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男女老少無法抗拒天生的優勢
從孩子出生到長大,水杯的陪伴程度應該不低於奶粉、紙尿褲,然而有個奇怪的現象,媽媽們每天關心奶粉、紙尿褲的程度遠遠高於水杯,我想原因大概是奶粉和紙尿褲的消耗量大吧。讓我們先來數數你的孩子都用過哪些杯子?奶瓶、奶嘴杯、鴨嘴杯、吸管杯、普通水杯……算下來,養個孩子,杯子不能低於這五種,數量上應該會不止10個,使用頻率比奶粉和紙尿褲要高數十倍吧。這些數字說明了什麼?舉個例子吧,如果你的孩子用個「有毒」的水杯,其危害要比奶粉更大。
塑料屬於高分子化學材料,常含有聚丙乙稀或PVC聚氯乙稀等化學物質。用塑料杯裝熱水或開水時這些化學物質很容易分解出有毒物質,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並且,塑料的內部微觀構造有很多的孔隙,其中隱藏著汙物,清洗不淨容易滋生細菌。
儘管如此,塑料水杯天生的優點,塑料杯因其多變的造型、鮮豔的顏色、不怕摔打,可以讓寶貝自己拿,也可以出門時隨身攜帶,讓人無法抗拒。
其實,塑料製品用在飲食上,我一直比較抗拒,以前,先有耳聞包裝袋和熟食的安全問題,後有塑料水杯PC和PP的,直到現在我還記憶猶新。而孩子們用的水杯或奶瓶大多數是塑料製品,所以,在選擇水杯方面,大家還真不得不多一個心眼,讓孩子遠離毒水杯,保證孩子健康成長。
第2頁:塑料杯裡的數字越大越安全?
聊到水杯安全,好心網友會告訴我們,塑料杯下方有個三角標誌,裡面有著不同的數字,數字越大表示越安全,數字越小表示越不安全。
在我為孩子海淘的水杯裡,很驚喜地發現,確實有一個這樣的標識,而且數字是5,立馬給人一種踏踏實實的安全感。然而數字和安全的關係,真的這樣嗎?
數字1
「01」代表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諧音為寶特 ,用於裝水的容器也稱為寶特瓶。最常用於製作礦泉水、碳酸飲料等瓶裝飲料中。為大家所熟知的是,由這種材質製成的飲料瓶不能裝熱水,只適合裝暖飲或凍飲,裝高溫液體或加熱則易變形,溶出對人體有害的物質。
2003年義大利研究發現,寶特瓶用了10個月後,保特瓶的水會釋出微量的鄰苯二甲酸乙基己及酯(DEHP)。
DEHP是一種環境荷爾蒙,屬可能致癌的程度,而且發現可能對睪丸具有毒性。美國哈佛大學公衛學院最近研究也證實,男性體內DEHP含量高時,精子數量較少、精子DNA也會受損。因此建議喝光了的飲料瓶就丟掉,不要再用來循環利用作為水杯,或是儲物容器。以免對健康造成危害,得不償失。(例:農夫山泉礦泉水瓶)
塑料水杯「01」,即,礦泉水瓶喝完就丟,不能重複使用。
數字2
「02」代表HDPE(高密度聚乙烯),裝有清潔用品、沐浴產品的塑料容器或是在商場中通用的塑膠袋多是此種材質製成。可耐110℃的高溫,若標明用於食物則可用來盛裝食品。盛裝清潔用品、沐浴產品的塑料容器可在小心清潔後重複使用,但常因不好清洗,留下殘留,從而變成細菌的溫床。
不同於其他的飲料瓶,4L裝的農夫山泉底部標記為02。雖然看上去比一般的礦泉水瓶牢固很多,但也不建議用來做盛水的用具,長期使用有害物質產生的可能性很大。
塑料水杯「02」,不建議作盛水用具。
數字3
「03」代表PVC(聚氯乙烯),常見於雨衣、塑料膜。用該材質製成的塑料製品易產生兩種有毒有害物質:一是生產過程中沒有被完全聚合的單分子氯乙烯,二是增塑劑中的有害物質。這兩種物質在遇到高溫和油脂時容易析出,若是不慎進入人體,容易致癌。故很少用於食品包裝,若碰巧遇到,千萬不要讓它受熱。
塑料水杯「03」,千萬不要讓它受熱。
數字4
「04」即LDPE(低密度聚乙烯),保鮮膜、塑料膜的原料,耐熱性不強。合格的PE保鮮膜在溫度超過110℃時會出現熱熔現象,留下一些人體無法分解的塑料製劑。而若包裹在食物外部同時加熱,食物中的油脂更容易將保鮮膜中的有害物質溶解出來。
塑料分解的有毒物質主要是二惡英和雙酚A,這兩種物質在人體內不會被吸收而會沉澱在人的體內,累積到一定的程度就會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下面,我們來重點看看如何為寶寶挑選安全健康的塑料兒童水杯,選離毒水杯。
塑料水杯「04」,超過110℃會出現熱熔現象
數字5
「05」代表PP(聚丙烯),這是唯一能放入微波爐中加熱的材質,所以成為了製作微波爐餐盒的原料。耐130℃的高溫,熔點高達167℃,透明度差,小心清潔後便可重複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微波爐餐盒,盒體以05號PP(聚丙烯)製造,但盒蓋卻以06號PS(聚苯乙烯))製造,PS透明度好,卻不耐高溫,所以不能同盒體一併放進微波爐。以後加熱餐盒前,別忘了先把蓋子取下喲。
塑料水杯「05」,小心清潔後可重複使用
數字6
「06」即PS(聚苯乙烯),也就是保麗龍。這是用於製造碗裝泡麵盒、發泡快餐盒的材質。不能用於盛裝強酸(如柳橙汁)、強鹼性物質,因為會分解出對人體不好的聚苯乙烯(致癌物質)。雖然又耐熱又抗寒,但也會因溫度過高而釋出化學物,因而切忌直接在微波爐中加熱碗裝的泡麵盒。
塑料水杯「06」切忌直接加熱碗裝的泡麵盒
數字7
「07」代表PC及其他類PC,是被大量使用的一種材料,多用於製造奶瓶、太空杯等,因為含有有毒雙酚A而備受爭議。
雙酚A,溫度愈高釋放愈多,速度也愈快。若你手中恰好有編號為07的塑料製品,可採用以下方法避免:使用時勿加熱,勿在陽光下直射;不用洗碗機、烘碗機清洗水壺;第一次使用前,用小蘇打粉加溫水清洗,在室溫中自然烘乾;如果容器有任何摔傷或破損,立刻停止使用,因塑料製品表面若有細微的坑紋,容易藏細菌;避免反覆使用已經老化的塑料器具。
塑料水杯「07」小心用,便可避免「雙酚A」
其實數字代表的是材質,而材質的不同直接影響的是水杯的耐熱度,也就是我們用礦泉水瓶裝熱水的話,會適當一定程度的有毒物質。
不過數字的最大用途是為了區別材質是不是可回收,買過廢品的你肯定知道有些塑料瓶會被賣到0分。相比,05號是PP(聚丙烯),多用來製造薄膜和微波爐用食物容器等。標識數字5,主要是為了回收利用,和安全沒有關係。GB/T 16288現在列出來的代號有140種,有的材質很少用做食品接觸材料,但是也可以回收利用。
如果你去商城買塑料水杯的話,一定驚喜地發現越厚的水杯價格越高,反之亦然。久而久之,消費者會認為,厚的塑料水杯比薄的好。
請注意,剛剛說的「好」,是什麼意思呢?「好」是有利於食品安全,翻譯一下剛剛那句話,厚的塑料水杯比薄的塑料水杯更安全。如果是這個意思,那麼,厚的塑料杯就不一定比薄的好。厚薄都是根據使用需求去製作的。
數字01,告訴我們脈動再厚依舊也擺脫不了礦泉水的本質
舉個例子,脈動比普通的礦泉水瓶要厚很多吧,但是通過杯底材質的標識,依舊屬於礦泉水瓶的材質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不能重複使用,喝完要丟棄的。
既然從厚度上判斷不出來安全與不安全,那麼從顏色上應該可以區分出來吧。常言道,彩色的塑料杯會含有更多的有害物質。
前不久,某寶的活動免費送個兒童塑料水杯,然而看了下材質,都沒敢拿回家直接丟在垃圾桶裡了。味道非常大,材質也是特別差的塑料,雖然身份是迪士尼的,還是不放心給孩子使用。
其實,彩色不彩色,不能一概而論,符合標準的彩色塑料杯也沒有問題。塑料本身的顏色基本是無色、白色或稍微黃一點的,有顏色就是加入了東西,加入的東西如果不符合法規和標準,可能會含有害物質。
雙酚A主要在聚碳酸酯(PC)材料中存在,含有或者能分解出雙酚A的塑料杯,對嬰幼兒會有一定的危害,我國法規以及一些國家的法規禁止雙酚A用於嬰幼兒食品容器(如奶瓶)。至於對成人有沒有影響及長期使用含雙酚A的塑料杯是否會致癌,依舊存在爭議。
綜上,一個塑料水杯的安全與否,和它的薄厚沒有直接關係,和顏色是否彩色也沒有直接的關係,與其關心薄厚和色彩,不如關心材質更為實際。
第4頁:媽媽說玻璃杯和陶瓷杯最安全?
既然,塑料杯容易出現的問題是有機物和重金屬超標,只要避開塑料杯的材質就安全了。生活中超過99.99%的人都會認為玻璃杯是最安全的。因為玻璃杯在燒制的過程中不含有機的化學物質,當人們用玻璃杯喝水或其他飲品的時候,不必擔心化學物質會被喝進肚裡去。而且玻璃表面光滑,容易清洗,細菌和汙垢不容易在杯壁滋生,所以給寶貝用玻璃杯喝水是最健康、最安全的。
殊不知,玻璃杯和陶瓷杯容易出現的問題是重金屬超標。
特別晶瑩透亮的玻璃杯是專門用來做藝術品的,含鉛量很高,建議不要當水杯使用。在同樣符合標準的情況下,只能說使用玻璃杯和陶瓷杯比塑料杯的安全係數大一些。
此外,容易碎是玻璃杯和陶瓷杯最大的缺點,若寶貝手拿不穩,很容易摔壞。而且玻璃材質導熱性強,容易令使用者不慎燙到自己,如果水溫過高,還可能導致杯子爆裂,需儘量避免盛裝熱水。
除了塑料水杯,還有傳言說用不鏽鋼水杯喝水會金屬中毒,鉛中毒什麼的?
不一定是鋁中毒,但是不鏽鋼是由鐵鉻合金再摻入鎳、鉬、鈦、錳等微量金屬元素而製成。由於其金屬性能良好,並且比其他金屬耐鏽蝕,製成的器具美觀耐用。
現已證實了許多金屬元素如鉻、鎳、鉬、鎘、錳、鈦等及其化合物對人體健康有著不同性質、不同程度的危害。
如果使用不當,不鏽鋼中的微量金屬元素同樣會在人體內慢慢累積,當累積的數量達到某一限度,就會危害人體健康。
尤其是不能用於放飲料、中藥、菜湯等,否則將使有毒的金屬元素溶解出來。
和不鏽鋼杯有些類似的杯子叫搪瓷杯,這種搪瓷杯是金屬為裡、外鍍瓷釉的一種器皿,不易摔壞。
搪瓷器皿表面的瓷是由矽酸鈉與金屬鹽組成的,其中鉛含量很多,還含有鉍、鎘和銻等有毒金屬元素。用搪瓷器皿貯存或飲用咖啡,容易使搪瓷器皿中的鉛析出。柑橘類酸性飲料與熱咖啡的作用相同。因此,用搪瓷器皿貯存或飲用酸性飲料,同樣會增加搪瓷器皿中鉛的析出。長期使用會造成人體慢性鉛中毒。
平常我們常吃的食物中,除了碳酸飲料、醋、咖啡以外,帶酸性的還有柑橘類果汁、檸檬汁、番茄汁、醃菜、糖水等,一些添加了山梨酸、苯甲酸類防腐劑的帶汁包裝食品,不要使用搪瓷杯。
其實玻璃水杯、陶瓷杯、不鏽鋼杯、搪瓷杯,都會因為盛裝的液體不同,會發生一些微妙的化學反應,而這種化學反應會在不經意間傷害到我們的孩子健康。
第5頁:除了雙酚A,還有啥選購錦囊?
我們每天都會接觸到各種各樣、大小不一的塑料製品,這些看似相同的塑料製品,其實是用不同的樹脂材質製成的,而不同的樹脂材質在不同的溫度、溼度等環境條件下,可能會析出相對有毒有害的物質,由此便誕生了全球通用的塑料回收標誌。
這個標誌通過小小的三角符號印刻在塑料容器的底部,並用從1至7不同的編號來區分不同的材質。所以,選購兒童水杯先應查看產品生產許可證,並仔細查看瓶底的三角符號編號,特別注意標號為7的PC材質水杯,其遇高溫可能產生雙酚A。
雙酚A簡稱雙酚基丙烷(BPA),是聚碳酸酯PC的重要原料,許多日常消費品如食品包裝容器嬰兒奶瓶等兒童用品都可能含有雙酚A。雙酚A在加熱時能析出到食物和飲料當中,它可能擾亂人體代謝過程,對嬰兒發育免疫力有影響,甚至致癌。此外,雙酚A有雌性荷爾蒙效果,可能會導致嬰兒出現女性化變化。
雖然只是「可能」兩個字(BPA對人體的確切影響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但是很多爸媽都轉而選擇不含雙酚A的奶瓶以確保安全。
事實上,由於怕寶寶打碎玻璃杯割傷以及考慮到輕便等問題,現在很多父母都為寶寶選擇了塑料水杯。而塑料在高溫的環境下會發生分解,這些分解在我們日常生活裡面很細微,但是又卻是存在的。
兒童水杯關係到寶寶健康,媽媽們要掌握選購技巧。大體上來說,選購兒童水杯需要從七個點著手:1、材質;2、適用年齡;3、款式;4、刻度;5、手柄;6、防漏;7、消毒。
挑塑料杯是有方法的,買時我會聞一聞,如果打開有異味就不要選擇,合格的水杯沒有任何異昧;其次,是用手捏捏水杯,合格的水杯強度很好,手捏不容易變形;再有,不買瓶內壁有鮮豔圖案的水杯,因為彩色圖案有可能會釋放有害的重金屬,影響寶貝的健康。
目前比較常見的是PC、PP、PES材料的水杯。PC材料加熱易分解出有毒物質雙酚A,儘量避免選擇PC材料兒童水杯;而PP或者PES塑料水杯可在100℃下煮沸消毒,耐熱溫度可達PP水杯可達130℃,PES水杯可達180℃,小心清潔後可重複使用。
此外,過度地關註標號的意義並不是萬能,我們儘量購買有QS標誌的塑料水杯。根據國家規定,所有生產的食品用塑料製品必須取得QS生產許可,由於目前非QS產品未全面禁止銷售。
特別提醒,如果塑料杯使用時間長了,出現了一些小裂紋,要及時更換。因為這些小裂紋表示塑料杯材料已經開始分解,容易釋放出一些小分子產物,而且小裂紋容易滋生微生物,不利於身體健康。
總結起來,在購買塑料用品時,可用「望、聞、問、切」的方法鑑定餐用塑料產品的安全性。
「望」,先要留意商品的名稱,以此辨別其用途及使用範圍,不可亂用,以免引發意外;其次是看商品標籤上是否有QS標誌,這是對接觸食物的塑料製品的國家標準認證,觀察產品時,及格商品絕不會出現透光性差或有斑點、氣霧、氣泡等問題。
「聞」,如果有濃烈的塑料味道,證明該容器不適合用於食品保存,也有可能是不及格或者劣質產品,質量過關的食品用塑料製品不應有任何異味。
「問」,如果主要作用為裝載食物,那就要特別留心,向銷售人員了解塑料製品的用途,是否能用作食品保存。
最後要「切」,仔細觸摸塑料容器,如果在塑料開口處出現毛刺,屬於不及格產品。
(責任編輯: HN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