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我國首例本土女冷凍人展文蓮在醫院被主治醫生宣布死亡,而接下來等待她的不是葬禮,而是另一場手術:人體冷凍技術。
據美國科學家阿倫·德雷克介紹說:死亡並不是一個瞬時概念,而且人們對死亡的定義也不相同,有些國家規定腦死亡才算真正的死亡,有些國家規定心臟停止以及呼吸停止就可以視為死亡,展文蓮就屬於心臟停止以及呼吸停止被宣布的死亡。
在阿倫·德雷克看來,即使人體心臟以及呼吸停止,但人的大腦以及身體的大量細胞仍然活著,此時冷凍技術要做的,就是為死亡按下暫停鍵,等到未來有足夠的條件再重啟生命。
山東銀豐生命科學研究員以及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的臨床專家們在展文蓮死亡之後立即向她體內注射了各種抗凝劑、抗氧化劑等各種藥物,同時啟動心肺復甦機以及呼吸機維持她體內的生理功能。
冷凍術最大的挑戰是人體細胞內的液體,我們知道,水在超級溫度下會結晶,而結晶的晶體會刺破細胞,對人體造成極大的損傷。
科學家們要做的,就是用特定的液體替換掉人體內的血液以及水分,之後再緩慢地將其溫度降低到-196℃左右。
此時再將「病人」移到專業的自動控制設備之中,然後再用液氮降溫,儲存在封閉的液氮艙之中。時至今日,展文蓮仍舊在液氮艙中靜靜等待甦醒的一天。
由於展文蓮身患癌症,所以需要等到癌症能夠成為可治癒疾病時,人們才會根據約定將她解凍,並治癒癌症,重啟人生。
但目前這些設想還為時過早。
冷凍技術的價格
據了解,冷凍人體技術價格非常昂貴,一個液氮罐需要40萬,體外循環機需要100萬,實驗室修建需要500萬等,而每製作一次冷凍,僅僅是冷凍保護劑的費用就需要20-30萬,除此之外每年的維護費用也需要5萬左右。
如此天價的技術,展文蓮的家庭自然無力承擔,但由於目前該項技術仍在試驗階段,因此所有的費用都由實驗室出錢,展文蓮的丈夫自己也說自己只是表達了意思,但確實沒出多少錢。
目前,由於這項技術還沒有商業化,所以該項技術只有投入,沒有任何收益。
雖然冷凍的價格極其昂貴,但是一旦有一例「病人」能夠復活,那麼他們將能夠收回前期的所有回報。這是因為「重生」是所有人夢寐以求的追求,為了實現這個追求,很多富人寧願花費巨資。
這也是為什麼即使沒有任何收益,但科學家仍然在研究人體冷凍技術的原因。
「冷凍」後復活可行嗎?
科學家們把參與冷凍計劃的人稱之為「病人」,儘管這些「病人」已經被宣布死亡,但科學家認為死亡的過程是可逆的。
雖然很多科學家寄希望於冷凍術將一些身患重症的患者在死亡的一瞬間冷凍起來,並通過低溫暫停死亡過程,但是「病人」想要復活,仍舊困難重重。
首先,很多病人身患絕症,甚至有些絕症導致病人身體器官發生嚴重病變,甚至是器官衰竭,這導致即使未來人們尋找到治癒絕症的辦法,但由於身體器官已經發生衰竭,以至於「病人」甦醒後仍然會發生病變而死亡。
所以一些科研機構在選擇「病人」時,會選擇器官沒有衰竭的病人,而且年齡越小越好。
其次,所有的冷凍人計劃中的「病人」,都是已經在醫學上宣布死亡的人,雖然是在死亡後不久就立即做手術,但死亡過程往往是不可逆的,即使使用體外循環裝置以及生命維持儀器,也無法「起死回生」。
除此之外,由於全世界還沒有一例冷凍人復活的先例,以至於我們無法知道科學家們使用的防冷凍劑以及其他儀器是否會對身體產生傷害。
從目前來看,將「病人」冷凍後復活的困難重重。其實科學家們也知道這些問題,所以他們也在改良自己的冷凍技術,甚至改良冷凍技術的每一個環節。而「病人」冷凍後能否甦醒,除了要看這項研究靠譜靠譜,還要看科學家們的努力成果。
總結
展文蓮雖然是我國第一位本土冷凍人,但世界上已經有很多冷凍人,人們參與這項計劃的目的很簡單,為了「重生」。
如果重生的技術真的實現,這意味著當人們遇到目前難以解決的疑難雜症時,可以選擇冷凍術暫停時間,等待醫學發達能夠治癒該疾病的那一天重啟人生。
雖然該項技術價格非常昂貴,但一旦該技術被驗證成功,還是有很多人願意斥巨資使用這項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