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量產納米銀線電膜,「科廷光電」提供高性能透明導電薄膜整體...

2020-12-05 36kr

編輯 | 佳敏

隨著5G時代的到來,用戶對屏幕的需求越來越多樣性,摺疊屏、曲面屏、大屏幕等柔性屏被越來越多的廠商注意到。諮詢公司 DSCC 的統計顯示,目前市場上已經發布的5G機型中83%的手機採用了OLED屏幕,柔性OLED屏幕和摺疊手機形態已經成為三星和華為等龍頭廠商的5G旗艦機型選擇。

據研究機構IHS預測數據顯示,柔性屏在顯示設備的產能份額佔比不斷提高,2018年全球柔性屏產能份額佔比將達27%,預計2022年佔比達到46%。2020年柔性屏的全球出貨量將增至7.92億元,營業收入增至413億美元。

目前,限制柔性屏發展的主要因素是技術,觸控螢幕材料的「扛把子」ITO並不能用於可彎曲應用,為此眾廠商不得不尋求其替代品。

近期,36氪了解到一家專注於觸控顯示屏導電薄膜納米材料研發、生產及提供解決方案的供應商——寧波科廷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廷光電」)。公司成立於2013年,總部位於寧波,其主要產品為納米銀線導電薄膜,是將納米銀線墨水材料塗抹在塑膠或者玻璃基板上,然後利用鐳射光刻技術,刻畫製成具有納米級別銀線導電網絡圖案的透明的導電薄膜。

相比於傳統的ITO導電薄膜,納米銀線透明電膜在導電性、透光性、柔韌性、耐磨性等方面表現更優,更適用於大尺寸觸控螢幕和摺疊屏,可以滿足移動終端、可穿戴設備、車載設備,教育醫療及智能家居等產品的需要,前面提到的華為Mate X採用的就是納米銀線導電膜。

納米銀線有可能替代ITO成為OLED的核心技術。

2018年,TPK和Cambrios與京東方合作,供應65、75及86寸的交互式電子白板納米銀觸控解決方案,大尺寸觸屏的成功案例使得納米銀一時間獲得眾多肯定和支持。TPK負責人表示,TPK掌握了納米銀觸控技術83%專利,在行業裡具有較強的納米銀的專利技術壟斷地位。除了TPK,國內還有眾多廠商在進行納米銀大尺寸屏幕的研發,諾菲納米、華科創智、合肥微晶等公司,且都已經獲得不同程度的融資,「科廷光電」要想在眾多企業中脫穎而出並不容易。

光學霧度劣化是納米銀線的主要難題,高霧度會影響高解析度顯示器的顯示效果。科廷光電稱其生產的納米銀線透明導電薄膜KT-10Ω-SC的霧度低於3.0%,透光率達85.7%,這在行業內也是不錯的標準。

據公開信息顯示,科廷光電於2014年完成實驗室建設,2016年完成了第一次量產。目前,科廷光電已取得10項智慧財產權成果,包括薄膜結構設計、生產工藝、觸控螢幕結構設計、加工工藝完備等自主智慧財產權。值得注意的是,Cambrios和美國C3Nano曾就納米銀線的專利展開大戰,可見納米銀領域智慧財產權的競爭異常激烈。

團隊方面,公司總經理王海量1995年博士畢業於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1995年至1997年在美國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高分子及有機固體研究所從事博士後研究。在創立科廷光電之前,一直在美國從事光電活性高分子材料、納米材料及薄膜應用研發,擁有13項美國授權專利。

融資方面,天眼查工商信息顯示,「科廷光電」曾於2015年12月獲得由力合清源領投的天使輪融資。

天眼查

相關焦點

  • 納米銀線透明導電薄膜加速「跑」
    在第十三屆深圳國際觸控螢幕與顯示技術發展論壇上,寧波科廷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海量博士,就《納米銀線透明導電薄膜的進展與展望》發表主題演講。據了解,科廷光電首條年產100萬平方米納米銀線導電薄膜生產線已於近期投入運行,研發     北京時間12月08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   緊跟行業發展步伐,創新引領未來方向。
  • 【盤點】國內納米銀線柔性透明導電薄膜企業
    蘇州諾菲納米科技有限公司蘇州諾菲成立於2011年,由北極光投資,是國內最早從事納米銀線柔性導電材料研究的公司,公司創始人潘克菲、姜鍇均為海歸博士,且擁有多年半導體行業工作經驗。主要業務為納米銀線透明導電膜的研究開發,已在2014年小量量產,目前已積累了一批試樣客戶。
  • 石墨烯納米銀線透明導電膜:助力柔性電子趕上「發展快車」
    因此,在產業趨勢的影響下,具有可撓性、高透光性、高導電的柔性透明導電膜成為光電產品的戰略性材料。國內企業看到柔性電子崛起的契機,想搶先在柔性電子產業布局中佔領一席之地,掌握柔性電子龐大的市場應用契機。眾所周知,光電產品需要光的穿透與電的傳導,因此透明導電膜是光電產品的基礎,市場上常見的產品都會用到透明導電膜。
  • 透明導電薄膜研究及應用 | 你想聽的報告都在這裡了
    透明導電膜(transparent conductive film,簡稱TCF),又稱透明電極。光電產品都需要光的穿透與電的傳導,因此透明導電膜是光電產品的基礎,平面顯示器、觸控面板、太陽能電池、電子紙、OLED照明、調光玻璃、電致變色器件等光電產品都須要用到透明導電膜。
  • 軟性電子產品崛起 軟性透明導電膜躍居關鍵材料
    透明導電膜為光電產品基礎光電產品都需要光的穿透與電的傳導,因此透明導電膜是光電產品的基礎,平面顯示器、觸控面板、太陽能電池、電子紙、OLED照明等光電產品都須要用到透明導電膜。「透明度」與「導電度」在物理上是兩個互相掣肘的特性,「透明度」代表可見光可以穿透介質的多寡,而「導電度」代表介質傳導載子(Carrier,包括電子與電洞)的多寡,與載子濃度有關。
  • 柔性電子崛起 | 一文讀懂柔性透明導電膜!
    在這產業趨勢之下,具有可撓性、高光穿透度、高導電度的軟性透明導電膜是許多柔性光電產品的基礎。 因此,柔性透明導電膜將會成為柔性光電產品的戰略性材料。本文從透明導電膜的特性探討具潛力的柔性透明導電膜技術,闡述各技術發展現況,並從材料特性、量產技術與商品產業化進展分析各種技術的發展趨勢。
  • 專注柔性顯示屏幕,「合肥微晶」開發石墨烯納米銀線複合柔性導電膜...
    編輯 | 佳敏近期,36氪了解到一家從事石墨烯和納米銀線等新材料應用開發的科技企業——合肥微晶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合肥微晶」),其核心產品包括石墨烯納米銀線複合柔性透明導電膜、石墨烯遠紅外柔性發熱模組及石墨烯原材等。
  • 獲英特爾、北極光投資,「諾菲納米科技」要將納米銀線導電膜用於大...
    納米銀線是將納米銀線墨水材料塗布在塑膠或者玻璃基板上,然後利用鐳射或黃光雕刻技術刻畫製成具有納米級別的銀線導電網絡圖案的透明導電薄膜。納米銀線的線寬直徑約為20nm,不存在莫瑞幹涉問題,因此可以應用於各種尺寸的顯示屏上。另外,納米銀線薄膜相比於金屬網格薄膜具有更小的彎曲半徑,並且在彎曲時電阻變化率較小,在曲面顯示設備應用方面更具優勢。
  • 對碳納米管和石墨烯透明導電薄膜材料的技術解讀(上)
    這類專利申請改進點與碳納米管分散液部分重合,因此將在碳納米管分散液部分著重列舉。②噴塗成膜天津工業大學在CN104021879A中公開了強附著力的碳納米管柔性透明導電薄膜的製備方法,對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基底依次進行硝酸浸泡、水洗和晾乾的預處理,將放有PET的加熱板經低速噴塗並升溫高速噴塗製得FTCFs。
  • 東麗量產透明導電薄膜,讓雙層CNT帶電分散成膜
    在電子紙、柔性顯示器及柔性太陽能電池領域,透明電極除原有的性能外,還需要具備抗彎性和抗拉伸性。面向上述用途的透明導電薄膜的開發競爭逐步進入量產階段。    東麗2012年2月發布了用於雙層碳納米管(CNT)電子紙的透明導電薄膜量產技術。
  • 蘇大維格:公司自主研發的高性能柔性透明導電膜可應用於太陽能薄膜...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9月16日訊,有投資者向蘇大維格(300331)提問, 請問貴司的納米銀導電膜產品是否可以應用在太陽能薄膜發電上?公司回答表示,從技術上來說,公司自主研發的高性能柔性透明導電膜可應用於太陽能薄膜發電領域。同時,公司儲備了「太陽能電池超精細電極轉移薄膜、製備方法及其應用方法」等相關技術專利。目前,公司尚未實際開拓該領域業務。謝謝!
  • 高性能碳納米管透明導電薄膜研究取得進展
    高性能碳納米管透明導電薄膜研究取得進展 發表時間:2018/5/16
  • 光刻新材料「光阻納米銀線」為產業發展和升級提供強力技術支撐
    光阻納米銀線複合材料以其「三低」(低能耗、低成本、低資產)以及「三高」(高性能、高效率、高收益)的優勢為產業化發展和產業升級換代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光阻納米銀線複合材料具備柔性可摺疊、低電阻方值、高可靠性等特點,在功能、性能、環保和投資成本方面遠優於其他傳統工藝,是世界觸控產業的一次重大突破。
  • 透明導電膜在電容屏領域的現狀
    一、透明導電膜種類及用途透明導電膜(Transparent Conductive Oxide,TCO)是在可見光範圍內具有高透明率具有導電特性的一種薄膜,為晶粒尺寸數百納米的多晶層,主要用於光電器件如液晶顯示器的透明電極、觸控螢幕、薄膜太陽能電池的透明電極等,上述透光度和導電性是兩個相互牽制的指標
  • 柔性透明導電膜市場藍海廣闊,廠商布局產業化應用
    我國政府引導和鼓勵相關企業加快統籌規劃,推動顯示產業技術進步,加強大尺寸、柔性面板等量產技術的研發,以推動新型顯示產業向全球高端領域邁進。目前,市場上流行的手機、智能家居以及可穿戴等電子設備的消費行為發生轉變,人們青睞小巧、輕薄的電子產品,因此對電子元器件的內部構件提出更為嚴苛的要求。
  • 智慧型手機柔性屏成為趨勢 納米銀線導電膜市場前景廣闊
    納米銀線導電膜是在柔性襯底上,將納米銀線經有機交聯體塗覆成膜製成的導電薄膜,具有耐曲撓性優、穩定性高、良品率高、生產成本較低等優點,是實現柔性屏、可摺疊屏、可捲曲屏的最佳解決方案之一。隨著全球智慧型手機逐漸向柔性屏方向轉型,納米銀線導電膜市場規模不斷增長。
  • 評析納米銀線與金屬網格材料技術之優劣
    它是液晶顯示器(LCD)、等離子顯示器(PDP)、電致發光顯示器(EL/OLED)、觸控螢幕(Touch Panel)、太陽能電池以及其他電子儀表的透明電極最常用的薄膜材料。  新材料技術應用可以從智慧型手機的常用面板尺寸一路延伸到20英寸以上的設備,而且其阻值,延伸性,彎曲性均優於ITO薄膜。雖然,新材料技術在短時間內無法全面取代ITO薄膜,但是新材料技術有著巨大的優勢,而且從市場反應上來看,應用新材料技術生產的薄膜產品所佔的比重在逐年提高。目前,石墨烯扔處於研發階段,距離量產還有很遠的距離。
  • 替代ITO薄膜 分析觸控面板新興材料發展概況
    除此兩家之外,美國企業Atmel雖提供觸控IC至透明導電膜的解決方案,但因技術發展較晚,且在生產過程屢因製程問題而影響其出貨,而大陸企業受Atmel發展結果的影響,於是企圖同時強化研發與製造能力,以獲得完整的解決方案。
  • Nano Res:甲苯為碳源合成單壁碳納米管用於高性能透明導電薄膜
    成果簡介 單壁碳納米管(SWCNT)透明導電膜(TCF)由於其卓越的光電性能而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甲苯是一種用於碳納米管合成的碳源,但是碳納米管的生長參數及其TCF光電性能(即薄層電阻與透射率)尚未得到充分評估。
  • 國初科技應用新型分離技術解決納米銀線純化難題
    透明導電薄膜是一種既能導電又能在可見光範圍內具有高透明率的一種薄膜,透明導電薄膜現在廣泛應用於有機發光二極體,太陽能電池、平板顯示器、觸控螢幕、智能玻璃等領域。作為納米材料的典型代表,銀納米線不僅具有金屬銀優良的導電性、導熱性和耐曲撓性,還具有納米材料特有的尺寸效應,在光電相關的應用領域中有非常大的潛力,在可見光透性和穩定性等方面表現出了良好的特性,在透明電極,柔性顯示薄膜,及觸控螢幕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應用潛力。現今實驗室製備納米銀線的主要方法有:多元醇法、晶種法、水熱法、溼化學法、模板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