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的世界中,永遠有人比你還要努力。
「我其實和大多數人一樣,沒有什麼驚心動魄的故事,都是研發當中最普通的一員。研發的這個工作,有太多人比我努力又聰明。」
他是周洪芝,在卡本從事建築結構加固材料研發5年,對研發的一腔熱血仍在。
從心而覓,守方寸之間
五年前,周洪芝懷著憧憬來到天津。一個「韌」字,便讓他在建築結構加固材料的研發崗位上堅守了五年。
圖為周洪芝在進行產品施工實驗
2013年,周洪芝從四川大學的王牌專業——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畢業。他畢業之時,建築結構加固市場發展漸趨火熱,建築的加固改造需求量逐年遞增,大大小小的國產加固材料廠家層出不窮。
但好景不長,2015年,在安全性鑑定報告的「降維打擊」下,部分質量低劣的國產加固材料紛紛「倒下」,其安全性能不達標。這也讓周洪芝在看到加固行業光明前景的同時,發覺到加固行業中存在的隱患。
窮則思變。偶然接觸到加固材料研發的周洪芝有了新思路:當時市面上部分加固材料並不講求真材實料,比如一些要求伸長率的結構膠中添加了大粒徑砂子,得其形而無其物,無法保證建築結構安全。而進行加固材料的研發說不定能從源頭確保其性能安全。
「雖然添加一些砂子等粗骨料不會明顯降低結構膠的施工性能,但我不想用。為什麼我們要把有安全隱患的材料用在結構加固中呢?」周洪芝直言,不用粗骨料,確保材料性能達標是他研發加固材料的出發點。
如果隨便生產的加固材料都能用戶盈門,自己為何不做質量更好的?
抱著這樣的想法,周洪芝滿懷信心地敲開了加固行業和卡本的大門。
雖然所學專業和加固材料的研發極其對口,但就加固行業本身來說,周洪芝還是個「門外漢」。
從了解加固行業規範,到持續不斷地進行配方優化改進實驗。在進入卡本進行產品研發的起步階段,周洪芝大部分的時間都待在實驗室裡研究產品配方或學習行業知識。
很少有人會覺得「偏執」是個好詞兒,但在產品質量這件事上,周洪芝硬是把這個詞發揮到了極致。
確保加固材料安全僅僅是周洪芝和卡本研發的底線,那上限又在哪裡?
潛心篤志,懷一腔熱血
2012年到2015年,進口加固材料品牌辛普森通過水下玻纖套筒等產品打開了中國新型加固材料市場,而此時部分國產加固材料同質化嚴重,各品牌都希望能夠研發出屬於自己的新型加固材料,走出一條差異化道路。周洪芝也是一樣。
在我國橋梁總數不斷提升,其使用年限將近及眾多橋梁樁柱受損的情況下,周洪芝決定和同伴們一起進行水下玻纖套筒加固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水下環氧灌漿料的研發工作。
研發初期周洪芝就發現,他們所研發的環氧灌漿料在水下流動性差,甚至很難將其灌注到套筒內。對此,他們做了多次實驗,都沒有解決這個難題。一時間,研發陷入了僵局。
偶然的一天,一則科普知識引起了他的注意。「文章中說,水表面的張力很大,即使一枚硬幣放在水面上也不會掉下去。」這不禁讓周洪芝眼前一亮,「我們的環氧灌漿料無法在水下灌注是否也和這種現象有關呢?」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最終,在有針對性地進行研發改進後,卡本水下環氧灌漿料成功滿足了水下自流平,水下自密實。就這樣,水下玻纖套筒搭配水下環氧灌漿料的加固方法間接改變了原有的「圍堰法」,無論是在常規環境,還是在嚴寒或水流湍急等極端條件下,都能為受損樁柱及新建結構提供長久性的防護加固。
於是,突破傳統加固材料,並且通過科技成果鑑定為「國內領先」水平的新型加固材料——水下玻纖套筒加固系統,就這麼成了。
但行前路,願不負韶華
在攻克了水下環氧灌漿料的難題後,周洪芝醉心於粘鋼膠觸變性的研發改進。
什麼是觸變性?
「簡單來說,就是當結構膠受到剪切作用,比如攪動或者其它機械作用時稠度變小,更加細膩;而停止剪切作用時,稠度增加,卻又不會出現流淌的情況。猶如『靜若處子,動若脫兔』。」
為了提升粘鋼膠的觸變性,周洪芝和同伴們曾在盛夏四、五十度的高溫下,塗抹厚度1釐米以上的粘鋼膠上百次,觀察其不同時段下的抗流掛性,以使客戶獲得極佳的產品使用體驗。
「我希望卡本能提供給客戶的不僅僅是產品,更重要的是給予他們可靠的安全感。」
世界很複雜,但他很簡單,他相信自己所做的,可以將這份信賴帶給所有人。
有人說,生命要嘗試更多可能性,才能體會其精彩。
從業至今,周洪芝也常被問到:研發工作那麼枯燥,沒有去嘗試更多可能,會不會覺得遺憾?
對此,周洪芝不予置評。在他眼裡,加固材料的研發最終是要服務於客戶、服務於建築,並為之創造價值,最大的樂趣便在這裡。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為了保證卡本加固材料的品質和實力,周洪芝知道他需要持續進行研發創新工作。
「卡本目前設有專門的研發部門,打造了多專業、體系化的研發團隊和平臺,在職員工中研發人員佔比超過30%。」周洪芝表示,未來他也會和卡本一起在產品研發方面走得更遠,讓加固材料行業變得更加規範,讓整個市場向著良性競爭方向發展。
當然,在研發這個崗位做得越久,就會愈發覺得自己渺小。隨著產品性能規範的不斷升級,對於高分子材料體系廣度和深度的探索都將成為他成長路上的考驗。
不過,周洪芝似乎還是像五年前一樣的信心滿滿:「幹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