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註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從6月18日晚開始的強降水, 除宿松縣之外,太湖縣全境普降大到暴雨,局部特大暴雨,特大暴雨區域主要集中在北中、彌陀、劉畈、天華、百裡等鄉鎮。
太湖縣最大雨情位於北中玉嶺、彌陀長林,分別為248、229毫米,有12個雨量觀測點降雨量超過100毫米。截止20日上午8時,太湖縣受災人口達3.7萬人,直接經濟損失達1.5億元。
車輛被洪水衝入河道達10多輛
1964出生的魯某,家住太湖縣劉畈鄉慄樹村老屋組。因從事貨運生意,魯某去年拿出了全家的積蓄購買了一輛10多萬元的貨車。
「18日晚,開始下起了大雨。」魯某說,誰也不會想到,大雨一下便沒個完的,19日早上6時許,打開大門時,山洪使門前的小河變成白汪汪一片。
「來水太兇猛了,眼睜睜地看著貨車洪水衝走了。」魯某說,貨車是全家的經濟來源,當時想出門去追,然而貨車瞬間便沒有了蹤影。 20日,趁著雨歇之際,魯某開始沿河搜尋,卻一無所獲。
劉畈鄉初步統計,此次強降雨造成該鄉198戶320間房屋受到不同程度損失,水田淹沒2200畝,被衝走或淹死大小水牛31頭,生豬18頭。道路塌方98處,衝毀橋梁12座,衝毀河堤36處,攔河堰40座。
而截至20日8時,太湖縣的統計數字顯示,與劉畈鄉的魯某的遭遇一樣,該縣車輛被洪水衝入河道的達10多輛。
消防官兵徒步進山轉移20多位被困群眾
太湖縣地處大別山南麓,夏季多雨,極易發生泥石流、山洪等自然災害。當日該地區突降暴雨,河邊的大樹被連根拔起和路基遭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6月19日8時40分,劉畈鄉發生的山洪,使部分村民被困山上。接到報警後,太湖縣消防大隊迅速組織人員趕赴現場。
蜿蜒的山路上,從山頂滑落的大石塊隨處可見,滾滾的河水捲起數不清的樹木奔流而下。救援的消防官兵在步行時發現該地區大面積出現道路坍塌,道路被山洪阻斷,車輛無法前進。
根據現場情況,消防官兵攜帶救生器材步行上山。在前進中,許多村民在清理被洪水肆虐的房屋,屋裡糟亂不堪,在當地民警的帶領下,經過大概2個多小時的艱難跋涉,參戰小隊終於到達受災最為嚴重的地區。
到達指定地點後,參戰小組與當地民警開始尋找被困人員。在村幹部的幫助下,官兵們成功找到了將20多位被困人員進行轉移至安全的地點,並由一名民警與一名村幹部進行照看以防意外發生。
一百多年的古橋被洪水衝毀
6月18日起的一場特大暴雨還席捲北中鎮,18日晚至19日,北中鎮玉嶺的最大降雨量為231毫米,其中6個小時雨量達到214毫米。
罕見的特大暴雨使給當地的農業生產和群眾生活帶來了重大影響。北中鎮有4萬人口,截止19日晚9時,該鎮18個村累計受災人口達2.6萬人。
當地一位村民介紹說,混濁泛黃的洪水夾雜著泥沙,沿著彎曲的玉珠河激流而下,無情地侵蝕著沿河兩岸的農田、房舍、道路和橋梁等基礎設施。
山洪暴發,衝毀了河邊的兩座變壓器、玉珠村的兩座公廁,衝垮了玉珠、明珠、玉嶺、蓮花等沿河的8座橋梁,甚至連玉嶺村建有一百多年的一座古橋也難逃一劫,隔河兩岸的群眾一時中斷通行,只能相望興嘆。
更有損失極為慘重的就是明珠村兩位養豬大戶劉銳、吳新霞所養殖的150多頭生豬全部被大水衝走,蓮花村村民吳品峰所種植的20多畝天麻遭受水毀,還有沿河大量的水稻、玉米以及部分苗木花卉基地被水推沙壓,張河電站機房全部滲水一米多深。
在地處大山深處的玉嶺村張河組,78歲的張禮方和70歲的老伴,所住的磚瓦房凌晨五點左右遭受附近山洪河水的侵襲,屋裡進水一米多深。
幸虧被張老的侄兒及時發現,叫醒熟睡之中的老兩口,才得以安全脫險,得到妥善安置。談起18日夜「驚魂一刻」時,張禮方夫妻倆還心有餘悸。
洪陽 劉輝 本報記者 蔣六喬 攝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