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布泊發現大量乾屍,經鑑定大多是外國人,和山海經記載高度吻合

2020-12-05 毛妹日記

羅布泊,想必大家都不會感到陌生,它被稱為「地球之耳」,是世界上最為神秘的地帶之一。

地處中國新疆塔裡木盆地東部的羅布泊,經是中國第二大的內陸湖,海拔780米,但由於各種原因,導致湖泊在1970徹底乾涸,從此成了寸草不生的地方,被稱作「死亡之海」

眾所周知,《山海經》是我國上古時期的一本奇書,據說它記載的是上古時期的山川地貌,奇珍異獸和各種人物故事。事實上,《山海經》並非古人無中生有、遣情怡性的筆墨遊戲。在看似凌亂怪誕的文字背後,其實隱藏著一個綱紀嚴明的結構,也為後人傳達著不為人知的上古地理圖志和傳奇。

羅布泊,一個隱藏在沙漠深處的歷史古蹟,據山海經記載,樓蘭古國正是坐落於此,對此,神秘事件更是接連發生,這和樓蘭古國和山海經又有著怎樣的聯繫?

羅布泊發現大量乾屍,經鑑定大多是外國人,和山海經記載高度吻合

2005年,一支探險隊伍準備去神秘消失的樓蘭古國進行考古發掘。

當他們在穿越羅布泊時卻有了意外的驚人發現,好幾百具乾屍靜靜地躺在地上。從這些屍體外貌體徵來看,他們大多數都是長著外國人的面孔,因此探險隊員們質疑西歐人一度到達過這個地方。

探險隊派人去詢問了附近的當地人,他們對此並不感到詫異,原來這裡以前乾屍的數量比現在發現的還要多,數量應該有上千吧,但經過黃沙的不斷掩埋,就剩下這幾百具屍體了。

之後專家們對這些乾屍使用碳14鑑定,表明他們曾活躍在公元前15世紀。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呢?

公元前15世紀推算下來還是在蠻荒時代,如果按照我國的朝代來推算,這就是屬於當時的夏啟時期。夏朝是一個奴隸制社會,對奴隸進行大規模屠殺也是有可能的,夏朝並沒有在西域等地有過殖民地或者戰爭。

韓非子記載:虞夏兩千歲,擁有400多年歷史的夏朝,不可能沒有自己的歷史,而且各地也有「紅山文化」「良渚文化」。這些文化無不說明夏朝的存在,甚至夏朝之前的虞朝,但商代對夏卻沒有記載,在殷商文化當中,也出土了甲骨文,甲骨文上記載了商後期的歷史,但對於夏朝可以說隻字未提

而恰巧在我國上古神話奇書《山海經》中,記載了一件類似的故事。

書中描述了在公元前15世紀時的中國,當時的夏王朝曾和西歐人展開了殊死搏鬥,鏖戰數月,最後雙方都沒佔到什麼便宜,就各自退兵離去,有很多士兵因此而戰死沙場。出現在羅布泊的乾屍剛好就佐證了山海經的記載

但很遺憾的是,除了上古奇書《山海經》有過這樣的描述之外,再也沒有可靠的文獻記載這類的事件,加上西方國家認為我國夏朝以前的都是故事,拒絕承認中國商朝以前的歷史。

羅布泊發現的乾屍雖然並不能完全證實《山海經》記載的真實性,但至少可以說我國夏朝以前的歷史是真實存在的。

雖然山海經的真實性需要進一步考證,但是這並不妨礙大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要知道我們看到的世界不過是冰山一角,陸地面積只有海洋面積的四分之一,那些未知的世界才是我們要探索的,很多我們想像不到的生物可能真的存在,只是以我們目前的水平很難勘測

所以臆測《山海經》是一本虛構的神話小說,這種說法本身也是不負責任的。在看似凌亂怪誕的文字背後,可能隱藏著一個綱紀嚴明的結構,也為後人傳達著不為人知的上古地理圖志和傳奇。隨著時代的發展和變遷我們的確需要思考山海經的真正意義了。

在這裡還是建議大家讀一讀《山海經》,因為它不僅僅是一本神話故事,也是一本十分受專家學者喜愛的奇書。

不過想要看的朋友,應該都有一個擔心,那就是怕看不懂裡面的文言文,這裡給大家推薦一本《山海經》,這本是全注全譯白話文版本。本書全譯無刪減,語言平實,不至於佶屈聱牙,讀起來費勁。還有詳細注釋,幫助你更好地理解這本書。

全書一共六冊,內容易懂好理解,而且裡面還有一定的配圖,可以增加我們閱讀時的樂趣。包裝也非常的精緻,可以用來收藏。

整整6部經典,只需要98塊錢,但是卻可以給你帶來很多趣味,增加自己的知識面,自己看完還可以講給孩子聽。

沒事的時候,拿上一本山海經,隨著時間的累積,您的文化底蘊也將越來越深厚。

相關焦點

  • 羅布泊發現大量乾屍,挖掘找出線索,竟然與山海經記載吻合
    羅布泊發現大量乾屍,挖掘找出線索,竟然與山海經記載吻合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講,羅布泊就是一個景點,而對於考古學家們來講,羅布泊則是一個研究聖地,據說具有神秘色彩的樓蘭古國,就在羅布泊上,所以每年都有大量的考古學家趕到這裡,對其進行研究,希望可以尋找到歷史的蹤跡
  • 「地獄之耳」羅布泊300具乾屍的身份是?山海經的記載是真的?
    比如說羅布泊,在羅布泊中發生過很多離奇的事情。我國科學家彭加木先生就是在羅布泊消失不見得,直到現在也依舊沒能找到彭加木先生的遺骸。羅布泊有被叫做「地獄之耳」,從衛星圖上看,羅布泊的整個輪廓就好像人類的耳朵一樣。這也正是人們感覺神秘的地方之一。   此外,在中國有一個關於樓蘭古國的傳說,這是一個神奇的國度。位於羅布泊西部,是古代絲綢路上的一個小國。
  • 羅布泊現大量乾屍,專家重大發現,《山海經》是真是假?
    說起《山海經》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是春秋時期創作的地理書籍。其中描述了大量的神獸和數不清的山河。專家研究稱,這個書籍由數千人在幾百年裡共同創作的。看似內容不可思議,但實際上現實中也能發現一些蛛絲馬跡。在這本書中,羅布泊被稱之為「幼澤」,也就是多條水源聚集而成為的湖。
  • 揭秘羅布泊雙魚玉佩之謎,後出土的百具乾屍曾記載於《山海經》?
    在2005年一支考古隊在羅布泊發現了幾百具乾屍,經過碳14的鑑定結果,這些人死亡的年代應該是公元前15世紀左右,距今3800年,也就是夏朝時期。通過3D 技術還原面目後,這些人有著西歐人的特徵,同時還兼具著亞洲人的特徵。
  • 羅布泊現乾屍,專家找到線索,證明山海經的記載可能不只是神話
    《山海經》是一部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期的荒誕志怪地理學著作,該書以無比誇張的手法講述了成千上萬的大量神獸,以及數不勝數的名川河流。據現代學者研究,《山海經》由至少上千名作者在長達數百年的時間之內,搜集流傳於民間的大量匪夷所思的神話和傳說彙編而成。
  • 2005年羅布泊發現百具乾屍,發現部分是歐洲人,到底是真是假?
    除了地球之耳這個稱謂,羅布泊還有一個令人聞風喪膽的稱謂—死亡之海。死亡之海,這是一片沙漠的海洋,也是死亡的海洋,若是你踏入這片禁區,也許這輩子就再也出不來了,千百年後,你也會成為成千上萬乾屍中的一具。這個時候,有個探險隊從此經過,恰好發現了「你」,於是「你」被他們帶到了展覽館,「你」從此開始了展覽人生。或許有一天,「你」的後代來到了展覽館,靜靜地盯著「你」發呆,那時候的「你」會是什麼感覺?沒有感覺,因為「你」只是一具乾屍。
  • 羅布泊乾屍加緊身份確認(圖)
    有關專家將把對乾屍進行分析所掌握的身高、面部等體貌特徵同彭加木生前資料進行比對,如果吻合或基本吻合將進行下一步工作,即對從乾屍上所取得的骨骼和肌肉標本進行DNA分析,並同彭加木親屬進行比對,以便早日確認乾屍是否為彭加木遺體。  如果體貌特徵差異較大,則不會進行DNA分析。從乾屍上取得的標本隨同有關專家一同返回北京。乾屍繼續在敦煌市博物館保存。
  • :羅布泊發現乾屍 疑是彭加木遺體
    最早的記載始於兩千年前的東晉高僧法顯,他西去取經路過羅布泊時說,在羅布泊行走,沙河中多有惡鬼熱風遇者則死,無一全者……唯以死人枯骨為標誌……[全文][我來說兩句] 今人的記載則有:
  • 2005年敦煌發現疑似彭加木乾屍,引起國內外巨大轟動
    彭加木失蹤後,解放軍和中科院曾組織多次大型搜索行動,動用十多架飛機和一支地面部隊,但除了發現部分腳印外,始終未能找到有關彭加木的任何其他線索。彭加木失蹤成了不解之謎。 2005年4月14日,一支中國科學探險隊在敦煌與新疆相連的羅布泊邊緣考察時發現一具乾屍,疑是26年前失蹤的著名科學家彭加木的遺體。此消息經西部商報記者鄭建軍報導後引起了全國乃至全世界的關注。
  • 羅布泊乾屍案:法醫揭露真相,怵目驚心!
    1986年,我開始在馬山縣公安局從事法醫工作,95年後兼任馬山縣公安局刑偵大隊副大隊長,負責法醫鑑定及主持刑事技術工作。前幾年,公安局只有我一個法醫,在基層做法醫,接觸高度腐敗屍體是家常便飯,兇案現場也極具震撼力,搞得我一度想逃走。世事多變,後來有一個案子讓我改變了心態,決定繼續幹下去。
  • 「地球之耳」羅布泊發現屍體,或許能證明《山海經》記載的是真的
    羅布泊是一個非常神秘的地方,之所以有「地球之耳」這樣的美稱,那是因為,「羅布泊」 區域從衛星上看的話就如同一個「耳朵」的形狀一般,因此才有了這一稱呼。那麼大家知道它的另外一個稱呼嗎?它又名「 死亡之海」。
  • 「死亡之海」羅布泊秘密是真的嗎?科學家下落不明,難道穿越了?
    令人震驚的是,在2005年,一支探險隊在羅布泊附近發現了300具左右乾屍,根據當地人描述說這原來是有上千具的,只是逐年被風沙侵蝕,最後只剩下300具。從這些屍體外貌體徵來看,不僅有著外國人的面孔,還有著中國人的面孔。那這些乾屍都是從何而來的呢?
  • 羅布泊發現乾屍與彭加木五處相似-(組圖)
    近日,4名探險者在羅布泊發現一具乾屍,屍體特徵、身上衣著和手錶等五處都與彭加木極為相似。  「我往東面去找水井。」1980年6月17日,著名科學家彭加木留下紙條從此失蹤。27年來,無論是官方組織的搜救隊,還是民間的探險團隊在這塊土地上苦苦尋找,但彭加木就像是空氣一樣在羅布泊地區神秘蒸發了,留下諸多的猜測給後人。現在,幾位野外探險者發現的這具乾屍會是彭加木嗎?
  • 羅布泊發現乾屍 可能是彭加木遺體(組圖)
    新華社彭加木彭加木留下的字條  新華社消息近日,中國科學探險隊在神秘的羅布泊東緣發現一具乾屍4月14日,一支探險隊在甘肅敦煌集結,向彭加木失蹤區域進發,準備確認乾屍是否為彭加木的遺體。  彭加木曾經發起並且組織大規模羅布泊綜合科學考察活動。進入羅布泊次數最多的中國沙漠研究專家夏訓誠是彭加木生前的科研夥伴,他說:「發現那具遺體的地理位置,距離當時彭加木失蹤的地點不遠。我們將對發現的乾屍進行採樣,通過DNA測定,比對彭加木親屬的DNA信息,確認遺體身份。
  • 羅布泊挖出「史前」乾屍,提取DNA後,考古家:這根本不是中國人
    而真正能夠保持形體不朽的人,則稱為了一具乾屍,當然,也有溼屍,或是木乃伊。這些古人智慧,隨著時間的流逝,也留存了下來,在後世的考古挖掘工作中,也發現了能夠幾千年保持屍身不朽的人。比如說馬王堆漢墓的溼屍,新疆出土的小河公主,又或是其他的乾屍,這些幾千年不朽的屍體都可以說歷史上的奇蹟。
  • 小河墓地為何出土大量乾屍?《山海經》或揭開謎團,專家:太扯了
    小河墓地給人的印象就是密密麻麻的胡楊木柱,共計有140根,而且還根據死者的性別來區別,女性棺木前的木柱是上粗下細的,而且上部塗紅,纏繞毛繩;而男性棺木前的木柱的形狀和木漿差不多,其上塗黑,柄部塗紅。其次最為令考古隊感到震撼的是居然發現了大量的乾屍,其中當時發現了15具乾屍保存的最為完好,而且這些乾屍保存的的確是令人吃驚,反正就是保存得非常完好,而且在挖掘過程中讓人不免出現一種陰慘可怕的感覺,似乎所有的考古工作者都在瑟瑟發抖啊!那麼到底小河墓地為何出土如此大量的乾屍呢?
  • 當年隊友鑑別後宣稱哈密大戈壁乾屍不是彭加木
    27年前跟隨彭加木奔赴羅布泊的科考隊隊員、中科院新疆理化所高級工程師閻鴻建,經鑑別後告訴《法制晚報》記者,在哈密南湖大戈壁發現的乾屍不可能是彭加木。6月25日,新疆某媒體報導,探險者劉先生發現的乾屍因五點相似,一度被眾人認為可能是彭加木。求證隊取回手錶等物證後讓專家鑑定,根據手錶以及所穿毛衣的不同,彭加木當年隊友認為這具乾屍不會是彭加木。
  • 人跡罕至的「死亡之海」,新疆羅布泊,究竟有多少未解之謎
    1972年7月,美國宇航局的衛星首次拍攝到羅布泊的照片,照片中的羅布泊,看起來就像是人的一隻耳朵,在此之前,由於當時科學技術水平有限,並沒有照片或文字對羅布泊的全貌有明確細緻的記載。「地球之耳」,比喻的實在是太貼切了,你覺得呢?
  • 關於羅布泊的詭異事件
    有觀點認為,這主要是50年代後期來自天山南坡的洪水衝擊而成.洪水流進湖盆時,穿經沙漠,挾裹著大量泥沙,衝擊、溶蝕著原來的幹湖盆,並按水流前進方向,形成水下突出的環狀條帶.正因為乾涸湖床的微妙的地貌變化,影響了局部組成成分的變化,這就勢必影響乾涸湖床的光譜特徵,從而形成「大耳朵」.但也有人對此持不同觀點,科學家們眾說紛紜,爭論不已,也許對於羅布泊的爭論永遠都不會結束.
  • 《山海經》中出現原型?新疆挖掘出墓地群,為何全是白人男子?
    2  《山海經》  《山海經》是我國的第1奇書,在其中大概記載了100個國家,裡面不僅出現了許多的奇珍異獸,而且也包含了醫學,地理,民族的文化。近些年來科學家也一直在研究其中的內容。之前他們就曾翻譯出了一幅地圖,當他們把這幅地圖還原後才發現竟然與當今的世界板塊並無太大差異。曾經有位外國人就把《山海經》當作地圖,按照《山海經》中的路線重新走了一遍,竟然發現與現在的建築都是十分吻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