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志》中記載:「神宮在高石沼中,有神人,多麒麟,其芝神草,有英泉,飲之,服三百歲乃覺,不死。去琅玡四萬五千裡」。大意是說飲下神宮的泉水便可於三百年後復活並長生不死。這個神話的記載反映了自古時候人們就希望與日月同在,追求永生不滅。
長生不老永葆青春是人類亙古不變的追求,「人體冷凍技術」被提出來。隨著現代科技以及醫學技術的發展與進步,這個願望與追求很有可能會成為現實。在冰櫃裡冷藏的食物可以保持新鮮,在冬季裡冬眠的動物會在春天裡重新活動。這些現象似乎說明了永生與低溫之間的關聯。以科學的角度來看,在極低的溫度之下,生物會暫停體內的一切活動,失去生命體徵,而當溫度恢復之後,生命體徵又會逐漸開始恢復,仿佛逝去的生命,重新活了過來。因此,科學家對冷凍技術的研究由此開始。
冷凍人
1967年,罹患胃癌的美國人詹姆斯•貝德福德成為了世界上首例冷凍人。他在遺囑中要求冰凍保存自己的遺體,待到未來人們已經攻克胃癌之後再將自己解凍並治癒,使自己再重新活過來。為了不使血管因血液的膨脹而漲破,醫生需要在進行冷凍的過程中,將他全身的血液換成一種冷凍保護劑。然後將身體封存在零下196度的液氮罐中,以待未來將他喚醒。
▲冷凍艙
不過,冷凍液氮的費用是十分高昂的,作為一位富人,詹姆斯貝•德福德自然支付得起。而許許多多效仿他將自己冷凍起來的人,卻因財力有限漸漸無法支付這筆費用,生物公司便任由他們的屍體被拿去分解研究。詹姆斯•貝德福德仍在液氮罐中靜靜等待著復活,而我國3年前那位患不治絕症無藥可醫,為了再見家人與愛人相守接受冷凍封存的山東女子展文蓮,現在狀況如何?她還能否有與家人團聚的那一天?
參與冷凍人這項技術研究的大多是身患絕症的中青年們,為了能夠與家人們一直在一起,他們不願意放棄生的希望,展文蓮就是如此。1969年,展文蓮出生於新疆的一個知青家庭,18歲時跟隨父母回到了故鄉山東濟南。然而,因為一場車禍使展文蓮的父母雙雙離開了人世,留下了她和2個年幼的弟弟妹妹相依為命。
展文蓮無疑是堅強的,為了照顧弟弟妹妹,她放棄學業進入了一間印刷廠打工。也正是在這家印刷廠,她遇見了決定將她冷凍起來的男人,她的愛人桂軍民。
▲展文蓮與丈夫
韓愈·《進學解》「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在愛人的鼓勵下,展文蓮通過自學成為了有編制的銀行職員,兩人互相扶持,共同努力日子開始越過越好。
2015年,向來身體健康的展文蓮被確診為肺癌晚期,無論國內還是國外的醫院,都表示無力回天。不願失去愛人的桂軍民接受了病房主任類維富的建議——人體冷凍技術。將展文蓮封存在零下196度的液氮罐中,希望可以在將來,在肺癌可以治癒的時候「復活」展文蓮,兩人依然可以在一起。
▲展文蓮冷凍手術舊照
3年前,也就是2017年5月8日,展文蓮因為肺癌無藥可醫停止了心跳,並接受冷凍封存在了液氮罐中。桂軍民清楚地知道,這項技術不一定會成功,展文蓮很可能不會醒過來了,但是他不願意放棄希望,不願意失去她,這是他能為他們的愛情做的最後的努力。
▲展文蓮與丈夫合照
多年來,科學家們都在為了長生而奮鬥,然而全世界如展文蓮一樣的許許多多的冷凍人,沒有一位成功甦醒。以現在的科技水平和發展速度,「復活」冷凍人還遙不可及。即便如此,我們依然感激冷凍人們對科學研究做出的貢獻。封存在液氮罐中的冷凍人,仍在等待著被喚醒,即便遙遙無期,但他們還存在在這個世界上,也是對愛他們的人的一種安慰。三年過去了,桂軍民時常會去看望液氮罐中的展文蓮,他也在等待著,等待著下一次的相遇。
生老病死乃是人之常情,這是自然規律,應遵循不應違背。人生幾十年,與其去追尋虛無縹緲的人生,還不如努力過好現在的每一天。用心生活,讓自己的每一天都變得有意義,無論是做出偉大的貢獻,還是活出了自己的悠然或精彩,那都是別人無可取代的,獨一無二的人生。當回首往事幸福安然,這就足夠了。
參考資料:
《博物志》
《進學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