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研發投入達56億 TCL量子點電致發光領域全球第二

2020-11-25 donews

6月14日,TCL第六屆技術創新大會暨第一屆技術合作開放大會於深圳召開。SID原主席Prof Kim,CSDN創始人、總裁蔣濤,TCL創始人、董事長李東生及TCL集團首席技術官閆曉林等出席大會並發表重要演講。此次大會,TCL正式發布多個聚焦人工智慧、人工智慧跨領域應用及新型顯示領域的技術合作項目,並與香港大學等多家權威機構達成戰略合作。談及此,李東生表示:「這些合作只是一個開端,我希望我們能和更多的國內外頂尖高校、企業和研究所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我相信,通過我們這次技術合作開放大會,一定能讓TCL在新一輪變革中抓住機遇,讓我們在所處的行業,從追趕者、並跑者成為未來的領先者。」

TCL創始人、董事長李東生發表演講

變革研發模式 「自研+合作」全面夯實TCL創新力

「TCL一直把產品技術能力當作企業發展最重要的驅動力。隨著技術不斷發展和積累,我們在某些技術領域已走在了世界前列:電致發光QLED藍色材料壽命、印刷OLED/QLED材料和器件等局部領域的很多技術已走到無人區。同時,我們有四大技術戰略主線:人工智慧技術、新型顯示技術、5G應用技術、智能製造和工業網際網路技術。」李東生在致辭中強調。

據悉,2018年TCL研發投入達56億元,擁有12000多名研發技術人員。截止2019年5月,TCL全球專利申請量為61234件,其中國內39011件,申請國外專利11067件,另有11156件的PCT國際專利申請。尤其是在量子點電致發光領域擁有822件公開專利,居全球第二名。

活動現場,二十餘位業界權威技術專家受聘成為TCL技術顧問,將攜手助力TCL開拓技術戰略視野,洞察前沿技術趨勢。同時,TCL還和香港大學籤約建立港大-TCL人工智慧聯合研究院,並與中科院蘇州納米所等多家機構籤訂合作協議,共同拓展行業發展的新路徑。這是TCL研發模式的又一變革,在依託自身強大的研發體系的基礎上,開創性地發起「自研+合作」的創新共贏模式,同時引入世界頂尖的人才和技術資源,提升技術戰略決策的高度和深度。

開放式創新,集合全球資源服務未來技術戰略

隨著技術發展的日趨融合,「開放式創新」已逐漸成為企業創新的主流模式。此次大會還邀請了CSDN創始人、總裁蔣濤,SID原主席Prof Kim等嘉賓共同分享對行業技術趨勢的重磅觀點。

CSDN網站創始人、總裁蔣濤發表演講

蔣濤在《AI行業趨勢與技術發展報告》中表示:「新技術浪潮將變革每一個行業,每一個行業的領導者都將是『行業大腦』系統創新者。當前,所有的公司都在網際網路化,所有的網際網路公司都在AI化。」

SID原主席Prof Kim發表演講

隨後,SID原主席Prof Kim在《新型顯示行業技術發展報告》中表示:「OLED電視未來需要使用低成本的製備方式,比如印刷顯示技術,而且要在電視市場獲得高端市場與利潤,大尺寸柔性顯示技術必不可缺。與此同時,Micro-LED技術擁有很多優勢與新應用,但目前還有很多挑戰,需要一定時間」。

TCL集團首席技術官閆曉林發布報告

作為此次大會的重頭戲,TCL集團首席技術官閆曉林正式發布十餘項處於技術前沿的合作項目,希望引進全球頂尖的技術資源和TCL研發人員一起解決重大、前瞻性的技術難題。值得一提的是,在對外開放的技術合作項目中,TCL將在人工智慧、新型顯示等領域提供AI數據、研發算法、配套技術平臺及研發人力與經費支持,針對有重大突破的技術可以進行IP合作。

堅持創新,擴大科技領域開放合作,充分調動國內外一流創新資源,是推動行業取得創新突破的必經之路。「技術無疆界,合作方能贏未來,讓我們站高立遠,開放創新,一起合作。」在致辭尾聲,李東生這樣說道。


相關焦點

  • 京東方在電致發光量子點領域迎來重大進展
    打開APP 京東方在電致發光量子點領域迎來重大進展 京東方 發表於 2020-11-11 14:56:08 近日,BOE(京東方)推出全球首款55英寸4K主動矩陣量子點發光二極體(AMQLED)顯示屏,這是繼今年年初發布高解析度QLED技術後,BOE(京東方)在電致發光量子點領域取得的又一重大進展。
  • TCL攻克電致發光的紅色量子點材料壽命難題,量子點顯示迎變革
    TCL攻克電致發光的紅色量子點材料壽命難題,量子點顯示迎變革 作者:51Touch時間:2018-11-13 來源:全景網 
  • TCL多媒體CEO王成:TCL材料研究新成果將使量子點電致發光成為可能
    會上,在談到TCL彩電的未來發展時,TCL集團高級副總裁、多媒體CEO、雷鳥科技董事長王成表示,面對未來彩電技術「百花齊放」式的發展,TCL將堅持繼續堅持量子點顯示技術方向發展下去,並透露TCL與國內其他領先企業合作,在新材料研究領域取得一定進展,這一研究成果將有望使量子點電致發光成為可能。
  • 量子點才是未來?電致發光顯示技術時代
    以彭教授的專利轉化成果為核心創建的杭州納晶科技有限公司於2009年底成立,獲得風險投資5300萬元,主要研發以量子點高新材料為核心的固態照明、生物醫學診斷、太陽能電池的終端產品。2013年,彭笑剛入選全球百名頂尖化學家。
  • 量子點顯示的技術基礎有兩個層面:電致發光與光致發光
    量子點顯示的技術基礎有兩個層面:電致發光與光致發光 李倩 發表於 2018-07-12 16:18:53 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TV面板的出貨數量達2.62億片
  • 量子點材料的研究現狀及在光致發光和電致發光領域的應用
    量子點材料的研究現狀及在光致發光和電致發光領域的應用    慧聰LED屏網報導尤其在顯示領域,cdse等量子點的線寬極窄,色彩飽和度高,對於物體的色彩還原能力較強,能達到ntsc色域的120%以上,引起了世界上多數電視廠商和手機屏幕供應商的追捧。自2013年SONY發布第一款量子點電視以來,TCL、三星、LG及納晶科技等公司發布了數款量子點產品,覆蓋了電視、手機、電腦顯示器等多個領域。
  • 電致發光的量子點商業化OLED最後的優勢會消失
    二、量子點在顯示領域的應用量子點技術能發揮用途的領域主要有:LED、太陽能電池和生物-醫學標記三個。但我個人認為真正能夠比較快的進入到人類生活的還是LED照明領域。第一代量子點技術的應用是」光致發光「元件。在藍光LED前面加上分布有綠色和紅色量子點的膜,就可以發出液晶顯示器所需要的白色背光。
  • 量子點電致發光處於研究階段 未來五年市場升溫
    量子點在顯示技術領域的應用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基於量子點光致發光特性的量子點背光源技術(QuantumDots-BacklightUnit,QD-BLU);基於量子點電致發光特性的量子點發光二極體顯示技術(QuantumDotsLightEmitTIngDiodeDisplays,QLED)。
  • 電致發光量子技術最快5年量產 對OLED嚴峻挑戰
    電致發光量子技術最快5年量產 對OLED嚴峻挑戰   「第一代量子點顯示是光致發光量子點元件+LCD,但到了第二代量子顯示,就是QLED電致發光技術,這種技術是無需背光的,顯示性能比OLED更好。因此做量子點的電致發光顯示,已經成為共識。」
  • 白皮書 | 量子點材料的研究現狀及在光致發光和電致發光領域的應用
    自 2013年 SONY 發布第一款量子點電視以來,TCL、三星、LG及納晶科技等公司發布了數款量子點產品,覆蓋了電視、手機、電腦顯示器等多個領域 [15,16]。在 2018 年美國CES 展覽上,TCL、海信等公司力推量子點顯示技術,必將推動量子點顯示的進一步發展壯大。預計在 2025 年,量子點顯示能夠佔據市場 30% 以上的份額 [17]。
  • 從實驗室研發到大規模生產 納晶科技量子點技術商用多點開花
    根據CINNO Research產業資訊的調查信息,全球2018年市場佔有率排名前五的電視機品牌為三星、LG、TCL、海信和索尼,其中,三星、TCL、海信都採用了量子點技術。「從技術上說,量子點顯示可以分光致發光和電致發光兩個階段。光致發光方案已經工業化,主要是在液晶顯示(LCD)中引入量子點光轉換膜,色域可以超過NTSC 100%,比OLED還要高。」
  • 目前量子點正在朝著無鎘化和電致發光技術的堅定道路發展
    量子點電視作為當下高端市場的主力軍,不僅具備高、純、久的特點,在成本、產品良率上也比OLED更具優勢。在2014年底,已經進入全球彩電銷量前三的TCL在國內發布了量子點電視之後,量子點顯示技術也在中國推動新一波的研發熱潮,成為眾多中國彩電廠商在顯示領域轉型的發力點。在2017年美國SID展上,更是舉辦了7個與量子點顯示技術相關的議程,而論文的發表數量激增到24篇。
  • 研製成功首款基於稀土摻雜氧化物 TFT 技術的全彩色量子點電致發光...
    2016 年 12 月,華南理工大學發光材料與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彭俊彪教授研究團隊聯合廣州新視界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研究開發了發光量子點墨水研製方法和電致發光顯示屏結構設計,解決了溶液加工型多層電致發光器件結構設計
  • 京東方電致發光量子點領域取得重大進展 推出55英寸4K AMQLED顯示屏
    11 月 12 日消息 根據京東方的消息,京東方推出了 55 英寸 4K 主動矩陣量子點發光二極體(AMQLED)顯示屏,官方稱這是京東方電致發光量子點領域取得的又一重大進展。  官方介紹,京東方此次推出的 55 英寸 4K AMQLED 顯示產品採用電致發光量子點技術,解析度為 3840×2160,色域高達 119% NTSC,對比度可達 1000000:1,在大尺寸顯示領域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和應用前景。
  • TCL重磅推出量子點pro,引領高端電視產業發展
    量子點的光電特性很獨特,它受到電或光的刺激,會根據量子點的直徑大小,發出各種不同顏色的非常純正的高質量單色光。量子點應用到顯示技術上,可以藉助量子點發出能譜集中、非常純正的高質量紅/綠單色光,實現更佳的成像色彩。浙江大學教授、量子點資深專家彭笑剛曾表示,量子點有可能是人類有史以來發現的最優秀的發光材料。
  • 納晶科技:量子點光電技術量子點材料開發商
    量子點「發光」  量子點又稱為半導體發光納米晶,是一種一般粒徑介於1―10nm之間的納米顆粒,受激後可以發射螢光。由於不同尺寸的量子點,其電子和空穴被量子限域的程度不一樣,因此可在受到外來能量(光、電)的激發後發出不同顏色的光,覆蓋從藍光到紅外光的整個區域。
  • TCL量子點專利數量雄踞全球第二,實現賽道超車斬獲灣高賽金獎
    量子點材料不僅會在液晶顯示屏上大量應用,同時也將是有機發光材料的有力替代者。量子點,又稱為納米晶體,是一種零維半導體材料,由於尺寸極小,又被稱為人造原子。其發光的原理是通過控制晶體尺寸就可以控制其發光波長,獲得純正單色光;量子點在新型顯示、新型照明、太陽能電池和生物-醫學標記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 量子點,納米材料與器件領域的「新貴」
    許多品牌商陸續推出了量子點液晶電視,並逐步向顯示器、平板、筆記本和手機等中小尺寸延伸。此次講座,王允軍從納米材料發展演進,量子點發展演進、基本原理、基本特性方面進行了系統性的梳理,又從量子點的主要產品和應用領域詳細介紹,最後剖析當前市場驅動下量子點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同時結合蘇州星爍納米科技有限公司的發展總結經驗、提出建議。
  • 權威化學家彭笑剛:量子點是目前最優秀的電視發光材料
    如果中國各方力量聯合起來把量子點技術做好了,將打破這個局面。」彭笑剛說道,量子點對於國民經濟轉型有著重要的意義。 「我們的工作,就是為LED量身定製量子點。」彭笑剛表示,量子點顯示技術主要分為光致發光與電致發光兩個階段,目前TCL、海信、韓國三星等企業 已經實現了光致發光產品的落地。據了解,基於第一階段的光致發光,其性能已經優越於現有的電視,無論從色彩、功耗還是整體的效果上,都實現了突破。
  • 揭秘:量子點電視為何能成為消費市場新寵
    量子點(quantum dots,QDs)據麥姆斯諮詢報導,全球量子點(QD)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18年的25.7億美元增長至2023年的84.7億美元,2018~2023年期間的複合年增長率(CAGR)高達2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