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科學:透明銀,用於柔性顯示器,觸控螢幕的防變色薄膜!

2020-12-06 嬌縱的詩人

納米科學:透明銀,用於柔性顯示器,觸控螢幕的防變色薄膜!

密西根大學已經制定了最薄,最光滑的銀層,可以在空氣中暴露出來,它可以改變觸控螢幕和平面或柔性顯示器的製作方式。

它還可以幫助提高計算能力,影響矽晶片內的信息傳輸以及通過超材料超透鏡對晶片本身的圖案化。

通過將銀與少量鋁結合,UM研究人員發現,可以生產極其薄,光滑的銀色層,可以抵抗失去光澤。他們使用抗反射塗層製作一層薄金屬層,透明度高達92.4%。

該團隊表明,銀塗層可以將光引導約10倍於其他金屬波導 - 這一特性可以使其更快地用於計算。他們將銀膜分層為超材料超透鏡,可用於製作密集圖案,其特徵尺寸是普通紫外線方法的一小部分,例如在矽晶片上。

所有條紋的屏幕都需要透明電極來控制哪些像素被點亮,但觸控螢幕特別依賴於它們。現代觸控螢幕由覆蓋有非導電層的透明導電層製成。它可以感應到導電物體(例如手指)壓在屏幕上的電氣變化。

「透明導體市場至今仍以單一材料為主導,」電氣工程和計算機科學教授L. Jay Guo說。

隨著對觸控螢幕的需求持續增長,這種材料即氧化銦錫預計會變得昂貴;郭說,已知的銦來源相對較少。

「之前,它非常便宜。現在,價格急劇上漲,」他說。

超薄電影可以使銀成為一個有價值的接班人。

通常,不可能製造出小於15納米厚的連續銀層,或大約100個銀原子。郭說,銀有一種聚集在小島上的傾向,而不是延伸到均勻的塗層中。

通過添加約6%的鋁,研究人員將金屬哄騙成厚度不到一半的薄膜--7納米。更重要的是,當它們暴露在空氣中時,它並沒有像純銀薄膜那樣立刻失去光澤。幾個月後,薄膜保持了導電性和透明性。它堅定地堅持下去,而純銀則用透明膠帶從玻璃上掉下來。

除了它們作為觸控螢幕透明導體的潛力之外,薄銀膜還提供了兩個技巧,這兩個技巧都與銀色無與倫比的沿其表面傳輸可見光和紅外光波的能力有關。光波作為所謂的表面等離子體激元收縮並傳播,表現為銀表面電子濃度的振蕩。

這些振蕩編碼光的頻率,保留它以便它可以出現在另一側。雖然光纖在當今的計算機晶片上無法縮小到銅線的尺寸,但是等離子體波導可以允許信息以光學而非電子形式傳播,以便更快地傳輸數據。作為波導,光滑的銀膜可以將表面等離子體傳輸超過一釐米,足以通過計算機晶片進入。

銀薄膜的等離子體能力也可以在超材料中得到利用,超材料以違反通常的光學規則的方式處理光。因為光在沿著金屬表面移動時以更短的波長傳播,所以單獨的膜充當超透鏡。或者,為了製作更小的特徵,薄銀層可以與諸如玻璃的介電材料交替以產生超透鏡。

這種透鏡可以成像小於光波長的物體,這將在光學顯微鏡中模糊。它還可以實現雷射圖案化 - 例如用於將電晶體蝕刻到矽晶片中 - 以實現更小的特徵。

第一作者是張成,他是最近的電子工程和計算機科學碩士研究生,現在是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的博士後研究員。

一篇題為「高性能摻雜銀膜:克服納米光子應用的基本材料限制」的研究論文發表在Advanced Materials上。該研究得到了國家科學基金會和北京協同創新研究所的支持。UM已申請專利,正在尋求合作夥伴將該技術推向市場。

相關焦點

  • 新型銀基透明導電薄膜:有望應用於柔性電子領域!
    這些貴金屬可以創造出持久且耐化學腐蝕的電極,配合柔性基底一起使用。然而,迄今為止,貴金屬透明導電薄膜由於表面粗糙度高,導致薄膜與其他層之間的界面不夠平,從而降低了它的性能。因此,對於應用於柔性屏幕和柔性電子產品來說,新型薄膜提供了一個高性能且持久耐用的選項。此外,基於銀的薄膜也可應用於安裝在窗戶、屋頂甚至是個人設備上的柔性太陽能電池。
  • 【盤點】國內納米銀線柔性透明導電薄膜企業
    隨著柔性顯示端倪日益顯露,各種柔性材料、柔性解決方案就跟著火了起來。作為一個早就進入人們視野的導電材料,納米銀在國內有哪些企業在做?合肥微晶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合肥微晶成立於2013年,由浙江南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資,主要從事石墨烯、納米銀線透明導電等新材料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博導領銜成立,背靠中國科學院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科研優勢及南洋科技薄膜量產規模。目前,合肥微晶納米銀線薄膜已被多家觸控螢幕公司採用試樣,合肥微晶在納米銀線領域屬於後來者。
  • 納米銀線透明導電薄膜加速「跑」
    在第十三屆深圳國際觸控螢幕與顯示技術發展論壇上,寧波科廷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海量博士,就《納米銀線透明導電薄膜的進展與展望》發表主題演講。據了解,科廷光電首條年產100萬平方米納米銀線導電薄膜生產線已於近期投入運行,研發     北京時間12月08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   緊跟行業發展步伐,創新引領未來方向。
  • 研發量產納米銀線電膜,「科廷光電」提供高性能透明導電薄膜整體...
    目前,限制柔性屏發展的主要因素是技術,觸控螢幕材料的「扛把子」ITO並不能用於可彎曲應用,為此眾廠商不得不尋求其替代品。 近期,36氪了解到一家專注於觸控顯示屏導電薄膜納米材料研發、生產及提供解決方案的供應商——寧波科廷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廷光電」)。
  • 歐菲光納米銀金屬網柵透明導電膜觸控螢幕進入量產
    中國網11月7日訊 周四午間,歐菲光發布公告稱,公司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納米銀金屬網柵透明導電膜觸控螢幕生產線,正式進入量產階段,初期產能1.5KK/月。  納米銀金屬網柵透明導電膜觸控螢幕相比較其他同類技術路線的觸控螢幕有較大的優勢,具體體現在以下幾點: 1、 觸控感應層超低方阻(阻抗低),觸控螢幕靈敏度高,響應速度快,可覆蓋觸控螢幕的尺寸大,從5-65吋全覆蓋。 2、 觸控螢幕強度優於OGS產品。 3、 納米銀金屬網柵透明導電膜觸控螢幕具有良好的成本優勢,材料成本低,製程工藝簡單,流程短,生產線彈性高。
  • 納米級銀的新用途可能是開發可伸縮電子產品的關鍵
    03月28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彈性銀納米線是下一代柔性器件的關鍵。他們還展示了其他特性,使其適用於下一代柔性電子產品。「它們在變形過程中的抗拉強度也非常高,比它們的大體積高出50倍以上,因為經典的」更小更強「的趨勢,」Sansoz說。「此外,銀納米線網絡薄膜已被證明是透明且非常靈活的,這對於新的柔性,可拉伸和有機電子應用尤為重要。」
  • 透明導電薄膜研究及應用 | 你想聽的報告都在這裡了
    目前,研究較多或者正在產業化中的柔性透明導電薄膜主要有以下幾類:1.金屬柵格,包括銀納米線透明導電薄膜、金屬網格透明導電薄膜;2.碳納米透明導電薄膜,主要包括石墨烯透明導電薄膜和碳納米管透明導電薄膜;3.導電聚合物,其中的主要代表是Pedot:Pss薄膜;4.新型氧化物透明導電薄膜。
  • Nature液態金屬印刷柔性電子在透明顯示器應用的前景
    Nature液態金屬印刷柔性電子在透明顯示器應用的前景透明導電氧化物(TCO)由於其獨特的電子帶結構而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這使得它們具有高導電性和透明性。當前,TCO廣泛應用於液晶顯示器、有機發光二極體(LED)、觸摸感應屏中的透明電極、光電器件、太陽能電池、電致變色窗口等領域。其中,氧化銦錫是已在工業上使用了幾十年的主要TCO,但是它通常是使用基於真空的物理氣相沉積技術來製備的,該技術依賴於真空技術和批處理,成本很高且產物薄膜易碎。
  • 蘇黎世聯邦理工《AFM》:透明,柔性薄膜超級電容器和混合超級電容器的微成型方法
    透明電子設備能夠提供覆蓋在真實場景上的虛擬圖像。這一獨特的功能在顯示器、虛擬/增強現實、可穿戴設備和車輛導航等領域開拓了廣闊的應用市場。而透明電子設備離不開電力的支持,因此在理想的情況下,需要集成透明的儲能設備。超級電容器作為儲能設備潛力巨大。
  • 天津工大研製新型碳納米管導電薄膜
    央廣網天津12月1日消息(記者陳慶濱)手指在手機屏幕上滑動點按,就能翻轉頁面、接聽電話、打字、玩遊戲,這些便利都得益於觸控螢幕。而這生活中隨處可見的觸控螢幕的奧秘,實際上都在這一張薄薄的導電膜上。傳統發光器件的導電薄膜多採用ITO薄膜,但其在沉積時要求真空度高,生產成本較高,柔性差,並且粘附性能不好,剛性易碎,限制了其在柔性顯示領域的廣泛應用。
  • AOM:「金屬透明導電薄膜」綜述——材料製備、光學設計和應用場景
    透明導電薄膜是構成太陽能電池、光電探測器、發光二極體、平板顯示器、觸控螢幕、和智能窗等光電子器件的重要組成元件之一。
  • 透明導電薄膜 線上研討會
    隨著產業升級,在需求端柔性顯示和柔性光伏被市場追捧的同時也使得對柔性TCF的需求日漸高漲;在供應端,如何在產出高品質TCF的同時控制其成本、提高穩定性也困擾著業界;另一方面,新興的應用,如透明電磁防護材料,正在嶄露頭角。
  • 獲英特爾、北極光投資,「諾菲納米科技」要將納米銀線導電膜用於大...
    隨著觸控螢幕應用的不斷拓展,超大尺寸、快速響應、精確控制等成為對觸控螢幕的最新要求。為此,各大企業加快各類新材料的開發,試圖搶佔領先優勢。  ITO存在諸多局限性 目前小尺寸觸控屏(10寸以下)主要使用的透明導電材料是氧化銦錫(ITO)。
  • 新型透明導電納米薄膜:能在皮膚上播放音樂!
    、導電的雜化納米薄膜,它具有納米級的厚度,並由嵌入到聚合物基體中的正交的銀納米線陣列組成。研究人員通過將銀納米線網絡嵌入到聚合物基的納米薄膜中,解決了上述問題,從而展示了可粘貼到皮膚上、讓人不易察覺的揚聲器和麥克風。
  • 雷射技術開發出用於可穿戴顯示器的超薄透明氧化物薄膜電晶體
    隨著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時代的到來,對可穿戴透明顯示器的強勁需求一直在增長,其可以應用到各種領域,如增強現實(AR)和類似皮膚的柔性薄器件。然而,以前的柔性透明顯示器具有一些真正的挑戰需要克服,透明度差和低劣的電學性能就是其中的兩個挑戰。
  • 薄膜識別標籤,用於將數據傳輸到觸控螢幕設備
    Imec的首席科學家,也是這項研究的研究人員之一的Kris Myny介紹到:「我們的專業領域是用於IoT和萬物互聯應用的柔性電子產品。在這一領域,我們研究了薄膜電路,即可以嵌入對象中並與RFID和/或NFC讀取器進行通信的柔性RFID標籤。基於此,我們的下一步是研究我們是否可以擴大讀者。」Myny及其同事發現,觸控螢幕目前比RFID閱讀器更容易獲得。這一發現啟發了他們研究薄膜晶片是否可以直接與標準電容式觸控螢幕通信。
  • 透明導電膜,你真的了解嗎?
    透明導電膜(Transparent Conductive Oxide,TCO)是在可見光範圍內具有高透明率具有導電特性的一種薄膜,為晶粒尺寸數百納米的多晶層,主要用於光電器件如液晶顯示器的透明電極、觸控螢幕
  • 國初科技應用新型分離技術解決納米銀線純化難題
    透明導電薄膜是一種既能導電又能在可見光範圍內具有高透明率的一種薄膜,透明導電薄膜現在廣泛應用於有機發光二極體,太陽能電池、平板顯示器、觸控螢幕、智能玻璃等領域。作為納米材料的典型代表,銀納米線不僅具有金屬銀優良的導電性、導熱性和耐曲撓性,還具有納米材料特有的尺寸效應,在光電相關的應用領域中有非常大的潛力,在可見光透性和穩定性等方面表現出了良好的特性,在透明電極,柔性顯示薄膜,及觸控螢幕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應用潛力。現今實驗室製備納米銀線的主要方法有:多元醇法、晶種法、水熱法、溼化學法、模板法等。
  • 基於植物葉片分形結構的可生物降解的柔性透明加熱器用於熱療貼片
    基於植物葉片骨架分形結構的可生物降解的柔性透明加熱器用於熱療貼片坦佩雷大學的研究人員團隊從植物葉片開發了一種可生物降解的,透明的,柔性的和速效的熱療貼劑。該電子貼片與靈活的電子應用程式兼容。植物材料被用來減少電子廢物的數量。
  • 可摺疊OLED顯示屏比一般柔性OLED有更複雜的結構
    北京時間03月21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摺疊屏手機背後的柔性OLED顯示技術。目前面板行業有兩大主流技術:傳統的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TFT LCD)以及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後者又包括剛性的Rigid OLED以及柔性的OLED,後者依據彎曲程度的大小,又分為可撓曲、可摺疊、可捲曲三種。如何把剛性的OLED變成可摺疊OLED?一言以蔽之:在面板架構中捨棄玻璃,以及改用柔性材料,包括底層的基板、觸控面板材料、屏幕蓋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