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原子放大1億倍,就能看到一個宇宙嗎?《三體》劉慈欣道出真理

2021-01-20 閃閃愛冒險

自古以來,人類就對宇宙充滿好奇之心,而到了近現代隨著人類相繼發明了天文望遠鏡、火箭、宇宙飛船、太空探測器等,人類對宇宙的認識得到很大提高,但是人類對宇宙的真實結構依然一無所知。

傳統認為宇宙結構是一個大空間,然後包含無數的星系、恆星和星球,這些天體和無盡的空間組成了宇宙,不過隨著黑洞、暗物質、暗能量等新天體的發展,傳統的宇宙結構受到了極大挑戰。

人類在探索茫茫宇宙的同時,許多無法用常理來解釋的現象相繼出現,它讓我們認識到了自己的渺小,也再一次感受到宇宙的廣闊無垠。

在種種疑團當中,有一個問題令人感到不可思議:如果我們把原子放大1億倍,是否會出現一個宇宙的模型?

這一問題在當時被提出來之後,引起了科學家的重點關注。這是一個很大膽很刺激的問題,它推開常理重新定義了宇宙的結構。

我們知道,在這個宇宙中,所有的天體都是非常有秩序的,在這個宇宙中運行的。大系統帶著小系統在運行,小系統自己也在運行。

就像我們的地球和月球所組成的地月系統一樣,是在太陽系裡運轉的。那麼太陽系又是在銀河系裡運轉的。

那麼當太陽系在圍繞著銀河系旋轉的同時,存在於太陽系裡的地月系統,也在隨之旋轉。那麼銀河系又在圍繞著超星系在運轉,不過在銀河系的中央,是黑洞在控制銀河系而已。

《三體》的作者劉慈欣在它的著作《微觀》的盡頭就做過有關的猜想,劉慈寧在書中是這樣描述的:

目前科學家發現比原子更小的物質,也就是夸克,為了證實這個結論,科學家利用強子對撞機對夸克內部進行進一步挖掘的時候,不僅沒有任何發現,還導致強子對撞機失靈,這似乎在表明,微觀世界確實在影響著宏觀世界,當對夸克施加作用力的時候,這些作用力反過來影響到整個宏觀世界。

因此劉慈欣大膽預測微觀世界盡頭就是宏觀世界,當然這個假設目前還沒有被證實,而一旦被證實,整個人類的世界觀將會被徹底顛覆。

這些猜測還需要科學家進一步的探索,我們中國的科幻水平在劉慈欣《三體》誕生後,已經躋身世界行列!

《三體》表現出來的價值觀就是人是渺小的,是虛妄的,是沒有價值的;人不是自然的主宰,自然才是主宰。人對自然的破壞,終究會受到自然的懲罰,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它鼓勵我們去探索世界,但同時也要敬畏自然,這就是反人類的另一種價值觀,因此《三體》到現在還沒有拍出像樣的電影,劉慈欣也不會教給好萊塢拍的原因!

各界大佬對《三體》都有很高的評價

姚海軍曾評價劉慈欣:「劉慈欣用旺盛的精力建成了一個光年尺度上的展覽館,裡面藏滿了宇宙文明史中科學與技術創造出來的超越常人想像的神跡。」

小米創始人雷軍:這十年裡面,我推薦最多的書是《三體》,沒看過的真的可以看一看,看完你就知道網際網路的戰略。大家現在談的比較多的「降維攻擊」「黑暗森林」,基本都是《三體》講的,「我覺得《三體》對戰略幫助非常大。

歐巴馬拿它作為聖誕節休息日讀物,扎克伯格把它選入讀書俱樂部指定書目之一,柳傳志、馬化騰、李彥宏也都在在不同場合表達過對《三體》的喜愛。

如今《三體》已經被翻譯成英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等,德語版也在籌備當中。

《三體》給我們的是現實中的思考,在文革那個我們不曾經歷過的背景下的思考。

《三體》共3本,分別是:《三體I》——地球往事、《三體II》—— 黑暗森林、《三體III》—— 死神永生,每一部都無比精彩。

我在剛觸摸《三體》時,立刻就被書中緊湊的劇情和作者超乎常人的想像力所招引,書中所呈現的「黑暗森林法則」、「降維衝擊」等內容,徹底推翻了我對世界和這個世界的認知。

尤其是第三部《三體—死神永生》,絕對算得上是一篇大手筆,它將整個地球,整個銀河系,展現在世界的大布景下,真正觸發靈魂深處對於人性的思考。

還沒有看過《三體》的朋友們,我強烈推薦大家去看一下,它不僅可以給你帶來閱讀的震撼,更會引發對人性的深層次思考,對你的價值觀會有所啟迪。

在書中,人們被他帶到一個嶄新的世界,這是中國的文字從未創造過的、一個恢弘而邏輯自洽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地球如海中一片樹葉,微不足道,朝不保夕。

精裝版全3冊《三體》,現在一本只需要36元,一頓飯錢,就能讓你體會到這個世界上最貼近內心的巨作。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原子放大1億倍能看到另一宇宙?微觀盡頭是宏觀,劉慈欣道出真理
    劉慈欣的《三體》,為我們描述了一個新奇的世界,也表現了劉慈欣對宇宙的想像。不過,也是因為對宇宙認識的不斷深入,逐漸顛覆了我們以前對宇宙的認知。相對於浩瀚宇宙而言,人類猶如滄海一粟,極為渺小,宇宙中存在很多疑團等待著我們去解決。曾經有科學家提出,如果能夠將原子放大1億倍,會不會是一個小的宇宙模型?
  • 微觀盡頭的世界:原子放大1億倍能再看見一宇宙?劉慈欣道出真理
    傳統的宇宙結構:一個無窮無盡的空間包含無數星球在傳統的宇宙認知中,我們認為宇宙是一個無窮無盡的空間,宇宙是沒有盡頭的,根據目前科學家的觀測,人類可觀的宇宙大小就高達930億光年,更不用說人類無法觀測到的宇宙部分,因此宇宙的大是人類無法想像的,即使人類能夠製造出超光速飛船,也無法飛遍整個宇宙,而且光速與宇宙大小還存在一個尖銳的矛盾。
  • 原子放大一億倍,能再看見一個宇宙?《三體》作者劉慈欣道出真相
    人類在探索茫茫宇宙的同時,許多無法用常理來解釋的現象相繼出現,它讓我們認識到了自己的渺小,也再一次感受到宇宙的廣闊無垠。在種種疑團當中,有一個問題令人感到不可思議:如果我們把原子放大1億倍,是否會出現一個宇宙的模型?微觀盡頭一書中提到過一個實驗:對目前人類已知最小的粒子夸克進行撞擊。
  • 把原子放大一億倍,它是否就是一個宇宙?《三體》劉慈欣道出真相
    如果我們把原子放大一億倍,是否能呈現出一個宇宙?微觀的盡頭能不能看待成宏觀?最近幾十年我們人類的科技在飛速的發展,人類對宇宙的認識也更上了一個臺階,愛因斯坦和霍金的相對論以及黑洞論給了我們啟發,使我們學會從另一個角度去認識宇宙。
  • 把原子放大一億倍,它是否就是一個宇宙?《三體》劉慈欣道出真相
    如果把原子放大一億倍,能否呈現一個宇宙?微觀的結束能算宏觀嗎?近幾十年來,隨著我們人類科技的飛速發展,我們對宇宙的認識達到了一個更高的水平。愛因斯坦和霍金的相對論以及黑洞理論啟發我們從另一個角度去了解宇宙。人類在探索浩瀚宇宙的同時,許多常識無法解釋的現象層出不窮,讓我們意識到自己的渺小,重新感受到宇宙的浩瀚。
  • 《三體》劉慈欣的微觀世界:原子放大一億倍,它是否就是一個宇宙
    《三體》劉慈欣的微觀世界:原子放大一億倍,它是否就是一個宇宙自古以來,人類就對宇宙充滿好奇之心,而到了近現代隨著人類相繼發明了天文望遠鏡、火箭、宇宙飛船、太空探測器等,人類對宇宙的認識得到很大提高,但是人類對宇宙的真實結構依然一無所知。
  • 把原子放大一億倍,它是否就是一個宇宙?劉慈欣終於揭開真相
    把原子放大一億倍,它是否就是一個宇宙?劉慈欣終於揭開真相對於科學家推測的微觀世界盡頭就是宏觀世界、原子裡面可以窺探宇宙全貌這個猜測,很多人以為是異想天開,其實著名的科普作家、《三體》的作者劉慈欣在它的著作《微觀》的盡頭就做過有關的猜想。
  • 把原子放大一億倍,一個宇宙模型就出現了,劉慈欣的猜想真奇妙
    把原子放大一億倍,一個宇宙模型就出現了,劉慈欣的猜想真奇妙中華民族從來不缺乏想像力,對宇宙的想像更是自古有之,盤古開天地、女媧補天、嫦娥奔月等美好的傳說都是我們對這個世界尚未了解時有的傳說。當然,對宇宙萬物的探索並不是中國的專利,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藉以深化對宇宙的認識。
  • 把原子放大一億倍,它是否就是一個世界?《三體》劉慈欣道出真相
    假如咱們把原子擴大一億倍,是否能呈現出一個世界?微觀的止境能不能看待成宏觀?最近幾十年咱們人類的科技在飛速的發展,人類對世界的知道也更上了一個臺階,愛因斯坦和霍金的相對論以及黑洞論給了咱們啟示,使咱們學會從另一個角度去知道世界。人類在探究茫茫世界的同時,許多無法用常理來解釋的現象相繼呈現,它讓咱們知道到了自己的渺小,也再一次感受到世界的廣闊無垠。
  • 把原子放大一億倍後,一個宇宙模型完美出現了,微觀世界如此真實
    劉慈欣的《三體》,為我們描述了一個新奇的世界,也表現了劉慈欣對宇宙的想像。宇宙一直都是極為神秘的存在,想要認識它需要一代代的科學家的潛心鑽研和不懈努力。不過,也是因為對宇宙認識的不斷深入,逐漸顛覆了我們以前對宇宙的認知。
  • 有科學家提出了猜測,將一個原子放大一億倍或許能看到整個宇宙
    但是也有科學家提出了一個更加令人吃驚的猜測,將一個原子放大一億倍或許能夠看到整個宇宙,該觀點一經提出就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也就是說,每一個原子都是一個宇宙,完全打破了宏觀和微觀的界限,將極大和極小相互聯繫,在宏觀世界的盡頭或許就是微觀世界的起點。 我們先來看看在放大1億倍之後,原子的尺寸到底是多少。資料顯示,一個典型原子的尺寸是 10^-10 米的數量級,也就是說,將一個原子放大1億倍後,這個原子的尺寸只有1釐米左右。
  • 一個原子放大1億倍就是一個宇宙?那我們就生活在其中嗎?
    一個原子放大1億倍就是一個宇宙?那我們就生活在其中嗎?「一花一世界」,一個原子放大1億倍就是整個宇宙,這個說法目前誰也不能論證,所以可以回答是,也可以回答不是。一個原子的直徑約為10m,屬於微觀世界;宇宙卻有約930億光年,是宏觀世界。
  • 一個原子放大1億倍就會成為一個宇宙嗎?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有人問:一個原子放大1億倍會成為一個宇宙嗎?如果站在我們人類的角度,原子放大1億倍顯然不能和宇宙劃等號。比如一個氫原子,0.1納米,放大1億倍後,也不過直徑1釐米,大小相當於一個玻璃彈珠——然而你應該是看不到它的,因為原子又是由原子核和外圍旋轉的電子組成,原子核的直徑只有原子的十萬分之一,電子就更小了,這就意味著它們形成的原子放大1億倍你也根本看不到。
  • 三體:一沙一世界,一個原子竟蘊含一個宇宙?科幻正被證明為事實
    在這些疑問中,有一個始終令人困惑的問題:如果將原子擴大1億倍,我們是否會得出宇宙模型?《微觀盡頭》中提到了一個實驗:許多科學家認為,夸克是宇宙中最小的結構,它是微觀世界的終結。如果我們對夸克產生一定的影響,那麼它可能會影響整個宇宙。
  • 原子放大1億倍會怎樣,其結構如何,是宇宙的縮影嗎?
    有人說,一個原子放大1億倍就是一個宇宙,現在我們就生活在這樣的原子裡。這種說法沒有任何根據,但代表了不少人的想法,有必要正本清源地說一說。這個問題已經不是科學問題,而是心靈雞湯的延伸。許多人崇信所謂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的佛學境界。
  • 把樹葉放大一億倍,就能看到宇宙?揭秘微觀世界
    把樹葉放大一億倍,就能看到宇宙?揭秘微觀世界網羅天下趣事,縱觀八方奇聞,歡迎收看本期內容,著名的宇宙學家卡爾薩根曾說過:如果將一個原子無限放大,會不會是另外一個宇宙?原子是指化學反應不可再分的基本微粒,在量子力學領域中,有人曾指出,世界就是有一個個微小的粒子構成的,那麼再將樹葉放大1億倍時,就能夠看到宇宙嗎?原子是不可再分割的基本粒子,但是在原部的內部卻有著一原子核,原子核內還有中子和介子圍繞著轉動,這個結構像極了宇宙行星圍繞恆星旋轉的模型,那麼再對這些進行放大時,會不會是另外一個宇宙呢?
  • 把原子放大無數倍就會發現另外一個宇宙嗎?
    把原子放大到無數倍會不會發現另一個宇宙?現在網絡上充斥著這種問題。「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本來是佛教中蘊含的一種哲學觀點,裡面有辯證法的成分,就是說再小的事物,也有世界的縮影在裡面,可以幫助人們在認識世界的時候,不要忽略小的地方,全滿思考問題。
  • 將樹葉放大1億倍,會看到什麼?科學家:從未見過的「第二宇宙」
    樹葉在我們的印象中是一個不會有人去在意的存在,但是在一位科學家的手裡,樹葉卻發生了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在將一枚樹葉不斷放大至1億倍以後產生了非常奧妙的畫面,藏著另外一個世界,大家知道宇宙距離,我們是非常遙遠的,不止能夠通過天文望遠鏡或者宇宙飛船來探測,在我們的身邊也可以通過微觀世界來探索。
  • 一粒沙子如果被放大1億倍,能得到一個宇宙嗎?答案太奇妙!
    文/行走天涯一粒沙子如果被放大1億倍,能得到一個宇宙嗎?答案太奇妙!什麼是微觀世界?當地球上的每一種事物,都被放大細緻化的時候,人類就能夠從另外一個角度感知生命的奇特之處,以及地球上從未展現出的一幕,特別是近幾年來,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前進,人類愈發想要從另外一個角度去探索宇宙,探索未來,於是就開始逐步的研究起了微觀世界!
  • 顯微鏡放大40億倍後,我們會看到什麼?那將是一個精彩的世界
    在古人的眼裡,一朵花,一片葉子都有一個世界的存在,很明顯人們認為那是在胡說。一朵小小的花中怎麼可能會有一個世界?可是這種認知在人類進入科技時代之後卻成為了真理,當人類發明了顯微鏡之後,將一個小小的事物放大很多倍之後,我們的確初步看到了花中的世界,葉子中的世界。曾經有科學家將一粒小小的沙子放大數百倍之後,發現外表毫不起眼的沙子,內部的世界卻是那麼的炫麗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