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基於膠體量子點納米材料製作微型光譜儀的新方法

2020-11-25 清華大學新聞網

電子工程系博士生導師鮑捷在《自然》發表論文
展示基於膠體量子點納米材料製作微型光譜儀的新方法

清華新聞網7月7日電 7月2日,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博士生導師鮑捷在《自然》雜誌發表論文《基於膠體量子點納米材料的光譜儀》(A Colloidal Quantum Dot Spectrometer),報導了一種基於膠體量子點納米材料製作微型光譜儀的新方法。該文章被同期《自然》雜誌專題評論。鮑捷是論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麻省理工學院化學系莫吉·巴旺迪(Moungi Bawendi)是論文的第二作者。


不同光譜儀工作原理比較圖。(最上面是目前最廣泛採用的光柵光譜儀的原理;最下面是量子點光譜儀的原理;中間為現有多數其他光譜儀技術原理。)

光譜儀是一種能夠分辨不同顏色(波長)光波強度的分析儀器,已被非常廣泛地應用在諸如天文、生物、化學、醫學、環境學等多領域。這類設備通常體積過大以致於難以移動。科學家長期致力於讓光譜儀小型化、成本低廉且易於使用,以便增加它們的使用範圍。但一直以來,相關努力都不是很成功。

鮑捷及莫吉·巴旺迪提出,現有微型光譜儀的設計局限可以用膠體量子點克服,量子點是高度可調控的、微型的並且對光敏感的半導體晶體,使用量子點可以在減小光譜儀體積的同時不影響它的解析度、使用範圍和效率。

文章中,他們展示了用195種膠體量子點納米材料和一個普通數位相機所用的成像感光元件構成的一個微型光譜儀。其每一個量子點都對特定光譜範圍敏感,可以過濾各種波長的光並檢測到非常小的光譜移位。這是國際上首次將膠體量子點納米材料用於製作微型光譜儀的報導。

膠體量子點被列印到攝像傳感器表面示意圖。

作為一種光譜儀微型化方法的新突破,這種方法為製作高性能、低造價、體積小於智慧型手機攝像頭的微型光譜儀鋪平了道路。其未來應用包括太空探索、個性化醫療、微流控晶片實驗室診斷平臺等。

同期《自然》雜誌發表專題編輯部評論,評論認為,「光譜儀已成為不可或缺的分析儀器。但是光譜儀通常又是昂貴而複雜的儀器,更高性能的光譜儀還會比較龐大,使其很難實地進行現場分析測量。……科學家們描述了一個小巧且功能強大的光譜儀,並且可能以低廉的造價進入消費者電子產品,比如用於無損的紅酒品質鑑定等,推進了光譜儀的進一步發展。」

同期《自然》雜誌還刊登了美國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科學家的專題評論文章,文章說「這種優雅的將納米技術與數位相機影像傳感器集成的方法克服了多種現有技術所面臨的困難」,「將來,我們可能會看到微小的、高解析度的量子點光譜儀在太空任務或家居智能傳感器和物聯網中被應用」。

鮑捷於2006年獲得清華大學化學系學士學位,2010年於布朗大學獲得博士學位,2010-2013年在麻省理工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其間於2012年提出量子點光譜儀的新方法,完成了初期實驗及分析。2013年加入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任博士生導師,在學校和電子系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量子光譜集成器件實驗室,深入分析並發展了該項技術,完成了此項研究工作。

論文在線連結: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23/n7558/full/nature14576.html

 

供稿:電子工程系 編輯:蕾蕾

 

 

 

 

相關焦點

  • 電子系鮑捷《自然》發文展示微型量子點光譜儀-清華大學新聞網
    電子工程系博士生導師鮑捷在《自然》發表論文展示基於膠體量子點納米材料製作微型光譜儀的新方法清華新聞網7月7日電 7月2日,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博士生導師鮑捷在《自然》雜誌發表論文《基於膠體量子點納米材料的光譜儀》(A Colloidal Quantum Dot Spectrometer
  • 鮑捷:量子點能給光柵光譜儀帶來什麼期望?
    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7月2日出版的英國《自然》雜誌上的論文《量子點光譜儀》(AColloidalQuantumDotSpectrometer),報導了一種基於膠體量子點納米材料製作的微型光譜儀,這種光譜儀將比手機照相機鏡頭的圖像傳感器還要微型。這種可能取代傳統光柵的量子點器件究竟有多神奇,它的性能如何,是否有可能改變現有傳統光柵光譜儀的結構?
  • 清華「量子點微型光譜儀」研發取得進展
    5月19日下午,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王家瑞一行來到清華大學,調研電子系「青年千人」鮑捷老師的量子點光譜集成實驗室,了解其「量子點微型光譜儀」的研發和產業化情況。北京市政協主席吉林、副市長王寧陪同調研。
  • 將量子點和光譜儀成功結合,清華大學博士生導師鮑捷
    將量子點和光譜儀成功結合,清華大學博士生導師鮑捷——物質「指紋」 慧眼能識(海歸人才創新創業風採錄)本報記者 孟祥夫《 人民日報 》( 2017年08月28日 06 版)   將來的一天,只要拿著手機輕輕一掃,就能知道想買的蘋果是酸還是甜,喝的牛奶安不安全,食用的油是不是地溝油;戴上智能手錶就能檢測皮膚血氧含量,也可以檢測是否罹患皮膚癌等疾病……  這不是天方夜譚,只需一個小小的量子點光譜儀就可輕鬆搞定。
  • 什麼是量子點?科學家開發量子點合成新方法!
    之後人們在此種方法的基礎上發明出了許多合成膠狀量子點的方法。大部分半導體材料都可以用化學溶液生長的方法合成出相應的量子點。膠狀量子點具有製作成本低,產率大,發光效率高(尤其是在可見光和紫外光波段)等優點。但缺點是電導率極低。由於在生產過程中在量子點表面產生有機配體,抵消量子點之間的範德瓦耳斯吸引力,以維持其在溶液中的穩定性。
  • 西班牙研髮膠體量子點光電探測器,可實現中遠紅外光探測
    PbS膠體量子點已成為一種成本競爭力大的高性能光電探測器技術,它與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技術兼容,且在近期被證實在短波紅外(1-2 微米)範圍內也是可用的。不過,目前為止,這種技術存在一個基本限制:這種類型的量子點依賴於帶隙間光吸收(光子在材料的帶隙上激發載流子),因此該技術通常適用於帶隙較低的材料。
  • 納米材料是膠體嗎_納米材料在生活中的應用
    納米材料是膠體嗎_納米材料在生活中的應用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03-31 10:13:41   納米材料是膠體嗎   納米材料直徑一般是1
  • 微型光譜儀:將為智慧型手機帶來一系列新應用!
    基於光線的吸收和反射,每種材料和生物組織都具有自己的「足跡」,因此可以通過光譜測定法識別。然而,精準的光譜儀非常龐大,因為它們將光線分成不同顏色(頻率),然後單獨測量。在光線被拆分開之後,不同頻率的光束仍然相互重疊;因此,在拆分開之後,高精準度的測量只能在幾十釐米內進行。
  • :高效硒化鉛量子點太陽能電池——基於鈣鈦礦納米晶體的...
    :高效硒化鉛量子點太陽能電池——基於鈣鈦礦納米晶體的離子交換鈍化法 【引言】膠體量子點擁有帶寬可調節、造價低廉等優勢,被認為是一種應用前景廣闊的太陽能電池材料,其中硒化鉛(PbSe)量子點以多重激子效應和高效載流子遷移為著稱。
  • 手機也能做光譜儀?聊聊量子點領域的那些黑科技|科學足夠你玩
    說起量子點物理很多人會認為它只存在於理論層面,並不了解這些高科技對於我們現實生活的意義。清華大學物理系研究量子通信的王向斌教授,主研量子點的鮑捷科學家團隊合伙人孫長庫先生,雨果獎郝景芳女士,以及華創資本的熊偉銘先生共同討論量子點科學對未來的無限可能性以及這些高科技商業化的問題。
  • 量子點材料:現狀、機遇和挑戰
    量子點屬於一大類新材料——溶液納米晶中的一種。溶液納米晶具有晶體和溶液的雙重性質,量子點是其中馬上具有突破性工業應用的材料。        與其他納米晶材料不同,量子點是以半導體晶體為基礎的。尺寸在1~100納米之間,每一個粒子都是單晶。量子點的名字,來源於半導體納米晶的量子限域效應,或者量子尺寸效應。
  • 納米科學:科學家克服了製造量子點顯示器的瓶頸!
    納米科學:科學家克服了製造量子點顯示器的瓶頸!(Phys.org) - 儘管在20世紀80年代發現了量子點,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這些納米級發光半導體顆粒的廣泛商業應用。研究人員Joon-Suh Park等人在最近一期「納米快報」上發表了一篇關於新量子點圖案化過程的論文。他們希望這種新方法能夠為製造高解析度,大規模量子點器件的瓶頸提供實用,低成本的解決方案。
  • 核酸納米材料近期頂刊發文匯總
    目前為止,基於核酸修飾的構建模塊研究基本分布於金屬、金屬氧化物、硫化物半導體和蛋白質等材料。近期,Mirkin團隊展示了利用寡核苷酸密集功能化的鋯基MOF材料(UiO-66)可以被重塑晶化形成多種結構明確的超晶格。
  • 一文縱覽:QLED量子點顯示
    他們將三種氧族元素(硫、硒、碲)溶解在三正辛基氧膦中,而後在200到300攝氏度的有機溶液中與二甲基鎘反應,生成相應的量子點材料(硫化鎘,硒化鎘,碲化鎘)。之後人們在此種方法的基礎上發明出了許多合成膠狀量子點的方法。大部分半導體材料都可以用化學溶液生長的方法合成出相應的量子點。膠狀量子點具有製作成本低,產率大,發光效率高(尤其是在可見光和紫外光波段)等優點。但缺點是電導率極低。
  • 美研發出高效光電轉換納米材料
    為開發高效且廉價的太陽能電池,近來利用納米結構的新材料成為重點研發方向。人們發現,兩種製造太陽能電池材料的納米技術方法顯示出了獨特的前景。一是將其他元素(如氮)摻雜於金屬氧化納米顆粒(例如二氧化鈦)形成的薄膜中;二是用能強吸收可見光的量子點(納米尺寸的晶體)向金屬氧化薄膜注入電子。摻雜和量子點利用的目的都是增強金屬氧化材料對可見光的吸收能力。
  • 中國科大新型手性無機納米材料的研製取得新進展
    圖1:一維納米棒的位點選擇性磁化。(a-c)異質成核生長與兩種材料間接觸角的關係總結。(d)「雙緩衝層」策略實現磁性組分在納米棒端點的選擇性生長。俞書宏院士團隊長期開展功能無機納米材料的合成方法學研究,在膠體納米晶成核生長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構建此類磁光手性納米異質結構的前提是在特定位置引入局域磁場,因而需要實現磁性單元的位點選擇性生長。
  • 普識納米:拉曼光譜儀及解決方案是目前主打產品
    這兩年,拉曼光譜儀一直吸引著業內人士的眼球,各大儀器廠商不斷在新產品、新技術、新應用等方面推陳出新,精心布局,不僅如此,新邁入此領域的儀器廠商也層出不窮,可謂熱鬧非凡。
  • 挑戰量子點技術!新型柔性半導體製備方法更簡單
    最近,美國能源部所屬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們展示了一種半導體,稱為「金屬滷化物鈣鈦礦」,它能從單根納米線發出多種鮮豔的顏色,解析度小到500納米。關鍵字量子點、柔性半導體、納米、光電背景前不久,筆者在《基於石墨烯和量子點的圖像傳感器:應用前景廣闊!》一文中為大家介紹過量子點技術,或許許多朋友還有印象。
  • 韓研究所公布可以打造超高解析度量子點「納米顯示器」的新技術
    北京時間08月25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KERI新研究:ppi達5600,3D結構超高解析度量子點顯示方案。近期韓國電氣技術研究所KERI,公布了一項基於3D列印技術的研究,宣稱可以打造超高解析度的量子點「納米顯示器」,ppi達5600,亮度是量子點方案提升2倍,且彩色表現更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