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東方在電致發光量子點領域迎來重大進展
打開APP 京東方在電致發光量子點領域迎來重大進展 京東方 發表於 2020-11-11 14:56:08 近日,BOE(京東方)推出全球首款55英寸4K主動矩陣量子點發光二極體(AMQLED)顯示屏,這是繼今年年初發布高解析度QLED技術後,BOE(京東方)在電致發光量子點領域取得的又一重大進展。
-
BOE(京東方)55英寸超高清主動式量子點顯示屏
近日,BOE(京東方)推出全球首款55英寸4K主動矩陣量子點發光二極體(AMQLED)顯示屏,這是繼今年年初發布高解析度QLED技術後,BOE(京東方)在電致發光量子點領域取得的又一重大進展。目前,量子點技術在顯示產品中的應用主要包括光致發光量子點背光技術和主動式電致發光量子點二極體技術(AMQLED)。與光致發光量子點背光技術不同,AMQLED顯示無需背光源,注入電流即可使量子點發光,具有自發光、色域廣、壽命長等優勢,成為量子點顯示的發展方向。其中,大尺寸量子點列印技術和產品的研發是關鍵突破點,備受業界關注。
-
高解析度QLED後又一重大突破 京東方全球首發55英寸超高清AMQLED...
近日,京東方宣布,推出全球首款55英寸4K主動矩陣量子點發光二極體(AMQLED)顯示屏,這是繼今年年初發布高解析度QLED技術後,京東方在電致發光量子點領域取得的又一重大進展。
-
量子點終極進化 京東方推出電致QLED屏幕
就在天平傾向於OLED的時候,京東方突然發力,研製出了一款無需背光源的QLED顯示屏,終於實現了量子點技術的終極進化。 京東方推出電致QLED屏幕 據了解,京東方研製出的5英寸主動式電致量子點發光顯示產品(AMQLED),是其主持承擔的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量子點發光顯示關鍵材料與器件研究」項目的成果
-
量子點終極進化京東方推出電致QLED屏幕
作為下一代顯示技術的有力競爭者,量子點顯示技術,它根據晶粒大小以及受電、光激發可傳導出不同顏色的有色光,從而達到迄今為止最高的色彩純度和發光效率。該項技術能為用戶呈現出更豐富、更準確的色彩,不過一直以來由於技術原因,量子點顯示一直採用光質發光,本質上離不開背光源。
-
完全體量子點來了京東方發布AMQLED顯示屏
和手機上AMOLED一家獨大不同,電視上的顯示技術呈現出百家爭鳴的局面,主流的有液晶、量子點、OLED,還在研發的有miniLED(嚴格來說是背光技術)、microLED等等。OLED作為目前唯一的量產自發光技術,一直被大眾認為是顯示效果最好的顯示面板。
-
京東方高解析度、全彩量子點發光二極體取得重大突破
京東方官方獲悉,近日,京東方集團中央研究院關於高解析度、全彩量子點發光二極體(QLED)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實現了解析度500ppi、色域114%NTSC的全彩QLED器件,技術指標全球領先。相關研究論文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Nano Research上發表。
-
量子點電致發光處於研究階段 未來五年市場升溫
量子點在顯示技術領域的應用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基於量子點光致發光特性的量子點背光源技術(QuantumDots-BacklightUnit,QD-BLU);基於量子點電致發光特性的量子點發光二極體顯示技術(QuantumDotsLightEmitTIngDiodeDisplays,QLED)。
-
研製成功首款基於稀土摻雜氧化物 TFT 技術的全彩色量子點電致發光...
2016 年 12 月,華南理工大學發光材料與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彭俊彪教授研究團隊聯合廣州新視界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研究開發了發光量子點墨水研製方法和電致發光顯示屏結構設計,解決了溶液加工型多層電致發光器件結構設計
-
白皮書 | 量子點材料的研究現狀及在光致發光和電致發光領域的應用
本綜述針對量子點應用於高色彩質量的照明和顯示技術的光致發光和電致發光應用進行系統的闡述。量子點的發展從最初的照明到如今的光致發光高色域顯示背光源,已經進入商業化應用階段。下一階段可以想像出量子點的成本的逐漸降低、大規模的合成,以及QD Vision、三星、 LG 等廠商在量子點電致發光上所付出的努力,會進一步促進量子點的大面積的電致發光器件的商業化。
-
量子點材料的研究現狀及在光致發光和電致發光領域的應用
量子點材料的研究現狀及在光致發光和電致發光領域的應用 慧聰LED屏網報導由於量子限域效應和量子尺寸效應,半導體量子點具有激發光譜寬、半峰寬較窄、波長可調和溶液加工等特點,受到廣泛關注。經過30多年的發展,量子點材料已實現了「綠色合成路線」,性能逐漸提升,能夠進行工業化產品生產供應,目前已經開發出商業化應用的光致發光器件,該系列器件相繼應用於LED照明和顯示領域。
-
量子點顯示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南京理工大學納米光電材料研究所曾海波團隊,在量子點顯示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半導體膠體量子點,具有溶液法製備、容易加工、顏色可調、量子產率高等突出特點,在發光二極體、光源、顯示、太陽能電池、螢光標記等光電器件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作為新型的發光材料,發光峰窄、發光顏色可調的特點使其非常適合應用在顯示器領域。量子點在顯示技術領域的應用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基於量子點電致發光特性的量子點發光二極體顯示技術和基於量子點光致發光特性的量子點背光源技術。
-
TCL攻克電致發光的紅色量子點材料壽命難題,量子點顯示迎變革
英國最有名望的科學雜誌《自然》下屬《自然通訊》刊登TCL集團工業研究院專家團隊論文,證實TCL已攻克電致發光的紅色量子點材料的壽命難題。 本文來自:http://www.51touch.com/lcd/news/dynamic/2018/1113/52049.html 事實上,紅綠藍三基色量子點材料的效率和壽命難題,以及印刷顯示工藝的應用實現,絕大多數已被TCL率先攻破,量子點顯示領域即將迎來從光致發光到電致發光的躍遷。
-
電致發光的量子點商業化OLED最後的優勢會消失
二、量子點在顯示領域的應用量子點技術能發揮用途的領域主要有:LED、太陽能電池和生物-醫學標記三個。但我個人認為真正能夠比較快的進入到人類生活的還是LED照明領域。第一代量子點技術的應用是」光致發光「元件。在藍光LED前面加上分布有綠色和紅色量子點的膜,就可以發出液晶顯示器所需要的白色背光。
-
目前量子點正在朝著無鎘化和電致發光技術的堅定道路發展
量子點電視的色域高達110%,遠超傳統LED的72%,發光效率比傳統LED發光效率提升30~40%,是傳統LED的6倍。由於量子點受到電或光的刺激,會發出各種不同顏色且非常純正的高質量單色光,在節能環保政策指引下可以在更低的電壓下工作,讓能耗降到最低。此外,由於量子點電視使用的無機材料不易被氧化,因此其顯像壽命比OLED多2萬小時。
-
電致發光量子技術最快5年量產 對OLED嚴峻挑戰
電致發光量子技術最快5年量產 對OLED嚴峻挑戰 「第一代量子點顯示是光致發光量子點元件+LCD,但到了第二代量子顯示,就是QLED電致發光技術,這種技術是無需背光的,顯示性能比OLED更好。因此做量子點的電致發光顯示,已經成為共識。」
-
量子點QLED電視解析 或成LED後又一背光革命
內幕可靠消息,電視領域的龍頭老大,三星將會在2015年推出基於量子點QLED背光技術的液晶電視(意味著三星將無限期擱淺OLED電視計劃),國產 方面TCL最快年底就會上市量子點QLED電視產品,LG Display作為頂尖的液晶面板製造商,已經宣布量子點QLED面板將會量產,此外還有京東方、華星光電等面板廠都會力挺量子點QLED背光技術。
-
OLED電視VS量子點電視,誰更勝一籌?
量子點的高性能是量子點能應用於其他應用產品的基礎,伴隨量子點製備技術的進步,在應用產品中的應用不斷取得突破,以量子點材料為基礎的在照明、顯示和生物等領域的應用產品已經研發成功並開始逐步得到實際應用。量子點是由鋅、鎘、硒和硫原子組合而成,包括IIB-VIB族以及IIIB-VB族元素,如CdTe、CdS、CdSe、PbS、InP和InAs等,量子點作為納米級別的半導體材料,帶隙寬度較大,有電致與光致發光兩種形式。量子點材料的光致發光與電致發光,分別應用於 QD-LCD 與 QLED。
-
納晶科技:量子點光電技術量子點材料開發商
由於不同尺寸的量子點,其電子和空穴被量子限域的程度不一樣,因此可在受到外來能量(光、電)的激發後發出不同顏色的光,覆蓋從藍光到紅外光的整個區域。 基於這一原理,納晶科技從電致發光和光致發光兩個思路切入,分別聚焦量子點材料和量子點發光二極體兩大研究方向,並形成量子點光轉化材料與器件的主要業務板塊。
-
量子點才是未來?電致發光顯示技術時代
各國量子點顯示技術研發實力分析前文,我們為大家解析為何TCL專注於量子點顯示技術之後,三星和海信等電視廠商紛紛加入量子點電視陣營:《TCL強勢引領!量子點顯示技術成香餑餑》,提到了現階段「光致發光」的量子點顯示技術已經有很多令人心動的技術特徵,接下來,我們要探討下量子點顯示技術的發展前景——「電致發光」,這才是量子點公司真正看好量子點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