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方在電致發光量子點領域迎來重大進展

2020-12-06 電子發燒友

京東方在電致發光量子點領域迎來重大進展

京東方 發表於 2020-11-11 14:56:08

近日,BOE(京東方)推出全球首款55英寸4K主動矩陣量子點發光二極體(AMQLED)顯示屏,這是繼今年年初發布高解析度QLED技術後,BOE(京東方)在電致發光量子點領域取得的又一重大進展。

目前,量子點技術在顯示產品中的應用主要包括光致發光量子點背光技術和主動式電致發光量子點二極體技術(AMQLED)。與光致發光量子點背光技術不同,AMQLED顯示無需背光源,注入電流即可使量子點發光,具有自發光、色域廣、壽命長等優勢,成為量子點顯示的發展方向。其中,大尺寸量子點列印技術和產品的研發是關鍵突破點,備受業界關注。

BOE(京東方)通過技術創新,在大尺寸量子點列印的均一性和穩定性等關鍵技術難題上取得了一系列進展。BOE(京東方)此次推出的全球首款55英寸4K AMQLED顯示產品採用電致發光量子點技術,解析度為3840×2160,色域高達119% NTSC,對比度可達1000000:1,在大尺寸顯示領域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和應用前景。

在AMQLED領域,BOE(京東方)電致發光量子點技術處於國際領先水平,早在2017年,BOE(京東方)就推出5英寸、14英寸採用全噴墨列印工藝的AMQLED產品樣機,並獲得國際信息顯示學會(SID)Best in Show獎高度評價。作為全球半導體顯示產業龍頭企業,BOE(京東方)始終關注前沿顯示技術發展,持續將創新顯示產品及解決方案應用於萬千場景,不斷滿足人們對視覺體驗的極致追求。
       責任編輯:tzh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京東方電致發光量子點領域取得重大進展 推出55英寸4K AMQLED顯示屏
    11 月 12 日消息 根據京東方的消息,京東方推出了 55 英寸 4K 主動矩陣量子點發光二極體(AMQLED)顯示屏,官方稱這是京東方電致發光量子點領域取得的又一重大進展。  官方介紹,京東方此次推出的 55 英寸 4K AMQLED 顯示產品採用電致發光量子點技術,解析度為 3840×2160,色域高達 119% NTSC,對比度可達 1000000:1,在大尺寸顯示領域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和應用前景。
  • BOE(京東方)55英寸超高清主動式量子點顯示屏
    近日,BOE(京東方)推出全球首款55英寸4K主動矩陣量子點發光二極體(AMQLED)顯示屏,這是繼今年年初發布高解析度QLED技術後,BOE(京東方)在電致發光量子點領域取得的又一重大進展。目前,量子點技術在顯示產品中的應用主要包括光致發光量子點背光技術和主動式電致發光量子點二極體技術(AMQLED)。與光致發光量子點背光技術不同,AMQLED顯示無需背光源,注入電流即可使量子點發光,具有自發光、色域廣、壽命長等優勢,成為量子點顯示的發展方向。其中,大尺寸量子點列印技術和產品的研發是關鍵突破點,備受業界關注。
  • 量子點終極進化 京東方推出電致QLED屏幕
    作為下一代顯示技術的有力競爭者,量子點顯示技術,它根據晶粒大小以及受電、光激發可傳導出不同顏色的有色光,從而達到迄今為止最高的色彩純度和發光效率。該項技術能為用戶呈現出更豐富、更準確的色彩,不過一直以來由於技術原因,量子點顯示一直採用光質發光,本質上離不開背光源。
  • 量子點終極進化京東方推出電致QLED屏幕
    作為下一代顯示技術的有力競爭者,量子點顯示技術,它根據晶粒大小以及受電、光激發可傳導出不同顏色的有色光,從而達到迄今為止最高的色彩純度和發光效率。該項技術能為用戶呈現出更豐富、更準確的色彩,不過一直以來由於技術原因,量子點顯示一直採用光質發光,本質上離不開背光源。
  • 京東方高解析度、全彩量子點發光二極體取得重大突破
    京東方官方獲悉,近日,京東方集團中央研究院關於高解析度、全彩量子點發光二極體(QLED)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實現了解析度500ppi、色域114%NTSC的全彩QLED器件,技術指標全球領先。相關研究論文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Nano Research上發表。
  • 量子點電致發光處於研究階段 未來五年市場升溫
    量子點在顯示技術領域的應用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基於量子點光致發光特性的量子點背光源技術(QuantumDots-BacklightUnit,QD-BLU);基於量子點電致發光特性的量子點發光二極體顯示技術(QuantumDotsLightEmitTIngDiodeDisplays,QLED)。
  • 量子點材料的研究現狀及在光致發光和電致發光領域的應用
    量子點材料的研究現狀及在光致發光和電致發光領域的應用    慧聰LED屏網報導由於量子限域效應和量子尺寸效應,半導體量子點具有激發光譜寬、半峰寬較窄、波長可調和溶液加工等特點,受到廣泛關注。經過30多年的發展,量子點材料已實現了「綠色合成路線」,性能逐漸提升,能夠進行工業化產品生產供應,目前已經開發出商業化應用的光致發光器件,該系列器件相繼應用於LED照明和顯示領域。
  • 高解析度QLED後又一重大突破 京東方全球首發55英寸超高清AMQLED...
    近日,京東方宣布,推出全球首款55英寸4K主動矩陣量子點發光二極體(AMQLED)顯示屏,這是繼今年年初發布高解析度QLED技術後,京東方在電致發光量子點領域取得的又一重大進展。
  • 白皮書 | 量子點材料的研究現狀及在光致發光和電致發光領域的應用
    本綜述針對量子點應用於高色彩質量的照明和顯示技術的光致發光和電致發光應用進行系統的闡述。量子點的發展從最初的照明到如今的光致發光高色域顯示背光源,已經進入商業化應用階段。下一階段可以想像出量子點的成本的逐漸降低、大規模的合成,以及QD Vision、三星、 LG 等廠商在量子點電致發光上所付出的努力,會進一步促進量子點的大面積的電致發光器件的商業化。
  • TCL攻克電致發光的紅色量子點材料壽命難題,量子點顯示迎變革
    英國最有名望的科學雜誌《自然》下屬《自然通訊》刊登TCL集團工業研究院專家團隊論文,證實TCL已攻克電致發光的紅色量子點材料的壽命難題。    本文來自:http://www.51touch.com/lcd/news/dynamic/2018/1113/52049.html  事實上,紅綠藍三基色量子點材料的效率和壽命難題,以及印刷顯示工藝的應用實現,絕大多數已被TCL率先攻破,量子點顯示領域即將迎來從光致發光到電致發光的躍遷。
  • 電致發光量子技術最快5年量產 對OLED嚴峻挑戰
    電致發光量子技術最快5年量產 對OLED嚴峻挑戰   「第一代量子點顯示是光致發光量子點元件+LCD,但到了第二代量子顯示,就是QLED電致發光技術,這種技術是無需背光的,顯示性能比OLED更好。因此做量子點的電致發光顯示,已經成為共識。」
  • 電致發光的量子點商業化OLED最後的優勢會消失
    二、量子點在顯示領域的應用量子點技術能發揮用途的領域主要有:LED、太陽能電池和生物-醫學標記三個。但我個人認為真正能夠比較快的進入到人類生活的還是LED照明領域。第一代量子點技術的應用是」光致發光「元件。在藍光LED前面加上分布有綠色和紅色量子點的膜,就可以發出液晶顯示器所需要的白色背光。
  • 量子點才是未來?電致發光顯示技術時代
    各國量子點顯示技術研發實力分析前文,我們為大家解析為何TCL專注於量子點顯示技術之後,三星和海信等電視廠商紛紛加入量子點電視陣營:《TCL強勢引領!量子點顯示技術成香餑餑》,提到了現階段「光致發光」的量子點顯示技術已經有很多令人心動的技術特徵,接下來,我們要探討下量子點顯示技術的發展前景——「電致發光」,這才是量子點公司真正看好量子點的關鍵所在。
  • 目前量子點正在朝著無鎘化和電致發光技術的堅定道路發展
    量子點電視的色域高達110%,遠超傳統LED的72%,發光效率比傳統LED發光效率提升30~40%,是傳統LED的6倍。由於量子點受到電或光的刺激,會發出各種不同顏色且非常純正的高質量單色光,在節能環保政策指引下可以在更低的電壓下工作,讓能耗降到最低。此外,由於量子點電視使用的無機材料不易被氧化,因此其顯像壽命比OLED多2萬小時。
  • 量子點顯示的技術基礎有兩個層面:電致發光與光致發光
    量子點顯示的技術基礎有兩個層面:電致發光與光致發光 李倩 發表於 2018-07-12 16:18:53 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TV面板的出貨數量達2.62億片
  • 量子點發光二極體研究獲進展
    二極體 日前,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的支持下,浙江大學化學系彭笑剛課題組與材料系金一政課題組合作在量子點發光二極體研究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該文報導了一種以量子點為電致發光材料的新型LED器件。其性能遠遠超過了目前相關文獻報導的其他量子點LED,並且該新型器件可以通過簡單的溶液加工路線製備而得。 LED作為下一代照明與顯示的核心器件已被業界認可。GaN外延生長量子阱的LED器件則是目前市場上的流行產品。但是,GaN外延生長量子阱需要超高真空、超高純度原料、超密度電能消耗等條件。
  • 丁古巧團隊Small:全面總結碳基量子點固態發光領域研究進展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X-MOLNews以碳點和石墨烯量子點為代表的碳基量子點(CQDs),是一類具有獨特性能的光致發光材料。溶液狀態下高性能CQDs的結構設計與製備已獲得了巨大突破。相比之下,聚集態下CQDs的光致發光性能調製與機理探索是近年來該材料的研究熱點與難點。
  • 研製成功首款基於稀土摻雜氧化物 TFT 技術的全彩色量子點電致發光...
    2016 年 12 月,華南理工大學發光材料與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彭俊彪教授研究團隊聯合廣州新視界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研究開發了發光量子點墨水研製方法和電致發光顯示屏結構設計,解決了溶液加工型多層電致發光器件結構設計
  • TCL多媒體CEO王成:TCL材料研究新成果將使量子點電致發光成為可能
    會上,在談到TCL彩電的未來發展時,TCL集團高級副總裁、多媒體CEO、雷鳥科技董事長王成表示,面對未來彩電技術「百花齊放」式的發展,TCL將堅持繼續堅持量子點顯示技術方向發展下去,並透露TCL與國內其他領先企業合作,在新材料研究領域取得一定進展,這一研究成果將有望使量子點電致發光成為可能。
  • 2018年研發投入達56億 TCL量子點電致發光領域全球第二
    此次大會,TCL正式發布多個聚焦人工智慧、人工智慧跨領域應用及新型顯示領域的技術合作項目,並與香港大學等多家權威機構達成戰略合作。談及此,李東生表示:「這些合作只是一個開端,我希望我們能和更多的國內外頂尖高校、企業和研究所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我相信,通過我們這次技術合作開放大會,一定能讓TCL在新一輪變革中抓住機遇,讓我們在所處的行業,從追趕者、並跑者成為未來的領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