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科學:科學家克服了製造量子點顯示器的瓶頸!

2020-12-05 農村新說說農村

納米科學:科學家克服了製造量子點顯示器的瓶頸!

(Phys.org) - 儘管在20世紀80年代發現了量子點,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這些納米級發光半導體顆粒的廣泛商業應用。主要問題是需要將量子點沉積並圖案化到基板上,並且目前沒有方法能夠以高解析度和大規模實現這一點。

現在,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方法,通過結合兩種常規方法克服這種權衡:光刻法,其使用光來以高解析度對量子點進行圖案化;和逐層組裝,它使用量子點的電荷在大面積上均勻地沉積它們。

研究人員Joon-Suh Park等人在最近一期「納米快報」上發表了一篇關於新量子點圖案化過程的論文。他們希望這種新方法能夠為製造高解析度,大規模量子點器件的瓶頸提供實用,低成本的解決方案。

「我們相信,我們的工作提供了一種量子點圖案化方法,該方法與傳統半導體製造工藝兼容,降低了工業發展的障礙,」Park,韓國科學技術研究所(KIST)告訴Phys.org。「與有機材料相比,量子點對水或氧氣暴露更強,我們相信量子點可以應用於目前有機材料的廣泛方面:顯示器(AMOLED),光電探測器,光電電晶體和太陽能電池。

儘管存在多種用於將顆粒沉積和圖案化到基板上的技術,但量子點由於其不尋常的性質而呈現出更大的挑戰。例如,由於它們的高分子量,蒸發技術是不可行的,並且由於它們的疏水塗層,當它們與常規光刻中使用的有機化學品接觸時它們具有溶解的趨勢。

為了在不損壞量子點的情況下使用光刻技術,新研究中的研究人員使用經過修改的親水性量子點,使其不再溶解在有機溶劑中。此外,研究人員賦予基板電荷,用於幫助基板通過靜電力將點粘附到基板上。

為了展示這種新方法,研究人員在4英寸基板上使用紅色,綠色,紫色和黃色量子點製作了由Andy Warhol編寫的「Marilyn Monroe 1967」絲網印刷,這可能被認為是量子點的大規模顯示器。

未來,研究人員計劃使用新的圖案化方法進一步改進量子點顯示。

「我們目前正在優化我們的方法的QD-LED結構,最小化LED尺寸以實現更高的功率效率和更高解析度的顯示技術,並使用所展示的圖案化方法開發單晶片,多波長光電探測器,」Park說。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量子點發光強度倍增方法
    研究人員認為,該發現將大大提高將量子點用於顯示器及光學量子信息技術領域的吸引力。這一發現近日發表在《物理化學快報》上。  光致發光量子點目前被廣泛應用於LED和顯示器製造領域,而且也是量子信息技術領域量子發射器的基礎。上述研究工作的主要作者、國立核研究大學研究員維克多·克裡文科夫表示,這種效應是在研究薄膜混合材料中等離子體-激子耦合時發現的。
  • 俄羅斯科學家發現使量子點的發光強度倍增的方法
    俄羅斯國立核研究大學的科學家們在國際科學團隊的支持下發現了使量子點的發光強度倍增的方法。研究人員認為,該發現將大大提高將量子點用於... 俄羅斯國立核研究大學的科學家們在國際科學團隊的支持下發現了使量子點的發光強度倍增的方法。
  • 納米晶體「工廠」將徹底改變量子點的製造
    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微流體系統,用於合成鈣鈦礦量子點,覆蓋整個可見光光譜。該系統大大降低了製造成本,可以根據需要調整為任何顏色,並允許實時過程監控,以確保質量控制。在過去的20年裡,膠體半導體納米晶體,即量子點(QDs),已經成為從生物傳感和成像到LED顯示器和太陽能收集等應用領域的新材料。
  • 納米科學:科學家們觀察量子點,呼吸,以應對壓力!
    納米科學:科學家們觀察量子點,呼吸,以應對壓力!美國能源部SLAC國家加速器實驗室的研究人員觀察到納米級半導體晶體隨著強大的雷射脈衝而膨脹和收縮。這種超快的「呼吸」提供了關於這些微小結構在開始融化時如何改變形狀的新見解 - 這些信息可以幫助指導研究人員定製其用於各種應用的用途,在使用SLAC的Linac相干光源(LCLS)X射線雷射器(美國能源部科學用戶設施辦公室)的實驗中,研究人員首先將納米晶體暴露在一束雷射中,然後緊接著一個超亮的X射線脈衝,記錄了由此產生的結果。
  • 韓研究所公布可以打造超高解析度量子點「納米顯示器」的新技術
    近期韓國電氣技術研究所KERI,公布了一項基於3D列印技術的研究,宣稱可以打造超高解析度的量子點「納米顯示器」,ppi達5600,亮度是量子點方案提升2倍,且彩色表現更優秀。研究細節據悉,韓國電氣技術研究所是韓國科學技術研究委員會(NST)和科學與信息通信技術部(MSIT)的政府資助研究團隊,本次納米顯示器的研究團隊,由Jaeyeon Pyo和Seung Kwon Seol兩位博士領導。該項研究基於KERI的納米光子3D列印技術可實現納米級、量子點三維像素陣列。
  • Nanolumi推出業界首款用於量子點顯示器的鈣鈦礦量子點色彩增強膜
    PeQD具有更狹窄半峰寬的光譜輻射和更高的量子效率以及吸收率,為QD-LCD、QD-OLED和電致發光PeQD LED顯示器提供了最廣泛的色彩。相較與市場上硒化鎘及磷化銦量子點,PeQD能提供顯示器更高的亮度、更高的色純度和逼真的細節,從而提供迷人的身臨其境的觀看體驗,同時耗電量更少。
  • 下世代Micro LED瓶頸有解 鈣鈦礦量子點技術具成本優勢
    打開APP 下世代Micro LED瓶頸有解 鈣鈦礦量子點技術具成本優勢 Digitimes 發表於 2019-06-06 10:01:29
  • 量子點顯示器火起來了:畫質是不是真的強?
    最近的顯示器行業,量子點顯示技術大火,各大廠商們趨之若鶩,紛紛開始生產量子點顯示器,但顯示器行業不可能一蹴而就,量子點顯示器橫空出世,究竟好不好,歷不厲害,今天就深入淺出的帶大家來看看什麼是量子點,什麼是量子點顯示器。
  • Nanosys 與激智科技合作加速推動中國的顯示器量子點技術應用
    中國寧波和美國加州米爾皮塔斯,2017年3月16日 - 全球量子點生產領頭羊Nanosys, Inc.和液晶顯示器擴散膜市場領導者激智科技今天宣布,這兩家公司已在光學量子點增強膜(QDEF®)的開發方面達成戰略合作,將尖端納米技術融入顯示器應用。
  • 天生我材| 後起之秀-量子點
    半導體材料的激子波爾半徑一般為幾個納米,因此量子點通常也可以叫做半導體納米晶體。量子點顯示器與OLED顯示器對比圖片來源:enet,未來有望製造出高效、低成本和輕重量的太陽能電池。  6.量子點的未來目前科學家正在開拓應用於放大器,生物傳感器,二極體雷射器等領域的潛在用途。研究人員使用螢光光譜技術進行手術中腫瘤檢測時,量子點可以用作無機螢光基團。量子點在生物學諸如癌症轉移,胚胎發生,淋巴細胞免疫學和幹細胞療法等研究領域中都非常有用。
  • 韓國造出全彩色量子點顯示屏
    由於量子點(Quantum Dots)發光波長範圍極窄,顏色非常純粹,還可實現精細調節,所以量子點顯示器畫面比液晶畫面更加清新明亮。據英國《自然》雜誌網站、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等媒體2月22日(北京時間)報導,韓國多家研究院最近聯合造出了第一個「大屏幕」全彩色量子點顯示器,為開發下一代電視機、手機、數字相機和可攜式遊戲機等帶來全新視野。
  • 量子點,納米材料與器件領域的「新貴」
    本期活動邀請園區領軍人才蘇州星爍納米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允軍博士為大家做納米材料與器件方面的精彩講座。許多品牌商陸續推出了量子點液晶電視,並逐步向顯示器、平板、筆記本和手機等中小尺寸延伸。此次講座,王允軍從納米材料發展演進,量子點發展演進、基本原理、基本特性方面進行了系統性的梳理,又從量子點的主要產品和應用領域詳細介紹,最後剖析當前市場驅動下量子點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同時結合蘇州星爍納米科技有限公司的發展總結經驗、提出建議。
  • 俄極大提高量子點自發發射率
    這一成果可用於解決創建量子計算機的關鍵問題,也可將生物醫學監測技術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相關研究發表在最近的《光學快報》上。&nbsp&nbsp&nbsp&nbsp量子點是低維螢光納米結構,在光與物質相互作用領域有著極大應用潛力。量子點能夠在非常廣的範圍內吸收光,在長波的很窄區間發射光,即某一特定的顏色決定一個量子點的「發光」。
  • 俄極大提高量子點自發發射率
    光致發光強度增加近一個數量級科技日報莫斯科9月1日電 (記者董映璧)俄羅斯國立核研究大學研究人員首次提高了量子點的自發發射率,並使其。這一成果可用於解決創建量子計算機的關鍵問題,也可將生物醫學監測技術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相關研究發表在最近的《光學快報》上。量子點是低維螢光納米結構,在光與物質相互作用領域有著極大應用潛力。
  • 詳細的量子點技術分析
    量子點概念 量子點(Quantum Dot,QD)是半徑小於或接近於激子波爾半徑的半導體納米晶體,由有限數目的原子組成,是一種大部由Ⅱ-Ⅵ族或Ⅲ-Ⅴ族元素組成的準零維納米材料,其三個維度的尺寸都在1~10nm。
  • 準零維量子點雷射器的發展歷程及瓶頸
    目前獲得準零維量子點材料的方法,主要有外延技術生長法、膠體法和腐蝕法等,其中最常用的是膠體法和外延技術生長法。膠體法通常是指利用金屬的有機或無機物,在催化劑的作用下,經過溶膠而固化形成膠體量子點,形成的膠體量子點在離心力作用下可以塗覆在襯底表面,經過退火處理形成所需納米糰簇,點的尺寸與凝膠的時間和退火處理時間有關。
  • 展示基於膠體量子點納米材料製作微型光譜儀的新方法
    電子工程系博士生導師鮑捷在《自然》發表論文展示基於膠體量子點納米材料製作微型光譜儀的新方法清華新聞網7月7日電 7月2日,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博士生導師鮑捷在《自然》雜誌發表論文《基於膠體量子點納米材料的光譜儀》(A Colloidal Quantum Dot Spectrometer
  • 一文縱覽:QLED量子點顯示
    1.3.2製備方法量子點的製造方法可以大致分為三類:化學溶液生長法,外延生長法,電場約束法。這三類製造方法也分別對應了三種不同種類的量子點。由於在生產過程中在量子點表面產生有機配體,抵消量子點之間的範德瓦耳斯吸引力,以維持其在溶液中的穩定性。但這層有機配體極大的阻礙了電荷在量子點之間的傳輸。這點大大降低了納米微晶在太陽電池和其它的元件上的應用。科學家們曾嘗試用各種方法提高電荷在這種材料中的傳導率。
  • 納米科學:透明銀,用於柔性顯示器,觸控螢幕的防變色薄膜!
    納米科學:透明銀,用於柔性顯示器,觸控螢幕的防變色薄膜!密西根大學已經制定了最薄,最光滑的銀層,可以在空氣中暴露出來,它可以改變觸控螢幕和平面或柔性顯示器的製作方式。「透明導體市場至今仍以單一材料為主導,」電氣工程和計算機科學教授L. Jay Guo說。隨著對觸控螢幕的需求持續增長,這種材料即氧化銦錫預計會變得昂貴;郭說,已知的銦來源相對較少。「之前,它非常便宜。現在,價格急劇上漲,」他說。
  • 科學家發現新的納米級傳熱方式,聲子通過量子漲落實現真空傳熱
    科學家發現一種以前未知的納米級傳熱方式,它可能對於創建更快,更時尚,內存更多的電子產品具有重要意義。這個消息可能令人驚喜,熱傳遞是讓我們電的子設備工作的過程,如何控制傳熱過程是製造運行速度更快,更複雜設備的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