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水氨氮大於進水氨氮,常見於一些高有機氮的廢水中,氨化大於硝化一般是該情況的解釋,但是氨化大於硝化出水氨氮大於進口的唯一原因嗎?出水氨氮大於進水真的只發生在高有機氮廢水嗎?本文將把目前預想到的原因概述一下!由於時間匆忙,如有遺漏或者錯誤的地方敬請指教!此文所剖析的進水氨氮並不僅僅是總進水,也可能是某個處理單元!
一、化驗數據有誤
這個是要優先排除的原因,雖然說化驗數據有誤這個原因很低級,不過不排除這個可能,化驗有誤包括取樣地點錯誤、樣品混亂、步驟有誤等等,如果是在線設備,要用標樣重新標定監測設備,優先把這個原因排除!
二、氨化大於硝化
汙
水處理中TN的主要形式是以銨離子為主,也就是我們說的氨氮,但是某些特定的廢水中有機氮高,TN的組成主體是有機氮,例如胺基酸廢水等等!所以氨化也是系統代謝中很重要的一環!
在厭氧工藝中,進水有機氮居多,出水氨氮升高是很常見的情況,因為氨化菌可以適應厭氧、缺氧、好氧的情況下進行氨化!
除碳工藝中,例如普通活性汙泥法、SBR等不脫氮的工藝,進水有機氮居多,氨氮在氨化菌的代謝下升高!
在脫氮工藝中,例如AO工藝,出水氨氮大於硝化的情況往往發生在硝化崩潰的情況下,硝化崩潰,脫氮工藝其實就是相當於非脫氮功能除碳工藝了,原因參考除碳工藝!
三、高級氧化
高級氧化的作用是破鏈破環,氨化其實也是一種破鏈破環,但是在一些化工廢水中,氮元素與碳元素等結合很穩固,厭氧環境下也無法將化學鏈/環破壞!
像這種廢水往往BC比很低,可生化差,需要用到高級氧化工藝。
在高級氧化的破鏈破環下,氮元素可以脫離出來形成銨根離子,也就是氨氮,所以,導致出水氨氮升高!
四、外加氮源
外加氮源過多一般發生在除碳工藝中,因為脫氮工藝不缺氮,不需要加!外加氮源有三種情況,一個就是投加失誤,多加了氮源,代謝不掉;第二種是CNP比數值計算錯誤,對於CN比的計算,導致N源投加過多;第三種就是CNP比值選用錯誤,例如選用了脫氮的CN比4~6,在除碳工藝中,CNP比為100:5:1!
五、汙泥解體
汙泥解體後的游離汙泥碎片為出水貢獻了部分氨氮,這種情況也是出現在非脫氮的工藝中,常見的有汙泥老化、中毒、膨脹等導致汙泥解體的情況!
六、吸附飽和
脫氮工藝並不只有生化法,對於某些較低氨氮的廢水,可以通過物化吸附法處理,例如沸石吸附,吸附工藝都會有吸附容量的,飽和後需要再生或者更換,如長時間不更換會釋放氨氮!
七、還原反應
硝化反硝化的發展歷程中,AO工藝一開始並不是反硝化在前,而是OA工藝,這種工藝就導致了,A池裡缺少反硝化細菌所需的氮源(細菌代謝所利用的氮源一般是氨氮狀態的),所以在A池裡,反硝化細菌會還原一些硝態氮成氨氮利用,當然,OA工藝中出水氨氮大於進口的情況也很少見。
因為OA工藝目前很少了,所以,這種情況也極少見!
八、投加藥劑攜帶氮
汙水處理出水中需要加藥劑來提高排放標準或者改善汙泥絮性,例如
絮凝劑之類的,有人反映過添加PAM後COD和氨氮都會升高,不過諮詢過專業藥劑人士後,PAM對氨氮影響很小,不排除溶解後藥劑存放時間過長導致的消解,對於絮凝劑來說,黑色的PAC的氨氮含量挺高的。
原標題:為什麼出水氨氮會大於進水氨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