表示,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載人龍飛船的首次商業載人發射任務已從10月31日推遲到「最早11月初至11月中旬」。
  • SpaceX發射第11批「星鏈」衛星 回收火箭助推器
    當地時間8月18日,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將第11批「星鏈」衛星送入太空,完成了該公司「獵鷹」系列火箭的第100次發射任務。截至目前,該公司已累計發射643顆「星鏈」衛星。據SpaceX官網消息,美東時間18日上午10時31分,「獵鷹9」號火箭(B1049.6)搭載58顆「星鏈」衛星、3顆「天空」對地觀測衛星從美國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升空。在升空約八分鐘後,火箭助推器順利回落在位於大西洋上的海上回收平臺。據美國媒體「The Space」報導,這枚火箭助推器曾執行過五次發射任務。火箭助推器佔「獵鷹9」號火箭總成本的60%。
  • 美國宇航局與埃隆·馬斯克合作告捷 首次使用私人太空飛行器完成任務
    據英國《每日星報》11月16日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聯合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將四名太空人送入太空,這標誌著美國宇航局與科技億萬富翁埃隆·馬斯克的SpaceX公司合作高捷,首次使用私人太空飛行器,正式完成任務。
  • 美國宇航局與埃隆·馬斯克合作告捷 首次使用私人太空飛行器 完成任務
    據英國《每日星報》11月16日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聯合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將四名太空人送入太空,這標誌著美國宇航局與科技億萬富翁埃隆·馬斯克的SpaceX公司合作高捷,首次使用私人太空飛行器,正式完成任務。
  • 「拼火箭」任務推遲後,SpaceX今年將首次發射Starlink衛星
    在SpaceX公司的大型「拼火箭」任務的延誤迫使計劃改組後,該公司將進行今年首次進行星鏈衛星(Starlink)的發射。這次發射任務被稱為「Starlink-16」或「Starlink V1 L16」。
  • 城市之窗|太空掘金:SpaceX邁出太空商業旅行第一步
    美國東部時間周日晚19:27,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獵鷹9號火箭將載人龍飛船送入軌道,北京時間11月17日12點30分左右,SpaceX載人龍飛船與國際空間站未來,SpaceX公司能向幾乎所有想去太空的人售票,太空旅行時代已經到來。
  • 埃隆·馬斯克也許是矽谷最能"演"的CEO|特斯拉|威爾|spacex公司|...
    國家地理雜誌頻道的《火星:SpaceX內部探秘》單本紀錄片,《火星》系列電視紀錄片,和HBO頻道《Axios》系列電視紀錄片,都不同程度上向大家展示了最近幾年馬斯克SpaceX公司的內部運營、重型獵鷹火箭首次發射和火星移民計劃的細節,以及幕後馬斯克和工程師們,克服令人窒息的重重難題,最終變不可能為可能,在太空開發工業上,最終取得一個個勝利的心酸故事。
  • 中國民營火箭公司,為什麼成為不了SpaceX?
    較早嘗試商業航天的民營公司南德也就此止步,同期「國家隊」的航天商業化進展也遇到瓶頸。整個90年代,中國承擔了商業發射市場近7%~9%的發射任務。眼看發射業務飛速增長,長城公司和美國休斯公司合作的澳星發射項目卻出現重大事故,美方迅速組織專家團隊進行調查,在1999年發布《考斯克報告》,稱中國在商業發射中,竊取美國的飛彈技術,對美國國家安全造成威脅。於是中國被美國列入ITAR名單,從此不能在全球範圍內採購、發射有美國航天零件、技術的衛星。
  • 7手火箭誕生!spacex第100次發射,成功將第十一批星鏈送上太空
    3、這是spacex的第100次發射,對於spacex有非常重要意義!由此可見,不是spacex不想多發星鏈,而是衛星生產速度跟不上,一個月發射兩次就搞定。一般來說都是衛星等火箭,而到了spacex這裡卻是反了過來,火箭等衛星!
  • 埃隆·馬斯克的SpaceX公司在加拿大開放了Starlink衛星網際網路服務預訂!
    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的SpaceX公司現已開始提供Starlink衛星網際網路服務在全球的預定,也包括加拿大部分地區。預購已於本周早些時候開放,據Starlink網站發布信息,「目前每個覆蓋區域的用戶數量有限。」Starlink說:「訂單將以先到先得的方式完成。」
  • 為什麼SpaceX如此牛?30億美金被俄羅斯坑慘,NASA:我不當冤大頭
    ,也就是民企「太空探索技術公司」(英文名您肯定更熟,叫Space X),這個公司用自己自主研發的火箭和飛船,把兩個太空人送進了太空。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商業載人航天發射,而且現在飛船已經成功的和國際空間站完成了對接。為什麼一個民營企業能夠完成這麼宏偉的目標,把太空人送進太空?Space X這個公司又有什麼神奇之處呢?今天咱們就來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