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的使命,就是揭示虧事物的本源。人類通過科學認識世界,也是尊循由淺入深,由表及裡,由現象到本質認識路徑的。
科學發展到今天,人們已經認識到,世界的本源不僅是物質、能量,還有信息。世界是由物質、能量、信息構成的。
一、人類對世界本源第一亇認識成果:世界是物質的。
以最早的泰勤斯,赫拉克利特,到霍布斯、培根,直到費爾巴哈、馬克思,都認識世界是物質的。
二、人類對世界本源的第二個認識成果:世界是由能量構成的。
從伽利略到法國科裡、奧利,直至愛因斯坦,不僅發現了存在於宇宙間,能量的表現形式即,機械能、輻射能、分子勢能、光能、磁能、電能、化學能、核能,而且也發現質量就是能量,質能可以互換,如愛因斯坦著名的質能互換公式E=△mC2。
三、人類對世界本源的第三個認識成果:世界不僅是物質的,也是概念的。世界存在信息,世界就是信息場。
1.從經典科學看信息。
從通信科學看信息,信息是人們對事物不定性的減少或消除。
從控制論科學看信息,信息是與外界相互作用、交換的內容。
從系統科學看信息,信息是系統的組織程度和有序程度。
從客體與主體關係看信息,信息是由物理載體和語義載體構成的統一體。
2、從傳統哲學看信息。
信息概念反映了物質世界的普遍聯繫。信息概念已成為一種普遍概念。信息方法作為種研究方法,被普遍採用。
信息反咉了物質世界最一般的本質聯繫,具有很強的普遍性。對自然、人類社會、人的思維具有一般方法論意義,屬哲學範疇。
三、量子科學下的信息。
信息,不管是反映事的信息,還是反映物的信息,反映事物的信息,在量子態下都是物質。從物質不滅這個定律看,一切信息都和物質、能量一樣,存在於宇宙世界中。同引力場、磁場等場一樣,信息也是以場的形態存在,區別在於信息場的信息必須以磁場等為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