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柔性顯示屏幕,「合肥微晶」開發石墨烯納米銀線複合柔性導電膜...

2021-01-15 36氪

編輯 | 佳敏

近期,36氪了解到一家從事石墨烯和納米銀線等新材料應用開發的科技企業——合肥微晶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合肥微晶」),其核心產品包括石墨烯納米銀線複合柔性透明導電膜、石墨烯遠紅外柔性發熱模組及石墨烯原材等。

「合肥微晶」2013年成立於安徽合肥,據公開信息顯示,目前公司已取得72項智慧財產權成果,包括36項發明專利、36項實用新型專利和其他非專利技術。

石墨烯從本質上來講,是單層碳原子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二維碳結構,是目前發現的最薄最堅硬的納米材料,其剛度是鋼鐵的200倍。其導電性能也非常好,電阻率只有10-6Ω·cm,甚至比銀還低。

從2004年被剝離發現,到2010年獲得諾貝爾獎被大眾熟知,石墨烯的歷史不過十幾年,但因其近乎完美的理化特性和我國豐富的石墨礦,石墨烯被列為國家「十三五」重點發展的產業之一。在工信部印發的《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示範指導目錄(2019年版)》中,石墨烯材料就有9種;中經社發布的《2018—2019中國石墨烯發展年度報告》指出,2018年我國的石墨烯規模已達111億。除了在防腐塗料、樹脂、橡膠、電池材料等傳統大宗產品的應用不斷成熟,在新興產業上石墨烯的表現也很優秀,尤其是華為mate 20上石墨烯的應用,更是印證了這一點。賽迪智庫預測到2020年石墨烯導市場將到23.8億元,其中電油墨市場規模將達到2億元。

國家力挺、技術日益成熟,石墨烯產業可謂是藍海市場,引得眾多企業和投資商紛紛下海。據統計,截止2017年12月底,我國與石墨烯相關的註冊單位多達4800家,其中以材料製備、以薄膜和石墨烯粉體為主要產品的就有300多家,並且基本實現量產。

「合肥微晶」就是其中之一。「合肥微晶」發明製作了石墨烯納米銀線複合柔性透明導電膜,能夠應用於5G觸控螢幕手機,目前已經處在中試階段。

公司宣稱,與傳統的ITO材料相比,石墨烯納米銀線複合柔性透明導電膜具有優異的可撓性、高透過性、高導電性、高環保性,可用於觸控螢幕、可穿戴設備、柔性顯示、薄膜光伏、有機太陽能電池等領域,並將推動以ITO材料為主導的觸控行業變革新浪潮。

將石墨烯應用於柔性觸控,合肥微晶並不是獨一家。2017年,奧翼電子公司研發出了全球首款石墨烯電子顯示屏,這刺激了三星、LG、京東方等公司投入大量資金研究石墨烯顯示屏技術,爭取搶佔高地。華麗家族子公司重慶墨希從2013年成立以來也一直在研究石墨烯屏幕,2018年恆大用1.44億元認購其35%股權。

目前,石墨烯顯示屏還都處於試驗階段。據了解,「合肥微晶」將石墨烯和成熟的納米銀線技術相結合,這或許會加快石墨烯屏幕的大規模商業化。

團隊成員方面,「合肥微晶」的董事長呂鵬曾就讀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凝聚態物理博士,公司正是由他帶領多位博導以及多名博士共同創辦,同時公司得到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科研平臺的大力支持以及石墨烯相關領域專家博導的親自指導,並和國內其他高校以及英國、美國、臺灣、香港以及新加坡等高校研究所的科技團隊有密切合作。

2014年10月,「合肥微晶」獲得合肥高投領投的A輪融資。2018年和2019年,公司分別創立了宿州晶禾科技有限公司和浙江微晶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根據其股東公司《航天彩虹無人機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年度報告》顯示,合肥微晶已經開始盈利,其營業收入1,600萬元,營業利潤-724萬元,實現淨利潤342萬元。

天眼查

相關焦點

  • 透明導電膜將成為柔性觸控屏幕的理想材料
    打開APP 透明導電膜將成為柔性觸控屏幕的理想材料 微晶科技2013 發表於 2019-09-04 11:17:16 (文章來源
  • 智慧型手機柔性屏成為趨勢 納米銀線導電膜市場前景廣闊
    納米銀線導電膜市場前景廣闊  納米銀線導電膜是在柔性襯底上,將納米銀線經有機交聯體塗覆成膜製成的導電薄膜,具有耐曲撓性優、穩定性高、良品率高、生產成本較低等優點,是實現柔性屏、可摺疊屏、可捲曲屏的最佳解決方案之一。隨著全球智慧型手機逐漸向柔性屏方向轉型,納米銀線導電膜市場規模不斷增長。
  • 【盤點】國內納米銀線柔性透明導電薄膜企業
    隨著柔性顯示端倪日益顯露,各種柔性材料、柔性解決方案就跟著火了起來。作為一個早就進入人們視野的導電材料,納米銀在國內有哪些企業在做?蘇州諾菲納米科技有限公司蘇州諾菲成立於2011年,由北極光投資,是國內最早從事納米銀線柔性導電材料研究的公司,公司創始人潘克菲、姜鍇均為海歸博士,且擁有多年半導體行業工作經驗。主要業務為納米銀線透明導電膜的研究開發,已在2014年小量量產,目前已積累了一批試樣客戶。
  • 石墨烯納米銀線透明導電膜:助力柔性電子趕上「發展快車」
    隨著柔性電子概念的提出,以及柔性技術的發展,各種電子產品不斷湧現,明顯看出柔性電子產業化趨勢日益明朗。目前,柔性電子產品在市場上深受年輕消費者的歡迎,如柔性顯示器、柔性照明等,柔性產品已經逐漸從實驗室走向市場。
  • 研發量產納米銀線電膜,「科廷光電」提供高性能透明導電薄膜整體...
    編輯 | 佳敏 隨著5G時代的到來,用戶對屏幕的需求越來越多樣性,摺疊屏、曲面屏、大屏幕等柔性屏被越來越多的廠商注意到。諮詢公司 DSCC 的統計顯示,目前市場上已經發布的5G機型中83%的手機採用了OLED屏幕,柔性OLED屏幕和摺疊手機形態已經成為三星和華為等龍頭廠商的5G旗艦機型選擇。
  • 柔性屏幕應用前景廣闊,透明導電膜成為理想的電極材料
    隨著科技的進步,智慧型手機摺疊屏未來將從一側拉出屏幕,也可摺疊為雙屏使用,還能直接攤平成平板電腦。若能實現手機屏幕的摺疊彎曲、柔性捲曲的電子終端形態,實現萬物互聯的智能化、智慧化將不再是夢,從多種角度來看,將方便人們的日常使用,以及滿足多樣化的消費需求。
  • 邦得凌納米銀線光阻劑與傳統ITO導電膜的優勢對比
    光阻納米銀線是一種將納米銀線放入光刻膠之中的電容觸控材料,取代傳統ITO導電膜,超越第一代水性納米銀,彌補其他觸控導電材料的可靠性、銀遷移等缺陷。光阻納米銀觸控SENSOR製造過程導電液製作(負型光刻膠+納米銀線等)——>光學塗布(PET CPI GLASS等底材)——>成導電膜——>製作SENSOR(採用雷射或者黃光)。
  • 柔性電子崛起 | 一文讀懂柔性透明導電膜!
    「透明度」與「導電度」在物理上是兩個互相掣肘的特性,「透明度」代表可見光可以穿透介質的多寡,而「導電度」代表介質傳導載子(Carrier,包括電子與電洞)的多寡,與載子濃度有關。從材料的物理特性來看,「透明度」與「導電度」是難以兩全的特性,開發一個同時具有高導電度與高光穿透率的材料相對困難。降低金屬材料厚度是增加光線穿透度的一個方法,惟金屬薄膜厚度太薄,加工不易,例如以蒸鍍方式成膜會形成島狀不連續的生長;另一方面也因為膜厚較薄,在空氣中容易有氧化的現象產生,造成電阻值劇變,薄膜穩定性差,不利於後續加工應用。
  • 柔性觸控發展迅猛,透明導電膜迎來黃金期
    (文章來源:微晶科技) 經過長期的發展,移動智能終端市場呈現銷售疲軟情況,伴隨顯示和觸控技術的發展逐漸成熟,使用便捷的人機互動埠越來越多進入人們的視野。 柔性觸控是未來電子器件的發展方向,這是毋庸置疑的,再加上5G技術的商用、新技術的飛速發展,更是推動柔性、摺疊顯示和觸控技術的發展步伐,智能終端設備形態多樣化成為未來的主流方向。
  • 柔性透明導電膜市場藍海廣闊,廠商布局產業化應用
    大尺寸、柔性摺疊屏是面板廠商所看好的未來應用方向。我國政府引導和鼓勵相關企業加快統籌規劃,推動顯示產業技術進步,加強大尺寸、柔性面板等量產技術的研發,以推動新型顯示產業向全球高端領域邁進。以OLED高清面板為例,面板廠商想要實現大尺寸、柔性摺疊屏,內部構件要輕薄、耐揉搓,材料性能需大幅度提升,同時還要降低生產成本要,現有的技術力量無法擺脫電子器件的應用問題。當前,OLED市場發展態勢良好,儘管存在諸多的技術挑戰和其它問題,但OLED整體技術進一步成熟,同時新興市場的技術應用,都有力推動OLED市場的增長。
  • 納米銀線透明導電薄膜加速「跑」
    在第十三屆深圳國際觸控螢幕與顯示技術發展論壇上,寧波科廷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海量博士,就《納米銀線透明導電薄膜的進展與展望》發表主題演講。據了解,科廷光電首條年產100萬平方米納米銀線導電薄膜生產線已於近期投入運行,研發生產的新一代透明導電薄膜材料,將在觸摸傳感, 光熱調控, 柔性光伏與顯示等方面滿足移動終端、可穿戴設備、車載設備,教育醫療及智能家居產品的需要,是未來物聯網不可或缺的基礎材料。
  • 柔性透明導電膜助力柔性電子的未來發展
    目前市場上出售的摺疊屏手機,只是柔性顯示的初級階段,未來電子元器件不僅能對摺,還能摺疊彎曲,甚至實現捲曲。柔性電子將推動信息與人、物、環境間的高效共融,有助於構建「萬物互聯」新時代。 摺疊屏手機能實現屏幕對摺,關鍵原因在於顯示材料的柔性化。
  • 獲英特爾、北極光投資,「諾菲納米科技」要將納米銀線導電膜用於大...
    可見,ITO並不適用於中大型觸控屏和柔性觸控屏。因此具備高導通率和高柔性的金屬網格和納米銀線正在加速產業化,並已應用於如筆記本電腦、計算機等大尺寸面板上。  納米銀線更適用於大尺寸和曲面屏 相比於納米銀線,金屬網格產業化速度更快一些。
  • 柔性透明導電膜賦能視聯網,視頻將被重新定義
    視聯網的發展助推屏幕顯示技術的興起,數百億的終端設備將面臨更新換代。然而,摺疊屏手機的出現,讓用戶對於屏幕的多樣性提出更高要求。未來屏幕的發展將朝著可摺疊、柔性彎曲的方向變化,柔性材料將成為未來終端市場的革新浪潮。
  • 合肥研究院等研製出硫摻雜石墨烯基柔性全固態超級電容器
    合肥研究院等研製出硫摻雜石墨烯基柔性全固態超級電容器 2017-03-16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在高性能雜原子摻雜石墨烯基納米結構的規模化製備及其在柔性全固態超級電容器應用方面取得新進展。
  • 後觸控顯示時代 「納米銀+」如何實現賦予顯示新「定義」
    (55、86及105寸觸控屏展示)事實上早在2012年,TPK就已經開始投入了相當多的資源開發納米銀線的觸控技術,專攻應用在柔性屏上納米銀線觸控技術,以期在未來的中小尺寸及大尺寸終端應用上搶佔市場先機。
  • ...Nano》:兼具高各向異性導熱和導電性能的柔性石墨烯納米複合材料
    為滿足特定的技術要求,在很多應用場合需要具備高度各向異性的高導熱和導電柔性材料,高導熱性作為散熱器件可以大幅度降低器件內部或表面溫度,進而高效、經濟地利用熱量,同時各向異性導電性可消除特定方向上的靜電,為安全提供保障。目前,開發高各向異性的導熱和導電柔性聚合物材料是一個具有挑戰性和有意義的研究課題。
  • 「Science Advances」柔性多功能觸覺傳感器
    在過去的十年中,仿照人類皮膚的觸覺功能,研究人員開發了多種柔性傳感器以及電子皮膚器件,其目標是獨立人體之外模擬人類皮膚的觸覺功能,並應用於智慧機器人、健康監測等領域。現有的柔性傳感器已經可以出色的實現壓力和溫度的感知,然而對於材料的識別仍面臨眾多問題。因此,發展多功能柔性傳感器,實現對接觸物體的材料識別成為當前的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
  • 攻克柔性電子充電,實現石墨烯力學傳感器自充電
    攻克柔性電子充電難,實現石墨烯力學傳感器自充電近日,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工程科學與力學系程寰宇助理教授,與福建閩江學院王軍教授以及南京大學唐少龍教授等合作,實現了褶皺石墨烯力學傳感器的自供能設計,研究論文以《用於自供電可拉伸系統的高能全合一可拉伸微超級電容器陣列和基於三維雷射誘導石墨烯泡沫裝飾介孔ZnP納米片》(High-energy all-i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