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 國家級段子手 " 朱廣權和 " 人間嗩吶 " 李佳琦,合體為湖北帶貨直播,現場極其火爆,從未看過直播的我,也跟風看了一回,簡直是從頭笑到尾。
李佳琦遇到朱廣權,才算真正遭遇到了自己事業的 " 滑鐵盧 ",被叫 " 人間嗩吶 " 的他,硬生生插不上話。
隨便挑了幾句朱廣權老師的直播金句,給大家品品,真是句句押韻。
初來乍到,技術不好,手藝不妙,請多關照。我命由我不由天,我就屬於佳琦直播間。
吃藕不容易變心,因為奇變偶不變,符號看象限。
支持湖北我最拼,我為湖北胖三斤。
佳琦用你的先知先覺帶動了我的後知後覺,然後讓大家買的不知不覺。
不同於李佳琦接地氣般的 " 買它 "" 買它 "" 買它 "。同樣一種產品,經過朱廣權老師文化般的解說,更讓人印象深刻。
段子不斷的朱廣權老師,也硬生生地成了網友們的新愛。
如此優秀的朱廣權老師,開口亮的技能,可不是一天練就的。
所有的信手拈來
背後都是日積月累
朱廣權第一次上熱搜,是在 2017 年 1 月,當時他在新聞播報中對觀眾的提問," 你們電視臺放假嗎?" 作出如下回應:
地球不爆炸,我們不放假,宇宙不重啟,我們不休息,風裡雨裡節日裡我們都在這裡等著你,沒有四季,只有兩季,你看就是旺季,你換臺就是淡季。
當時這條視頻在網上爆火,大家驚訝於還能這樣播新聞,朱廣權也一躍成為了網紅。
之後的朱廣權,段子更是一個接一個。
世界盃期間,朱廣權用打油詩播報:
八百球員奔北坡,前鋒並排北邊跑;
後衛怕把前鋒碰,前鋒專找後衛的腳。
上海垃圾分類,很多人被逼瘋,朱廣權也做了自己的解讀:
7 月 1 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將實施。
有網友總結:豬可以吃的是廚餘垃圾,吃了會死的是有害垃圾,連豬都不吃的是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可以賣了錢買豬。
朱廣權評論:
" 豬肯定想說,我為人類付出了太多。"
類似火上熱搜的段子比比皆是,出口成段子的朱廣權,之所以能有如今信手拈來的能力,背後離不開其日積月累的付出。
2003 年的時候,剛剛畢業的朱廣權就進入了央視,成為了一名播音員,一幹就是三年。
在播音崗位上,他每天都提前來到辦公室,檢查材料,熟悉稿件,從來沒有看低過這份工作,也儘量不出一絲紕漏,這種磨礪自我和不斷充實自我的態度,為他後來的 " 金句頻出 ",定下了堅實的基礎。
朱廣權的踏實嚴謹,領導也看在眼裡,在 2006 年,朱廣權就從播音走向電視直播,擔任《國際時訊》的主持人,先後又擔任了《晚間新聞》、《新聞 30 分》的主持人。
他穩重紮實的語言文字功底也在這個時期得到了很好的磨練。
不僅有電視直播的高強度的訓練和經驗的積累,他還曾衝在一線前往攀枝花市進行現場報導 " 攀枝花 6.1 級地震 "。
從幕後播音,到臺前主持,再到新聞現場報導,對他磨礪是全方位,在這個過程中,朱廣權也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新聞主持風格。
不論是播音時期,還是電視直播的時候,每次在節目之前,他都會一遍又一遍地打磨稿子,儘量做到沒有錯漏,平時,他也在飽讀詩書,做讀書筆記,不斷給自己充電。
正如他所說:" 沒有什麼能信手拈來,你必須非常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
" 金句王 " 朱廣權並非天生,藏在背後的是多年來對新聞事業的堅守,和不屈不撓對技藝地持續打磨,唯有腳踏實地,日積月累,才能最終突破和發亮。
高級的表達力
背後都是拿捏到位的分寸
在 2013 年,他主持《共同關注》直播時,出了意外,一名工作人員闖入鏡頭,拿走了一個話筒,並為朱廣權整理文件,直到意識到鏡頭開著,才慌亂撤出。
而這一過程,朱廣權絲毫不亂,就像什麼都沒有發生一樣,繼續自己的播報。
其臨危不亂的表現也獲得了網友的讚賞,並被稱作為 " 有一種淡定叫做朱廣權 "。
朱廣權淡定應對的背後,其實是他極強的分寸感,該用親切的段子解讀新聞,拉近與觀眾的距離時,就會信手拈來,句句經典;
該在遭遇突發狀況,嚴肅冷靜,臨危不懼時,也能做到淡定處之。
有人好奇為什麼他可以不笑,但是卻仍然可以一本正經的講段子,他在節目中也給出了答案:
別問我為什麼不笑,一本正經播報;這是電視人的心聲,不是段子搞笑;所以你要知道,沒哭就值得驕傲。
該嚴肅時嚴肅,該幽默時幽默,如此的朱廣權,正在用他滿腹才華折服著我們。
而真正極具魅力的表達,是能拿捏好說話的語境和餘地,做到用心真誠,傳導信念和溫度。
就像董卿在主持有一期《詩詞大會》時,有一位只讀了四年書,卻愛了詩詞半輩子的農民大叔來參加比賽,看著現場這位質樸,但略帶忐忑的大叔,董卿說:
因為那詩啊,就像荒漠中的一點綠色,始終帶給他一些希望,一些渴求,用有限的水去澆灌它,慢慢慢慢地破土,再生長,一直到今天。
所以,即便您答錯了,那也是這個現場裡,一個最美麗的錯誤。
就這樣一句話,即消除了大叔的緊張,也讓大叔說錯時不覺得難堪。
不管是朱廣權用段子來解讀新聞,賦予了表達更多的溫度,還是董卿用體貼的語句,傳遞溫暖和善良,一份高級表達力的背後,都是對分寸感恰到好處的拿捏。
表達的本質,是克制的完善,是自由的妥帖,更是張弛有度的平衡。
你的言值就是你的顏值
朱廣權不僅僅在播報新聞的時候,段子層出,在前段時間特別火的《主持人大賽》上更是瘋狂輸出金句。
第八期,朱廣權為新聞類選手姚軼濱出題,一張口,段子就來了。
" 您現在收看的是初看炫目、引人注目,新聞琳琅滿目,而且直播永不落幕的《共同關注》。"
到了出題內容時,圍繞著家風這個主題朱廣權是這麼說的:
" 家風可以是爺爺鬍子上長長的教誨,是父親臉上嚴肅的表情,更可以是媽媽口中難忘的叮嚀,還可以是姚軼濱那兒的一道考題。"
第七期,為新聞類選手白影出題,西式教堂婚禮的背景音樂已然奏響,朱廣權的段子又如約而至:
" 歡迎大家來到無論你富貴貧窮、健康疾病、順境逆境、生氣高興,我們都會準時出境一直陪伴您的《共同關注》。"
因為太有代入感,這時後臺選手來了句:" 我都想接 I DO 。"
第 7 期作為點評嘉賓,朱廣權依舊開口就是優勢:
" 我們經常看到的那些,比較不好的就是,文風浮誇自大,標題一驚一乍,內容不尷不尬,一直和你打岔。"
剛剛說完,撒貝寧立馬接了一句 " 歡迎大家轉發 "。可以說相當配合和有梗。
有網友如此評論朱廣權:
朱老師雖不是金城武那種魅惑眾生的大帥比,卻絕對周正:嚴肅中帶著一絲禁慾,禁慾中帶著一絲呆萌,呆萌中帶著一絲詼諧。
在小鮮肉刷屏的今天,朱廣權像一片清流,用謙謙君子的乾淨,儒雅,向外界證明:國字臉也有春天!
不困於時間,不陷於年華。朱廣權卻用幽默風趣的語言,嚴肅冷靜的態度,直抵人心的親切,建立起了自己的獨樹一幟而深受觀眾喜愛的風格。
正如新聞聯播主持人康輝曾評價朱廣權:" 他展示出來驚人的積累、知識儲備才讓人印象深刻,為他贏得了更好的機會。"
如今,我們都感受到了新生事物帶來的摧枯拉朽的影響力,而從朱廣權身上,不難看到他所謂的金句和段子,不但融合了網絡流行元素,更不缺乏文化內涵的鋪墊,有梗有趣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的影響更多的人。
願你的沉澱和堅持也能勢如破竹,獲得屬於自己的人生高光時刻。
【來源:蘭州日報·ZAKER蘭州】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