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點,納米材料與器件領域的「新貴」

2020-11-25 鳳凰網江蘇站

3月4日上午,由蘇州工業園區科技和信息化局主辦的「科技創享匯」如期舉行。本期活動邀請園區領軍人才蘇州星爍納米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允軍博士為大家做納米材料與器件方面的精彩講座。

近年來,儘管大眾對「量子點」概念還有些陌生,但它在顯示領域的應用已然興起,量子點材料應用開始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許多品牌商陸續推出了量子點液晶電視,並逐步向顯示器、平板、筆記本和手機等中小尺寸延伸。此次講座,王允軍從納米材料發展演進,量子點發展演進、基本原理、基本特性方面進行了系統性的梳理,又從量子點的主要產品和應用領域詳細介紹,最後剖析當前市場驅動下量子點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同時結合蘇州星爍納米科技有限公司的發展總結經驗、提出建議。

王允軍是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博士、美國史丹福大學博士後,現任蘇州星爍納米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2018年入選國家級人才計劃,2015年入選省「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引進計劃」,2014年入選姑蘇領軍人才計劃。

王允軍自2002年從事量子點製備和應用開發工作,具有16年技術積累和研發經驗,2012年回國創辦星爍納米,專注量子點的新型結構設計、可控規模化製備和應用關鍵技術開發,以顯示領域為目標市場,主要開發高品質量子點材料、平板顯示背光源應用技術和量子點發光二級管應用技術。近年來他承擔/參與國家、省、市級科技項目3項,累計發表科研論文40餘篇,申請專利技術120餘項。

現場,王允軍介紹了何為量子點,並指出,量子點在發光器件、太陽能電池、醫學生物標記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當前,量子點顯示根據發光原理的不同,可以光致發光和電致發光兩類,分別被稱為量子點背光源技術(QD-LCD)和量子點發光二極體顯示技術(AMQLED)。王允軍認為,QD-LCD方案顯著提升色域,LCD電視未來逐步成為標配。此外,量子點材料的設計和製備作為量子點顯示產業鏈技術中難度係數相當高的環節。他認為,量子點材料是價值量最大環節,而專利是其核心壁壘。結合星爍納米科技的發展,王允軍指出,對於身在局中的量子點企業,當下最需要做的就是繼續加大投入,加速研發搶佔先機,在新風口上成功掘金。

作為助推園區科技創新發展的一線實踐者,園區科信局每周都會進行這樣的業務「充電」。自2016年起,科信局每周開展一場「科技創享匯」活動,鼓勵科技條線全體員工主動學習,「不斷掌握新知識新技能,做到在創新發展中不落伍不掉隊」,紮實踐行《園區工作人員行為導則》。

相關焦點

  • 合成單分散量子點:雷射把半導體材料「敲成」納米大小
    近日,天津大學材料學院量子點材料與器件研究組開發出環保高效的單分散量子點合成新工藝,成果發表在國際頂級科學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信)上,這是世界上首次報導物理方法合成單分散量子點。這項世界首創的新工藝將在太陽能電池、癌症檢測等領域發光發熱。
  • 二維材料中的新型量子點:為量子電子器件帶來新可能!
    那麼,量子點到底是什麼?簡單說,量子點(Quantum Dot)是半徑小於或接近於激子波爾半徑的半導體納米晶體,由有限數目的原子組成,是一種大部由Ⅱ-Ⅵ族或Ⅲ-Ⅴ族元素組成的準零維納米材料,其三個維度的尺寸都在1-10nm。
  • 基於螢光碳納米材料的高帶寬可見光通訊器件研究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曲松楠課題組與復旦大學郭睿倩課題組合作,提出一種新的方便快捷的處理方法製備出具有高螢光量子效率的純碳納米點螢光粉,利用合適濃度的過氧化氫溶液對原本固態下螢光猝滅的碳納米點進行表面氧化處理,實現碳納米點固態下的高效發光。同時利用該碳納米點螢光粉較短螢光壽命的特點,與郭睿倩課題組合作,首次將所研製的碳納米點螢光粉應用於可見光通訊器件。
  • 展示基於膠體量子點納米材料製作微型光譜儀的新方法
    電子工程系博士生導師鮑捷在《自然》發表論文展示基於膠體量子點納米材料製作微型光譜儀的新方法清華新聞網7月7日電 7月2日,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博士生導師鮑捷在《自然》雜誌發表論文《基於膠體量子點納米材料的光譜儀》(A Colloidal Quantum Dot Spectrometer
  • 量子點材料的研究現狀及在光致發光和電致發光領域的應用
    量子點材料的研究現狀及在光致發光和電致發光領域的應用    慧聰LED屏網報導由於量子限域效應和量子尺寸效應,半導體量子點具有激發光譜寬、半峰寬較窄、波長可調和溶液加工等特點,受到廣泛關注。經過30多年的發展,量子點材料已實現了「綠色合成路線」,性能逐漸提升,能夠進行工業化產品生產供應,目前已經開發出商業化應用的光致發光器件,該系列器件相繼應用於LED照明和顯示領域。
  • 二維金量子點:有望應用於量子計算和新一代電子器件!
    導讀據美國密西根理工大學官網近日報導,該校研究人員將金屬「金」轉化為半導體,並在氮化硼納米管上逐個原子地定製這種材料。這種新材料有望應用於量子計算和新一代電子器件。背景2004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物理學家安德烈·蓋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用微機械剝離法成功從石墨中分離出石墨烯,因此共同獲得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 量子點材料:現狀、機遇和挑戰
    (QLED器件示意圖)        一類明星材料———量子點        量子點屬於一大類新材料——溶液納米晶中的一種。溶液納米晶具有晶體和溶液的雙重性質,量子點是其中馬上具有突破性工業應用的材料。        與其他納米晶材料不同,量子點是以半導體晶體為基礎的。尺寸在1~100納米之間,每一個粒子都是單晶。量子點的名字,來源於半導體納米晶的量子限域效應,或者量子尺寸效應。
  • 納米尺度下:LED、雷射LD與量子點應用
    納米科技的研究範圍很廣,包括納米物理學、納米化學、納米材料學、納米生物學、納米電子學、納米機械加工學、納米力學與納米測量學等領域, 許多尖端的研究不斷地在進行,讓我們先來了解到底什麼是納米科技吧!納米科技嚴格的定義必須「同時」滿足下面三個條件:1、納米材料的尺寸小於100nm。2、納米材料體積微小,具有全新的光、電、磁、聲、化學與機械等性質。
  • 納米尺度下的神奇應用:LED、雷射LD與量子點
    納米科技的研究範圍很廣,包括納米物理學、納米化學、納米材料學、納米生物學、納米電子學、納米機械加工學、納米力學與納米測量學等領域, 許多尖端的研究不斷地在進行,讓我們先來了解到底什麼是納米科技吧!納米科技嚴格的定義必須「同時」滿足下面三個條件:1、納米材料的尺寸小於100nm。2、納米材料體積微小,具有全新的光、電、磁、聲、化學與機械等性質。
  • 【中國科學報】氧化鎢量子點材料研究獲進展
    量子點表面包覆的長鏈脂肪胺替換為吡啶分子後展示出優秀的電化學性能。蘇州納米所供圖  諸如鋰離子電池、超級電容器、燃料電池等新興能量轉化與存儲器件,在解決傳統能源短缺、可再生能源能量來源不穩定等問題上已展示出巨大潛力,並受到學術界和工業界的廣泛關注。  中科院蘇州納米所趙志剛研究員課題組和蘇州大學耿鳳霞教授課題組針對這一問題進行了細緻而深入的研究,在氧化鎢量子點製備及其電化學應用方面的研究取得突破進展。
  • 2018陝西省西安交通大學「自旋電子材料與量子器件研究中心」招聘...
    一、自旋電子材料與量子器件研究中心簡介自旋電子材料與量子器件研究中心是一個面向未來後摩爾時代信息處理與存儲可持續發展的研究機構,瞄準5納米以下新型電子量子器件技術發展前沿,圍繞自旋電子及其他低維電子材料研究方向,開展以低維電子系統的介觀結構-物理特性-埃米製備技術為核心的物理基礎及量子器件研究工作,並以新型量子信息處理及存儲工藝的研究和實施帶動後摩爾時代運算技術的持續發展
  • 納晶科技:量子點光電技術量子點材料開發商
    日前,2018「前行的力量」新三板萬裡行調研活動走進納晶科技,尋找這家量子點半導體新材料科技公司的「亮光」。公司聯合創始人、總經理高磊生表示,納晶科技不是一家講故事的公司,市場終究會看到它的價值。  量子點「發光」  量子點又稱為半導體發光納米晶,是一種一般粒徑介於1―10nm之間的納米顆粒,受激後可以發射螢光。
  • 我國學者成功研發新型量子點顯示材料與器件
    新華社合肥9月28日電(記者徐海濤)記者從合肥工業大學獲悉,近期該校科研人員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廣東省科學院合作,首次成功將石墨相氮化碳應用於下一代量子點顯示技術,並成功製備了新型量子點顯示器件。日前國際知名學術期刊《今日材料》發表了該成果。
  • 長春光機所研製出橙紅光波段最高螢光量子效率的碳納米點
    發光碳納米點是近十年興起的新型納米發光材料,其無毒、發光性能好、生物相容性好、原料廣泛等優點,引起國際上廣泛的關注。該領域發展面臨的瓶頸是缺少調控碳納米點發光帶隙的手段和增強其螢光量子效率的方法。目前,碳納米點在藍光和綠光波段已實現較為高效的發光,但在可見區長波長波段,特別是橙光到紅光波段,缺少高效率發光的碳納米點。
  • 先進熱電材料與器件設計的研究進展
    基於材料製備的多維設計以成熟的結構設計為基礎,其目的是製備多元化的高性能熱電器件,包括準零維熱電材料(量子點及納米晶),一維熱電材料(量子線,納米線和納米/微米帶),二維熱電材料(單/多層納米薄片,納米/微米單晶板,納米/微米薄膜,自旋熱電薄膜和超晶格),以及三維熱電材料(塊體單晶/類單晶和多晶);3.
  • 研製出基於碳納米點的超穩定強螢光複合材料
    近日,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曲松楠課題組首次研製出基於碳納米點的超穩定、強螢光複合材料,該工作利用靜電誘導自組裝過程,通過碳納米點表面電荷逐步靜電吸附離子並原位形成無機包覆層
  • 白皮書 | 量子點材料的研究現狀及在光致發光和電致發光領域的應用
    經過30多年的發展,量子點材料已實現了「綠色合成路線」,性能逐漸提升,能夠進行工業化產品生產供應,目前已經開發出商業化應用的光致發光器件,該系列器件相繼應用於LED照明和顯示領域 [10-12]。尤其在顯示領域,cdse等量子點的線寬極窄,色彩飽和度高,對於物體的色彩還原能力較強,能達到ntsc色域的120% 以上 [13,14],引起了世界上多數電視廠商和手機屏幕供應商的追捧。
  • 2018年我國納米材料市場規模,納米材料醫學領域應用前景廣闊
    近幾年我國納米行業規模及佔比情況如下圖所示:資料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三、納米材料的主要應用領域1、納米材料在醫學領域應用納米材料在醫學領域已應用於藥物載體然而,有關納米材料毒理學的報導也很多,由於納米材料具有小尺寸效應、表面和界面效應以及量子尺寸效應等特性,可能引發特殊的生物學效應,給人類健康和環境帶來負面影響。納米技術在促進醫藥、工業發展的同時,對人類健康和環境衛生也同樣構成潛在的威脅。
  • 納米級隧道效應器件
    換言之,雙電子層隧道電晶體和共振隧道二極體等隧道效應器件比MOSFET更適合於納米電子學。但也有顯著不同的另一面:當柵壓再上升,超過共振點時,電子隧穿過程中止,器件關閉。也就是說,Deltt微分電阻可正可負,在器件從導通態到截止態的工作區微分電阻為正,從導通態到截止態的工作區,微分電阻為負。
  • 我國量子點單光子發射器件研究獲重要突破
    本報訊 近日,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超晶格國家重點實驗室相關研究人員成功實現了量子點的單光子發射:8K溫度下脈衝雷射激發InAs單量子點,採用HBT (Hanbury Brown-Twiss) 延時複合計數光譜測試系統觀察到波長932納米的單光子發射,發射速率大於10KHz。這是國內半導體量子點單光子發射器件研究的重要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