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科技訊 11月23日消息,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一項研究發現,女性壽命之所以比男性更長,是受基因編程決定的。
眾所周知,女性往往比男性壽命更長。但現在科學家已經發現,這種「男性不利」 現象不僅僅是人類所獨有的——不僅僅因為男人更有可能在戰爭、暴力衝突或工業事故中死亡。
對猴子和猿類的研究發現,靈長類動物中雄性普遍要比雌性的壽命更短。
這項研究結果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Th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其數據來自於對100多萬起出生和死亡實例的分析,時間跨度從18世紀直到現在。
該研究數據來自於各種人群,有來自瑞典和日本等後工業社會的人,有出生於工業化前時期的人,以及現代狩獵採集者。他們為超市和現代醫學出現之前人類可能擁有多長壽命,提供了基本線索。
與這些數據進行對比的,是六種野生靈長類動物過去五十年的出生和死亡數據,這六種靈長類動物包括維氏冕狐猴(Verreaux's sifaka lemur)、絨毛蛛猴、捲尾猴、狒狒、黑猩猩和大猩猩。
論文合著者之一、美國杜克大學教授蘇珊·艾伯茨(Susan Alberts)表示:「男性不利具有深刻的進化根源。」
她補充說:「相對於女性而言,男性通常在預期壽命和生命平等等方面處於不利地位。這種情況出現於各種靈長類動物,以及預期壽命處於不同水平的人群。
數據顯示,人類在預期壽命方面取得了迅速和戲劇性地增長。
例如,在過去200年,瑞典人的預期壽命從35歲左右大幅增長至80歲以上,意味著今天出生的嬰兒可能活著的時間有望比19世紀初出生的嬰兒高出兩倍多。
坦尚尼亞的狩獵採集者Hadza人和巴拉圭的Acha人仍過著傳統生活方式,與他們相比,世界上最年老人群在壽命上平均有40或50年的優勢。
但現代狩獵採集者的平均壽命比黑猩猩要長10至20年,而人類祖先僅僅在數百萬年前開始與黑猩猩產生分化。
艾伯茨教授稱:「在人類數百萬年的進化歷史上,過去幾百年裡我們人類壽命延長的幅度最大。
在現代日本和瑞典,兒童死亡率已下降至不到千分之三,而兩個世紀前這兩個國家的兒童死亡率曾大於三分之一。
但讓研究者感到驚訝的是,男性和女性之間在預期壽命上的差距幾乎沒有什麼變化。
例如,一位1800年出生在瑞典女孩,預計會比她的男性同伴多活三到四年。
兩百年後,隨著瑞典人的預期壽命增加了45年,男女之間在預期壽命上的差距幾乎沒有改變,仍然是三到四年。
艾伯茨教授表示:「這很奇怪。如果我們能使生命延長這麼長,為什麼我們不能縮小男女之間在壽命上的差距?
科學家提出了許多解釋,包括遺傳學上的。
男性只攜帶一條X染色體,這意味著攜帶兩條X染色體的女性能更好地補償有害的基因變異。
艾伯特教授稱,另一種可能是男性更經常從事危險行為,如戰爭等。(劉春)